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数据疑提前泄露 市场惊呼意外_股票_证券_财经

5月数据疑提前泄露 市场惊呼意外

加入日期:2010-6-10 7:51:02

  导读:
  外围影响小于预期 5月出口依然高增长
  重要经济运行数据本周五公布 5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或回落
  权威人士透露5月CPI同比上涨3.1%
  5月出口增速或超预期 CPI涨幅触3%警戒线
  5月数据疑提前泄露传出口同比增五成 市场惊呼意外
  5月经济数据疑再遭提前泄密 9日A股上演惊天逆转归功于此

  外围影响小于预期 5月出口依然高增长
  在欧债危机、世界经济二次探底担忧等因素影响下,即将于10日公布的进出口数据引起多方关注。多家机构分析师认为,从先行数据来看,欧债危机对我国出口影响小于预期,5月出口依然保持较高增长,预计增速超过30%,还有机构预测同比增速超过50%。
  已经发布的先行数据显示,5月出口高位运行。
  中国采购物流协会本月初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的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3.8%,较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但依然保持高位运行,连续13个月位于扩张区间。汇丰银行公布的4月份剔除季节因素制造业PMI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4.2%,已连续11个月位于扩张区间。
  兴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董先安据此预测,5月出口同比增长32%,进口同比增长40.2%,贸易顺差比上月扩大。
  集装箱运输数据也显示5月出口继续走强。5月上、中旬,欧、美等远洋航线运输需求处于由淡转旺的上升期,货量继续上扬,船舶平均舱位利用率也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特别是北美航线,一直维持满仓水平。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据此预计,出口同比增速将在31.7%-37.1%区间内,中值34.4%,较4月同比大幅上行3.9个百分点。
  此外,从4月份的加工贸易数据看,当月加工贸易项下贸易顺差845.8亿美元,增长6.5%,相当于同期总体顺差规模的5.2倍。一般来说,加工贸易进口的持续、大幅回升预示未来一段时间出口可能将维持较高增速。
  欧债危机影响有限。欧盟作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其内部经济问题也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一大隐患。
  但据了解,5月份欧元对人民币汇率一路下跌,使得出口企业纷纷减少对欧盟订单数量,转销美国及东盟,因此受欧债危机影响有限,预计5月份出口同比增长37.5%。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也认为,尽管局部动荡不断,但世界经济复苏态势仍然强于预期,我国出口仍将保持高增长态势。
  5月份的进口增势也依然强劲,预计同比增速超过50%。
  海通证券宏观研究员汪辉向记者表示,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居高不下、国内需求旺盛的条件下,进口增速保持强劲的态势有望延续,预计5月份进口增速53.1%。如铁矿石进口,澳大利亚和巴西港口船舶排队现象依然严重,5月应该维持在高水平。而原油进口,从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原油综合运价指数来看,近期有明显上涨,间接说明原油成交旺盛。(上证)


  重要经济运行数据本周五公布 5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或回落
  国家统计局将于6月11日公布5月份经济运行数据,有关专家表示,5月份的投资数据或有小幅下行,整体来看,二季度我国GDP增速可能会较一季度有所回落。
  投资增速回落
  5月份我国投资增速或将有所下降,主要原因在于国家政策方面的收紧。有关专家对记者表示。
  华泰联合证券预计,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小幅放缓,预计月度同比增22.9%,前5月累计同比增25.1%。投资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在地方政府融资能力受限,以及中央铁腕治理产能过剩政策对投资的抑制。之所以5月下滑幅度比上月高,是考虑到中央治理产能过剩政策和清查地方融资平台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华泰联合证券分析师陈勇对记者表示。
  上海证券分析师胡月晓认为,5月份投资增速将向常态回归,增速有所下降。预计5月份当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1.7%。但胡月晓认为,投资增速下降并不会持续。5月的下降主要是基数变化的结果。从在建项目建设情况看,占比1/3的房地产项目建设进度只会加快不会减慢,占比接近总投资50%的政府主导投资项目仍然会延续进程。
  二季度经济降温
  同时,有分析师认为,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较上月将稍有放缓,同比增长预计达18.4%。
  家电、汽车的以旧换新政策在9个省市试点于5月31日结束,后续政策接力还不是非常明确,故而在5 月集中释放的刺激下,家电与汽车的销售额或将有较明显的放大。但由于基期因素,同比涨幅略有回落。陈勇表示。
  东北证券分析师王国兵表示:4月中旬开始的中央和地方一系列针对高房价的调控措施无疑对房地产开发投资形成了压力。他预计今年3、4月份到8月份,房地产投资的下降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回落6个百分点左右。由此直接拖累GDP 增速下降。
  上海证券报告认为,由于2009年一季度GDP的增长基数较低,今年一季度GDP的增长率在基数效应影响下,被普遍认为将成为今年经济增长的顶部,未来经济有进一步下行的趋势。
  湘财证券分析师黄国珍也表示,投资增速的放缓将使得未来潜在产出水平呈现下降趋势。因此,在投资继续下探是大概率事件的基础上,中国2010年经济增速已经触顶的可能性极大,之后的数月经济将呈现缓慢回落的态势。(上证)


  权威人士透露5月CPI同比上涨3.1%
  国家统计局将于11日公布5月宏观经济数据。一位权威人士透露,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1%,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近一年多首度超过3%的通胀警戒线。
  此前多位专家预计,由于翘尾因素影响增强,5月CPI涨幅将在3%左右,但全年物价涨幅可能前高后低。
  上述权威人士还预计,5月份金融机构新增贷款约6300亿元,与上月的7740亿元相比有所回落。(中国证券报)


  5月出口增速或超预期 CPI涨幅触3%警戒线
  昨日一则5月CPI同比上涨3.1%,出口同比增长约50%的消息引发市场震动。据路透社报道,在当天召开的某券商会议上,一位相关部门的中国政府官员透露了该消息。
  对此,多位接受采访的市场人士认为,出口增速有望超出预期,但应为偶发因素,难以改变全年出口形势;而受基数效应的影响,CPI或将惯性上涨,5月CPI或达到3%左右,甚至超过3%。
  出口增速大超预期
  有这么高?海通证券宏观研究员汪辉对出口增速约50%这一消息的第一反应是大吃一惊。
  他对记者表示,他的预期是30%左右。他说,因为去年5月份的出口数据应该说较为平稳,而近来也没有什么明显的政策因素能刺激出口。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则向记者表示,虽然这个出口增速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期,但是5月单月的波动也是有可能的。这说明全球经济复苏增大了外需。也有可能是前几个月的订单较高,正好在本月出单。但是他依然认为,这种偶发因素不可持续,也不会改变下半年出口下调的预期,全年出口增长大概是20%。
  而且,他向记者表示,即使出口增幅超过市场预期,顺差也不会因此而大大增加。因为进口的增幅也会同样大大上升。
  但申银万国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认为,5月份出口增长在30%左右,将继续高增长态势。他认为尽管全球局部地区动荡不断,但世界经济复苏态势仍然强于预期。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则向sohu记者表示:虽然出口增速超过我此前预期,但并不值得惊叹。
  他认为,增速50%其实也符合今年1月以来,出口同比增速一直下滑的整体趋势(今年1月出口的同比增速是70%)。同时,这个偶发因素,并不会改变由于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导致的下半年出口整体放缓的整体趋势。
  这只能说明,欧债危机对5月的出口并没有很大影响。但是,这个影响在7月份会逐渐显现。 鲁政委说。
  CPI或惯性上扬
  由于春季北方低温天气的影响,蔬菜和水果价格上涨成为前几个月CPI上涨的重要推手。4月份食品价格上涨5.9%,拉动CPI上涨1.9%。
  但是李慧勇告诉记者,观察到由于季节性原因,食品价格环比涨幅有下降,但5月份食品价格环比0.2%的降幅明显小于去年同期(1.8%),食品价格涨幅将有明显扩大,这将推动CPI涨幅提高而不是下降。
  李慧勇预测,5月份CPI增长或将达到3.1%,超过3%的警戒线。中金公司宏观经济分析师邢自强的预测略低,他认为5月份CPI也将达到3%。但是也有机构认为,蔬菜价格的回落将会比较大地影响到CPI的走势。交通银行宏观经济分析师唐建伟认为5月CPI增幅或将达到2.7%,几乎与上月持平,不排除小幅回落的可能。
  市场谨慎预期加息
  尽管5月份CPI增速或超过3%的警戒线,但是市场都不约而同地推后了对加息时间点的预期。
  从目前来看,随着食品价格的下降,下半年CPI过快增长的局面在放缓,新涨价因素在减少。中国银行总行经济师周景彤告诉记者。而考虑到加息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周景彤认为,下半年货币政策不应该再继续收紧,在经济走势没有比较明朗的情况下,央行需谨慎使用加息工具。
  而另一方面,对加息后可能会引起热钱流入的担忧,市场多认为,决策层应采用先调整汇率再提高利率的组合来进行调控。
  渣打香港亚洲区经济师黄国璋认为,基于欧债危机的影响,估计央行今年不会加息,也会将人民币升值的时间由原来预测第二季延后至第三季,若欧债危机恶化,今年甚至不会升值。


  5月数据疑提前泄露传出口同比增五成 市场惊呼意外
  昨日,市场上提前传出的5月出口数据让分析师们瞪大了眼睛。
  某外媒昨日早些时候的消息称,中国5月份出口同比增长约50%,达1300亿美元左右。据称是一位关键部门的中国官员在某券商会议上透露出来的。该官员同时透露5月份金融机构新增贷款约6300亿元人民币,以及5月CPI同比上涨3.1%,这为年内首次突破政府设定的3%目标。这些数据本应在10日和11日由国家统计局和海关总署公布。
  而昨日,A股市场上演大逆转,相关分析人士将其归因于外媒对于中国宏观经济数据的这则报道。
  专家认为,如果数据与真实情况接近,将打消市场对中国经济回落的担忧。而经济数据同时显示,欧债危机未拖累中国经济增长势头。欧洲是中国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占中国海外销售总额的20%。
  市场预测远低于50%
  对于5月份的出口同比增速,市场预测的均值为32.6%,而主要机构的预测都在38%以下。中信证券研究部执行总经理于军和莫尼塔分析师杨帆(博客)昨日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均对外媒提前传出的5月出口增速表示意外。
  中信证券的策略报告显示,从对港口和其他数据的跟踪和预测看,5月份的出口增速很可能超出目前的市场预期,达到42%~44%的水平。于军表示,调研发现5月集装箱出货量同比增长超过了30%。
  莫尼塔的调研也证实,超过80%的集装箱货代企业反映5月份出口增长速度较快且强于预期。分行业看,除了与工业相关的钢铁、化工产品等出口趋缓,消费类产品出口仍保持了较快增长。
  至于哪些市场的5月增幅较明显,莫尼塔的调研显示,中东、印巴以及北美和南美航线增长最为明显。中信证券发现,除欧洲有所下降外,美日韩市场都在稳步增长。
  缓解欧债危机打压担心
  根据行业规律,5月的出口数据是对一季度订单数的反映,杨帆认为,数据反映了一季度外部市场实体经济回暖,消费意愿的提升。不过,她也担心,在经过1~2个月的短期高速增长后,下半年出口会有明显放缓,除了基数原因外,欧元贬值的影响将会逐渐显现。
  于军则相对乐观,他认为,受欧债危机影响,虽然未来订单数会有所减少,但中国对南欧的贸易量并不大。5月强劲的出口数据不仅可以缓解市场对于欧债危机可能打压中国出口的担心,也将为市场的企稳回升提供新的动力。
  对欧债危机影响出口程度的分歧广泛地存在于市场间。因此,杨帆提醒投资者,尽管5月出口增速很可能超过预期,下一步仍要重点关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走向和力度。
  机构料贸易顺差再破百亿美元
  5月出口增幅超预期,贸易顺差可能再度拉大。在今年3月出现贸易逆差之后,4月贸易顺差仅为16.8亿美元。华泰联合证券分析师陈勇认为,受国内调控政策抑制进口需求影响,5月进口环比将有所下降,顺差约85亿美元。于军认为,受铁矿石等大宗商品进口数量持续下降影响,5月进口增幅将小于出口,贸易顺差有望年内再度突破百亿美元。(每日经济新闻)


  5月经济数据疑再遭提前泄密 9日A股上演惊天逆转归功于此
  消息人士称,5月CPI、出口增速分别为3.1%和50%
  早报讯 尽管有关部门已三令五申要求防止宏观经济数据泄露,但即将在本周五公布的5月份经济数据,似乎还是再次遭到泄露。
  路透社昨日午间刊发的一篇稿子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 有政府官员向该消息人士透露,5月出口同比(较上年同期)增长约50%,达1300亿美元左右。
  这一数据超过市场预期。而且,在市场人士看来,用大大超过预期来形容并不过分。毕竟,欧洲危机阴霾,曾一度让市场担忧本月的出口形势将不容乐观(非官方资料显示,对欧出口约占我国出口份额的20%。)。
  此外,上述人士还透露,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1%,为年内首次突破政府设定的3%目标。
  这一代表通胀形势的数据,大体符合市场预期,将进一步旁证经济活动依然强劲。
  如果再考虑到5月份约6300亿元人民币的新增信贷,则可以使各方对于中国经济回落的担忧明显减弱。
  如果数据与真实情况接近,这对中国经济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应该能打消对中国经济回落的担忧。加拿大皇家银行策略师布莱恩·杰克逊(Brian Jackson)便给出如是评价。
  事实上,不少市场人士,都将昨日A股市场上演的惊天大逆转,归功于此。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尽管数据依然靓丽,但考虑到外部形势的不确定性,各方对于决策层面将防止二次探底而减轻调控力度,眼下几成共识。
  恰在昨日傍晚,央行发布的公告显示,央行计划今日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发行100亿元的3个月期票据。这意味着,如果央行今日不进行正回购操作,则本周央行将向货币市场净注入资金人民币1760亿元。
  这一数字,将是央行近期连续第三周向市场净投放资金,且是近期投放力度最大的一次。上周央行注资额仅为140亿元。(东方早报)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