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总局一纸禁令股市“黑嘴”失去传声筒_股票_证券_财经

广电总局一纸禁令股市“黑嘴”失去传声筒

加入日期:2010-7-22 9:45:15

  周小雍 程亮亮 李静颖

  日前,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广播电视证券节目管理的通知》,要求证券节目禁与证券咨询机构进行商业化合作。

  股市“黑嘴”将闭嘴

  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无疑将有力打击证券市场中的“黑嘴”行为,股市“黑嘴”或将闭嘴。

  在中国证券市场二十年的历史中,一批批原本在股市中“点石成金”的“金嘴”变成了“黑嘴”。远有赵笑云,近有汪建中,股市“黑嘴”大有层出不穷之势。

  “很多股评人士的个人素质较差,有些学历不够,证券从业经历也较浅。通过媒体炒作和坐庄等手段迅速扩大知名度,这种行为对证券市场的危害是很大的。”上海某证券咨询机构的分析人士向《sohu》表示。

  据悉,有些“黑嘴”在沉寂一段时间后,又“改头换面”重现江湖,在各地广播、卫视的股评节目中重操荐股旧业。业内人士认为,那些屡屡“踩红线越界”的“广播电视股评黑嘴”之所以横行,是一些地方电台、电视台出于经济利益考虑而打“擦边球”和“过界球”行为所致。

  证券咨询机构不再一夜成名?

  沪上某券商内部人士则认为,这项政策出台之后,真正受影响的是券商分析师,这将显著降低分析师成名的速度。

  “券商分析师如今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而不少成名的前辈都是通过上一些电视节目,通过有说服力的分析,和成功率较高的推荐迅速成功的。”该券商人士表示,“而如今,展示我们才华的渠道减少了。”

  “这个其实是很两难的境地,市场需要你对市场作出明确的判断,过于虚空的评述只会让人觉得你是庸才。”上述券商人士称。

  证券咨询机构或另谋出路

  沪上某证券咨询机构人士对记者表示,“当然,监管层这样的管理方法出台我们也是十分理解,毕竟这个行业里面有很多过于追求商业利益而不顾及投资者亏损的蛀虫。”但是,该人士还是表示了对于将来的困惑。

  “或许,我们真的需要重新思考,重新制定公司发展的战略。”该人士表示。

  也有投资者向本报表示,相关的证券节目对其投资有过帮助。“在过去存在的证券类节目中不少分析师的预测成功率并不低,我们也会比较,会根据之前他们预测分析的情况跟市场后来的走势来做验证,以判断他们的能力。”

  通知内容未涉及新媒体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通知》重点规范广播电视领域内容,而并未涉及新媒体。

  但相关人士指出,随着网络金融咨询的迅速发展,相关金融服务终端、网站、手机等媒介的管理也应被提上日程。

  “在一些网站的股吧中,也充斥股评类的帖子、博客,有些内容也需要进行规范。”上海某证券咨询机构的分析人士向本报指出,而手机上充斥的荐股短信,也不断骚扰着投资者,这些媒体类别的监管均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广电证券节目财路受限

  广电总局的一纸通知,还限制了不少广播电视证券节目一条重要的生财之道。

  据有关部门调查反映,2007年以来,个别地方卫视的股评栏目与企业实行商业化合作,收费播出这些企业提供的股评内容,且这些企业均无证券咨询业务资格,甚至为空壳企业。上述行为严重违反了2006年中国证监会和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规范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和广播电视证券节目的通知》的有关规定。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昨日告诉《sohu》,其实现在不少地方卫视长期存在卖二类广告的做法。

  他向记者举例,某卫视去年广告总收入为2.8亿元,其中1亿元为软广告,1亿元为经营性的收入,另外8000万元为硬广告。

  “1亿软广告主要是通过和一些基金或是券商合作,在节目中变相地推销他们的产品所得,而另外的8000万元硬广告中也有3000万元带有‘水分’。”上述人士指出,“借助这种隐蔽的手段,不少地方台每年的广告收益水涨船高。”

  在他看来,正是由于长期缺乏对提供证券信息的软件、终端等证券信息类产品广告的正规管理才让不少地方台借此钻了空子。“广电总局的上述举动将有利于规范广播电视证券节目的经营,扶正证券节目公正客观的社会效益。”

(责任编辑:sohustock)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