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皮:头顶上堰塞湖 花荣:八大猜想 谢百三:认识熊市_股票_证券_财经

水皮:头顶上堰塞湖 花荣:八大猜想 谢百三:认识熊市

加入日期:2010-7-3 9:58:23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读:
  李志林:下半年股市的大局观 
  谢百三:认识熊市 躲避熊市
  顾铭德:过度扩容是股市下跌元凶
  水皮:我们头顶上的堰塞湖
  笔夫:市场危情佐证二次探底 中美欧现疲态
  花荣:A股下半年八大猜想
  桂浩明:有限需求下降 矿业类股回避为宜

  李志林:下半年股市的大局观
  本周一,沪指以缩量暴跌108点的方式,击穿了整个一个多月的2500点平台,并且连跌8天,创出了2319点的新低。
  在恶劣的走势面前,怎么来看待下半年股市呢?
  1、第5浪下跌以快速直落方式进入了末段。从去年8月4日3478点--9月1日的2639点,24.3%的下跌属于第一浪。从2639点--11月24日3361点,27.4%的反弹是第二浪。从3361--今年2月3日2890点,14%的下跌是第三浪。从2890点--4月15日3181点,10%的反弹是第4浪。从3181点--7月2日2319点,27.1%的下跌是第五浪。虽然第5浪下跌尚未结束,但是,从连出400--500亿地量看,离最终目标不会很远,有挖万人坑(亦或称黄金坑)诱空之嫌。也即我所谓的第四幅山水画,即连续几浪下跌后缩量筑平台,随后再打一口V字型的井。这种图形虽然最令人恐惧,却是几年都难得一见,是只输时间而最终能获大利的聚宝盆。
  2、上半年A股跌幅居全球第一,绝非正常。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10%以上,预计全年也将增长9%以上,仍为全球第一。但是,沪深股市却暴跌26.82%和31.48%,大大超出了国际股市20%跌幅的熊市标准,市值损失了4.88万亿,绝大多数投资者亏损累累,基金、社保、保资全军覆没。相比之下,金融危机发源地、至今经济复苏困难重重的美国股市的三大指数仅跌6-7%,主权债务危机困扰下的欧洲表现最差的法国股市只跌12.88%,经济衰退已20年的日本股市只跌11%,基本面远不如内地的香港股市只跌8%。这决不是人家的股市跌得不够,而只能说A股作为经济晴雨表的功能,因管理失误而被严重扭曲,下半年必然会得到一定程度的修正。
  3、去年底3277点和如今2356点时机构走极端终会显露真实意图。人们定不会忘记,去年底3277点时,市场的最强音就是跨年度创新高,大多数机构的2010年股市预测报告均称,上半年股市看高4200点,对最低点的预测也只是2600点。但仅仅过了半年,绝大多数当时错判的机构,在2400点以下,竟然都一片看空。这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行为,不能不引起人们高度警惕。即当初他们在满仓时高调唱多,是为了掩护出货;而如今在轻仓时高调唱空,是为了制造恐慌,骗取市场的割肉筹码。对资本市场所有不可思议的现象,只要用利益二字,便可迎刃而解。
  4、对2319点的时空位置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判断。从跌幅看,相对于2007年6124点,为-62.13%,而美、欧、日、港仅-30%左右;相对于去年8月3478点,为-33.32%;相对于去年底3277点,为-29.23%。从历史比较看,2006年12月20日收盘指数即为2373点,3年半股市等于白走一遭。2001年6月14日就是2245点,现若再跌70点,中国股市就倒退到10年前。而这10年,中国的GDP已增长了150%。从估值看,2356点时,银行、地产股市盈率仅8-9倍,沪深300仅12倍,大盘平均市盈率仅17倍,已相当于2008年12月1800点时的水平。再跌100多点,就又相当于一个抄1664点大底的机会。难道中国经济比全球金融危机最高峰时还要坏?
  5、七八两月将在2200-2500点箱体反复震荡筑底。根据我总结的中国股市春生、夏不长,以及二、五、八和八、五、二进退规律,在2500-2800点箱体破位后,便退至2200-2500点箱体。七八月,随着农行上市,银行股完成再融资,各路机构将相机逐步拣回做空筹码。一旦靠近2200点,便是估值底、调整底、市场底、政策底的重合。当多次确认后,便不需要任何理由,多方必将组织起强烈的反攻。那大概就是一年一度的秋抢行情,或谓修复性行情。若破了2200点,那就不是退到2000点,而是1800点。这岂不意味着2009年中国政府的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遭到失败?
  6、重构一股四制的新起点。今年初,我把中国股市区分为四制:第一制--主板中的大盘股(15-20倍市盈率),第二制--主板中的中小盘高科技股(30-40倍市盈率)。第三制--中小板(40-60倍市盈率),第四制--创业板(60-80倍市盈率)。经过半年的调整,第一制的估值已快速调整到位,仅12-13倍,随后可能是长期横盘、搭台。第二制也调整到位,仅20-30倍。第三制,随着近期中小板综指从6026-4893点,大跌了18.8%,估值已调低到40-50倍左右。第四制,随着创业板指数从1129-832点,大跌26.3%,估值已降到60倍左右。这两个板的多数个股已破发,这是市场对新股三高发行的惩罚。一旦第三、第四制进一步调整到位,那么,一个各得其所的股市便告形成。旨在获取现金红利为目的投资者,可投资以四大银行股为代表的大盘股。旨在获取政府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红利的投资者,可在第二、三、四制的中小盘高科技股中,通过中长线投资和波段操作,来分享其高成长、高送转、高差价、高收益,以个股跑赢指数,以曲线跑赢大盘,在低指数上取得高盈利。
  7、适应在低指数上获利避险。这次人们已看到,指数跌到2500点左右,迫使农行的发行价由原先的3.50元降到2.68元。同理,在2200-2500点区间,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新股发行价也必然会降到40倍以下和50倍以下。这样,扩容的节奏就自然放缓,抽血压力就自然减轻,超募现象就自然压缩(过去一年扩容4000亿中超募2000亿)。从这个意义上说,指数的快跌、暴跌、连跌,使上半年177只新股中有60%破发,这对管理层重新审视扩容政策、紧缩政策、退出政策、更严厉的房地产政策,也提供了警示。同时对投资者在低位选择被错杀的新兴产业的高科技股,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8、耐心等待市场积极信号的出现。此前,已有产业资本增持、社保和保险资金增加入市比例的消息,近又有人民币已升值0.61%、国务院部署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利好。但是,人们更应留意的是新股扩容节奏放缓、新股发行价改革的动向。据统计,2005-2008年的三年中,发新股284家,由于有窗口指导,平均发行市盈率26.8倍。而这一年就发新股287家,少数机构打着发行价市场化的旗号,将平均发行市盈率提高到55.48倍,超募资金100%,即2000亿。为何不让这笔资金用于农行发新股和银行股再融资呢?可以说,中国股市的这一轮熊市,主要是超越市场承受力的扩容大跃进和放任高价发行所导致的。以往任何一次单边下跌市的终结,无不是从调整扩容政策开始,人们不妨拭目以待。(.金.融.投.资.报)

 


  谢百三:认识熊市 躲避熊市/▲)
  2010年7月1日,上证指数沉重地收在2373点,与2009年12月31日的3282点相比,下跌27.7%,完全是一副熊市走势,它与中国亮丽的宏观经济数据形成鲜明对照,成为世界各国中表现最差的股市。
  而环顾四周,又是很多股友深度被套,人们唉声叹气,怒声不绝,包括一些亲戚,也做得很差。反之,有几位好友高手,每逢大事必磋商、讨论、分析,对形势作出认真的研究判断,终于一次次躲过了股灾。
  今天总结几点经验、教训,以飨读者、股友。
  一、从战略上看清看透中国股市确是牛短熊长
  中国股市1992年到过1400点,1993年到过1500点,2001年6月到过2200多点,而走到昨天的2373点,分别只涨了1.69倍、1.58倍和7.8%。而中国实体经济GDP1992年是2.69万亿;1993年是3.53万亿;2001年为10.96万亿元;2009年底为34.05万亿元,分别是当时的12.47倍、9.5倍和3.49倍。有人不认同这种比较,认为要拿上证指数开设时的95.79点比,这是不对的,当时股市每天只能限制涨一点点,被压着,只有拿放开后的常态比。但如果拿最高点6124点比,似乎也是2.78倍,差不多,这也不对,因为6124点只逗留了几天,就一泻千里向1660点跌去了;但中国实体经济的GDP则是稳步在上升,扎扎实实地前行,去年的33万亿,2010按加8%算,可达36万亿则是基本可信的。请看,中国GDP近年来的稳步向上态势:2003年为11.67万亿;2005年为18.38万亿;2007年为25.7万亿;2008年为30.1万亿。因此,我们见到江浙粤很多实体企业家都是成功的,但股市中多数人则好的打了个平手,差的甚至亏损。
  中国股市由于以下几个原因,熊长牛短。①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国内资金多于国外,是个封闭式的中小股市。②股权分置改革还没完成;还有40-45%的1-2元的国家股、法人股没出来。③这些低价非流动股,加上创业板、中小企业板的锁定一年后要全流通的1-1.5元股,每天、每月都在悄悄地流出来,到市场上兑现。④传统计划经济时的老毛病投资饥渴症在股市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新股大发,贴着市价发,号称市场化改革。⑤中国股票相当一部分还是比美国、欧洲贵,市盈率比他们高。
  今年有大量新股破发(中小板、创业板,共有60多家破发),就在这漫漫熊市中,证券界理论界竟有人却还说:破发说明我们市场化发行股改革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就是要让一级市场的人也亏,让他们回来买二级市场股票(大意)。 市场化改革,就是不管多高价,发多少新股,贴着市场发,你爱买就买,不买就不买,市场不管,你自己去管,这对吗?是爱护老百姓之举吗?
  下一周,巨股农业银行要发了,还有8只中小企业板与创业板股同一周要发,一周发9只。这种密集地、不顾股市实际情况地狂轰滥炸地发新股对吗?正常吗?要爱护、呵护开户达1.4亿的中国股民啊!中国有4000多万家中小企业啊!
  二、对所有政策要吃透、弄懂、理解透
  今年以来的很多大政策,使人们充满幻想、憧憬,其实是空多于多。要吃透、弄懂,反复研究、理解透。
  ①适度从宽货币政策不变--其实今年三次提高准备金率达17%,是世界大国中最高的,央票也大量回笼货币。2009年靠新增贷款9.59万亿,新中国以来最多,股市被硬打起来的。现在一紧缩,回到常态,股市就回落了。
  ②股指期货将带动大盘蓝筹股大涨--结果不是。记得那天我在济南调研,上投摩根的一位青年研究员说:明天是高开低走,因为股指期货有利于做空,而且开始时限制很多、参加人很少,不会有实际作用。一语惊醒大家。结果第二天高开100多点,成为逃跑机会,然后大跌,到4月19日,现货期货破几个月平台而下,至今做股指期货的仅3-4万人,投机盘与长期持仓盘比例为15:1,全世界最高。现在它的作用是利于空方。
  ③人民币升值会引来2005年式大牛市--当晚,我们反复看央行公告,公告讲得很明确:○a是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不是汇率水平改革;○b汇率水平没有大的变化与变动的基础;○c与美元挂钩改成与一揽子货币挂钩(而此前美元对欧元升值了7.5个月);○d仍是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此外,当天参考消息一文报道,美国一位著名经济学家指出,在市场上,实际上人民币对美元是疲软的。--这表明人民币不会大幅、很快地升值,当然,对股市的正面促进作用也不会很大。结果当天涨72点,又成了近期高点和逃跑机会。
  三、房地产调控与国际板叫声不断
  房地产是中国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产业,连着几十个行业,它的泡沫很大,必须调控,必须打,但不能硬打,蛮打,不能打死。我们对房地产的任何政策都处于两难之中。
  高压态势还会坚持下去。房地产长期不涨就会跌,贷款炒房者必无法忍受大量利息支付,而只得变现房子。多套买房者的依托就是房价涨,去还利息。这样,在高位不涨半年或一年,就可能往下走(当然还要看各地政府是否配合,如果不配合就麻烦)。
  房产冷,各行冷。看看钢铁,已跌价无人要了;银行可贷款之处不多了,房产、银行业绩一下来,加之相关几十个产业一冷,股市就冷了。
  还有个喋喋不休在耳边叫的国际板,只要股市走稳,走牛,就想今年推出来,一直在吹风、打招呼,让你心里有准备。其实国际板出来不是心理上压力,是实实在在的压力,汇丰控股募50亿英镑等于500亿元人民币,受到了吗,应该吗?日本怎么就不肯让中、美、欧各国去发新股呢,几千家上市公司,外企仅十几个。
  总之,宏观上,股市处于困难状态。
  当然,笔者上述讲的是过去半年,希望下半年股市能稳定下来,有的事是可以做的,例如新股停发、少发;增发、配股拖一拖;市场化改革对不对,开开听证会,研讨会,让投资者、机构来评评。
  大家要控制仓位,学好游击战术;慎之又慎。
  巴菲特的一句名言,始终记在心里:投资的第一条原则是不要输钱,第二条原则是记住第一条原则。因为有以上认识,我们对上半年的中国股市有非常沉重的敬畏感,不敢贸然大规模介入,小心翼翼,谨慎选择。我们认为,等待观察也是一种投资。
  因此,要赢钱,首先是不亏。其实,在我的朋友当中还有做得很好的人,他们主要做固定收益凭证等一些可靠的证券以及在股指期货上做空。可见股市还是有机会的。(.金.融.投.资.报)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