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改(解读)_股票_证券_财经

央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改(解读)

加入日期:2010-6-19 22:09:03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导读:
  央行宣布进一步推进汇改 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国泰君安李迅雷:人民币或通过其他方式升值
  李稻葵:央行表态意味着人民币升值博弈的结束
  吕立新:暗示人民币汇率二次改革
  谭雅玲:央行表态不意味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连升3月
  美议员对人民币汇率发出最后通牒
  人民币升值利好五大板块(附股)

  央行宣布进一步推进汇改 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中新网6月19日电 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消息,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今日发表谈话,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几年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序推进,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本次国际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许多国家货币对美元大幅贬值,而人民币汇率保持了基本稳定,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亚洲乃至全球经济的复苏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展示了我国促进全球经济平衡的努力。
  当前全球经济逐步复苏,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经济运行已趋于平稳,有必要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重在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继续按照已公布的外汇市场汇率浮动区间,对人民币汇率浮动进行动态管理和调节。
  当前我国进出口渐趋平衡,2009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已经显著下降,今年以来这一比例进一步下降,国际收支向均衡状态进一步趋近,当前人民币汇率不存在大幅波动和变化的基础。人民银行将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维护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稳定。(中国新闻网)


  国泰君安李迅雷:人民币或通过其他方式升值
  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消息,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今日发表谈话,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此次谈话仅仅是为了回应世界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舆论压力。
  国泰君安李迅雷称,人民币不存在大幅升值的可能,此次发言仅仅是回应舆论压力,而且还没有正面回应,只是从侧面敲击。所谓要增加汇率浮动空间,改变汇率形成机制,盯住一揽子货币,都仅仅局限于泛泛而谈的阶段。我们应该看到,黑市价格人民币兑美元在贬值,这反映了人民币硬性升值动力不足。
  李迅雷还认为,从富人指数房价来看,中国主要城市房价比之美国显得偏高,人民币即便升值,也会采用国内通货膨胀等软性升值方式。即通过国内适当通货膨胀,带动对外出口商品价格升高,进而相当于人民币升值。


  李稻葵:央行表态意味着人民币升值博弈的结束
  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消息,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19日发表谈话,称将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对此,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金融系主任李稻葵教授葵表示,央行关于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表态意义非常重大,标志着因为金融危机影响而采取的临时性固定汇率政策的结束,也意味着可能的无穷无尽的人民币升值博弈的结束。
  李稻葵表示,央行此次关于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表态意义非常重大,标志着20多个月来,因为金融危机影响而采取的临时性固定汇率政策的结束。在金融危机期间,中国的临时性固定汇率政策支持了美国的金融改革,美国也承认在这期间中国的汇率政策功不可没。在经济V型反转态势确立的情况下,此次表态表明,中国将根据自己的经济发展态势,采取自主性的,不屈服于外部压力的汇率制度。也意味着可能的无穷无尽的人民币升值博弈的结束。
  李稻葵还表示,人民币汇率未来将会更有弹性,但不会一次性大幅升值,除非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个是欧元不要再恶化;第二个是美元不要再大幅贬值。
  李稻葵认为,央行推进汇率制度改革主要目的有两个,一个是缓解国内物价上涨的压力,第二个是促进外向型企业的结构调整。


  吕立新:暗示人民币汇率二次改革
  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消息,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今日发表谈话,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信达证券研发中心总经理吕立新表示,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暗示人民币汇率要进行二次改革。
  吕立新表示,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对宏观经济将产生负面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将影响出口的增长,从而影响到GDP的增长,因此,对于进口型企业是负面的影响,反之则对出口型企业起到利好作用。
  具体到股市方面,吕立新认为,人民币升值对股市将产生积极的影响,按照以往的惯例,一个国家货币的升值将吸引海外资金的涌入,增加股票市场的资金供应,从而推高股价和房价。
  另外,吕立新认为,海外资金进入地产市场可能对目前国内对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起到一定的抵冲作用。


  谭雅玲:央行表态不意味人民币升值
  央行新闻发言人今日发表谈话,称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这是自今年关于人民币汇率争端以来,央行正式就此问题发表的回应。
  央行表示当前全球经济逐步复苏,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经济运行已趋于平稳,有必要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但是同时,央行也强调当前人民币汇率不存在大幅波动和变化的基础。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亚玲表示,央行的表态并不意味着升值,这是一次主动出击,为即将召开的G20做铺垫。
  谭雅铃指出,增强汇率弹性不意味着升值,而是要走一个双边的走向。她说,人民币的升值与否主要取决于美元的走势,从技术操作层面来看,人民币具备了升值空间。但是升值要综合考虑,从企业的角度来说,目前升值并不可取,且今年以来顺差显著降低,也令升值的压力趋缓。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连升3月
  国际清算银行(BIS)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为119.99,环比大幅升值3.37%。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已连升3月。根据BIS历月公布的数据,4月份,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为116.08,环比上升0.36%,扭转了前一个月的跌幅。而5月份,升幅明显扩大,仅次于今年2月份的环比上升4.09%。
  美元升值带动人民币被动升值
  从BIS公布的数据显示,对欧元升值是5月份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上升的主要原因。5月份,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仍保持基本稳定。而高达7500亿欧元的救援计划只给欧元带来一日行情,欧元旋即连续数日下跌。
  但事实上,其中的关键还不在于欧元,而是与人民币息息相关的美元。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经历完国际金融危机最危急时期后,各国已经开始实施退出刺激政策。其中,恢复较快的美国已经开始为退出刺激热身。由于美国经济好于欧盟和日本,美国可能先于欧、日撤出刺激政策,由此可能导致美元进入升值周期。由于人民币目前盯住美元,因此人民币兑欧元、英镑和日元汇率可能被动上升,这将直接影响我国产品对欧、日的出口。
  美国会再施压人民币
  近来,随着美国贸易最新数据的公布,人民币汇率又成为美国一些人攻击的对象。许多美国议员声称,人民币被严重低估,使得中国商品获得了不公平的竞争优势。
  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在当地时间6月10日举行的参议院听证会上严辞指责人民币汇率政策,称人民币币值变动对世界经济极其重要,他同时承诺将继续向中国施压,要求中国进行根本性汇率改革。
  6月16日,美国一名重量级民主党议员敦促中国要迅速提高人民币汇率,以免美国政府或国会议员采取行动。
  当日举行的美国有关中国贸易及行业政策问题的听证会刚一开始,众议院筹款委员会主席莱文就开始发难称,经过七年敦促中国进行汇率改革,美国已失去了耐心。并称:如果中国还不采取行动,美国政府也不立即予以回应,国会将行动起来。
  但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傅强恩警告筹款委员会,这个做法可能与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规定相悖。
  人民币汇率政策决定主要参照国内压力而非国际压力
  不少分析师认为,人民币汇率政策决定主要参照国内压力而非国际压力。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由于5月份出口大幅反弹,国内需求下降影响进口,导致出现高顺差,人民币汇率机制已经到了调整的时刻,应该采取更加浮动的汇率机制。但浮动的汇率机制不代表人民币兑美元就要升值,人民币可以渐进升值。
  新加坡华侨银行经济分析师谢栋铭则认为,尽管5月通胀越过3%警戒线,但全年通胀可能走出一个倒U形走势,对人民币升值压力并不是很大。而新一轮工资调整也等同于变相减少了中国产品的竞争力,可能也会减少人民币升值压力。中国汇率政策决定主要参照国内压力而非国际压力,而人民币升值时间可能在今年三季度末或者四季度。
  巴克莱资本中国经济研究主管彭文生在报告中预测,美元兑人民币交易区间将在今年扩大,但扩大的具体时间难以预计,且不仅受制于经济因素。 (南方日报)

 

  美议员对人民币汇率发出最后通牒
  据英国媒体报道,美国一名资深议员16日再次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向中国施压,称如果北京方面到下周20国集团峰会举办时还不改变汇率政策,就将付诸立法程序。欧洲央行和IMF官员也要求中国在汇率问题上采取灵活态度。对此,中方认为,大幅重估人民币汇率将给中国经济,尤其是制造业造成冲击。
  美国要员改变态度
  据英国《金融时报》在华盛顿报道,美国众议院筹款委员会主席桑德尔·莱文当日称,奥巴马政府建设性地将G20峰会设定为一个重要节点,让中国改变其有欠灵活的汇率实践。如果中国不采取行动,而奥巴马政府在此之后也不迅速做出回应,美国国会将采取行动。
  经过七年时间,美国和国际社会的耐心已经耗尽。莱文说。G20大型经济体的政府首脑将于下周晚些时候在加拿大多伦多开会。
  作为来自美国工业心脏地带密歇根州的民主党议员,莱文长期批评中国人为压低人民币汇率以提振出口的做法。但此前他通常主张审慎,反对为了迫使北京方面行动而诉诸立法。
  上周,美国财长蒂姆·盖特纳发言时的语气也有所转变,称北京方面应当注意美国国会议员的普遍愤怒。
  6月10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了4月份经济数据,美国贸易逆差上升0.6%,至402.9亿美元,出口总额下降8.13亿美元。其中,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从3月份的169亿美元升至193.1亿美元。而中国最近公布的5月份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的出口继续大幅增长,增幅高达48.5%。
  我们的确看到一些进步,但我们仍旧面对更大的挑战。美国财长盖特纳上周在美国参议院听证会上说。他的发言暗示奥巴马政府对人民币问题的耐心正在减少。
  欧洲央行也来插嘴
  或许是因为中国日前公布的5月出口数据十分亮眼,消停了一阵的人民币升值说又开始甚嚣尘上。继美国议员和美国财长盖特纳严辞指责人民币汇率政策,并称将继续向中国施压之后,16日,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诺亚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奥利维耶·布朗夏尔均表示,人民币必须充分灵活。
  对于认为人民币应升值的原因,布朗夏尔称,这对全世界都非常重要,因为中国经济一些领域已经严重过热,同时企业工人需要提高工资,当前中国政府的政策就是努力避免通货膨胀继续上升的风险,也就是货币贬值的风险。
  布朗夏尔认为,人民币汇率被低估为中国出口,即为驱动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竞争优势。如果人民币升值将提高中国居民的购买力,进而可扩大内需。
  对此,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诺亚也认为,中国人民币必须充分灵活,并与美元一起加入欧元和日元的行列,作为改善目前国际货币体系工作的一部分。诺亚称,欧洲正密切关注旨在增加人民币国际应用方面的尝试,如中国和一些商业伙伴之间的双边互换。
  中国予以坚决回击
  中国在上周末对美国议员讲话进行了反击。新华社发表一篇评论称:这些国会议员们把自己说成保护美国人民利益的白衣骑士,但事实上,他们只不过是一帮哗众取宠的政客,通过操控(人民币汇率)辩论来笼络选民。
  中国政府一名高级官员16日表示:他们自己发行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他们对自己的货币所采取的行动,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比其他任何东西都要大得多。
  在美国众议院筹款委员会当日举行的听证会期间,商界领袖们抱怨称,中国政府以多种方式使竞争环境有利于本国企业,但其中一些人警告称,不宜采取汇率立法等一刀切的解决方案。
  专家声音
  汇率改革是一个主权问题
  面对国际上针对人民币施压的种种声音,中国商务部下属的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撰文称,大幅重估人民币汇率将给中国经济,尤其是制造业造成冲击。梅新育的言论与中国政府在人民币问题上的长期立场一致,即中国将按照自己的步伐来改革人民币汇率机制,汇率改革是一个主权问题。
  梅新育还表示,长期以内人民币汇率将走强,中国将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并逐步采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这一点不可否认;然而,大幅重估人民币币值将给中国造成灾难性恶果,因为这将给中国的出口商造成沉重打击,并阻碍中国工业基础设施的必要升级。 (上海商报)


  人民币升值利好五大板块(附股)
  人民币升值受益产业之房地产行业
  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渐增,与其密切相关的行业开始受到投资者关注。有市场人士表示,若人民币渐进式升值,市场可能先涨后跌;若一次性升值到位,市场可能随即迎来一波调整。但也有专家认为,升值可能引发一轮涨势。
  经《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分析发现,人民币升值对房地产、航空、纺织、造纸及黄金五大行业板块影响较大,且各有伯仲,投资机会也隐含其间。
  房地产:物业储备丰厚的公司受益最大
  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人民币升值周期内,人民币升值对房地产将构成长期利好。由于人民币逐步升值将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因此房地产市场将面临新的机遇,日元的升值进程就给予了充分的证明。
  房地产行业在人民币升值的同时,将享受到地产估价增加和由于货币供应量增加(外汇占款带来的货币供应量增加)刺激投资需求下的房地产需求增加的双重好处。业内不少房地产行业的分析师均对此发表不同的看法。
  上海证券宏观分析师李剑峰表示,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一方面资产价格要面临重估,另一方面升值预期下,国际资本流入对资产价格例如房地产具有推高利好作用。中信建投首席宏观经济研究员魏凤春也表示,由于大量的外资流入中国市场并换成人民币,对于房地产市场,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的上升自然引起价格的上涨。长城证券首席房地产行业分析师黄清林则表示,房地产市场作为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后转换成人民币资产的天然媒介,成为外资追捧的对象,外资通过持有房产享受房价上涨和汇率上升的双重收益。外资投资房地产,就算价格不涨,人民币汇率上涨也能实现资本保值升值的目的。
  中信证券(600030)研究表明,升值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既有利好的方面,也有利空的方面。
  利好方面:第一,升值预期导致外资对房地产的投资需求加大。货币升值预期却会导致外资的涌外,并大量投资到房地产上,从而增加房地产投资需求,推高房价,这是货币升值过程中必然发生的;第二,收入效应及财富效应导致国内房地产需求增加。升值导致物价变得更便宜,用于购房的可支配收入增加,购房能力的提高导致需求增加。
   利空方面:货币持续过度升值会导致经济减速(因为FDI下降、净出口下降)、外资需要下降,从而使房地产需求下降,并会导致通胀水平下降,从而使房地产价格涨速下降。
   中信证券(600030)表示,利空与利好影响相迭加形成升值对房地产的最终影响。因此,人民币升值的最终影响取决于升值后宏观经济的走向,如果经济仍然能保持较高的增长,则升值对房地产是利好;如果经济出现严重衰退,则房地产亦将受损。
  值得注意的是,据日本、韩国经验统计,汇率的变动大体上是和房地产价格成正相关关系的。在升值初期,经济形势良好,需求增加,特别是外资投资需求增加,导致房价上涨;升值过程中,房价在不断上涨,泡沫形成,但支持房价的宏观经济却受到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最后,币值升至最高时,房价到了最高点,但出口受到重大影响、外资撤退,宏观经济开始走向衰退,这就到了房价下降的时候了。

 

  在二级市场中,人民币升值可提振房地产上市公司股价,总市值也随着汇改的进行水涨船高,在汇改前期(2005年7月25日至2006年6月21日),相关房地产上市公司着实火了一把。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最新统计,在2005年末,房地产上市公司平均总市值为17.08亿元,2006年末这一平均总市值达到42.34亿元,2007年末更是增至119.4亿元。从个股来看,苏宁环球(000718)在2005年汇改时上涨最快,2005年7月25日至2006年6月21日累计上涨373%;世纪星源(000005)、泛海建设(000046)两只股票涨幅紧随其后,汇改前期股价分别上涨229.51%、223.68%;津滨发展(000897)、中炬高新(600872)、广宇发展(000537)、万通地产(600246)等11只股票在汇改前期涨幅均超过150%。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