五利空因素潜伏A股_股票_证券_财经

五利空因素潜伏A股

加入日期:2010-7-30 12:47:27

  自2319点反弹至今,沪深股市走出了逼空式的上涨行情,这显然与已公布的一些经济数据不匹配。现阶段A股市场对利淡因素几乎麻木,投资者在参与反弹时似乎完全忽略了宏观数据隐藏的信息。目前上市公司正处在净利润逐季同比增长回落的周期内,这对A股估值将产生一定的压力,因此这轮反弹存在着浓厚的投资者互相博弈的色彩。在目前的市场下,投资者还是顺势而为,走一步看一步为好;技术面上,短期2680点附近压力将较大。

  经济下行趋势已现

  上半年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5%,较1-5月增速回落了0.4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增长17.6%,其中6月单月工业增加值增长13.7%,较去年12月份回落了4.8个百分点,较5月下滑2.8个百分点;重工业增加值6月同比增长14.5%,较去年12月份回落了6.9个百分点,较5月份回落了3.3个百分点。二季度GDP同比增长11.1%,增速较一季度环比下行0.8个百分点。从6月的数据来看,前期宏观调控已经对实体经济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经济已呈现出下行趋势。

  企业利润同比逐季回落

  1-6月份国有企业利润同比增长57.1%,较2月份的88.9%的增速回落了30个百分点左右,其中6月单月国企利润增速估计只有百分之十几的水平;1-6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6111亿元,同比增长71.8%,但增幅比1至5月份回落11.2个百分点。与1-5月份相比,31个行业利润增幅回落,5个行业增幅提高。拆分计算,6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5.8%。从上述两组数据来看,前期宏观调控已经对企业盈利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

  过热部门增速依然较高

  尽管6月数据显示前期宏观调控已产生效果,但分产业来看,过热部门的增速依然较高。以本轮宏观调控的重点钢铁、地产为例,上半年国内粗钢产量为3.23亿吨,同比增长21.09%,其中6月粗钢产量为5376.62万吨,同比增长9%左右;上半年国内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97万亿元,同比增长38.1%,其中6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5829.71亿元,同比增长38%。由此可见,过热的地产部门增速依然处于高位,高能耗的钢铁部门增速虽有明显回落,但粗钢月产量依然保持在5000万吨的较高水平。

  房地产供需仍处弱平衡中

  本轮楼市调控的核心是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而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止到6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1.1%,增速虽然较4月份的最高点12.8%回落了1.7个百分点左右,但仍处于相对高位。一线城市销量持续下滑,房价经过3个多月的观望期后,实际跌幅并不明显,近期在政策放松的预期下,少数楼盘价格甚至又有所回升。尽管一线城市的销量数据有下滑,但库存仍处于低水平,以北京为例,目前北京地区的商品住宅库存房源(包括现房和期房)大约在9.3万套左右,仍低于2009年12月楼市调控开始时的水平。在这种库存水平下,一线城市楼市供需处于一种脆弱的平衡之中,只要政策销有放松,房价很可能重拾升势,从而使本轮楼市调控成果半途而废。

  通胀压力并未消退

  一方面经济在严厉的调控措施下,终于降速行驶;另一方面前期天量的货币投放也带来了滞后的通胀压力。3-5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逐月攀升,到5月达到3.1%,越过了3%的临界线;6月CPI指数虽然回落到了2.9%,但仍徘徊在3%的敏感线附近。下半年如果粮食、食品价格上涨,无疑将加大通胀压力。此外6月货币供应量指标M1增速虽然回落到了24.6%的水平,但仍远高于历史平均水平。在通胀压力下,我们判断短期内货币政策放松的余地也很有限。

  -------------------------

  “后农行”时代A股三大猜想

  挂牌上证所的第10个交易日,农业银行A股7月29日迎来“成人礼”。在农行成为多个指数重要权重股之后,A股市场已逐渐进入“后农行时代”。恰逢A股市场连续反弹,中国股市下半年前行过程中有何待解“谜团”?

  猜想一:农行进入指数重要性凸显,高杠杆率如何撬动大盘?

  A股总市值超过8000亿元,农业银行在计入上证综指等系列指数第一天,便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在沪指前十大权重股中,农业银行7月29日的成交金额达到25.4亿元,不仅超过了上证综指最大权重股中石油,也超过了沪深300指数第一大权重股招商银行的成交金额。

  以7月29日收盘价计算,目前农业银行流通市值仅有290.75亿元,与其8200亿元的A股总市值相比,明显具有较大的杠杆率。有分析人士指出,由于沪深300股指期货与上证综指的正相关性极大,所以中国石油、农业银行等杠杆性较大的权重股对期现联动的影响力也就越大,其在A股市场中的“撬动”能力也就越高。

  另外,上市初期基金等机构的建仓配置,是农行股价中期能否走稳以及对指数贡献的又一大关键因素。中证指数公司总经理马志刚此前表示,今年下半年国内各类主题型、策略型指数将继续大量面世,而对应的指数型基金也将随之推出。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农行目前估值并未出现泡沫,且上市后表现稳健,因此基金等机构可能随时会大规模建仓农行。不过,虽然迎来“成人礼”,但农行A股依然还需等待“大考”。业内人士表示,当下农行A股的流通市值过小,在上市3个月后50.32亿股网下配售股解禁上市之时,才是真正首次考验农行股价表现的时刻。

  猜想二:新股消化能力趋于常态化,市场面对融资何去何从?

  在农行顺利登陆A股的背景下,随之而来的光大银行、兴业证券等大盘金融股IPO,以及已上市银行未来的再融资,对市场到底有何影响?

  从对市场扩容的恐惧,到“航母级”银行股的顺利发行上市,A股在近期回暖过程中充分显示出对扩容常态化的包容性。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闫伟表示,目前市场中供给的流动性充足,尽管今年上半年的新增信贷仅为4万多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了2万亿元左右,但这是建立在市场公认去年的货币信贷投放较多的基础上;从需求方面来看,经济增速放缓伴随着流动性需求的减弱,也意味着流动性供给相对充裕。

  由于近期央行在货币市场公开操作上较为适度,在市场实质上并不差钱的情况下,此次光大银行表示将主动缩减发行规模,也给了市场一定的利好“暗示”。同时,对于已上市银行配股、增发等未来再融资计划,市场人士表示,如果银行大股东采取从银行间市场发债募资参与再融资,将减小对市场的直接冲击,同时也将减弱投资者的中长期顾虑。

  猜想三:机构“跑步入场”疑似抄底,见底反弹还是趋势反转?

  就在农行A+H发行上市迎来“成人礼”之际,农业银行公告称将行使H股超额配售权,这意味着市场对农行H股的追捧,将让农行额外发行38.1亿股H股新股。

  “A股上市10天上涨5.6%,H股上市9天上涨超过10%,同时实施H股的超额配售选择权,这些都充分显示出市场对农行的认同,将对其股价形成支撑。”西南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付立春说。而上海一家私募基金投资总监也表示,农行的表现可能也暗示,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对目前市场的整体估值相对较为认可。

  记者了解到,不仅外资投行“空翻多”开始看好中国市场,部分国内投资机构也一改上周的犹豫状态“跑步入场”,显示出抄底A股的迹象。

  不过虽然如此,也有部分机构研究人士表示,A股阶段性底部的构筑可能仍需时日,在宏观经济与政策面没有出现明显利好之时,中国股市反转向上的趋势性变化仍需等待。(国际金融报)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