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学者克莱尔:欧洲紧缩政策落实难_股票_证券_财经

英国学者克莱尔:欧洲紧缩政策落实难

加入日期:2010-6-22 17:23:11

  ——专访英国卡斯商学院资产管理学教授安德鲁·克莱尔

  老百姓能够理解目前紧缩政策的必要性,只是最终谁也不愿意为政府债务买单。所以,我们还是要看政府的削减方案最终如何得到落实

  【《财经》记者 王真】当地时间6月22日,英国政府将宣布紧急财政预算,主要内容将是提高税收和压缩公共开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英国需要缩减开支和增加税收,其总额相当于GDP的7%。

  就英国经济状况、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等问题,英国卡斯商学院(Cass Business School)资产管理学教授安德鲁•克莱尔(Andrew Clare)近日在上海接受了《财经》记者的专访。

  克莱尔大胆预言,眼下的金融危机还未结束,未来两年内,欧盟国家可能还会再次发生危机。他甚至认为,欧洲债务危机,将会导致欧元退出历史舞台。

  克莱尔教授曾就职于英国中央银行苏格兰银行,并跻身过去五十年最多产的金融学作家行列的第九名。

  《财经》:您如何评价英国目前的经济状况?

  克莱尔:英国的经济状况真的非常不好。目前,英国负债率较高,货币贬值幅度已经达到25%,虽然说,短期来看,这将有助于帮助英国扩大出口、抑制进口。但我们正处于70年以来的最深的经济衰退。我们的政府和个人都背负着很高的债务。在未来的十年内,英国政府和英国老百姓都必须努力削减债务水平。

  政府明天(6月22日)将要推出紧急预算计划,这个将是英国债务削减进程的端倪。我预计,英国将要大幅度地提升税收以及缩减公共开支。这个听上去不错,但是真正的影响是,从教育到医疗的一系列的公共服务将不得不相应削减。另外,英国养老金福利也会受到冲击,可能不久养老金福利也会削减。

  《财经》:英国老百姓能够理解政府的这些举措吗?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最近约见了新的英国首相卡梅伦,这是否表明她对新政府的支持?

  克莱尔:是的,撒切尔在1979年当选的时候,承诺的就是削减政府开支。所以,她绝对是支持目前政府削减开支的决定的。总体来说,英国老百姓能够理解目前紧缩政策的必要性,只是最终谁也不愿意为政府债务买单。所以,我们还是要看政府的削减方案最终如何得到落实。

  《财经》:您如何比较英国与美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在削减债务方面的举措?

  克莱尔:“欧猪五国”(PIIGS 即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希腊和西班牙 )长久以来是依靠借债过日,现在这些国家的政府试图通过增加税收和削减公共来纠正财政问题。如果不这么做的话,国家就会像公司一样破产。

  英国的步调要比希腊等国稍微慢一些,一部分原因是4-5月份我们在等待大选的结果。美国面临的可能是其他国家都在削减开支,而唯独他们没有迅速地采取削减政府开支的行动。德国和其他国家继续向美国出口,使得美国的经常账户变得更加糟糕。所以,美国人可能是有点儿担忧,美国能够支撑起全球经济的需求吗?

  《财经》:本次欧洲债务危机,将会对欧元造成什么样的短期和长期的影响?

  克莱尔:未来数年,我们将会看到欧元结束的端倪。没有政治的一体化,如此多个情况各异的经济体要采用同一种货币是不可能的。除非欧盟拥有单一政府和单一财政机构。未来的二十年,欧元区的主要工作是债务以及债务偿还。或许未来欧元将会成为欧元区核心国家的货币,而南欧国家则会撤离欧元区。

  《财经》:欧元区缺乏一个政治共同体和财政共同体,那么建立欧洲货币基金组织(EMF)是否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显然,有些国家愿意,有些国家不愿意。

  克莱尔:如果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发生之前,就有欧洲货币基金组织,那么南欧的债务危机将得到有效的控制。眼下的事实是,成立一个欧洲货币基金组织,只有一两个国家能够贡献,其余的国家只是索取。德国显然不愿意永远为别人买单,而且短期买单也是有限的。

  所以,真正的杀手锏是德国退出欧盟。德国的民众现在可能是希望马克的回归,欧元的结束,他们抱怨欧元是政治力量强加给他们的,而不是最初他们想要的。其实,在一定程度上,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设立的7500亿欧元的欧洲稳定机制,也起到了欧洲货币基金的作用,因为其中有很大部分欧洲国家的贡献。

  《财经》:欧洲债务危机是否会波及全球,甚至导致第二轮金融危机?

  克莱尔:我认为,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可能会出现第二轮,目前危机只是得到了稳定。希腊答应削减开支和债务,未来他们不能兑现这些承诺,危机将会重蹈,市场必将惩罚欧洲。至于第二轮金融危机,我希望它不会出现。


    声明:本文为《财经网》授权新浪财经中心(财经、科技频道)转载,并未授权新浪网合作伙伴转载,如新浪网合作伙伴擅自转载构成侵权,责任自负。
    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