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罗伟广:没必要悲观 2500点是政策底
场始终在寻找方向,6月9日,银行地产的强势反弹让投资者有了更多的期待。10日,广州新价值投资总监罗伟广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是最完美时刻,触底向上是大概率事件。
中国证券报记者:罗总怎么看现在的市场?
罗伟广:我是比较乐观的。现在的市场,经济条件比2008年好很多,估值却差不多。从交易上说,最近一段时间,几乎买什么板块的股票都会涨,甚至买地产股都可以赚钱,我产品的净值甚至比3300点时还要高。没必要那么悲观了。
中国证券报记者:9日银行、地产的突然发力,是不是也给你增添了一些信心?
罗伟广:短期波动我看不懂,今天涨了明天有可能接着跌,所以我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说现在就是底,但从概率上说,已经跌得差不多了。
我认为,2600点是价值底,2500点是政策底,现在只是在等待交易性市场底部的出现。
中国证券报记者:价值底和政策底是怎么推算出来的?
罗伟广:如果与2008年相比较,我认为今年2600点时的估值水平与那时的1800点是类似的。我炒股这么多年,蓝筹股从来没有这么便宜过,这就是价值底。当市场在2800点时,政策上的紧缩趋势开始出现,比如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调控等等。这些担忧最多会带来10%的下跌空间,也就是2500点左右。
市场表现得很明显,虽然上下不断折腾,但是2500点始终能坚持住。这个点位比2008年时1800点还要安全。
中国证券报记者:现在市场还是担心经济会二次探底,你觉得呢?
罗伟广:如果非要说二次探底,那么现在就是。市场已经表现得很明显,如果真的经济二次探底,第一表现的就是缩量,但这段时间以来,成交量并没有明显减小,最差板块也没有出现新低,而前期创新高之后调整下来的中小板股票现在又开始向上发力。这并不是一次反弹,而是新一轮行情的开始。
主力做多的意图很明显,现在唯一没有表现的是银行股,大家要做空都是拿银行股来砸,但是其他板块向上的势头是不可否认的,如果等银行股掉头再进去,时机肯定没有这么好了。
中国证券报记者:你现在就一点也不担心吗?
罗伟广:市场里什么时候都有值得担心的,我也不敢说现在就一定是底,也许明天就会再跌回来。但是现在的大方向是确定的,不确定的是市场情绪。等情绪平复之后,就是一次系统性机会的到来。
中国证券报记者:现在你的仓位肯定不低?
罗伟广:2600点以下我一直在加仓,只不过最近做了一个波段。前段时间担心会二次探底,所以反弹到2600点时减了一点,9日看到突然那么活跃,我又把仓位加回来。
中国证券报记者:11日就是世界杯,有人做过统计,世界杯期间交投明显减小,市场也不好。你怎么看?
罗伟广:世界杯我也会看,但是我觉得不见得对股市有什么影响。6月份是关键时刻,是目前这个市场的高潮部分。我已经订好下个月出去玩的计划,这个月干完,下个月就可以安安心心出去转转。(.中.国.证.券.报)
水皮:农行上市算什么利空
肯尼亚和北京大概有5个小时的时差,所以当我们凌晨6点半起床之时,北京时间已经是中午11点半,而当我们开始在马赛马拉国家公园广袤的草原上追逐野象和狮群的时候,上交所和深交所都已经结束了一天的交易时间。
这是难得没有牵挂的日子,而正是在这些日子中,深交所的日交易量居然在10年之后第一次超越了上交所,上证指数居然如有神助两次探底2491点,证监会的发审委居然在股市两次探底岌岌可危的情景下通过了中国农业银行的IPO申请,而上证指数居然又能在背水一战的绝境中发动了难得的强劲反弹。
这么多居然为什么会集中在短短几天内发生,而远离了交易的我们为什么又能如此的悠闲,这一切难道只是为了说明一个浅显的道理,世界上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也没有只跌不涨的股市,涨多了就会跌,跌多了就会涨?
物极必反。
当平均市盈率不到10倍的金融股在农行上市的所谓利空的影响下不断创新低的时候,当工商银行的股价在每股现金分红达到0.17元现金收益率超过银行存款一年期利率60%的时候,当农业银行的市净率不足1.5倍最低发行价格有可能2元都守不住并破发的时候,我们的心里除了恐慌还有什么呢?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在大势如此低迷的情况下农业银行却非要在此时上市,为什么管理层非要在这个时刻做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一方面农行IPO的巨额资金构成对市场资金分流的压力,一方面在这样的压力下农行又不得不削减IPO融资规模甚至低价发行,这是何苦?农业银行的上市究竟背后有什么难言之隐?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纠结,为了一个银行,不过500亿的融资可以牺牲一个市场几万亿的市值,退一步岂不海阔天空?
其实,农业银行的泣血上市和今年以来各家股份制银行蜂拥而至的再融资完全是一回事,或者配股,或者增发,或者债转股,或者短期债,初步算来银行的再融资不下千亿。而银行再融资的目的无非是补充自有资本的充足率,自有资本充足率不足的原因既有各家银行执行宽松货币政策过度放贷的原因,更有存款准备金率没完没了提高的原因,这几乎已经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恶性循环,某种意义上讲,农行不计成本自杀性上市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这是货币政策打左灯往右转的必然结果和代价。
现在执行的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吗?
这个问题不用我们回答,央行自己在6月8日发布的报告中自己给出了答案,这个答案就是要根据新情况切实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两个关键词都是话中有话,一个是新情况,这当然指的就是欧猪的危机;一个是切实落实,这当然指的就是货币政策。换句话讲,如果不是新情况,货币政策根本就不可能得到切实落实,现在是从头再来。
早在三周之前的5月23日,水皮杂谈就发表了题为第二次政策拐点何时出现的杂谈对此作过预警,而水皮的预警并非自以为是,来源则是缘于对于温总理5月13日在视察天津时的讲话,在那次讲话中总理第一次提到要注意政策的叠加效应,这意味着温总理已经对今年宏观经济实际执行的政策可能在今后出现的负面效应有所警觉,更意味着宏观调控的力度将有所调整。而5月31日温总理在日本出席日本经济社团的欢迎午宴上的讲话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要准备应对经济二次探底,并且明确表示自己认为目前不宜执行所谓的退出计划。在水皮看来,温总理5月的两次重要讲话都是有的放矢的,都有极强的针对性,而央行6月8日的报告实际上就是对温总理最新讲话精神的一种反应。
农行上市算什么利空,又是多大的事情,一个市场会为此而真正沉沦吗?不会的。股市的反映无非是对货币政策的报复,但这种报复的代价是伤敌一千损兵八百。
解铃还不得等系铃人么!
金岩石:CPI超预期对股市影响不大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表示,CPI数据3.1%超出此前预期,主要推动上涨的因素是食品价格上涨,主要是由于西南五省大旱带来的短期上涨,并没有改变基本趋势。5月份经济数据对股市影响不大,虽然超过预期,但是主要是季节性价格涨跌以及气候因素带来的,不会对股市形成太大影响。
高善文:
暂不宜出台更多调控政策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认为,中国经济在一季度达到高峰,目前高峰已经过去,下半年将维持波动下行的走势。建议监管层密切观察,相机而动,暂不宜出台更多调控政策。
熊鹏:
利率调整时点有可能延至三季度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熊鹏表示,由于存款准备金率已处历史高位,短期之内存款准备金工具的调整空间收窄。在全球经济二次探底可能性加大,中国经济增速趋于平稳的格局下,近期加息的必要性明显下降,利率调整时点有可能延至三季度。
笔夫:节后重归下跌通道
这真是天大的好事,农业银行--这一号称年内最大的IPO就要发行上市,这个也许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最后一个大家伙就要将自己的家底变成货币,这么重要的事情自然需要庆贺一下。于是,有人准备将银行股装修一下,以鼓励那些情绪消沉的投资者。近一段时间以来,银行股的形象实在是难以恭维,有投资者以不到10倍PE所购买的某银行股居然被套,市场对于银行业的未来信心缺失可见一斑。农行不可能在这样的氛围中卖出好价钱,于是,便有了6月9日神秘资金横空出世,10分钟单骑救主狂拉50点的惊人一幕。
任何选择都意味着向反向效果支付对价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不久前在天津考察时首次言及防止二次探底。在金融界,对于二次探底的讨论正日益升温。由于政府不断收紧房地产市场,导致投资率开始下降,投机活动正逐步减少,市场信心下降,同时,经济正为治理房价和通胀付出代价,我们应该对这样的后果早有心理准备。无独有偶,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本周的讲话中指出,美国经济今明两年可望维持较为温和的增长,但是仍没有强劲到可以提振就业水平和削减财政赤字的程度。反过来理解,那就是美国经济要保持目前这种温和增长,将不得不长期维持经济刺激计划,这意味着低利率和高赤字。
任何选择都意味着向反向效果支付对价。不仅是在中国,全球经济均面临着两难的抉择。主要发达经济体美国、日本和欧盟面临短期通缩,政府不得不继续沿袭宽松的货币政策,而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国家以及英国则面对着通胀的现实,加息本是必然的选择,但是,欧债危机的爆发加重了二次探底的风险,央行对于继续加息普遍持保守态度。这种对宽松货币政策的依赖将会极大地增加未来出现更加严重通胀的危险,但是在近期,由于一些技术性的紧缩措施,特别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调整,资本市场和大宗商品价格处于进一步下跌的趋势中。尽管市场认为,价格上涨因素将在未来几个月内逐步消除,但仍不能排除央行在近期实现一次试探性的加息,加息将会加重市场的恐慌情绪,其最终的结局是,紧缩政策半途而废,未来面临难以想象的通胀结局。让我们再回想2004年的情形,面对日益明显的通胀迹象,央行终于启动了加息进程,但是,加息导致的市场下跌以及对于经济再次陷入低谷的担忧,央行终止了加息进程,两年后,通胀爆发。同样,格林斯潘时代的美联储由于网络股泡沫的破灭,在2000年后长期坚持低利率政策,几年以后,诱发次贷危机和全球通胀,笔夫这里想要表达的是,通货膨胀和经济危机不是现行货币政策的结果,而是之前一段时间货币政策累加效应的结果,经济的二难推理已经迫使中国以及全球经济体在错误的道路上继续错误下去。
拜四万亿所赐,经济在过去两年时间里出现反弹,但这样的反弹在历次的衰退中并不鲜见,1933年,美国经济衰退后见底,但到了1936年,经济再次陷入衰退,再之后就是二次世界大战。但笔夫觉得,目前的情况更类似于上世纪70年代的全球经济,1973年,由于石油危机的爆发,西方世界陷入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而同时,全球价格水平却居高不下,滞胀格局困扰着工业化国家,直到美联储主席沃尔克就任,痛定思痛,以壮士断腕之勇气治理通货膨胀,美国经济才有了90年代长达10年的持续繁荣。
股指期货仍未见底
中国收紧流动性的努力实际上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这是若干政策叠加效应的结果。银行机构普遍感觉到了资金压力的存在,这是因为中央银行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而居民在经历了持续几年的价格上涨之后,已经普遍对储蓄行为感到厌倦,加上房贷的急剧萎缩,都将大大削减银行的盈利能力。而证券市场的低迷反过来使银行增长迅速的中间业务利润降低,农业银行的发行实在是赶上了一个非常糟糕的时机。同时,由于农行发行上市,市场资金状况将进一步恶化。
与3年前相比,要使沪深300指数出现大幅上涨将更加困难,这是因为全流通条件下的大盘股需要更多的接盘资金,显然,在全社会收紧流动性的条件下,这样的故事是不会发生的,对于蓝筹行情有热切期盼的投资者,显然是忽略了这样极其重要的前提条件。
在近两年的策略分析中,笔夫反复强调,高通胀将会使中国企业丧失竞争力,使中国经济丧失竞争力。不幸的是,这样的局面来得比想象的更早一些,在中国工业化进程还在半山腰、国民收入还排在全世界100名之后的时候,富士康就发出了部分工厂外迁的信息。是谁在驱赶富士康?绝对不是为其工作的工人,不是中国的劳工,而是靠土地发家致富的利益集团。正是这些贪得无厌的家伙从土地资源中获得了太多的利润,从而压缩了其它企业的利润空间,压缩了产业工人的生存空间。而更大的悲剧在于,中国社会的这种利润流向成为一种普遍模式,即以土地为资源的核心利益集团将全社会的利润搜刮殆尽,最终将导致社会生产率的停滞。
这样的残酷现实使我们无法正视中国上市公司的未来前景,无法期望这些公司能为股东带来持续不断的回报,这一现实反映在价格走势上,就是沪深300期货及现货指数仍会向下回归到其合理的价值定位上。
商品期货节后续跌
中国海关统计的5月份中国出口增幅达到48.5%,这一数字让一片消沉的市场投资者如获至宝,但是对这一数据的解读充满疑问。在出口大幅增加的同时,中国的PMI指数却回归平庸,这一点令人难以理解,同样是海关的数字显示,5月份中国精炼铜和废铜的进口量却出现了大幅下滑,说明制造业对大宗商品原材料的需求在放缓。这样的数据是较为矛盾的。
基本金属市场所面临两个重要的增长点,房地产市场和汽车市场均遭遇冷淡期,房地产市场投资未来出现阶段性下滑,这应是不争的事实。
5月份,汽车销量出现了负增长,库存量也持续攀升,显示由政策刺激所产生的消费景气已经告一段落,未来汽车业将迎来一段去库存化周期。房地产受到信贷紧缩的制约,其恢复可能仍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从刚刚公布的5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可以看出,5月份工业经济增速已经放缓,显示经济整体环境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这些都不支持大宗商品价格在近期走强。
发改委对部分农产品的畸形价格开始实施监管,季节性因素也将使得农产品在未来一段时间可能出现调整,但是,笔夫估计,四季度全球农产品将迎来真正的上涨行情,那将是新一轮通胀行情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