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紧缩空间变小
寻求平衡点 货币政策灵活以对
加息或点刹 汇率宜慢走
□本报记者 任晓
下半年,货币政策在保持适度宽松的总基调不变之下,仍需在保增长、防通胀、调结构之间寻求平衡点。当前,政策进一步紧缩的空间 变小,货币政策仍需灵活以对。
流动性管理仍以回笼为主
今年以来,在货币政策回归适度宽松的基调下,公开市场操作与存款准备金率成为调控流动性的主要有力手段。
公开市场操作方面,在前四个月内,除了因春节因素央行在2月份净投放资金外,其余全部为净回笼资金。净回笼资金的局面一直保持到5月的中旬,令公开市场累计净回笼资金量一度高达4520亿元。同时,央行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有力地控制了商业银行信贷规模。
在此之后,商业银行超储率已降至较低水平,市场资金供给量下降,且大型商业银行由资金融出方转为融入方,加上外汇占款增长出现骤降,多重因素影响之下,公开市场操作方向发生逆转,仅用了五周时间,央行就彻底扭转了公开市场在今年上半年的操作结果:由净回笼约4500亿元,转为向银行体系注入近1600亿元流动性。公开市场操作的灵活性显现无疑。
下半年,公开市场巨资解禁压力仍然较大。资金到期量合计将达到2.17万亿,与今年上半年基本相当。这意味着在资金面紧张局面得到缓解之后,下半年公开市场面临的回笼压力巨大,存款准备金率也仍有上调空间。
下半年流动性管理操作有两项重要指标参考:一是从目前来看,如若经济面临的二次探底风险不会进一步加大,全年7.5万亿元左右的信贷规模红线料难突破; 二是外汇占款的增长可能成为公开市场操作参考的重要指标,如未来阶段性出现外汇占款增长骤缓、资本外流的情况,则公开市场操作的方向可以灵活转变,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节奏也将放缓。
加息或是“点刹”
去年全球各经济体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的推出,为通胀埋下伏笔。今年5月份,我国CPI同比涨幅首次突破了3%的警戒线,而此前CPI已超过一年期定期存款2.25%的利率水平。不少专家认为,应适时上调利率,改变实际负利率状况,稳定居民通胀预期。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此前曾表示,是否决定加息,主要取决于国内因素。在GDP一季度11.9%的高增速之后,宏观经济的多项指标已显示出经济增速将在未来几个季度适度回落的苗头。加上房市调控和政府融资平台监管加强可能影响投资和消费增速、欧元升值拖累出口、欧洲债务危机延缓各国加息步伐,国内加息预期有所降温。
不少专家认为,短期内加息的必要性有所降低,利率调整可能延后。即便加息也是“点刹”,不会步入加息周期。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尽管5月物价涨幅创阶段性新高,但是否形成持续上升趋势还需观察。预计年内利率上调1-2次。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如果未来CPI上行并未伴随高顺差,而是存款增速的继续下降,则在7-9月份之间存在最多单边提高1次存款利率的可能。
巴克莱资本发布研究报告认为,由于中国上半年持续实施信贷控制,广义实质货币增长率已经从2009年第三季度的30%下降至2010年5月份的18%,这意味着显著的货币紧缩政策已经发生。在此基础上,中国央行在加息问题上采取的措施可能将低于外界预期。
汇率短期不会“快走”
6月19日晚,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推进汇改,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悬疑半年的汇率改革走向得到明确。此番重启汇改,时值中国经济走出V型反弹、却面临二次去库存风险、中国经济转型刻不容缓,但欧债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不容忽视之际。
在复杂的经济局势面前,分析人士认为,人民币短期内不存在大幅升值的基础。另一方面,人民币将走向更为灵活的双向波动,也消除了单边升值预期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称,人民币不会迅速升值。由于各国经济刺激计划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逐步变小,全球经济面临复苏之后又探底的风险,未来几个季度将看到全球经济复苏的脚步放缓。他认为,未来几个月中国出口将有所放缓,人民币升值的过程是长期而缓慢的。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蒙代尔也表示,中国汇率政策不会有太多改变,人民币汇率平稳,是全球以及美国经济维持稳定的重要元素,太剧烈的变化可能导致灾难。
尽管如此,野村证券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认为,汇改的长期影响不可低估。人民币对美元的累计升值幅度可能会很可观,例如2005年7月至2008年6月期间人民币对美元就累计升值21%。这将加大中国的购买力,促进资源配置,同时促进人民币在未来15至20年中迈向国际化。
连平认为,今年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幅度在3%-5%之间。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人民币的走势,还要参照欧元、美元的走势,如果欧元能对美元在当前基础上保持稳定,则人民币兑美元小幅升值的空间更大些。
(责任编辑:王瑾)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