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看官方的反应,欧盟精心策划的这场银行压力测试无疑是成功的。但现在的问题在于,这场秀的真正“看客”——金融市场似乎并不买账。
在23日的“优异”测试结果后,欧盟委员会、欧洲央行和欧洲银行业监管委员会发表联合声明,称测试结果表明欧洲银行业“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在第一时间,美国财长盖特纳、IMF总裁卡恩等政要也表示欢迎。
对于一心想借助此次测试提振投资人信心的欧盟来说,这次压力测试公布的信息“将确保外界了解欧洲银行业状况,对恢复市场信心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不过,从民间的反应看,多数人并不认同欧盟发布的银行压力测试结果。业内人士认为,因为测试标准不够严厉、测试项目不够全面等原因,这次测试结果的可信度值得怀疑。
华尔街日报周一以“欧洲银行业压力测试无压力”为题撰文称,欧洲银行业压力测试最终被证明根本没什么“压力”。
文章引述高盛在测试结果公布之前进行的一项调查称,分析师原本预计将有10家欧洲银行无法通过此次测试,资金缺口380亿欧元(合490亿美元)。而最终官方在23日发布的测试结果是:接受测试的91家欧洲银行中,仅有7家银行没有通过,资金缺口仅35亿欧元,还不到市场预期的十分之一。
摩根士丹利的欧洲银行研究主管范斯蒂尼斯表示,不可否认,这次欧洲的银行压力测试在很多方面都算得上是迈出了有益的一步。但是,此举并不会像市场所期望的那样成为一个转折点,某种意义上说,这样不痛不痒的测试甚至可能令欧盟错失改善区内银行体系的绝好机会。
这次欧洲银行压力测试为人诟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测试仅考虑银行交易账户上的潜在主权债损失,却不对银行账户上的主权债进行风险评估。
银行交易账户上的主权债必须依照市价计提损失,可是对于银行账户上的主权债,因为假定会持有至到期,除非发行国家偿债能力受到严重质疑,否则无须认列损失。
欧洲主管机关并不认为有主权违约的可能,所以这次测试并未将银行账户上的主权债损失风险列入考虑。但根据摩根士丹利的调查,欧洲银行业高达九成的希腊政府债券都记在银行账户上,只有10%放在交易账户上。
花旗集团在23日的一份报告中指出,金融市场将使用比欧洲银行监督委员会更严格的压力情境,来对欧洲银行业进行评估。报告称:“融资市场、股市和债市将对银行业进行评估,将考察在现实的市场压力环境下银行的偿债能力。”测试将“比欧洲监管机构的测试更严格,并包含对各机构银行账户的压力测试”。
在大洋彼岸,也有不少人对欧盟的银行压力测试提出了类似的质疑。美国Arbuthnot证券的策略主管弗格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欧洲的监管者已经失去了一个让银行体系重回正轨的好时机。他认为,监管部门本应该对压力测试设定更高的要求,迫使银行筹集更多的资本金,以强化其资产负债表。但眼下看来,那些仍存在问题的银行可能不得不在未来更为困难的时期来填补资本缺口。
不过,也有机构认为,这次的银行测试结果比较真实地反映了银行业的状况。瑞信的分析师表示,多数欧洲银行都通过这次测试,主要是因为过去一年半来欧洲银行业已经增资2200亿欧元。瑞信还表示,就算提高主权债方面的损失假设,多数银行还是可以过关。
有分析认为,去年美国针对19家大银行的压力测试也曾被指责标准太过宽松。但后来在结果公布后,的确对恢复投资人信心起到了实际作用,在接下来的7个月中,美国标准普尔500金融股分类指数大涨了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