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巴菲特:赌球也能赚
谢国忠:全球经济正走向二次探底
叶 檀:A股市场总市值达60万亿不遥远
黄湘源:2.30元的鸡肋
叶楚华:逼迫人民币升值,美国的阴谋
朱大鸣:警惕升值后重蹈日本覆辙
克鲁格曼:通货膨胀并非威胁
巴菲特:赌球也能赚
股神原来还有做赌神的潜质。法国队在争取世界杯小组赛出线权的背水一战中不敌东道主南非,结束了本届世界杯之旅。巴菲特却因此赢得3000万美元的赌注
据彭博社报道,98年世界杯冠军被东道主南非队扫地出局,使得沃伦·巴菲特赢了一场不小的赌注。
法国队在争取小组赛出线权的背水一战中以1:2不敌东道主南非队,因此早早结束了本届世界杯之旅。早在今年3月份,巴菲特就对CNBC表示,如果法国队最终夺冠,伯克希尔·哈撒韦(Berkshire Hathaway)将向一名保险客户支付3000万美元。
我想一旦法国夺冠,我们会输掉3000万美元,巴菲特当时这样说道。但他并未透露这位客户的身份,巴菲特的助理对此亦未置评论。
据巴菲特透漏,这份保单是负责伯克希尔一个保险部门的Ajit Jain售出的。在2月27日致股东的信中,巴菲特说,当有不同寻常的大事需要投保时,Ajit Jain就是应该找的那个人。
美国一位金融教授杰拉德·马丁(Gerald Martin)表示,32支球队中任何一支的胜算都很小,所以只要对可能性作出判断,然后看回报前景如何。从数学的角度看,这个打赌对他有利。我相信看到结果时他会喜不自禁的。
马丁表示,伯克希尔的投保客户可能是任何对赌法国队胜利的公司,该公司的支出将与法国队的胜利密切相关。
欧洲最大的零售商家乐福曾在网站上公布了一项促销计划,如果法国队最终获胜,那么购买纯平电视的消费者将得到退款补偿。如果法国队杀入决赛但未能取胜,消费者将得到半数退款。
家乐福发言人对此未予置评,因此目前不能确定家乐福就是该投保客户,但可能性很大。
但是巴菲特也并非没吃过这种赌注的苦头。2007年,波士顿红袜队获得棒球世界巡回赛的胜利后,伯克希尔旗下的连锁家具商店Jordans Furniture曾向3万名顾客退款。可见赌场无常胜,只要有人愿打有人愿挨。
劳埃德公司也参与足球赛事的投保。CEO理查德·沃德(Richard Ward)承认,该公司为许多球员投保,包括前英格兰队长大卫·贝克汉姆(David Beckham).
谢国忠:全球经济正走向二次探底
全球经济正走向二次探底,其间,通胀压力将不断积聚,到2012年,这将导致利率快速上升,从而引发另一场危机
2012年的另一场经济危机
全球经济正走向二次探底。触发事件是欧洲债务危机及欧元区对此的反应:通过更紧的财政政策和更松的货币政策,欧元区各国希望能刺激出口来减轻债务负担。但欧元区以外的国家还在刺激经济,无力替欧洲分忧。因此,全球经济将会放缓。
不过,二次探底会是渐进式的,原因有二:首先,欧洲政府不会再让银行破产,雷曼兄弟倒下时曾引发信用危机,他们不敢重蹈覆辙;其次,中国和美国很可能推迟从刺激政策退出。
在二次探底过程中,通胀压力将不断积聚,到2012年,这将导致利率快速上升,从而引发另一场危机。
全球股市近来一直在跌,这是很自然的。市场过去相信全球的复苏是可持续的,并把对未来几年的乐观情绪反映在价格中。但实际情况是,所谓的经济增长仅仅是由补库存和刺激政策带起来的,并不是来自各个行业和各个国家的结构性再平衡,而那才是经济真正需要的。认为光靠刺激计划本身就可以撬动经济恢复增长,并让它进入稳定增长的轨道,这样的信条已经导致全球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这个错误正把全球推向高通胀,为2012年的另一场危机埋下了伏笔。
因为欧洲债务危机,下一场危机变的更有可能。欧洲以外的政策制定者痴迷于经济增长,他们应对欧洲危机的策略可能是推迟退出刺激政策,并在退出时把节奏放的更缓。这个过程实际是为通胀加燃料,将放大政策错误:即结构性问题可以通过刺激政策来解决。
多数政策制定者和分析师相信,经济增长的脆弱性将压低通胀,而当增长率上升时,刺激政策能及时退出,防止高通胀来临。但这种凯恩斯式的思维在当今世界并不适用,原因有三:
首先,虽有刺激政策,结构性缺陷将使经济增长处于低水平。泡沫产业,如金融、地产及它们的相关产业,规模将缩水,这些产业的员工需要时间被再雇佣。此外,西方靠借贷支持消费增长的日子已经终结,而发展中国家由出口转为内需尚需时间。在当前的环境下,凯恩斯式的思维导致长期的、过度的刺激,当通胀成为一个问题时,不太可能因此及时退出。
其次,尽管经济增长缓慢,极低的利率正助长通胀预期。就像在上世纪70年代,单是预期本身便能将过度的货币供应引向通胀。应在能源和粮食价格上对这一现象保持警觉。
最后,全球化带来的抑制通货膨胀的好处已经发生逆转。富士康和本田事件对于通胀的意义,比美国苍白的就业数据要大的多。在过去十年全球化过程中,中国已经成长为价格制定者。它的过剩的劳动力降低了制造业产品价格,并在低息环境下抑制住了通胀。
但中国的劳动力剩余时代已一去不返。五年内,甚至三年内,中国的制造业工资水平可能翻番。在可见的将来,别的低成本国家,如孟加拉和印尼,其基础设施还不足以让其来承接中国的制造业。在未来十年,中国的出口价格可以会翻番。它的出口增长主要将源于价格增长,而非数量增长。制造业价格上升将助推通胀,使今天的低利率更具通胀性。
十年前,我曾写道,中国买什么东西,什么东西的价格就将上涨;中国卖什么东西,什么东西的价格就将下跌。将来,中国买的东西价格依旧要涨,但中国卖的东西价格也要涨了。中国的制造业主不敢向他们的大买家--如沃尔玛和苹果--要求提价,但他们将不得不这么做,因为他们再也无法压住成本了。
货币贬值是政策制定者们应对债务危机的又一个老把戏。亚洲国家十年前是这么做的,美国五年前也这么干,欧洲现在正在这么干。三年后,也许还有人这么干。这种螺旋式的贬值将导致货币普遍贬值。只要各国央行持这样一个态度,全球通胀将是不可避免的。当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个损害货币价值的基本力量,预期将会成为推高通胀的越来越重要的因素。
上世纪70年代,宽松货币政策和石油价格上升引发了通胀。未来十年,宽松货币政策和中国工资上涨将推高通胀。发达国家将再一次经历滞胀。
二次探底将是渐进的和持久的。今年底或者明年初,我们也许会看到中国和美国出台新一轮的刺激政策。但这并不会改变下滑趋势。在刺激经济的过程中,通胀压力将会不断集聚。当通胀演变成危机,也许是在2012年,现在这一代中央银行的管理者将信誉扫地。接踵而至的危机也许会使新一代的中央银行管理者们更注重稳定币值,而不是关注短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