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艺良
从《京都协议书》到歌本哈根会议的召开,绿色、环保、低碳这样的字眼越来越高频率地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如何在经济尤其是金融领域实现绿色呢?在上周末召开的“2010地坛论坛”上,多位权威人士认为,制度建设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关键。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王忠民在会上建议,将低碳成为可交易的市场方式,而不是可直接配置的市场工具。他认为,全社会市场性地寻求低碳,会形成过剩,乃至恶性竞争。因此应该更多让低碳投资资本化,证券化,机构化,基金化,而不是个人化。同时,王忠民还表示,如果有了更多的低碳的东西都变成金融资产,而且是每天可交易的金融资产,投资这些低碳的将会是基金,而不是个人,是一些大型基金,有目标,有追求,对市场有深度认知的基金,比如社保基金。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副主任姜再勇则认为,碳交易要获得金融机构的支持,首先要建立一套不同于传统的工商信贷机制的低碳金融机制。其次,需要设计一系列专门为此研发一系列的产品。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表示,需要一些政策性的金融机构介入其中以承担一些初始风险。
光大银行副行长张华宇认为,目前我国整逐步搭建由低碳企业、商业银行、碳交易中心等构成的交易框架,但总体来说, 绿色金融业务在项目创立,项目建设,市场交易等多个环节仍缺乏中介机构的专业化服务。
北京银行副行长许宁跃则建议,要拓展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其承认,在低碳领域,从银行间接融资的占比还不是特别多,需要更多的直接融资,包括中小企业的绿色集合债或其他融资渠道相互补充。
据记者了解,多家金融机构已经在此方面做出了一些努力。就在6月3日,北京市金融工作局、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东城区人民政府3部门共同签发了《关于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东城区对绿色企业加强金融服务的意见》,民生银行将以北京东单支行为试点,率先在东城区打造绿色企业金融服务中心。而兴业、北京、光大等多家银行,天平车险等保险公司也都在用自身的努力,为绿色信贷、为碳中和搭建有效的平台。
(责任编辑:郝艳)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