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岩石:反弹 龚方雄:风险大_股票_证券_财经

金岩石:反弹 龚方雄:风险大

加入日期:2010-6-28 18:32:19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 读:
  曹仁超:现阶段不着急抄底 等待三季度入货
  金岩石:楼市休战,股市反弹
  蒙代尔:中国主权债务评级呈上升趋势
  哈继铭:人民币会越来越值钱 但却不会迅速升值
  龚方雄:二次探底风险加大
  吴晓灵:无需对地方政府债务过度担忧


  曹仁超:现阶段不着急抄底 等待三季度入货
  相比一年前他接受《红周刊》面对面采访时,记者明显地感觉到他瘦了,普通话中粤味淡了。我觉得大不了跌61.8%,再到2300点,但是牛市还在继续中,今天的A股与1974年~1980年的恒指很像,可是因为中间的小调整还看不清楚,最好等待底部明确再入货。他诙谐机智的街头智慧一如既往。
  守住2300点还是牛市
  《红周刊》:最近前期强势股回调,市场热点尽失,您怎么判断当前的A股?
  曹仁超:A股去年9月份刚走完浪B,那时我没有料到浪C的调整会这么厉害。按照港台市场的经验,浪C的最小下调幅度是前期涨幅的38%,一般来说是50%,最大下调幅度不能超过61.8%。从1664点至3478点的升幅50%是900点,2500点附近有很强的抵抗力。如果按照61.8%的跌幅,则大盘有可能跌到2300点。我判断大盘的底部应该在2300点~2500点,但现在还在浪C下跌中,不要盲目抄底。
  《红周刊》:2300点这个支撑区域会跌破吗?
  曹仁超:事实上恒指曾经在1983年跌破波浪理论最大跌幅--61.8%,今后如果继续出台很强的房地产调控政策,那么2300点也有可能被跌破。如果大盘守住2300点,我还坚持是牛市,理论上只要不破1664点,那牛市就还没有死亡。
  《红周刊》:浪C调整时间大约多久?您怎么判断三季度有机会呢?
  曹仁超:调整时间很难预测,因为道氏理论和波浪理论都没有相关的理论依据。我认为5~8月份CPI都会比较高,甚至高达3.7%以上,但是预期中的加息却不会来。因为今年人民币兑欧元已经升值了,如果为打压CPI而加息,那么像富士康这样的企业压力将增大,中国这些出口工厂怎么办?我相信中央政府不愿意增加生产商的压力。我也曾经认为三季度若加息会令A股市场下跌,但是现在我不这么看了,走过三季度可能出现的低潮后,今年四季度会好转,因为CPI高峰期过后,通胀率不会恶化,央行有可能在国庆节后放松银根。
  另外,这次国家调控房地产市场可能使资金从房地产市场流回到股市。去年一位朋友听从我的话买楼,已经涨了90%多,最近他打算把住宅卖出买入股票,所以依我看,今年三季度炒楼资金有可能回流股市,并且中央政府做事很喜欢节日,像奥运前后银根松紧不同,这次手松的时间点可能在国庆节后。
  楼价、金价高处不胜寒
  《红周刊》:我注意到您对房地产的看法经常不一致。
  曹仁超:股市等候楼价下调已经等了大半年,直到今年4月政府开始出台严厉的政策去打压房地产,这个时候你就要小心点了,京沪广深四地的房价开始下降了!我对房地产的看法也变了--要看政策红绿灯。我们要根据政策改变自己的策略,而不是固执己见。我认为从2010年5月到2012年上半年这两年一线城市房价下降,但我从来没有说过二线城市房价要下调!现在内地房地产市场是1982年时的香港,而不是1990年时的日本,不会崩盘的。
  《红周刊》:连创新高后黄金还有多少价值?
  曹仁超:1973年油价上涨,美国人开始炒阿拉伯人喜欢的黄金,从45美元/盎司炒高到850美元/盎司,然后开始抛空黄金,阿拉伯人没钱了只好多卖点石油,这样黄金和油价都跌了。自从里根上台后,美国就开始打压黄金、原油,作为进出口大国的中国长期受益,而苏联主要出口原油,从1982年开始的长达20年的便宜油价彻底地打败了苏联。到2000年以后,美国改变政策了,拼命地滥发美元把黄金和原油炒上去,像当年打击苏联那样令中国经济受害。短期内我估计美国还将把黄金价格继续推上去,但是金价已经上扬10年,我不主张在这个水平还去买黄金。还有,随着欧元危机今年底调整结束,黄金的价格必将大幅回落。
  《红周刊》:您认为出口将拖累经济二次探底吗?
  曹仁超:不能这么悲观地看问题,即使人民币升值了,美国人、欧洲人不买中国货还能买什么?长期来说对中国的出口有影响,短期内影响只限于心理层面上,5月份的出口数据还是很好的。其实从2007年开始,缺乏竞争力的出口企业倒下了,生存下来的工厂正向中西部转移,我敢打赌未来几年郭台铭一定会把工厂搬离深圳,但不是搬回台湾,很有可能搬去重庆。
  今天我看好的不是广州、上海,而是天津、重庆这些二线城市,环渤海经济圈已经发展起来了,将来中西部也有机会,我的朋友已经把总部从香港搬到内蒙。将来5~10年大发展是重庆、成都,5~10年后就是内蒙、新疆、西藏--这是大趋势。打工赚小钱,炒股、炒楼赚中期的钱,而跟随大趋势投资实业才能赚大钱,但是这非一般人所能为,需要有雄厚的资本。
  把握三季度入货时机
  《红周刊》:在您的新书《论性》中说了很多人性的弱点,怎样才能避免这些弱点?
  曹仁超:散户的思维和我们不同,我们买东西越买越便宜,卖东西越卖越贵。而散户需要的是明天股票会怎么样?所以他们短期是对的,长期往往是错的,这也导致了他们赚小钱、输大钱。而大户有时候短期错了,但是长期是对的,他们赚大钱、输小钱,这些弱点没有办法避免,错误总是重复又重复,除非散户改了心态。
  《红周刊》:在您看来下次入货的信号是什么?
  曹仁超:我想入货的时机在三季度,进场的信号就是一浪高于一浪,但是这个信号到现在还没有出现,不要抄底,而是要等看到底之后再入货。今天你买一点没有关系,但是大量投资则要看到这些信号--一浪高过一浪,底部不断抬高,投资需要很谨慎。
  《红周刊》:可以买哪些货呢?
  曹仁超:我是香港人,A股跟得不紧。在香港我们一般买内地房产股和银行股,但是它们受政策影响很大,赚大钱还是消费股,但是消费股需要真正了解市场。譬如,没买是我一生最大的遗憾,因为我不认识马化腾,涨到100元了我还在看,我还没有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它又涨上去了!比亚迪也是这样,巴菲特买对了还是买错了?我真不明白。所以这些我们香港人都赚不了钱,但是我们知道中移动、青岛啤酒,就可以赚这些明白的钱。
  《红周刊》:除了看懂公司外,我们还有什么办法挑选具体品种?
  曹仁超:哪个板块跑得比指数更快,就买哪个板块,这个是Rank(排名)的问题。我同我的弟弟讲,选老婆要去香港中文大学,去香港大学,千万不要跑到旺角(穷人区)去,这就是说要挑High
  Rank的买,而不要买Low Rank的落后股,这些中长期跑输大盘的股票什么时候买?今年一季度的时候。就好比是大学毕业典礼上,即使考试成绩很差的男生邀请女生跳舞也不会被拒绝的,因为这时候该说Bye了,女孩子与你跳舞不是看上你了,而是同情你。一般来说,Low Rank股票上涨的时候舞会就将结束了。


  金岩石:楼市休战,股市反弹
  我最近还是比较关注货币。习惯上,我是从股市倒过来看经济,从微观自下而上看宏观。直接看,目前的股市我再次明确,这是情绪性底部。情绪性底部再形成,这时候的依据是什么?第一,股市也有三驾马车,情绪面、资金面加基本面。中国的情况,情绪面、资金面加基本面三面齐发的情况下,政策快马加鞭形成的。现在是基本面比较健康,但是回落的幅度有可能超出预期,也就是可能破八。资金面趋紧,导致情绪面在犹豫中。
  为什么楼市调控会使股市遭受池鱼之殃?因为现代家庭从三口之家变成五口之家,多了两口人,一个是房子,一个是票子。家庭理财已经成为一个标准化的模式,简单说,就是票子看着老婆,老婆看着孩子,孩子看着老公,老公扛着房子,老婆拿着房契。女人管两张纸,这个时代代表着以男人为中心的家庭,让位于以女人为中心的家庭。当家庭理财引进了房子和票子,而房子高度具有投资品的属性。
  当我们看到楼市地震,股市遭殃,我们应该得出一个乐观的结论:楼市休战,股市反弹,所以在此强调,6月份买股,12月买房。
  为什么我讲,现在已经进入了超跌筑底的阶段?这时候我把情绪性底部的标准,2008年10月讲的标准在这里重复一遍,你们就清楚了。第一,分红利超过了银行存款的利率。如果你敢在建行存钱,为什么不敢买建行的股票?第二,市盈率超过了历史底部,接近或者超过历史底部。市场情绪面的标准就是破发率,新股或者次新股出现大规模破发的时候,2008年10月破发率超过30%,这个标准告诉我们现在破发率也超过了30%,这个底部基本形成。第四个标准,08年10月破净率超过12%,这个指标目前还没有出现。也就意味着我们目前悲观但还没有极度悲观。用情绪面的标准衡量当前的股市,我把中国的A股算出一个绝望系数,2007年和2008年的均值来换算两个区间交易量的比率,用同样的标准来看3478点前后30天和目前过去30天,我们会看到现在和2007年10月到2008年10月的状态非常接近,所以我们已经处在一个绝望中落底的状态。
  当我们看到中国作为货币第一大国,我们今年生产会超越日本,成为GDP第二大国。看消费,我们现在还不到日本的一半,不到美国的20%。所以,我们13亿人有着超过美国、欧洲和日本的货币,我们的消费总量却不到日本1.3亿人的一半。到目前为止,我觉得我们仍然没有注意到中国为什么消费如此之低?当我们把消费作为未来发展的方向,我们很明显的看到驱动内需的就是城市化。城市化中,驱动内需的就是家庭,家庭之中驱动消费的就是两大支柱,一个是房子,一个是孩子。
  中国之所以作为一个货币大国,生产强国、消费弱国,是因为在中国的城市家庭中,我们是三口之家占主导,少了一口人,就少了30%以上。我们要关注的是如何能让城市的房地产从目前的投资驱动型迅速转向消费驱动型。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