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A股有高达40%(假设行使了"绿鞋",即超额配售权)是由27个基础投资者认购的,它们来自中国经济的各个领域。除了偶尔的金融投资者之外,并不能一眼看出这些投资者为何觉得自己的业务会因投资农行而获得提升。 在中国农业领域有所涉足的企业投资农行或许有战略上的原因,比如中国主要粮食生产商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烟草总公司。同样的,如果农行准备在中国落后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中起到主导作用──就像它对投资者们所说的一样──那么对国家电网公司和中国建筑(601668)股份有限公司或许有一些协力作用。国家电网公司在中国是垄断性的输电企业,覆盖了除南方五个省份以外的全国各地。 不过,中国航(601111)空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船舶(600150)工业集团公司也纷纷投资农行,却更难说它们是出于战略考虑。同样,对中国航天科技(000901)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和东风汽车(600006)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是说不通的。 几年前,中资企业开始在香港上市时,基础投资者流行起来。很多选择在香港进行IPO的中资企业都鲜为人知,外国投资者对投资其中很谨慎。缓解投资者不安情绪的一种方法是引入基础投资者,这些声望很高的实体同意在价格确定之前认购一部分股票,并将按照预先的安排持有一段时间。希望对股票投的这种信任票能够鼓励其他投资者跟着买进。 不过,在有些情况下,基础投资者的参与不但没有激发其他投资者的兴趣,反而看起来更像是提前吸纳足够的资金,这样发行人就不必依靠市场了。 农行的情况看起来就是这样。尽管全球市场处于低迷之中,农行仍选择推进IPO。没有主权财富基金等经验丰富的投资者或声望很高的企业家(它们在农行香港IPO基础投资者之列),上海IPO的基础投资者主要是和农行一样的国有企业。 这些投资者愿意斥资总计48亿美元投资农行,这是对国有资源的一次令人惊叹的调动。在最终定价低于指导性价格区间的上限之后,他们实际投资了约41亿美元。 目前为止,农行已经在香港和上海两地的IPO中筹集了192.3亿美元,仍低于2006年中国工商银行(601398)IPO时筹集的219亿美元。工商银行IPO是目前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桩。 工商银行也充分利用了基础投资者,有23家企业参与了它的A股上市,其中很多企业也投资了农行,比如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矿业集团中国五矿集团公司的投资子公司和中国人寿(601628)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同样的,从这些企业筹集的资金占了工商银行上海IPO的约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