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前瞻农行上市三大看点 水皮:这算什么利空_股票_证券_财经

新华社前瞻农行上市三大看点 水皮:这算什么利空

加入日期:2010-6-12 12:54:07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谢百三:上海新房产税就是物业税,应由人大审核通过
  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
  谢百三教授
  根据市场传闻中的,可能已上报国务院的上海市新房产税实施细则的修改方案中,都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即它已从原来的房产税变的面目全非了。它与世界上50多个国家实行的物业税几乎完全一样了。如果其实质仍是改头换面的物业税(就是一种新税种),按法理上海市地方政府无权出台,仍应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核通过。以下,我们从几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一)、房产税中居民是全免税的,而物业税则不同。
  1986年国务院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明确规定以下情况可以免税:(1)、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军队自用的房产;(2)、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单位自用的房产;(3)、宗教寺庙、公园、名胜古迹自用的房产;(4)、个人所有非营业用的房产;(5)、经财政部批准免税的其他房产。显然,原房产税对于居民住房无论是第一第二还是第三套,只要是自住的,非工业、商业盈利性的,均是免征税的。但传闻中的上海新房产税除指定的第一第二套以外,其他每套都必须要交税,不能免。这一点就和国外的物业税一样了。
  (二)、二者征收对象目标迥然不同
  1986年国务院关于房产税征收条例中,征收的对象是房产,笔者研究认为这里的对房产是土地上面建成的房子,就是那个房壳。它是会随着时间推移年年贬值折旧的。征收对象并未包括房产下面的土地。而各国的物业税是对房产及房产下所占用土地一起征税。后者征收范围要广的多,重的多。
  请看当时的条例是这么规定的:房产税依照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30%后的余值计算缴纳,税率为1.2%。人们一看就明白了。1986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非常平静,是基本不涨的。这里原值是指房产买进时的原价,比如是20万,扣除10%~30%是指住了5~10年的折旧,剩下的余值为14~18万,要对这一数据征税。
  显然,国务院条例中征收的对象是指土地上的这个房产,房壳。很多人不知道,土地上面我们住的房子,房壳是在年年贬值折旧的。今天,你如果去招商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做房屋抵押贷款,银行规定非常明确和强硬:2001年以后的新建房可以在评估后,按60%贷款;而八十、九十年代建的房子一律不可贷款。银行认为它们已经严重折旧,不值钱了;如果抵押贷款,银行会有风险,万一房子倒了、破损了、被台风地震弄塌了怎么办呢?
  那么何以房地产年年涨呢?其实涨的就是房产下面这块地,上海经济发展迅速,七通一平,民航、火车、大巴、14条地铁轻轨开通,上海有500多所医院,近1000所中小学,几万家商店、大卖场、超市。上海的投资与生活环境越来越好,所以土地在年年升值涨价。世界各国征物业税都是连同房产及房产下面的土地一起征收的。
  因此,房产税及物业税征收的对象,范围是相差很大的。但现在广为传播的上海房产税修改方案,没有一个提到的是对原值扣除10%-30%的余值征税,均传为按市值征税,如果确实是这样,那不就是成了物业税吗?
  (三)、税负完全不同,房产税轻的多,物业税重的多,居民不堪重负。
  根据上述(二),人们可以看出二者税负一轻一重。按房产税1986年条例,一套九十年代买进的150m2的房子,当时上海市杨浦区市价仅为50万(每平米3000元左右);减去已住了15年的折旧30%,则只要对35万征税,税率为1.2%,即每年交4200元(这还仅仅是对商业工业房产征收的)。但如果按目前市价,此房价为300万,则0.8%税率每年需交2.4万,30年要交72万,这如何了得。即传闻中的上海方案中的新房产税实质上就是很重的物业税,对居民来讲要承担与物业税同样的税负,这是最关键的。这与物业税有何区别?
  既然实际上和物业税没什么区别,它就是一种新税种,就应该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核才能通过。国家税务总局已表示过了,地方政府无权出台新税种。
  (四)至于物业税,至今还有100多个国家是未开征的。我国的房地产涨的这么快,就是土地涨的快,动辄一块70亿、250亿地王,房价才下不来。人们出这么贵的价钱3万/m2,4万/m2买房,实际上已经交了很重的土地出让金。这么贵的房价中,土地使用费比重不少,这里不是已经包含了一定比例的物业税、房产税成分了吗?如果知道今天要征很重的物业税、房产税,当时还能拍出这么高的地价来吗?既然已交过这么重的土地使用金,再征物业税还合理吗?这里没有重复征税之嫌吗?
  (五)对第三套房征房产税(即物业税),这会对社会造成混乱,仍会有很多人家以假离婚来避税。此外,对上海乃至全国的房地产市场宏观经济会造成重大冲击和损害。对此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六)、此外,税收是一种规范性的硬约束。一调就是全国都调,是几十年的事,改也改不过来,故对此一定要慎之又慎。
  (七)笔者坚决反对炒房地产,反对搞泡沫经济。但现在房产已经炒火了,泡沫经济已形成了,对它的化解应该是非常慎重的,应该用中药,要软着陆,不应鲁莽的捅泡沫。土地财政,货币供应量偏大,源头上问题不解决,就会压下葫芦起了瓢,造成大蒜、绿豆、黄金大涨;最担心的是以后会否殃及大米和面粉。大米和面粉如果一涨,通胀就真的到来了。
  (八)建议在开征房产税(物业税)时,要大量召集各方人士,有房户、少房户、无房户、国内外专家学者等等开研讨会听证会,制定综合全面慎重的方案,综合治理房地产泡沫,千方百计避免日本20年经济萧条一幕在中国重演。
  (九)、上海房产税(物业税)方案万众瞩目,真的贸然实施,有可能造成很多年的经济萧条(现房产交易的成交量已极小),40多个产业受拖累,失业率增高,大批银行受损,坏账大增,地方政府七万亿负债无法偿还,几十万家乃至上百万家企业歇业倒闭。这样子老百姓吃饭就业怎么办?日本1989年捅泡沫,上调利率为6%,土地交易增值税增到30%,而后股市房产一泻千里,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180家银行破产(占20%),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日本至今还是严重的通胀(20年了),政局不稳,换了十五个首相。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邻居一幕,我国何以不千方百计的避免呢?
  本周股市:在重压内外空前打击下(如农行IPO通过,A+H要募1100亿,唐山港要IPO);股市一直在2500点一带徘徊不下。几次欲下,都会被无形之手拉起。中国石油,招商银行一涨,大盘即止跌。中小盘,创业板再度活跃,有的创出新高。新股发行已经减少。很多人在此点位已不肯割肉了,认为无论是房地产股还是银行股都已有了长期投资价值。但关键还是看上海房产税方案是否通过:如通过,房地产大跌,银行房产都会跌,股市也会很差;如较严厉的房产税不通过、不出台,则股市有可能在此形成阶段性底部。

 


  李志林:研判股市不能仅看上证综指
  近期,人们研判中国股市时的分歧甚大。看多者动辄称反转,看空者则轻描淡写地一句:下跌才刚开始;看多者认为现在仍然是牛市,看空者则认为类似于2008年的大熊来了,现在的2500点只相当于2008年4月熊市半腰的3000点;看多者认为2500点是大底,看空者则认为1600点也不是底。
  分歧为何如此之大?我认为,是因为各自研判股市的思路和视角对不上号。
  1、上证综指已不能代表中国股市。记得1997年以前,当时的股评家是对沪深股市进行分别研究的,由此派生出沪市股评家和深市股评家。2000年以后,随着沪市大盘股大扩容而深市长时间停发新股,沪深分析师却突然改用上证综指来研判中国股市。但是2010年以来,随着深市中小板扩容到420多只股票,创业板扩容到80多只股票,继续用上证综指来研判中国股市便不知不觉地陷入误区。
  今年1-4月中旬,上证指数从3277-3181点,跌幅3%,上证50指数从2553-2366点,跌幅7.3%,沪深300指数从3575-3394点,跌幅5.1%,可谓全军覆没。但是,中小板指数则从5814-6625点,涨13.95%,并创出了历史新高,大批中小盘股股价翻番。这表明,今春在各类指数均下跌的情况下,以中小板综指为代表的沪深股市的中小盘股,照样爆发了很不错的春生行情。
  再看5月下旬触底后至6月11日的高点,上证综指从2481-2590点,仅涨4.35%,上证50指数从1829-1901点,仅涨3.9%,沪深300指数从2647-2782点,仅涨5.1%,确实可以认为仍然在震荡筑底。但是,中小板综指却从5196-6022点,涨幅15.9%,创业板指数从948-1122点,涨幅高达18.4%,早已走出了底部。
  可见,在告别了各类指数齐涨共跌和指数与个股齐涨共跌的年代后,如今研判中国股市,已不能仅看上证指数,而应特别关注中小板指数和创业板指数,因为,中小盘股的数量已占到股市的三分之二以上。
  2、沪深成交量易位表明对深市的关注度已超过了沪市。截止6月10日,沪市的总市值和流通市值分别是18.23万亿和10.01万亿,深市的总市值和流通市值分别是5.96万亿和3.41万亿,两市之比是3.06∶1和2.94∶1,即一个沪市相当于3个深市。反映在日成交量上,沪深历来是2∶1甚至是3∶1。但是,近来深市的日成交量已连续超过沪市,表明沪市的大盘股日益被边缘化、冷落化,而深市,尤其是中小板和创业板则日益中心化、热门化。并且,二者的分化还在加剧,反映了市场的价值导向和资金流向。
  3、十年中国股市投资的负效益化,迫使越来越多的人淡出大盘股。2000年底收盘指数是2073点,但2010年6月10日是2562点,十年中指数仅涨23.6%。而这十年,中国的CPI则上升25%,中国的GDP总量从9920万亿美元上升到4.3万亿美元,涨幅惊人地高达330%。这意味着,投资10年中国股市的指数,不仅跑输了通胀率,跑输了房价2倍的涨幅,更大大跑输了GDP,仅是GDP增长率的1/14,绝大多数人在股市投资(尤其是投资大盘股)是负效率的投资。
  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这十年股市进行了罕见的扩容大跃进,特别是超大盘股的扩容大跃进,并且动辄追求规模世界第一、以高价发行,过度从股市抽血,只顾融资功能而不顾投资功能、盈利功能。如今,随着经济上调结构抑过剩、大小非解禁、全流通比例大幅上升、机构资金匮乏、大盘股少分红、没完没了地再融资,便使目前大盘股估值已低于国际成熟的股市,指数差一点就回到2001年的2245点,股市十年的成果付诸东流。尤其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与金融危机前的高点相比,全球经济最好的中国股市,却成了表现最差的股市,广大投资者被迫日益远离作为中国股市最伤心地的大盘股,这是明智的选择。
  4、国家新发展战略促使市场资金向新兴产业的中小盘股集聚。对付大扩容最好的自我保护办法就是自我缩容。如今,股市开设了中小板和创业板这两个专门容纳中小盘高科技股的市场,并且符合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取向。这样,中小板、创业板,以及沪深主板中的中小盘高科技股,就成了中国股市持久的热点。小盘、七大新兴领域的高科技、高送转个股,就由长期以来被视为高估值的投机品种,变成了市场热捧并作长期投资的品种,社保、基金也已大量介入。此热点的个股是可以相对独立于上证综指,经常性地跑赢指数,提前走牛,并且波段性地中线走牛,通过高成长性和不断高送转而稳健获利。这是值得投资者向巴菲特那样重点加以关注的。
  5、期指做空、中小盘股做多的定势加剧了低指数、高个股的格局。自股指数期货开设后,由于标的物是沪深300指数,样本股多数是属于市场过剩商品的大盘股,并且又面临大盘新股扩容、老股源源不断的大小非解禁、巨量再融资,以及宏观调控、防通胀、加息、打压高房价、抑制产能过剩的巨大压力。因此,期指做空、小盘股强力做多便成了多数套保者的选择。即使期指会有阶段性反弹,但又成了新的做空者的动力。这样,今后单边上升市将难以再现,指数将在低位呈现拉风箱式的来回震荡,而唯有小盘高科技股会越走越高。目前市场的存量资金拉动中小盘股绰绰有余,这便是近期指数与个股走势日益分离的重要原因。
  如果说宏观调控存在两难的话,那么,以上五个新问题也是股市研判中的两难,需要用高智慧才能解决。(.金.融.投.资.报)

 

  桂浩明:紧缩预期缓解是大盘反弹关键
  对今年上半年的股市来说,影响最大的恐怕就是有关经济政策的紧缩以及由此人们所产生的对进一步紧缩的预期。事实上,不管是流动性收紧还是对房地产的全面调控,本质上都源于宏观紧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股市自然是难以幸免,近半年来股指超过600点的下跌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不过客观而言,如今尽管紧缩的大环境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是种种迹象表明,下半年进一步紧缩的可能性已经不大。换言之,也就是人们对紧缩预期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为什么这样说呢?其实上半年之所以会实施很多紧缩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去年高度宽松政策的一种调整。去年经济保八成功这是很了不起的成绩,但是货币的过度投放以及基本建设规模的过度膨胀还是给以后经济的平稳运行增添了一些变数,特别是流动性泛滥所带来的资产价格上涨很可能会引发通胀乃至产生社会问题。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今年采取相应的紧缩政策是完全必要的。
  几个月来的实践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已经出现了放慢态势,资产价格过快上涨格局也得到了一定抑制。虽然因为各种因素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最近已经突破了调控目标值达到了3.1%,但从运行态势来看,继续走高可能性并不大。与此同时,突如其来的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凸显了世界经济复苏脆弱的一面,客观上延缓了各国经济刺激计划的退出,这也对中国继续实施紧缩政策带来了影响。人们注意到,近一段时间来高层领导多次强调要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出要防止多项政策叠加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实际上是为下半年的调控指出了方向。应该说,在紧缩已经产生了相应的效果,同时其负面影响也开始出现,加上外部条件也不那么配合情况下,是有必要进行一些政策微调的。
  最近针对市场上资金供应紧张局面央行开始调整公开市场操作方向,已经连续数周向市场投放货币;财政部也拿出部分国库资金面向商业银行进行招标投放;而各大银行获准集中进行融资与再融资,也是有利于提高银行的放贷能力。这些举措表明,有关方面已经在着手化解市场资金供应过于紧张问题,在操作方向上是在转向有限度的松动,在这种情况下短期内就不可能采取再度提高准备金率的做法。另外,现在大家议论比较多的是升息问题,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连续多月超过银行储蓄利率背景下,升息的确是难以避免的。不过从现实情况来看,一方面政府在调控物价上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同时也对有关物价的不实报道采取了零容忍对策,甚至破天荒地直接对某专家有关滞胀言论予以批驳。这些都透露出了一个信息,就是管理层很重视物价,同时也对物价走势具有掌控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央行是否会马上进行升息呢?一般来说这种可能性虽然不能排除,但实际是在下降的。从今年年初起就一直有人在预测年内央行会升息几次,当时有人认为是4次,但是近半年来央行更多是使用数量手段而非价格手段进行调控,这样的局面在短期内估计也不会有大的变化。因此,现在来看年内升息概率并不是很大,人们的担忧应该说也是在淡化的。
  看来,下半年市场对紧缩预期会有一定的缓解,对股市来说无疑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说,现在认为下半年股市能够筑底并反弹最基本的理由就是紧缩政策会有所改变,这个预期改变对行情向上将起到关键作用,而这个预期兑现之时应该就是股市出现转机之日。所以投资者理应多关注政策走向,及时把握预期变化,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看清股市行情的演变趋势。(本文作者为申银万国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