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的真正含义_股票_证券_财经

“新常态”的真正含义

加入日期:2010-7-12 6:10:27

  比尔·格罗斯

  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投资总监

  新常态已经成为研究报告和评论者津津乐道的词汇,可是我们发现,投资者愿意正视并接受这个现实的却并不是很多。很多时候,听说这个观念的人,就好像半夜路过公墓一般,能走多远就走多远。

  与此相映成趣的是,全球债券市场的利率回报现在低得可怜,仿佛我们不是在经济衰退,而是崩溃。股票市场却被乐观的投资情绪所主导,那些波动率极大的周期类股受到了很大的追捧,仿佛股票投资者们相信经济增长的速度很快能回到过去的正常状况。新常态的预期的经济增长降低一半的状况看来并不很多。

  我们真能回到过去么?过去25年中,一种债务观念逐渐被发达国家各年龄层的人所接受。借债是件很轻松的事,这就好像是央行印刷的钞票一样。企业、个人乃至国家政府遇到了问题的第一反应就是举债,不断地举债。

  政府的决策者在回答老百姓,为什么每次都是“借钱”成为政策第一选择时,他们往往很机智地回答称,这是为了改善大众的生活,让他们能够提前消费应得的东西。确实,诸如房子这样的东西不靠信贷没几个人买得起。可是不要忘了,一切都有限度。借债,是借方和贷方双方的协议。只有,那些债主相信借出的钱可以得到偿还,债务才能延续下去。当利息无法承受,或是债主们不再愿意展期,那么一切都会结束。

  债务的展期在过去数十年都没有问题。首先是因为投资有力地推动了生产率,其次是科技革新有力地提升了人民生活的生活水准。20世纪,这个全球债务大膨胀的时代,也是全球人口大增长的时代。国家早期欠下的债务未来能被更多的人口来负担,债务负担使得人产生一个感觉,即使是更多的债务也能被偿还,由此所谓的提前消费大量横行——这和预期未来人口增长是一回事。

  但是,当技术革新——非常像摩尔定律——仍处于似乎无限提升过程之中时,人口的增长在全球各地却濒临终结。目前现存的债务可能不得不传到未来越来越少的人的手里。那些主导增长的全球婴儿潮的人们,未来需要空前大量的服务和产品,但是他们甚至根本无力承担这样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而人性的贪婪也妨碍我们回到如同准备过冬的松鼠一样努力的状态中去。

  有没有解决之道?发展中国家未来进一步提升消费,而发达国家为他们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这是一个出路。但是,那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可能不够迅速。至少在短期内,他们的经济增长无法抵消发达国家经济增速下滑对全球的影响。而且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亚洲国家目前仍就专注于出口,而不是启动内部消费,这给全球需求的持续提升留下了一个绝大的空洞,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已经透支了其消费能力的时候。

  如果政策制定者能够成功和顺利地使得发展中国家消费的多些,那么全球经济的预期可能会更乐观些。但目前我们没有看到这个迹象。多伦多的G20峰会中,各国已经被“各家自扫门前雪”的精神所主导,当中国采取行动刺激消费的时候,美国却拒绝投资出口行业……

  即便全球经济没有走向繁荣,您也有必要清楚市场正在发生什么。全球经济,包括个人生活,会有巨大的变化。消费必须进一步得到信贷刺激,但是这必须得到借贷机构的支持,如果债务水平太高,即便是最后的贷款人——那些国家央行和政府愿意支持——它们都可能很快抵达极限。而民间企业的生产率会因此而受到很大威胁。尽管我们有30亿的新消费者在未来的中国和印度,我们仍然会进入一个新常态,尤其在缺乏全球一致的行动的前提下。新常态必须被尽量正确的认识,而不是只在研究和报告中。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陈浩)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