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国泰君安期货在主力1007合约上的持卖单数量继续排名第一,为2592手,比第二名中证期货的2072手空单高出了520手;虽然其持有的多单数量也名列买单榜首,但1536手多单数量与空单相比逊色不少,两者相抵为净空1056手。
实际上,自4月16日股指期货上市以来,国泰君安期货几乎一直占据空头持仓的头把交椅。由于其卖单量始终高居不下,且数量远远大于买单量,外界甚至将其称之为“空头大本营”。
“我也很好奇,同是券商系期货公司,他们会员的做空力度为什么这么大?资金都是从哪来的?”一位期货公司高管对此留有疑问。
6月初,国君期货总经理何晓斌曾公开表示,国君证券研究所与国君期货共同对市场行情进行的研判,使得国君席位资金对行情判断的准确率大为提高。但是,这并没有回答巨量做空资金究竟从何而来。
坊间有传闻称,国泰君安证券与其期货公司的合作并不仅仅局限于“共同对市场行情进行研判”,在国泰君安期货庞大的做空资金之中,似有券商的影子。
做空资金之谜
近期有市场人士向记者透露,早在今年4、5月,国泰君安证券已有专户理财资金进入期指市场,金额在数千万左右。
“他们有个部门老总对股指期货等衍生品颇有研究,据说他带了一批资金在股指期货市场中‘搏杀’,他们自然也是国君做空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人士反映。
然而,公开消息却显示,国泰君安证券的资产管理业务,直到上周末才拿到中金所的两个交易编码,6月21日才进行了第一笔交易。
根据中金所公布的《特殊法人机构交易编码管理业务指南》,交易所直接受理特殊法人机构开立股指期货交易编码的包括四大类型,分别是证券公司自营部门、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证券公司定向资产管理计划和证券投资基金。而国泰君安证券此次获得的两个交易编码,属于第三种类型。
“这次是以券商的名义申请的特殊法人交易编码,而此前专户理财的资金,是以客户名义申请的自然人账户和一般法人账户,两者完全是两码事。”上述人士表示,以此方式,完全可以绕开中金所的批准与监管,“只要私下签个协议,客户就可以委托给他们做了”。
但是,这似乎有违规之嫌。
“如果有这种情况发生,明显是违规的。我们管理的客户资金必须在我们的平台上,通过资产管理账号来进行管理,我们不可能为客户做这种事情。” 沪上一券商资产管理部门总经理对此向记者表示。同时他认为,国泰君安这么做的可能性很小,“因为没必要冒这政策风险”。
有消息称,国泰君安资产管理部负责人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研究达十年之久,国泰君安资管客户中对他的“追随者”也不少,他和带领的团队可能给予了客户操作建议,甚至不排除“代为操盘”的可能。
追溯资金源头
“我们跟期货公司一点关系都没有。”22日,国泰君安资产管理总部相关负责人对上述传言矢口否认,“我们就是一个投资机构,并不是研究所,不会为其他人服务。”
不过,这一解释并没能得到券商同行的接受。
“国泰君安已经为股指期货准备了10年,很难想象,他们会仅因为规则限制而选择等待。”沪上一券商资管人士分析。
就在21日,国泰君安期货公司的持仓量再度出现明显增长。
中金所当日统计显示,国泰君安期货当日依旧占据成交量首席,其中持买单量增加320手,而所持空单则陡增733手,增幅达到30%。
而来自国泰君安的消息显示,其资管总部刚刚在上周末成功申请两个定向资产管理计划股指期货交易编码;21日,上述账户正式入场交易。
“这块跟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21日我们做的很少。”对此,国泰君安上述负责人继续撇清干系,“我们真的没帮他们(国泰君安期货),他们靠的是自己的能力,主要还是营销能力。”
但不可否认的是,继国泰君安自营部门开立股指期货交易编码后,资产管理部门的参与无异于为期货公司添砖加瓦。截至目前,国泰君安已经为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储备了相当的客户资源。
“在定向资管这块,至少还有10名客户也表示参与股指期货的意愿,以后可能还会增加。”国泰君安内部人士透露。
按照券商对定向资产管理业务的界定,客户的资产需达到1000万元以上,由此推断,仅仅在定向资管这块,国泰君安初期便有了逾亿元的资金储备。
“目前申请的都是投机账户,有100手的持仓限额,但对产品收益不会带来影响,我们计划将整体规模控制在2亿元之内。”国泰君安资产管理总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对于国泰君安为首批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资管客户做出的年化收益10%-20%的承诺,券商同行也有各自看法。
“在定向资产管理方面,10%-20%的收益应该是中等偏下,但如果纯粹做无风险套利,还是可以吸引到相当的风险厌恶型客户,毕竟这一收益率优于打新股或是投资固定收益产品。”一券商资管业务负责人评价称。
“套利的机会越到后来将会越少,如果只做套利的话,不一定能实现20%的收益;但如果加入趋势操作,和股票交易便无差别,而且相对于股指期货,做股票风险更可控。”沪上另一创新类券商相关业务负责人分析,“对金融衍生品这块,一向都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人家都说将如何赚钱,但却没有一个实际检验的机会,至少要等半年甚至一年后才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