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又出台“铁腕”调控举措(影响股)_股票_证券_财经

政府又出台“铁腕”调控举措(影响股)

加入日期:2010-6-23 7:57:51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读:
  铁腕推进节能减排
  406项商品下月中旬取消出口退税
  出口退税大范围取消 凸显结构调整决心
  政府出台的又一铁腕调控举措
  铁腕推进节能减排 中国取消部分两高商品出口退税
  影响
  农药 取消退税对企业影响不大
  出口退税政策力度超预期钢铁业严冬料下季提前到来
  钢铁类上市公司指标龙虎榜
  有色金属类上市公司指标龙虎榜
  化学制品类上市公司指标龙虎榜

  406项商品下月中旬取消出口退税
  财政部昨日发布通知称,经国务院批准,自今年7月15日起取消406项商品出口退税,包括部分钢材和有色金属加工材、玉米淀粉及部分塑料及制品等。
  退税曾帮企业渡难关
  涉及的商品还包括部分橡胶、银粉、酒精、农药、医药、化工产品等。财政部表示,具体执行时间以出口货物退税专用报关单中海关注明的出口日期为准。财政部在通知中没有给出调整的具体原因。在具体的商品名单中,所涉及的商品总项达到406项。
  出口退税,主要是通过退还出口货物的国内已纳的部分增值税款,来平衡国内产品的税收负担,使本国产品以不含税成本进入国际市场,与国外产品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竞争。
  此次取消出口退税意味着,企业原本可享受部分出口退税带来的利益,取消之后不会再获益。相对于本次取消退税,是之前的连续反向操作。金融危机以来,我国连续7次上调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对部分商品实行最高达17%出口退税率,达到征多少退多少的程度,让不少出口企业渡过难关。
  此次调整的出口商品,如部分钢材等,近日就一直传出出口退税政策或有调整。国务院办公厅近日也发布意见明确提出,继续控制两高一资低附加值钢铁产品的出口。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在本月的例行发布会上表示,为达到国家的减排目标,可能会对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政策进行调整。他称,随着国家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政策的实施,可能会对部分产品的贸易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
  进出口实现恢复性增长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昨日表示,当前已经过了金融危机冲击最大的时期,出口已经站稳,这种情况下,根据中国自身的产业结构调整,取消部分商品的退税,是为压缩部分行业过剩的产能,调整国内的需求。
  从2009年11月起,中国进出口已经延续了7个月的恢复性增长。在去年5月同期下滑至谷底的基础上,今年5月份实现了较大幅度的恢复性增长。
  ■ 影响
  钢铁产能及出口或受抑制
  分析称取消退税为抑制低端产品,淘汰落后产能
  根据昨日财政部下发的通知,共计47类钢材品种统一取消9%的出口退税。
  正如业界预期,本轮调整中,钢材热轧品种首当其冲。一直以来,热轧是我国主要钢材出口品种之一,今年前4个月出口量占钢材总出口量的1/4。而热轧技术含量不高,也因此成为此次调整的主要对象。
  5月出口量增加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戚向东告诉记者,钢铁产能过剩和5月份钢材出口量增加是促成此次取消钢材出口退税的原因。据海关统计数据,今年我国钢材出口稳步增加,4月达到431万吨,5月达到494万吨。业内人士表示,这一出口水平与金融危机前相当。
  联合钢铁网分析师胡艳平认为,此轮取消出口退税,政府已手下留情。此前一直传言的冷轧出口退税将由13%调整为9%并未成真,此轮调整,仅有一个税号的冷轧品种取消退税。冷轧技术含量相对较高,这说明了国家调整出口退税,主要是为了抑制低端产品出口,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节能减排。
  6月出口量下调
  戚向东认为,取消出口退税将会推动相关钢材出口价格上涨。胡艳平则认为,钢厂如果要保持原有利润,取消出口退税后基本每吨钢材报价要提高50美元左右(以热轧为例),但目前提价已不切实际。
  据了解,目前我国热轧对东南亚市场的离岸价600美元/吨,而独联体的热轧报价在580美元/吨左右,如果加上取消出口退税而带来的50美元/吨的价格上调,国际竞争力会受到影响。
  记者获得的一份6月部分钢厂热轧计划出口情况表明,宝钢、武钢、首钢等大型钢企已大幅调低6月热轧出口计划。15家钢厂6月出口计划只有76.7万吨,比5月出口量环比下降48%。(.新.京.报 .胡.红.伟 .张.奕)


  出口退税大范围取消 凸显结构调整决心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22日联合下发《关于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的通知》,明确从7月15日开始,取消包括部分钢材、有色金属建材等在内的406个税号的产品出口退税。
  专家指出,财税部门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取消部分出口退税,是为了更好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
  此举同时也表明了政府促进结构调整的决心十分坚定。
  19日,央行宣布进一步推进汇改,22日财税部门又出台大规模取消产品出口退税率的政策,决意要解决我国经济过度依赖外贸导致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海关总署署长盛光祖此前曾指出,目前,我国外贸依存度为45%,其中出口依存度为24.5%。
  根据《通知》,此次取消出口退税的产品主要分成六大类,包括部分钢材,部分有色金属加工材,银粉,酒精、玉米淀粉,部分农药、医药、化工产品,以及部分塑料及制品、橡胶及制品、玻璃及制品。随《通知》下发的清单显示,此次被取消的产品之前享受5%到17%不等的出口退税率。
  这是继去年6月份第七次上调出口退税率后,财税部门首度改变出口退税率政策。
  相关人士指出,这次取消部分产品出口退税政策的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始料未及。这次财税部门不仅一步到位地取消了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更是将范围扩大到农产品、医药和化工产品等。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从这份单子可以看出,此次调整主要是限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支持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的完成。
  据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介绍,十一五前四年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了14.38%,但与十一五单位GDP节能降耗20%目标相距甚远。从去年第三季度以来,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淘汰的产能发展迅速,尤其今年一季度因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六大高耗能行业导致能耗大幅上升,使该季度单位GDP能耗同比上升了3.2%,12个地区的单位GDP能耗由降转升。


  政府出台的又一铁腕调控举措
  出口退税将调的传闻终于得到证实。财政部22日发布公告称,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2日联合发布通知,经国务院批准,自2010年7月15日起,中国将取消部分钢材、有色金属加工材等6大类商品的出口退税。此举是上月初国务院部署节能减排工作以来,政府出台的又一铁腕调控举措。
  经济参考报报道,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是中国在经济危机中启动上调出口退税政策后第一次的反向调整,凸显出产业结构调整的意图。但因为目前的外贸环境不稳,出口政策变化也意味着企业后期将面临考验。
  两高一资产品成主要调整对象
  根据两部门通知,此次取消出口退税的商品涉及部分钢材、有色金属加工材、银粉、酒精、玉米淀粉、农药、医药、化工产品、塑料及制品、橡胶及制品、玻璃及制品等共计406个税则号。
  从两部门列出的取消出口退税商品清单中可以看出,此次调控主要针对部分高污染、高耗能产品。工信部一权威人士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两部门列出的清单,此次调控力度空前,很多商品如氯硝丙烷、双氯酚等原先享受的出口退税率均在13%或17%的水平。从前期频繁上调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到此次取消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如此大力度政策调控更加凸显决策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意图。上述人士表示,由于金融危机,2008年至今国家已数次调整相关产品的出口政策和税率,目的是稳定市场,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国内经济已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企业也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因此,一些原有的限制性措施将逐步恢复,这对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具有积极意义。
  记者了解到,财政部去年曾对部分产品关税进行调整,即2009年7月1日起,取消小麦、大米、大豆等粮食产品以及硫酸、钢丝等工业品的出口暂定关税,降低微细目滑石粉,中小型型钢,部分氟化工品,部分钨、钼、铟等有色金属及其中间品等产品的出口暂定关税。同时,为了稳定农业生产,取消黄磷、磷矿石、合成氨、磷酸、氯化铵、重过磷酸钙、二元复合肥等产品的特别出口关税等。
  钢材退税调整首当其冲,钢铁企业担心困难加大
  而在限制出口的各类产品中,被称为两高一资代表的钢材来说,退税调整自然首当其冲。
  从公布的名单细则中可以看到,包括冷热轧板材、型钢、角钢、合金钢等共计45个品种在取消出口退税之列。
  从调整的目录中可以看到,这些钢材基本上都是低附加值、高污染的产品,一些高附加值的钢材并不在此列,这表明,我国钢铁产业政策调整的一个重点就是要从钢材加工出口转向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我的钢铁网咨询总监徐向春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
  据了解,经济危机期间至今我国板材出口仍享受9%-13%的出口退税,在长材中,合金钢和不锈钢长材享受9%的退税,铁道用材和大型型钢也实行9%的退税。
  对于在青岛做钢材贸易的老王来说,听到钢材退税调整的消息并不感到吃惊。因为早在一个月前,市场已经开始盛传此消息。老王告诉记者,他们公司已经在上个月突击出口了一批钢材。实际上,受季节因素和国际市场预期影响,目前出口的订单已经开始减少,大约20%-30%。下一步公司的主要业务也要转向国内了。
  激烈的竞争在所难免。老王坦言,不仅如此,之前出口可以转移一部分钢材供应,但是目前这部分需求也要全部转向国内市场,势必会抑制国内钢材价格,这对于刚刚走出金融危机阴影的国内钢企来说,很可能导致供应和需求之间失去平衡。
  国内一家大型有色企业负责人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也坦言,因为目前的外贸环境不稳,出口形势对中国企业来说不利,企业很可能因为剧烈的政策调整陷入困境。
  徐向春告诉记者,从目前的形势分析看来,出口退税政策变化将减少国内产品出口,从而导致国内外市场供应发生变化,一方面将有可能拉动国际价格上涨,另一方面,在供应增加的情况下,国内市场价格可能会降低。
  在出口受阻的情况下,如何在控制产能和把握国内市场需求节奏,将可能是中国企业需要考虑的最大问题。徐向春说。


  铁腕推进节能减排 中国取消部分两高商品出口退税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2日联合发布通知,经国务院批准,自2010年7月15日起,中国将取消部分钢材、有色金属加工材等406个税则号商品的出口退税。
  分析人士指出,这是中国自2008年下半年针对外需回落重启上调出口退税政策以来,首次对这一政策进行反向调整。
  根据两部门通知,此次取消出口退税的商品涉及部分钢材、有色金属加工材、银粉、酒精、玉米淀粉、农药、医药、化工产品、塑料及制品、橡胶及制品、玻璃及制品等共计406个税则号。
  从两部门列出的取消出口退税商品清单中可以看出,此次调控主要针对部分高污染、高耗能产品。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指出,此举是上月初国务院部署节能减排工作以来,政府出台的又一铁腕调控举措。
  根据两部门列出的清单,此次调控力度空前,很多商品如氯硝丙烷、双氯酚等原先享受的出口退税率均在13%或17%的水平。
  从前期频繁上调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到此次取消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如此大力度政策调控更加凸显决策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意图。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税收研究室主任张斌说。
  在今年5月初举行的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务院明确提出,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抓好节能减排工作,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
  官方数据显示,十一五前四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4.38%,这意味着要实现十一五降低20%左右的目标仍十分艰巨。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由于国内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化工、化工等6大高耗能行业加快增长,一季度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上升3.2%,进一步加大了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压力。
  张斌认为,取消部分钢铁、化工产品等两高商品的出口退税,实际上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经济手段增加这些企业的生产成本,有助于推进节能减排,抑制过剩产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白景明指出,此次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一方面是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一项重要举措,另一方面也是中国加快完善税收政策,更好发挥税收工具调控作用的体现。
  在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大背景下,未来中国税收政策改革的一大方向,就是强化税收促进资源节约、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作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白景明说。(.新.华.网 .韩.洁 .罗.沙 .雷.敏)

 


  农药 取消退税对企业影响不大
  7月15日起,部分农药产品的出口退税将取消。业内人士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透露,取消退税的农药产品多数具备高毒、高污染的特性。为促进节能减排,今后,主管部门将对高毒农药出台进一步治理措施。
  财政部和国税总局公布的目录显示,取消退税的农药品种包括:按17%征税的驱蚊灵、茅草枯、六氯丙酮;按13%征税的灭螨醌、抑草蓬等。业内人士介绍说,相关产品都是《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以下简称POPs公约)禁止使用的产品,目前,我国的出口量已经很小,取消退税对企业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
  POPs是一类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累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并通过各种环境介质(大气、水、生物等)能够长距离迁移,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严重危害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污染物。
  业内人士表示,在当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迫切性日益显现的背景下,继续对这类产品执行出口退税已经不合时宜。由于以上产品已经被POPs公约禁用,国际市场的售价很低,属于低附加值产品,但是,生产这些产品却要耗费大量原油资源。近年来我国的原油非常稀缺,取消出口退税非常有必要。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该人士还透露,取消出口退税只是在农药行业执行节能减排的第一步,主管部门今后还有更多后续政策出台。
  据了解,为加快解决POPs对环境等方面的危害问题,环保部污防司已经启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同时,工信部会同农业部正在研究制定新一批高毒农药禁入目录。参与制定目录的人士表示,正在对相关产品进行调研,名单有望近期公布。
  业内人士表示,翻开国内外的农药发展历史,每一次农药禁用都是农药工业发展再上新台阶的契机。因此,加大对高毒农药的禁限力度,将有助于企业研发低毒高效农药。在对新一批高毒农药实施市场禁入的同时,相关部门还将公布可供替代的低毒产品目录,引导企业进行产品升级。
  此前,低毒高效农药的推广困难,并非是农民意识不到高效低毒农药的好处,而在于农民难以承担低毒高效农药的高价格。但在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德钧看来,随着经济和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低毒农药的普及已经具备条件。(.上.证)


  出口退税政策力度超预期钢铁业严冬料下季提前到来
  虽该取消部分钢铁产品出口退税的政策在业内已盛传多时,但此番出台的力度依然超预期。
  多重压力齐集,钢铁业的严冬将在三季度提前到来。西本钢铁信息总监盛志诚不无忧虑。
  螺纹钢厂已现亏损
  实际上,市场早在5月下旬便有传闻称中国将下调热轧板材和冷轧等钢材产品的出口退税。不过当时市场预计部分钢铁产品的出口退税从9%调整到7%。其间,甚至一度有一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与一位商务部负责人出面澄清传闻。
  本次调整力度显然大大超过市场预期。根据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的通知》,从7月15日起,取消国内主要钢材出口品种(包括热轧、中厚板、厚度≥3mm的冷轧卷材、冷热窄带以及型钢产品)所有退税,大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从调整前的9%调整直接下调到0。
  而目前的情势是,6月份国内钢铁企业全行业的亏损已是确定性事件。进入5月下旬以来,除冷轧外的各种钢材品种毛利均进入了负值区域,其中螺纹钢的亏损水平已经超过了200元/吨。螺纹钢产量比例较高的钢厂已经出现了亏损。一券商分析师说。
  最要命的是,在接下来的日子中,国内钢企都要使用新的高成本的铁矿石。而热轧之类板卷的出口价格,在今年4月份创下700美元/吨的高价后,也已回落到成本警戒线附近。
  形势如此严峻,财政部为何还会出台严厉政策?
  应该主要是为了缓解国际上已达白热化的反倾销诉讼,这是盛志诚的答案。从去年至今,中国钢材出口的反倾销国际诉讼案已达不下百起。
  另外,盛志诚认为,从中也可以看出,政府有倒逼钢铁企业减少对铁矿石依赖的意图。
  对企业利润肯定有影响
  当前国内需求在短期内似难有回升迹象。房地产调控政策并没有松口的意思,国内造船、造车企业的产量出现大幅下降。在这种严峻的环境下,取消主流钢材品种的出口退税,无疑令已近乎残喘的国内钢企日子更加难过。
  中国联合钢铁网分析师胡艳平认为,尽管过去几年钢材出口与出口退税率并非完全正相关关系,但此次出口退税取消,适逢国际经济环境欠理想、国内钢材市场趋弱以及钢材价格优势减弱,钢材出口近月下降趋势不可避免。
  此前的出口数据如下:5月份,出口钢材494万吨,同比(比上年同期)增长2.7倍,比上月增加63万吨。1-5月,累计出口钢材1796万吨,同比增长127.3%。
  坏的局势已经到了底部,再坏也坏不到哪去。有分析师期冀在一片黑暗中寻找到光明。他说,目前国内钢铁企业的出口占总产量之比已经不高,整体也就在5%-6%左右,这部分产量在出口遇阻后转回内销,对国内已经倒挂的钢材价格来讲,也不过就是增加亏损幅度而已。
  对上市公司利润肯定有影响。上述分析师说,影响程度要看不同公司相关产品的出口占比。目前来看,出口比重较高的有本钢板材(000761)、鞍钢股份(000898)、华菱钢铁(000932),其出口占比大约在15%左右,宝钢股份(600019)的占比约在10%上下。
  可查资料显示,中国上一次对出口退税率进行调整是2009年6月,当时中国大幅提高2600多个税则号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据预计增加退税资金达252亿元。
  不过,胡艳平称,政策出了,市场人士反而不用担忧退税政策不确定性对钢价的影响了,从这方面来看,出口退税政策反倒有政策利空出尽的意味,进而在某种意义上有助市场运行。(.东.方.早.报)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