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金系”、魏东这些曾经呼风唤雨的名字随着魏东的纵身一跃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随着泰胜风能招股说明书的公布,涌金系和魏东生前的密友再度跃入投资者们的视线。而他们两年前的一次“潜伏”,很可能再度上演一次吸金的盛宴。
涌金系提前潜伏
2008年1月7日泰胜风能进行了上市前的第三次增资,此时王健摄和涌金实业以投资者的身份分别出资1000万元和2000万元入股泰胜风能,开始了长达两年的潜伏,此时离魏东的自杀还有3个月时间。
随后的2009年4月17日,涌金实业与王健摄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涌金实业向王健摄转让120万元出资额(5元/份出资额),转让总价为600万元。转让前,涌金实业出资比例为6.67%,王健摄出资比例3.33%;转让后,双方出资比例变为涌金实业占4.67%,王健摄占5.33%。
按王健摄一惯的操作手法,他拥有多少股权,很有可能今后将抛售多少股权。
2006年10月18日,青岛软控(002073,SZ)作为当时的IPO第一高价股在中小企业板上市,以50.50元的开盘价开盘。就在青岛软控上市前,魏东和杨萍将股权全部转给王健摄,王健摄累计持有青岛软控1436.6万股限售股,占总股本10.08%。从2008年底王健摄一家就开始减持青岛软控的股票,最终共套现资金约20亿元。
王健摄的身份也一直很神秘。据了解他还是北京睿汇德科技投资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早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曾经走访过睿汇德,但在网络上公布的公司地址根本没有北京睿汇德的存在,公布的电话也是空号,也没有在114上登记号码。
过于分散的控股股权
“一个创业板的企业,量级这么小,实际控股人的股权这么分散,这对其之后的决策将带来比较大的压力。”一位熟悉资本市场的业内人士指出。
招股说明书中显示,公司第一大股东柳志成的持股比例仅为11.887%,公司无控股股东,由柳志成、黄京明、朱守国、夏权光、张福林、张锦楠、林寿桐七人组成的核心管理团队为本公司实际控制人(其中柳志成为林寿桐的妹夫),合计持股比例为55.02%。
虽然早在2009年8月28日,上述七人就签订了一份《一致行动人协议》,从而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但是公司一旦上市之后,股权将面临着进一步的分散,也将会给公司控制权带来风险。此外,公司坦言股权过于分散也可能不利于公司有效决策。
新浪就是一个例子,新浪在发展初期,其公司的股权一直非常分散。期间一度被盛大公司和分众公司在二级市场上购买分散的股权而有过控制权旁落的风险,直到去年互联网史上最大的一次MBO使得新浪重新夺回控股权,从而也加速了公司的发展。
按照时间来推算,这可能是魏东生前最后一次对外的投资。如果泰胜风能成功上市,涌金公司和王健摄很可能再次套现,这将成为泰胜风能股权集中之路上一个不小的障碍。
风电布局的两次“挫折”
此外,泰胜风能的全国布局实际上也遇到了挫折。在泰胜风能的几次对外投资中,对于青岛和赤峰的两次投资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回报,但最终在两地的布局受挫,这使得泰胜今后全国范围内的快速扩张蒙上一丝阴霾。
青岛泰胜是多年之前以泰胜风能为主导的基础上建立起来,2007年青岛泰胜生产风机塔架约80台。几年之后泰胜风能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对青岛泰胜实现控股,随后选择退出。2008年2月30日转让所拥有的青岛泰胜的股权时,泰胜风能持有其225万元的出资额,转让总金额900万元。泰胜风能坦言,“本次转让虽溢价退出,获得了较高的股权转让收益,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布点和业务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实际上前几年风电公司对于风场资源非常看重,某些地区甚至还出现了“规划未批风电先上”的情况,这背后就是对于风场资源的争夺。而此前泰胜风能另一个退出的投资在内蒙古赤峰,那里也有着较好的风电资源。泰胜风能表示,赤峰泰胜临近内蒙古主要风场,有着较好的区域优势,2008年赤峰泰胜生产风机塔架约100台,其部分业务来源为公司的委托加工业务。
但泰胜风能表示,“赤峰泰胜与公司存在同业竞争,且公司无法控股赤峰泰胜,因此公司选择退出。”虽然这次转让也为溢价转让,泰胜风能在投资期间还取得过一定投资收益,但是退出赤峰泰胜对泰胜风能生产经营布点和业务发展也有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