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底?叶檀:罕见的无耻股_股票_证券_财经

复合底?叶檀:罕见的无耻股

加入日期:2010-6-29 17:34:37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导 读:
  桂浩明:市场将是复合底
  曹仁超:上证指数技术上看正形成底部
  克鲁明:全球经济正初陷第三次萧条
  皮海洲:市场化发行不是脱缰野马
  郎咸平:房产税不能根本解决高房价问题
  李志林:期待管理层有所作为
  花 荣:赌客不是永动机
  叶 檀:罕见的无耻股 不必暂停发行新股
  李迅雷:房产税政策不会出台


  桂浩明:市场将是复合底
  申银万国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首席分析师桂浩明26日表示,中国股市已进入震荡筑底阶段。下半年,投资者可以逢低慢慢买入,逐步提高仓位。
  进入震荡筑底阶段
  桂浩明说,5月份指数进入2500点之后,市场大规模下跌的行情就已经告一段落,接下来可能在2500、2600之间进行一个整理。
  他表示,现在银行股除了中国银行以外H股价格都高于A股,海外买股票比在中国买同样股票要贵。此外,钢铁股已经跌破净资产,宝钢的行权全部落空,说明权证融资不成功。这些信号表明在某种程度上股市出现超跌,已经跌过头了。
  但是股市抄底不抄底很难评价,本身这是市场行为。桂浩明认为,预计市场将是复合底,两次探底的时候很可能会出现两个W连在一起。这次筑底将有明显的表现性,就是反复筑底反复震荡,下去以后会回升,但回升不可能出现反转。与此同时,还有一个特点成交极度萎缩,股票数量增加了、股票流通市值增加了,但成交减少、流动性下降。
  大盘回升需要多方面条件
  桂浩明表示,大盘回升是需要条件的。
  首先需要政策明朗化,第一是利率和汇率两率变化可以预期,目前人民币整体升值趋势比较明确;第二,需要房价有序回落,房价早点跌,股市早点涨;第三,盈利模式清晰,你买的时候准备拿三天还是拿三个月,如果大家都想拿三天,这个行情走不高。
  其次,市场格局要基本稳定,第一融资与再融资规模要可控;第二资金回流趋势形成,目前,资金真正回流还没有明显出现;第三期货和现货走势要协调,前段时间价差很大,结果就成了反复套利的空间。
  逢低慢慢买入
  谈到下半年的基本投资策略,他说,既然到了低位了就不能盲目看空,应该有序看多,但是不是一下看多,需要逢低慢慢买入,逐步提高仓位。不要计较股指短期涨跌,要理性投资。小的波动不计较,但是有一定幅度的波动还是要计较。
  桂浩明表示,围绕政策热点构建投资组合。第一,要关注城镇化建设,今年调结构很大一块是城镇化过程当中,在推进城镇化过程当中,中国基础建设还有相应的机会。第二,要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下大决心强制淘汰一大批落后产能,钢铁、水泥、平板玻璃都有,取消一大批产品的出口退税,目的就是发展新的产业,新能源、汽车、互联网等等,包括新的产物产业,这些都是为了中国接下来的可持续发展。第三,关注多层次市场架构下的行情,关注中小板、创业板和场外柜台市场以及期货市场。
  面对未来的发展变化我们要有新的思维,市场在震荡中筑底,我们在等待回升,但是不能消极,要采取应对之策。桂浩明如是说。

 

  曹仁超:上证指数技术上看正形成底部
  人民币今年内估计只能升值2.5%;技术走势亦不支持第二次寻底论;今天金价在1250美元左右,恐怕未来上升空间有限
  6月27日,周日。技术上看,道指由今年4月26日起进入下降趋势,此趋势估计可一直维持到今年第三季季尾(即9月底)才完成,但并非只跌不升,而是进入A、B、C下跌浪。在下跌趋势中找寻上升股份比较上困难,因此不少人在4月份出货后,打算留到今年8、9月才重返市场。
  从大趋势看,2000年起美国面对内部收缩期,至于2003年到2007年繁荣期是透过低利率及美元贬值带来再膨胀引发的;2009年情况亦一样,但带来的刺激一次较一次弱,最后仍是走不出日本的命运。看来欧洲如今亦步上此命运,全球少数亮点只有中国、印度、澳洲及南美洲。世界经济进入再平衡期,亦即此消彼长。
  上证指数形成底部
  今年来中国及印度是全球经济仍增长的少数亮点之一,最后是中印带动全球GDP增长,还是被美国、欧洲同日本拖垮全球经济?去年8月至今内地A股是全球表现最差的股市之一,今年下半年能否扭转(技术看上证指数正形成底部)?1970年代美国经济走下坡时,支撑世界经济保持增长的是日本同西德;九十年代日本同德国(因东、西德合并)经济走下坡,则由美国接力;2010年上述重任会否由中国、印度肩负?
  英国新政府已开始减赤,德国、法国亦不例外,未知美国何时加入?过去日本政府证明,透过增加财赤只能收一时之效,最终仍须财政健全,才可令经济好过来。低利率时期相信将维持一段很长日子,让经济慢慢复元。换言之,这段好也好不了、坏也坏不了的日子可以很很很很长。
  2007年10月金融海啸至今,美国政府动用超过2000亿美元购入超过七百间银行的优先股(另3300多亿美元协助汽车业、房地产业及AIG等),上述是美股自去年4月起上升的理由。但2009年4月不是1982年2月,虽然同样系满街鲜血。
  美股自1982年到2000年3月平均每年投资回报率超过20%的时代已结束,2000年起进入大上大落期。今天的思科-T、微软、英特尔-T、eBay等,股价仍较2000年高位低50%(上述未计十年来美元贬值的因素)。自1997年8月起不少港股亦只是有波幅而没有升幅。2007年10月恒指创新高,实有赖成分股中加入国企、民企及红筹股,取代了部分港股。上述情况自2007年10月起是否已在内地出现?
  人民币升值太急将引发美债熊市
  美国一再要求人民币升值,但中国从来没有叫美国人炒楼、炒股去赚钱消费。1980年代美国找了日本做代罪羔羊,今天欲找中国?中国可不上当。中国有十三亿人民要照顾,本身的问题已够烦矣,绝不能为美国的利益而牺牲中国人的利益。人民币温和升值可以接受,大幅升值则say no!中国不是日本,毋须看美国面色。去年中国外贸盈余已较2008年减少32%,估计今年进一步减少。
  去年中国入口1万亿美元(出口1.2万亿美元),其中汽车入口升240%,全球27.5%奢侈品由中国人买去。中韩贸赤升76%、中台贸赤升79%、中日贸赤升三倍,在贸易上只有对美国、欧洲保持盈余。瑞信估计十年内中国将出现贸赤,由此角度看,人民币未来升值能力不强。2005年至2007年人民币已升值25%,如再升值25%(1美元兑5人民币),中国在外贸上很快会出现赤字。如人民币升值超过5%,担心美国利率很快便会上升,反而引发美债熊市。因此,人民币今年内估计只能升值2.5%。
  虽然连领导人亦担心经济第二次寻底,但我老曹并不认同,因为除客观因素外(上周一我老曹已提出),技术走势亦不支持第二次寻底论。一、2007年下半年美股升降线(ADX)已回落,此所以我老曹自2007年5月开始担心美国出现金融海啸,但今年4月至今未见同样技术走势出现,从技术分析看,未支持美股大跌。二、Selling Vacuum或NLC(Negative Leadership Composite)在2007年中开始,有明显派发迹象,但2010年没有,目前NLC指数仍高于32,即未见大户派发。三、压力指数(Pressure Factor)过去二十年很少低于负140的,例外日子有1987年10月股灾、2003年3月、2007年2月、2008年12月1日及2010年6月4日,即今年抛售高潮已在6月4日出现!换言之,恒生指数19000点左右仍是强大支持位,此看法至今毋须改变。下半年港股大家仍可继续玩选股不炒市游戏。

 

  克鲁明:全球经济正初陷第三次萧条
  据香港《大公报》引述外电报道,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明日前警告,全球经济正陷入第三次萧条的初期。
  克鲁明称,全球经历过两次经济萧条,分别为19世纪的长期萧条及1929至1930年代的大萧条,两次经济萧条均不是直线向下的,而是分别出现了反弹。全球经济正陷入第三次萧条的初期,这次萧条较类似19世纪的长期萧条,数以百万计的人将长期失业,没有工作。
  克鲁明称,全球政府在面对这次萧条的初期能够快速反应,分别减息及刺激经济。但各国政府其后对通胀问题,保持过高的警惕,反而漠视通缩的真正威胁。受到希腊债务危机的影响,他们开始削减政府开支及债务,以取悦市场的投资者。
  克鲁明表示,奥巴马总统未能获得在野共和党的支持,再增加开支,支持经济发展,令失业率踞高不下。而美联储虽明白通缩的危害,却一筹莫展。
  克鲁明还表示,当这次萧条过后,历史学家回望时,会再度感叹为何不能及早阻止萧条蔓延,令数以百万计的工人失去工作。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