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募2000亿资金去向何方 在融资规模接近4000亿元的庞大数字下,又有257只新股出现超募现象,且超募资金规模达2072亿元。统计显示,由于超高的发行市盈率,使90%以上的公司都出现超募,其中创业板超募资金高达190%,中小板也将近150%,主板约60%。整体超募资金达到150%,比预计高出2000亿元左右。 现状一:目前保荐行业的"潜规则"是:保荐机构除向发行人收取固定保荐费用或按融资金额收取一定比例费用外,对超募部分,还要收取浮动承销费用,比例高达5%至8%。当保荐机构利益与新股超募资金紧密挂钩时,保荐机构"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基础其实已动摇了。 现状二:超募的2000多亿元绝大部分依然闲在那儿。大量的超募资金提不出什么具体好项目,又不能用于非主业,使不少公司打擦边球,以改善办公环境、建设总部、建设研发基地之名,爆发了买楼、买地冲动。 现状三:募集资金大规模超募,可业绩却并未同步增长。一季报显示,IPO重启以来上市的新股中有117只净利润环比下降。国都证券保荐的三泰电子亏损464万元,同比大幅下滑392.07%。同样变脸的还有中德证券承销的辉煌科技,上市不到半年便亏损217.71万元。而Wind数据统计,55家创业板公司一季度净资产收益率下滑,其中万邦达、华力创通、世纪鼎利、赛为智能净资产收益率环比降幅都超过10%,万邦达仅为0.9%。75家中小板公司一季度净资产收益率下降。杰瑞股份、英威腾、积成电子、北京科锐、赛象科技、浩宁达、科华恒盛环比降幅超过10%。 名词解释 超募资金 新股发行开始所谓"市场化"后,由于定价的随意性,上市公司募集资金超过投资项目计划实际所需资金,这种现象称为超募。由于创业板推行集中审核、集中发行的制度,带来创业板公司超募资金短时间内集中爆发,并使此现象终于成为众矢之的。 深交所于2009年9月发布《中小企业板信息披露业务备忘录第29号》规定,当上市公司超募资金达到或超过计划募集资金净额20%时,应按顺序有计划使用超募资金,用途依次为补充募投项目资金缺口、用于在建项目及新项目、归还银行贷款、补充流动资金。《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中规定,上市公司必须明确超募资金用途,需在资金到位后6个月内披露超募资金使用计划。 部分超募资金拟用于不动产的上市公司 股票简称 /超募资金用途 新宙邦 2000万元购买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石化区 3.7 万平方米工业用地使用权;1800万元购买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园区的 4 万平方米工业用地使用权 探路者 5400 万元购下北京海淀区的锦秋国际大厦 A座 24 层房产,加上装修、税费、购置办公设备及人员培训费用,合计 6600 万元 华测检测 建中国总部及华南检测基地的新项目,其中 1800 万元买地、16485 万元用于总部大楼及实验室大楼建造和装修,将使用 1.35 亿元超募资金 鼎汉技术 8000 万元购买北京中关村丰台园总部基地二期内 34 地块 14 号楼的房产,总开销为 9860万元 天源迪科 购买北京辉煌时代大厦 56 幢 8 层房产,预计花费 5170 万元 银江股份 计划投资 8640 万元在上海、广州、成都、北京、武汉购买 400 平方米至 1000 平方米不等的办公楼 星辉车模 1.3 亿元在福建漳州建立婴童车模制造基地,其中 2786 万元用于购买土地,3717 万元用于办公楼、厂房、宿舍楼的建设 神州泰岳 4.21 亿元购买位于北京朝阳区的北辰首作大厦共 16 层的房产用于办公 乐普医疗 不超过 6910万元购买约 5750平方米写字楼 梅泰诺 2324.5 万元购买北京旷怡大厦 8 层房产 科远股份 2100万元竞拍南京江宁开发区 4.55 万平方米土地 第一步:打新失败;第二步:发行失败? 市场更盼下一步--公平 在IPO新政中,证监会意欲淡化"窗口指导",进一步推进新股的市场化发行。但目前广受市场非议的正是"市场化发行"。现行新股发行制度,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变相的竞价发行,这正是高价、高市盈率发行的基础。同时,新股发行程序中仍采取核准制,客观形成由行政资源主导下的新股利益分配机制,这与市场化发行的大趋势相悖。 受新股上市频频破发影响,近几个月来,市场投资者参与新股申购的热情显著降低。一组IPO市场的数据对比或许更有说服力。根据WIND测算,5月份共有27家中小板公司招股,网下平均超额认购倍数仅43倍,不仅低于4月份95倍的平均水平,更与去年7月四川成渝的300多倍不可同日而语。同时,网下有效报价家数也明显降低,平均只有65家,最少的仅有10家机构参与。而就在4月的平均有效报价家数还超过120家。 网上中签率则表明个人投资者在逐渐"心冷"。2008年中小板平均网上中签率为0.08%,2009年新股发行改革实施初期为0.36%,而今年4月该指标又大幅度回升至0.8%,5月份中小板和创业板平均网上中签率都超过1%,达到去年主板市场的中签率水平。 要改变新股市场化发行"跛脚"局面,一要实现询价过程的市场化,二要履行新股上市发行的市场化。关于询价过程的市场化,不妨按照询价机构的报价来实施新股配售。在确定了新股最低报价下限之后,符合配售条件的询价机构,报高价者以高价配售,报低价者以低价配售。这既能考验机构的定价能力,避免新股发行价格受到保荐人或承销商的"误导",又能规避询价机构竞相报高价导致新股高价发行的弊端。在新股上市发行的市场化方面,则应取消核准制,以注册制代之。在注册制背景下,管理部门监管的重点,主要在于新股发行人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其他的由市场自行选择。 管理层 6月25日,中国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管理层对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下一阶段的改革思路与措施仍在研究过程中,至于何时正式启动还没有时间表。 6月25日至26日在上海浦东举行的"2010年陆家嘴论坛"上,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要继续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原则,研究推出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后续措施,加强对询价、定价过程的监督,真正形成既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又有利于提高融资效率,支持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献计献策 ●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 应从三大方向入手改革:第一个方向是发行审批制度;第二个方向是再融资制度;第三个方向是退市机制。 ●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 在其他制度没有完全市场化时,不应完全放开定价。尤其是现在新股发行的审批环节还很严格,这时只把发行价格完全放开,带来了很多问题。既然审批要管,对放开价格带来的不合理现象,包括高市盈率、高发行价、大幅超募,及新股上市首日暴炒等不正常现象,就也应当管。这才是对市场负责,对广大中小投资者负责。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教授 在公司公开发行上市前引进公众投资者的监督机制,是提高一级市场公信力的一个关键措施,避免公司'带病'上市。举报是投资者知情权和监督权的体现,监管机构在接到举报及媒体批评性报道时,也应提高警惕,特别是对投资者存疑的环节,可责令申请发行人提供更多证据来支撑其上市请求,同时解除公众投资者在监督活动中提出的各种疑问。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纪鹏 目前新股首发市盈率已到了畸高地步,不仅对投资者权益造成严重影响,对资本市场发展也极为不利。发行制度必须进行更深层次改革,而不是允许少数公司在大量超募融资之后暴富,损害市场公平。 ●北京大学证券研究所所长吕随启 新股高发行价已严重脱离资产的价值,证监会坚持市场化的导向是对的,但定价机制并没有市场化,而是由靠佣金吃饭的承销商、保荐人和圈钱的上市公司共同主导的。下一步应取消网上网下两种认购方式,现在网下申购机构抢走80%股份,给众多散户留下余下20%,这不公平。所有人都网上申购,这才能真正做到市场定价。 ●北京和聚投资管理公司研究总监刘佑成 超募是IPO产业链条上各相关参与方共同推动而出现的,这个问题不解决,会演化出后续一系列问题。监管层应首要解决超募问题,而不是价格问题。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 不懂得自动回归的过高发行市盈率是不正常的,发行市盈率只朝一个方向运动也是不正常的。只要发行市盈率处在"天花板"与"地板"之间来回运动,都是十分正常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