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末社保基金规模冲刺2万亿_股票_证券_财经

“十二五”规划末社保基金规模冲刺2万亿

加入日期:2010-6-26 10:26:46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昨日表示,全国社保基金投资要确保长期的稳定收益,务必做到长远投资回报要明显高于通货膨胀率

  □ 本报记者 刘丽靓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在昨日西安举行的“后危机时期和养老基金投资”国际研讨会上表示,到“十二五”规划末,争取全国社保基金规模达到1.5万亿至2万亿元。他强调,全国社保基金投资要确保长期的稳定收益,务必做到长远投资回报要明显高于通货膨胀率,在同行业中要处于领先水平。

  戴相龙表示,经过近10年的努力,全国社保基金的管理运营取得了显著成效。据介绍,截至2009年底,全国社保基金规模达7766亿元,权益累计投资收益2448亿元,年平均投资收益率9.75%,超过同期年均通货膨胀率7.74个百分点。

  戴相龙还表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依照政府赋予的职责,明确了社保基金会中长期发展目标:努力把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建成一流的社会保障风格资产管理机构。这个目标包括三方面内涵:一要壮大全国社保基金的规模,到“十二五”计划末,争取全国社保基金规模达到1.5万亿-2万亿元;二要确保长期的稳定收益,务必做到长远投资回报要明显高于通货膨胀率,在同行业中要处于领先水平;三要完善管理体制,确定社保基金会的定位和任务,提高专业化、规范化和市场化的运作水平。

  对于后危机时期的经济发展,戴相龙认为,后危机时期经济和金融全球化呈现四大新特点:一是世界经济将呈现由发达国家和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共同主导的格局,且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更加突出;二是全球贸易增长近期恢复后仍会大大超过全球经济增长;三是全球直接投资呈现新格局。流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超过全球的一半以上。西方跨国公司仍主导世界投资的发展,但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正在改变这种格局;四是国际金融体制变革已成不可逆转之势。新兴经济体在国际货币基金和世界银行的地位和话语权将逐步提升。美元仍处主导地位,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比例逐步下降;欧元在震荡中趋稳;人民币等货币国际化进程将加快。

  

  

(责任编辑:张玉)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