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两大内伤没有解决
中国经济有两大内伤没有解决:日渐恶化的投资金融环境、严重的产能过剩。这两大顽疾引发制造业资金以及逃避通胀的避险资金,由实体经济流入虚拟经济,再加上从去年以来政府实行的一系列刺激经济举措,形成了活跃的火山岩浆。
这个火山还被插了两个导管。第一个导管是,中国老百姓不能自己买地、自己建房,需要向开发商买,开发商跟政府之间又有千丝万缕的勾结。这种人为的垄断,导致房价必然高。第二个导管是,中国是全世界少数的、几乎都以商品房为主的国家。1998年,当时的规定是整个地产发展必须是80%经适房、10%廉租房和10%商用房。到了2003年,这一规定突然被改为80%具有保障性质的商品房、10%廉租房和10%商用房,这就等于90%都是商品房,因此中国房地产变成以商品为主导的住房市场。
如今,这两个导管同时喷发,到今天已经很难调控。至今关于房地产调控的几十个政策都造成越调控,房价越高的尴尬。原因很简单,岩浆温度多高啊,这些调控政策最后统统都被岩浆熔化了。我感到更担忧的是,如果堵住火山的话会更糟糕,岩浆一定会从地壳的最薄弱环节爆发,比如说房产税。
所以,破解目前高房价难题的出路有二:一是解决企业家面临的问题,帮助企业家改善投资经营环境;二是封住两个导管,在一定政策范围内,允许老百姓自己买地建房,大批量地提供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并且是公开、公平、透明的,这才能够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私 募:银行地产5倍PE都贵
三个因素决定房地产股的盈利会下降
房地产无论最后价格涨跌,投资房地产股票的时机都已经过去了。深圳老牌私募康晓阳说。5月30日,多位私募大佬聚首深圳谈到处于调控周期之中的房地产板块,多数表示不看好。而对于被多家券商研究机构认为估值很低的银行板块,阳光私募们的看法是,万不要用市盈率给这些行业进行定价,并不觉得有太大吸引力。
银行地产股5倍PE都贵
估值低不是买入理由,投资时机已过
房地产无论最后价格涨跌,投资房地产股票的时机都已经过去了。深圳老牌私募康晓阳说。5月30日,多位私募大佬聚首深圳谈到处于调控周期之中的房地产板块,多数表示不看好。而对于被多家券商研究机构认为估值很低的银行板块,阳光私募们的看法是,万不要用市盈率给这些行业进行定价,并不觉得有太大吸引力。
不管房地产价格是涨是跌,至少四个因素对房地产股票影响很大。在5月30日下午,由招商证券和招商期货与私募排排网联合举办的股指攻略·最佳私募基金论坛上,天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康晓阳表示,第一,房地产公司毛利会下降。第二,将来银行的杠杆会下降,地产公司没那么简单拿到地或者拿到银行的钱。第三,房地产公司的周转会下降,房地产交易没有那么活跃了,开发一个地到建起来,最后完全销售完,这个周期要拉长。上述三个因素决定房地产的盈利会下降,无论房地产价格是涨是跌。
从这个角度分析,市场对房地产股估值预期会逐渐下降,简单一句话,可能房地产股会出现很低的PE,比如5倍。不要以为10倍、20倍就很低,5倍有可能就很贵了,香港很多公司最后会低于现金价格而不是低于净资产价格。
康晓阳说,房地产市场里第四个改变因素就是估值方法、估值溢价会出现大幅下降,我认为房地产无论最后价格涨跌,投资房地产股票的时机已经过去了。
别用市盈率给银行股定价
靠指数去挣钱致富概率基本是0
我觉得银行股也没有太大的投资吸引力。
曾昭雄在谈到地方投融资平台的问题时表示。曾昭雄认为,大家把银行的估值片面停留在贷款是一个陷阱。他举例说,工行今年一季度的报表,不良贷款覆盖了可疑类和损失类两类贷款,不良贷款拨备只有45%,所以,大家千万不要用市盈率给这些行业进行定价。
我到现在并不觉得这个行业让我感觉很便宜,大家要深入去分析,利差可能会提升5个BP或者10个BP,要认真分析内在,因为这是高杠杆的行业,要认真分析资产负债表所体现的一切科目。曾昭雄说。
我估计这个市场上80%-90%的人是靠指数去挣钱,我很遗憾地告诉大家,我的感觉是靠指数致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不管地产、银行或者是指数,指望现在买它,放20年,你从穷人变成富人,基本概率是0。康晓阳分析说,至于银行的PE,我甚至认为5倍PE都贵。
银行的商业模式是什么?就是我们以前的钱庄,无外乎就是国家办的钱庄。康晓阳分析,钱庄的生意最后的结果就是20年赚一堆坏账。
如果20年赚一堆坏账,还剩下10年,10年银行的一堆坏账,现在敢买吗?第几年卖出去?康晓阳反问,银行什么时候有投资机会?刚完成债务重组的时候。
金中和投资管理公司CEO曾军认为,实际上农行上市或者银行IPO对股市下跌没那么大影响,下跌主要是经济基本面和宏观政策决定的。银行、地产这些大蓝筹股在政策没有明朗之前,调控没有完成之前,恐怕都还需要耐心观察。
基 金:6月最低2300
A股市场的持续下跌令基金经理的投资信心一降再降,偏股型基金仓位在5月份急降近5个百分点,已接近2009年低点的仓位水平。根据广东卫视《证券早班车》节目及全景网的联合调查,展望六月份,尽管有基金经理悲观地看到2300点,但对消费类股的买入意愿也为史上最强。
基金仓位骤降5%
据渤海证券基金仓位监测数据显示,截至5月30日,319只偏股型开放式基金的平均仓位为78.44%,其中股票型基金的平均仓位为83.28%。而在4月30日,偏股型基金的平均仓位为83.06%,股票型基金的平均仓位为88.31%,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基金的减仓幅度接近5个百分点。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偏股型基金78.44%的仓位已经接近2009年10月底调整低点76.3%的仓位水平。
此外,私募基金5月份同样进行了减仓。美联融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经理汪立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前期的大跌过程中进行了部分减仓,以回避风险,现在仓位不是特别高。而成都秉健投资公司总经理刘杰则承认,在前期的大跌中有损失,因为低估了政府地产调控的决心,目前仓位偏轻。
基金经理最低看至2300
在经历痛苦的5月之后,基金经理们对于即将到来的6月仍不乐观。据最新调查显示,中国基金经理对未来三个月股票持仓建议配比连续第三个月下降至78.3%,为2009年5月以来最低,其对未来三月沪综指点位的预测区间为2500-3100点,其中低点2500点较上月的2700点骤降200点。
A股中期调整的趋势并没有被根本性扭转,欧元区是否能走出债务危机的阴霾以及国内房市新政等问题都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此外通胀预期的抬头和中国经济过热的风险依然存在,政策面仍存不确定性。上投摩根基金在最新的策略报告中指出。
消费类股成为防御首选
正是由于对前景的担忧,基金经理们纷纷表示将把仓位转向防御性较强的消费类股以及主题类投资机会。路透社的调查显示,基金经理6月份对消费板块配比意愿创历史高点达25.7%,该数据5月份为22.8%,凸显基金经理的防御心态。此外医药、低碳节能也成为基金经理相对看好的行业。
不过对于金融和地产,基金经理仍保持谨慎。其中,基金经理6月对金融业配比续降至12.1%,上月为14.4%,房地产业略微回升至4.8%,上月为4.2%。
目前地产、银行股估值基本合理,但房地产调控继续,将对这两个行业影响巨大。刘杰称,只要地产、银行股不止跌,市场就不会有大的投资机会。
杜琴庆:官方民间PMI双双回落,必二次探底!
经济必二次探底之忧似乎又多了最新的佐证:昨日如期公布的5月份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和民间PMI分别为53.9%和52.7%,均较4月份出现回落。其中,民间PMI更是创下11个月以来的最低值。
简单地说,PMI指标作为最重要的经济先行指标之一,若该数据高于50%,反映经济正处于扩张,反之,则说明经济衰退;而数据越高,则说明经济扩张速度越快。
官方PMI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国家统计局联合编制,样本更偏重于国有企业;而被俗称为民间PMI的是由汇丰银行发布的汇丰制造业PMI数据,样本多为中小企业。
PMI或重回50%以下
根据数据,5月份官方PMI从4月份的55.7%降至53.9%;民间PMI亦从4月的55.2%明显降至52.7%。
这让不少经济学家相信,政府在过去一段时间采取的从紧政策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似乎已经影响到制造业的复苏进程。
显见的是,从分类数据来看,5月份官方PMI的11个分类指数中,除产成品库存指数较上个月有所上升外,其余10个分类指数较上个月回落。
尤其是,新订单指数由4月份的59.3%降至54.8%,降幅明显。
代表民营企业的民间PMI分项数据更不好看,5月份产量和新业务增长均明显放缓,同时投入和产出价格指数的升幅均降至7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表示,最新(官方)数据可能是经济发展由升趋于平稳的预兆之一。他预计,受需求因素拉动,未来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长水平将略有下降。
或许华宝信托宏观分析师聂文的观点更加明确,他介绍称,考虑到欧元区债务危机的影响将逐步显现,同时国内压制房地产的政策效应或需3-6个月时间反映到实体经济上来等因素,预计未来几个月官方PMI可能会继续下滑,三季度末甚至可能降到50%这一牛熊分界线以下。
加息必要性减小
不过,也有相对乐观的观点。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昨日就指出,虽然5月份PMI数据低于市场预期,但考虑季节性(假期)因素后依然强劲,并不能视为所谓二次探底。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认为,PMI放缓并不能说明中国经济会二次探底,因现有的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以及活跃的私人消费将支撑中国经济实现强劲增长。
这(最新数据)只能表明随着紧缩措施发挥效力,经济过热的风险开始缓解。屈宏斌说。
根据官方数据,购进价格指数本月回落幅度最大,较上月下降13.7个百分点达53.8%,该数据创下7个月以来新低,显示通货膨胀预期明显缓解。这也是自去年11月份以来,该指数首次回落到60%以内。
鲁政委根据数据进一步测算指出,购进价格指数涨幅大幅放缓,预示5月工业品出厂价格(PPI)环比将较4月显著回落,可能回落至0.3%左右。
作为居民消费价格(CPI)的先行指标,聂文如是说:PPI可能结束连续一年以来的环比升势,CPI环比增速已出现下滑,加息的必要性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