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经济数据今公布 通胀隐忧仍大加息或再次放缓_股票_证券_财经

5月经济数据今公布 通胀隐忧仍大加息或再次放缓

加入日期:2010-6-11 7:45:31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14家机构预测5月经济数据:通胀见顶 加息延后
   5月CPI的同比增幅将极有可能达到3%,这个数字是政府今年的物价调控目标,尽管未来数月物价仍将继续上行,但市场普遍预期物价上涨即将见顶,年内3%通胀目标可以实现。
  接受 经济观察网调查的14家机构对5月CPI的预测中
  值为3%,PPI的预测中值为6.55%。这14家机构包括交通银行、银河证券、国泰君安、高盛高华、瑞银证券等众多知名机构。
  物价上涨将见顶
  14家机构中有10家机构一致给出了3.0%或者超过3.0%的预测,较4月上行0.2个百分点。去年同期较低的基数和非食品价格的同比上涨将被认为是推动CPI同比达到3%的主要原因。
  2009年5月的CPI同比下降了1.4%,这导致2010年5月CPI的翘尾因素上升。
  食品占CPI权重的30%左右,食品价格对物价的影响举足轻重。兴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董先安指出,从CPI各分项来看,结合5月前3周食用农产品、猪肉批发、鸡蛋零售、蔬菜批发、水产品批发价格,预计5月食品CPI为6.1%,但考虑到权重变化等影响,5月CPI在3.0%附近。
  尽管5月CPI的同比数据将超过国家今年调控的目标,但从环比情况来看,物价上涨的压力正在逐步减轻。
  根据农业部及商务部监测的数据,2010年5月份以来,国内食品价格处于持续回落过程中。
  浦发银行资金总部分析师李冶平指出,从环比角度看,预计5月CPI食品环比在-0.9-0.5左右,非食品环比出现负值。
  食品不涨价,物价就稳定了半壁江山。
  此外,下半年物价受到PPI传导效应的影响也不会太大。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的分析师连平表示,受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回落的影响,我国5月份PMI中的购进价格指数回落13.7个百分点,表明近期国内PPI上涨的压力减轻,这会减少PPI上涨对CPI的未来传导压力;同时,由于国内资产价格近期涨幅明显趋缓,资产价格上涨对物价的推升作用也将减弱。
  提及未来CPI的走势,各方观点不尽相同,银河证券的分析师郝大明则倾向认为未来两个月CPI继续小幅上升,8月后缓慢回落。交通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由于2010年6、7月份的CPI翘尾因素是全年最高的月份,如果不出现意外,我们预计国内CPI将在6、7月份达到年内高点之后开始回落,建设银行的高级研究员赵庆明认为未来4个月,CPI有可能会持续在3%以上,但是超过5%的可能性也不大。
  虽然有所分歧,但多数专家认为年内达到3%的目标。交通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连平预计下半年通货膨胀压力将明显减轻,全年CPI涨幅3%的目标有可能实现。建设银行赵庆明也认为全年有望回落在3%左右。
  专家预测生产者物价指数(PPI)也将放缓,华泰联合首席经济学家陆磊表示,5月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同比较上月明显放缓,国内工业品价格有一定滞后,但总体价格上涨趋势亦有所回落:商务部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同比涨幅约 13%,环比则有所下降,预期 PPI的生产资料价格涨幅亦将放缓;PPI生活资料部分继续保持稳定上升。而连平观点则相反,他认为未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仍处于上升通道,因为欧洲债务危机对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的负面影响短期内仍将持续,这可能会导致近期PPI上行速度的适度回落。
  调控预期减弱
  就在两个月前,经济观察报经济学人季度宏观调查问卷结果还显示,有超过一半的经济学家将加息的时间窗口放在了第二季度。当时他们考虑的主要考虑因素是一季度经济增速过快,同时通胀压力比较大,而且目前已经处于负利率时代。
  但进入5月以来,多种迹象表明通胀结构性压力开始有所弱化,在加上实体经济开始出现增长放缓的迹象,使得此前强烈的调控预期开始下降。
  高盛高华经济学家宋宇表示,尽管CPI 同比增幅和月环比增幅均表明通胀压力仍然显著,但商务部和农业部公布的高频数据显示,实体经济活动增长的放缓和通胀预期的下降是一致的。
  董先安据此分析,物价环比回落,工业扩张放缓,这使得货币政策压力不大,同时内需放缓也减轻了调控压力。
  除了上述14家机构之外,很多外资投行也纷纷推迟了加息启动时间的预测,而且表示加息次数也会减少。
  摩根士丹利修正了原先有关2010年上半年会有一次加息的观点,认为2010年下半年的加息次数不会超过一次。德意志银行对今年中国加息次数的预期,由原来的两到三次降至一次,并称政府可能会更倾向于用行政手段而非利率工具来为经济降温。渣打银行更是在6月3日提出今年不会加息的大胆预测。
  不过瑞银证券经济学家汪涛仍然坚持此前关于宏观调控即将来临的观点。她预计今年夏天人民币汇率将开始调整、加息也会启动。只要近期欧洲金融市场稳定下来,人民币就会与美元脱钩、重新盯住一揽子货币,并扩大交易区间。 汪涛在报告中指出,她还预计今年央行将加息1-2次以管理通胀预期。(.经.济.观.察.报 .韦.承.武 .邓.美.玲)
  附:参加调查的机构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5月出口增长超市场预期 人民币升值压力重来
  东盟超越日本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郭丽琴 李溯婉
  海关总署昨日公布的5月进出口数据显示,出口增速和顺差余额均超市场预期。市场由此预期,这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增加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数据显示,5月出口同比增长48.5%,较上月强劲上行18个百分点,创2007年3月以来新高,增幅大大高于市场平均30%左右的预期;进口同比增长48.3%,较上月增速放缓1.4个百分点;顺差195.3亿美元,较上月大幅回升,亦大大超出市场预测的百亿美元以内水平,为近7个月来的最高顺差。
  5月份已经恢复到2005年以来平均单月顺差超过100亿美元的正常情况。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对《sohu》记者说。此前,3月份中国出现6年以来首次单月贸易逆差,4月重回顺差,为16.8亿美元。
  出口猛增或难持续
  此次出口的强劲表现,首先可能是由于去年5月的基数较低。去年5月的出口为800多亿美元,正好为低点,而当年3、4、6月份均在900亿美元之上。
  此外,众多专家和机构意识到,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还没有反映到5月份的外贸数据上。海通证券宏观研究员汪辉认为,除了基数较低因素外,这其中还有欧盟救市计划的正面原因。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露说,本年度前几个月,中国对发达国家的出口情况欠佳,而本月由于对意大利、荷兰、澳大利亚及美国等的出口恢复常态,因此表现出强劲的同比增速。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向记者指出,这种偶发的出口高企不可持续,也不会改变他对下半年出口下调的预期,全年出口增长大概是20%。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不久前曾发表观点:大约到七八月份,才能够清晰看到中国对欧元区出口的下滑。
  而说到此前的顺差下降,瑞银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认为,主要来自于进口的增多,而进口增多的原因更多来自于中国内需的强劲。这种强劲的内需其实很多来自于政府采购,政府采购如果发生了变化,那么顺差的波动也就在所难免了。他预测,明年的顺差也许比今年更大。
  东盟成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自中国入世以来,日本一直是仅次于欧盟和美国的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这种格局在今年5月份改变了。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达1118亿美元,增长57.5%;同期与日本双边贸易总值为1115.6亿美元,增长38.8%。东盟以微弱优势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区域经济专家、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封小云昨日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下称自贸区)作用逐渐显现,在欧、美、日等传统市场依然比较疲软的情况下,中国鼓励企业加大对东盟等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以及今年1月1日起中国对东盟93%产品的贸易关税降为零的利好政策,这些因素促成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增长比较突出。
  今年来,中国机电产品、纺织服装、玩具等产品对东盟的出口贸易加速。据广州海关统计,2010年1~4月,占全国玩具出口70%左右的广东对全球玩具出口14.8亿美元,同比增长21.4%,其中对东盟出口大幅增长85.2%,远高于对欧美等市场的增幅。
  人民币升值压力
  由于欧债危机、美国经济复苏以及美元走强下的人民币关联升值,最近一段时间,人民币升值压力有所降低,日前的中美战略和经济对话,亦对该话题有所淡化。但5月份的外贸表现,似乎又要增加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兴业银行最新出炉的报告预期,在8月份及其之后投资再度发动之前,6、7月份中国顺差可能暂时重返100亿~300亿美元高位。报告认为,直观看来,这似乎显示我国经济结构再度恶化,在欧债危机令美元升值明显、美国出口受抑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可能卷土重来。
  鲁政委也说:我们继续维持此前做出的5~7月份人民币汇率可能重回更富弹性状态的预期。 他向记者举出四点原因:扩大波幅可避免对欧元升值过多,减轻对出口的负面影响;其他亚洲国家已在欧债危机后,本币纷纷对美元贬值,中国有必要进行应对;回到更富弹性状态,有利于平滑当前国际资本流动性;为全球经济形势稳定后的经济外交谋求主动。
  美国民主党参议员查尔斯·舒默联合数名两党议员9日称,未来两周内将推动参议院就一项针对中国汇率政策的议案投票,以进一步强压人民币升值。分析人士认为,舒默此举旨在于6月26日二十国集团峰会召开前再次向中国政府施压。
  三驾马车趋于均衡
  5月单月出口迅猛增长,也再度引发对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如何更平衡发力的关注。
  陈露向记者表示,今年前四个月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良好,这意味着消费稳中有升。此外,去年强劲的投资拉动也在今年开始趋缓。现在出口开始走强,是一个很好的兆头。
  李迅雷则援引数据说,去年出口对GDP的贡献为-4%,投资和消费的贡献率则分别为9%与4%。他预计今年的趋势将进一步缓和,出口对GDP的贡献率将达到1%,投资将降为5.5%,而消费则相应提高至4.5%。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