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可转债或成银行再融资主流模式_股票_证券_财经

发可转债或成银行再融资主流模式

加入日期:2010-6-8 7:12:01

  在二级市场方向未明、反复波动之时,中国银行400亿可转债的发行非但没有遇冷,反而创下多项申购纪录。作为史上最大规模的再融资,这无疑显示出可转债这一再融资品种的独特魅力。有专家指出,中行可转债的成功发行标志着可转债市场已进入大盘蓝筹时代,这一模式也值得其他上市银行在考虑资本补充形式时予以充分借鉴。

  尽管可转债在我国资本市场由来已久,但在中行转债发行前,整个市场规模小、结构有待优化,两市仅有9只可转债交易,转债市场余额不足100亿元,规模最大的唐钢转债余额也不到30亿元。此外,从以往可转债的发行主体看,基本是机械设备、有色金属、轻工制造等中小型上市公司,平均资产规模不足100亿元,缺乏金融、能源等市场权重股的参与,与A股股票市场的结构匹配度低。

  此外,由于可转债的稀缺性,缺乏龙头上市公司的参与,导致可转债二级市场价格普遍高于转股价值,收盘价较转股价值平均溢价率超过50%,资本市场的定价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被扭曲。

  实际上,可转债一直以来都是资本市场发行条件要求最高的再融资品种,只有业绩稳定、现金流充足、有良好成长性的优质公司才能通过发行可转债融资,同时它也是市场波动较大的环境下最广泛采用的再融资形式。而在海外市场,由于过于“抢手”,很多可转债项目都采取零利率发行,因为这一品种在市场波动时更具有“攻守兼备”的特性。

  对于投资者而言,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股本扩张对股东利益的摊薄,且不会即刻增加大量股票供给,对二级市场影响最小。同时,它既有债券收益保底,还能享受发行人持续增长的机会。就中行转债来看,此次设定的初始转股价格也是紧贴市场行情,没有设置溢价,此时购买中行转债可谓最为稳妥。

  对于发行人而言,可转债的融资效率也是最高的。可转债的初始转股价格不低于公布《募集说明书》之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均价和前一个交易日均价,而其他融资方式,如公开增发、定向增发、配股等发行价格均较市价有所折让。

  中行转债倍受热捧,正说明选择这一融资方式乃明智之举。向原股东优先配售后,网上网下超额认购接近53倍,网上中签率与网下配售比例仅为1.89%。 (下转A2版)
(责任编辑:崔子常)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