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国忠:扼杀梦想 李晶:风险小_股票_证券_财经

谢国忠:扼杀梦想 李晶:风险小

加入日期:2010-6-7 18:34:51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皮海洲:保荐+直投=灰色交易
  今天,锐奇工具IPO申请将接受创业板发审委审核。由于平安证券保荐+直投齐入的缘故,锐奇工具上会引人关注。就在此前几天,有媒体报道称证监会拟出台新政对保荐+直投齐入进行限制,如果锐奇工具IPO顺利闯关,就意味着限制保荐+直投齐入的传闻不攻自破。
  当然,只要不是证监会下发的正式文件,而只是一种传闻,那么,传闻的破灭也是很正常的。不过限制保荐+直投齐入这个传闻不仅代表着一种民意,更代表着投资者对监管部门的希望,代表着中国股市健康发展的路径选择,所以,我们更希望这个传闻能够成为现实。
  保荐+直投对中国股市健康发展的侵害是有目共睹的,它是中国股市的一个大毒瘤,严重危及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与中国股市的根本利益。
  就直投而言,保荐+直投模式下的直投,其实就是一种灰色交易--你给我廉价的股份,我保荐你股票上市,这是一种赤裸裸的交易。由于这种直投所得到的股份,价格大大低于公开发行的股份,因此,这场交易对于券商来说是一种明显的利益输送。这种直投也严重损害了三公原则,与老股东相比,它不需要承担创业的风险;而与公众投资者相比,它又不需要付出超高价认购的代价。
  而就保荐而言,保荐+直投模式下的保荐,让保荐机构失去了独立性与公正性。保荐机构的利益与发行人的利益完全一致。这样的保荐只能是为发行人掩盖问题,进行虚假陈述,抬高发行价格,以便最大化地追逐自身的利益。
  至于平安证券对锐奇工具的直投,更是一种突击入股的行为。去年7月15日创业板正式接受投资者开户,7月26日证监会正式受理了108家企业创业板上市申请,创业板推出大局已定。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去年9月,平安证券的直投公司平安财智增资才实施对锐奇工具的直投,这是典型的突击入股。
  所以,为了中国股市的健康发展,为了维护证券市场的三公原则,为了切实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请发审委对平安证券这种保荐+直投齐入的做法,尤其是对平安证券这种突击入股的行为予以制止。

 

  高盛:下半年油价将涨至95美元
  国际投行高盛6月4日发布能源周报称,投机净多头减仓1.8亿桶反映出市场已经进入超卖状态,下半年油价将反弹到85美元至95美元/桶。
  据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近期报告显示,投机性原油净多头头寸自4月末至今减少了近1.8亿桶。此数据很好的说明了纽约原油为何在一个月之内从逾80美元/下落至68美元/桶低点。但高盛认为,如此大幅度减仓也令市场出现超卖状态,并预测纽约原油2010年下半年将重返85美元至95美元/桶。
  周报还认为,在美国需求显露积极迹象的同时,美国中期供应却可能受到奥巴马钻探禁令延期的威胁。不过,美国内务部30日表示,禁令主要适用于新的深水井和海平面500英尺以下的现有钻井,但不适用于包括出于紧急情况而采取的油井干预修复或减压措施等五种情况。但鉴于深海禁令将延期六个月,未来两年计划上马的产量可能延误,预计在3至5年规划上,将有5万桶/日产量的项目时间受到影响。

 

  龚方雄:PE投资估值过高
  6月4日,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龚方雄在中国风险投资论坛上指出,中国目前股权投资、IPO前投资估值高达15倍到25倍市盈率,PE未来潜藏巨大风险。
  现在想进入私募股权基金的资本太多,新成立的基金如雨后春笋,它必然造成大家抢项目的现象。龚方雄说。他表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往往逃不出一个历史的怪圈,就是二级市场在刚刚诞生的时候估值都非常高。像创业板这种以高达50倍甚至200倍的市盈率实现从资本市场上退出,未来五到七年未必可行。而一般来讲,一个项目投资的时间大概是五到七年的周期,未来退出时面临风险。
  一个好的行业,它不一定是一个好的投资,一个好的公司也不一定是一个好的股票。关键是你以什么价格进入。对此,龚方雄称,晚期的投资都是急功近利的投资,应该往早期走,往孵化基金、天使基金、风投基金发展。往早期走,这个市场目前相对理性。
  此外,二级市场其实也存在很多机会,比如传统产业的很多公司,市盈率甚至不到10倍,而整个二级市场的市盈率为14倍。
  龚方雄认为,中国经济将来可持续发展要两轮驱动,虽然存在着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平衡和博弈,但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特性就是这两个产业必须平衡发展,新兴产业一定要依附于传统产业,要依附于城市化的进程,否则新兴产业也发展不起来,因为中国没有到达美国的发展阶段。
  龚方雄说,传统产业如服务业、消费业亟待发展,而在服务业里涵盖着很多战略性新兴产业,比如金融业、医疗健康、保健行业等。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决定了很多传统产业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两个行业一定要跑赢经济增长,中国的经济将来才有成长的空间。

 

  李晶:股市下行风险不大
  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中国证券和大宗商品主席李晶6日表示,摩根大通对于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最新预测是10.8%,而美国是3.5%,欧元区为1.3%,全球经济增速为3.6%。
  李晶判断,四季度国内股市将出现反弹。当前股市的投资价值仍在,下行风险并不大,但上行也存在压力,短期内预计还将在2400点-3000点之间徘徊,经历一段时间的调整后,市场估值的合理回归、政策压制预期的消除,以及企业盈利的持续,都将使得市场恢复上涨动力。未来两年有望达到4000点。
  李晶透露,外资对于中国经济最担心的有三个方面。首先是中国的经济增长会否下滑,数月前对于中国经济过热的关注已经转移到对增长的担忧。我们预期2010年下半年经济增长将放缓,主要原因是政府逐步取消经济刺激性支出以及近期出台的紧缩政策,而并非源于经济基本面恶化。第二个方面在于欧元区经济的持续下滑和欧洲债务危机蔓延将削弱中国的出口复苏。欧洲整体占中国2009年出口的22%,其中机械和纺织、服装所占比重最高。鉴于纺织品和电器的利润率一般在4.6%和5.2%,以欧元结算的中国出口商在年初至今欧元兑人民币已贬值14.7%的情况下,正在蒙受着销售亏损。第三个担忧在于金融市场方面,各个国家的流动性情况和去年完全不同,从注入和宽松走向中性和紧缩。在全球经济衰退中,中国被公认采取了最成功的刺激方案,今年则转向抑制资产价格泡沫和预防通胀。李晶预计中国的月度贷款增长会进一步下滑,国内流动性的锐减意味着流入资产市场的盈余资金减少。
  由于国内楼市、股市近期的低迷表现,不少投机资金转而在金属品、农产品上炒作。李晶表示,大部分资金仍会在国内寻找机会,不会流出。同时国内投资渠道的狭窄,存款利率实际为负的时候,资金将重新回到股市、楼市。
  在房地产市场,李晶认为,目前政策或转向对实施效果的观望,暂时不会再推出更为严厉的房地产政策。她预计,今年房地产价格相对去年会下滑20%-30%,但在短暂的低迷之后,被压抑的需求仍会带动市场出现小幅反弹。

 

  曹仁超:重返2800点之上才证明浪C已完成
  6月6日,周日。今天我们面对一个仍算昂贵的股市同楼市,却又面对一个萎缩中的消费市场(香港是少数例外,因为内地同胞来港消费)。
  欧罗失守1.2,令标普五百指数回落3.4%、油价回落4.2%、铜价回落4.3%、锡价跌9.5%。请绑好你的安全带,未来波幅将更大,因为美汇指数已升至2009年3月以来最高。匈牙利主权债券保险成本急升,法国、奥地利、比利时及德国亦上升。匈牙利负债相等于GDP 79%,较葡萄牙(86%)、意大利(118%)及希腊(125%)低,看来投资者已渐失去耐性。透过量化宽松政策引发长达十四个月的童话故事,到今年5月已是结局篇。未来调整到底是前升幅38.5%、50%还是61.8%?我们只有耐心等候。今年4月美股完成V形反弹后又重返慢动作、列车出轨篇。担心今年第三季或第四季美国GDP又再次出现负增长。美国5月份就业数字令人失望,再次引发上周五美股大跌。
  人民币升值 出口商无命
  希腊每年人均收入28000美元、匈牙利13770美元、捷克16930美元及波兰11070美元。高工资令希腊工序向低工资的欧罗国流失,形成1995年至今平均失业率皆高于10%,政府福利开支十分大,最终引发主权债务危机。情况有如1989年至1993年人民币大幅贬值后,东南亚很多国家产品失去出口竞争力道理一样。不少国家货币同美元挂钩不能因贸赤扩大而贬值,最终引发1997年7月亚洲金融(行情,,评论)风暴。金融风暴后,东南亚国家货币纷纷同美元脱钩;加上人民币于1997/98年并没有贬值,到1999年东南亚国家产品出口竞争力恢复后,亚洲金融风暴过去。2009年11月起,欧罗汇价下跌而不是希腊单一国家货币下跌,相信这次「欧猪五国」危机较亚洲金融风暴所需时间(十四个月)更长,至今只过了七个多月,估计仍有一段很长日子才完成调整。
  西班牙2000年至2009年GDP保持年率3.3%增长,理由是:一、女性参加工作比重由2000年51%上升到2009年第三季65%(上述亦是欧罗区平均数),来自女性进一步投入工作红利到2010年消失;二、外劳占西班牙工作人口由2000年2.5%上升到2009年年底五百万人,占总就业人口12%。目前面对就业机会迅速恶化,相信外劳入口减少(大部分外劳参加建筑业,西班牙25%建筑工人是外劳)。今天西班牙家庭负债是收入的106%(欧罗区平均95%)。
  2009年受美元汇价回落影响,中国出口商努力开拓欧洲市场;2010年欧罗汇价回落,加上内地工资大幅上升,内地出口商面对外忧内患,如再要求人民币升值,真的要他们的命了。
  长裙流行=衰退出现
  去年11月开始上升的美汇指数目前只回升前跌幅38.2%,会否回升前跌幅50%甚至61.8%,仍有待进一步观察。黄金亦到达上升通道上阻力,须在1200美元牛皮一段日子。美国MZM自2008年起进入增长放缓期,2010年更出现负增长,代表美国未来经济有可能出现通缩而非通胀。根据IMF估计,明年美国负债将达GDP 97%,2015年达GDP 110%。美国继日本之后步入通缩期,加上欧洲is on fire!经济不景气渐演变成社会骚动,令欧洲央行不得不放宽银根而令欧罗汇价再次回落。欧罗问题同1997年前亚洲各国把货币同美元挂钩一样,令利率不反映真实情况,大部分低于CPI升幅,结果带来1990年到1997年繁荣及1997年8月后的亚洲金融风暴。上述情况于2000年起在欧洲再来一次。
  金钱购买力于过去四十年迅速失去,形成房地产及股市狂热,其后泡沫爆破引发一连串风暴,今年面对世界贸易如此不平衡,是否另一场灾害在酝酿中?上证综指已严重超卖,但必须重返2800点之上才证明浪C已完成。
  Can you call every major market moving in the last thirteen years ?由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2000年科网股危机及资产价格上升潮、2003年美股最后一个牛市至2007年10月有毒CDO危机、2009年的复苏潮及2010年的回落?股市经过5月大跌后,投资者正对6月的股市大方向感到迷茫。今年美国女性流行「长裙」时装,令人担心是否代表另一衰退出现(女性的裙愈短,未来经济愈繁荣,例如2009年年初流行热裤)。
  投资者明白不要永远拥有一只股份,行业盛衰引发循环、多年绵绵不绝的趋势及每年不同的主题。例如2000年3G流动电话热潮的冷却,到近年iPhone革命的出现,苹果的iPhone及亚马逊的Kindle,令无线上网取代land line,令苹果市值超过微软。今天微软股价仍较2000年低许多;反之苹果股价却由2000年每股21美元上升至目前超过十倍,此乃拣股唔炒市最佳例子。可惜时光无法倒流,不然人人都成为拣股专家。拣股需洞察力、分析力及集思广益的心态,才能注意到经济情况的改变。
  四十年投资生涯自己已养成离群独处的性格。明白作为分析员的代价就是孤独。2009年起各国央行合力吹大另一个资产泡沫。透过无节制地供应货币所产生的廉价信贷,在中国已产生地产泡沫,在美国是另一次股市泡沫,在全球是资源资产泡沫,2010年是否又面对爆破。
  如已发展国家的过度负债及面对巨大财赤的国家如希腊、西班牙、意大利、爱尔兰、英国、美国同日本。新兴市场则面对资产通胀(Asset inflation)。由于负债比重不高,加上GDP仍处高增长期,不排除资金进一步由已发展国家流向新兴市场。
  1999年至2000年年初,因为联邦基金利率上升而引发的2001年衰退,于2003年结束。2004年年中至2007年年中另一次收紧银根,引发2008年至2009年上半年的衰退。
  目前距离中央银行收紧银根仍远,这次股市回落,相信只是牛市中期调整而非另一熊市的开始,理由是至今央行仍毋须为高通胀率担心。
  今年首五个月美国金鹰币需求上升65%,估计今年黄金投资需求达五千二百三十万盎斯历史新高,应可支持金价。黄金价格已持续上升十年,今时今日持有它的风险变得愈来愈大,一旦形势出现逆转,小心走避不及。
  铜价由2008年12月24日的每吨2845美元上升至2010年4月6日的7990美元后进入回落期,最近200天移动平均线失守,回落至6939美元是另一个要小心的讯号。
  人口上升加上生产力上升等于GDP上升。俄罗斯过去十九年人口减少七百万人,至一亿四千二百万人,联合国估计未来四十年人口将减少三分一,代表俄国除资源股外,其它项目应小心。同样理由,欧洲人口进入回落期,不少欧盟国家生产力正在下降。日本又是另一现成例子。时移世易,2000年开始,OECD经济进入回落期,中国经济进入上升期。
  今天中国已成为资源消费大国。2009年进口铁矿石达四亿多吨,是全球最大铁矿石入口国,铝占全球消费量三分一,铜亦是全球最大进口国及消费国,其它如石油、橡胶、锌和煤等入口量亦以倍数增长。过去十年,原材料涨价背后理由便是中国从2000年起大量进口原材料的结果。
  中国不重演亚洲四小龙历史
  大部分地区或国家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黄金期只有三十年(例如香港由1950年到1980年)。因为劳动力密集产业的进入壁垒不高,每个单位产品毛利率亦低,必须大量生产才可产生利润,加上所需资本很少,但资本回报率相当高。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有的是廉价劳动力,缺乏的是资金为轻工业提速发展。由于进入壁垒低及每个单位产品毛利率不高,当大量资金流入此市场便很易引发产品跌价潮,例如二十五吋彩色电视机1990年在内地卖6000元人民币,现在只卖1000多元人民币(未计人民币购买力贬值),同时质量亦提高不少。作为厂商,在过去二十年不但要面对产品售价下降83%,同时亦要面对劳动成本由每月360元人民币上升到1200元人民币,升幅达233%。
  劳动力密集产业于八十年代中国属高利润期,今天则处于低利润甚至亏损期。今天的中国不但劳动成本大升,连资本已累积不少,这些资金为寻求较高回报率,已不再投资新工厂,并转向其它行业发展。以香港为例,八十年代至今的地产和金融成为投资主流。台湾和南韩则走向高新科技。新加坡同时发展金融及高新科技。今天香港经济已完全退出工业,制造业只占本港GDP 3.2%、台湾占26.8%、新加坡占28%及南韩占39.6%,但中国仍占48.9%。目前南韩只有8%人口从事农业、台湾只有6%,中国却有43%,即过去三十年在亚洲四小龙发生的情况,不可能完全在中国重演。中国必须继续增加工业就业人口,才可吸收来自农村的劳动人口。2008年起中国启动高铁项目,便是希望透过铁路网络把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移向低成本地区,而非流失给其它低劳动成本国家如印度、巴基斯坦或越南等。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