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皆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出口复苏
纺织业利润大增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0年1-2月我国纺织行业规模以上5.28万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为228.1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了74.59%,增速较上年同期回升了85.60个百分点。纺织行业利润增速的显著回升,其主要影响因素在于内销的支撑作用继续向好,同时出口市场亦逐渐恢复。
2010年1-2月,纺织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及销售产值同比分别增长了27.05%、27.08%;产销比为97.90%,为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行业产销衔接良好。此外,利润增速在统计数字上大幅变化,还受到上年同期低基数因素的影响。整体上来看,当前我国纺织行业的效益不断提升,发展仍然持续向好。
随着纺织品出口的复苏,以出口为主的上市公司鲁泰A获得了喜人的业绩。
鲁泰A2010年一季报显示,公司基本每股收益0.15元,稀释每股收益0.15元,每股收益(扣除)0.15元,每股净资产4.09元,净资产收益率3.643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7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1.4亿元,营业收入10.08亿元,同比增长19.6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48亿元,同比增长21.4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40.6亿元。
业内人士评价,目前鲁泰A出口订单十分饱满,同时接单的质量也明显提高,公司在价格方面也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另外棉花等主要原料的市场价格持续上涨对公司产品价格也是一个积极的推动因素,预计2010年公司主导产品均价有望恢复到2008年水平。分析师认为,由于公司低位储备棉的效应,即使考虑2010年其他原辅料成本的上升,预计公司2010年主导产品的毛利率仍会保持上升态势。
纺企经营呈现多元化
能够度过纺织业“冰冻期”的不是没有,但大多数纺企都是靠着多元化经营来获取利润的。甚至,有部分纺企干脆就改行,进行资产重组和产业转型。如、、四环生物、、等大规模投资制药产业;茉织华投向特种印刷业;远东股份、(原浙江天然)、华源发展投向电子网络产品等。其中开开实业、四环生物的产业转型较明显;浙大网新经过几年的调整,已从服装企业转型为高科技企业。即使是纺企中数一数二的龙头企业在外部市场环境恶劣的情况下也难免不会亏损,这时,搞多元化经营往往成为了纺企的救命法宝。如、、孚日股份等。其中,孚日股份在2009年的年报与今年的一季报中的表现尤为突出。
2009年年报显示,孚日股份基本每股收益0.12元,稀释每股收益0.12元,每股收益(扣除)0.09元,每股净资产2.7元,净资产收益率4.27%,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2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8774.3万元,营业收入32.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约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25.3亿元。
此外,孚日股份2010年一季报也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一季报显示,公司基本每股收益0.03元,稀释每股收益0.03元,每股收益(扣除)0.02元,每股净资产2.73元,净资产收益率1.1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2178万元,营业收入9.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2861万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25.5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孚日股份一季报显示,公司实现净利润2862万元,与去年四季度相比大增96.73%。与相似,将实现由传统的纺织企业向新兴太阳能企业的飞跃性转变,光伏业务开始贡献业绩。
据了解,孚日股份CIS薄膜太阳电池组件研发及生产项目拟建设规模为年产CIS薄膜太阳电池组件60MW,预计09年第三季度投产,CIS薄膜是由铜、铟、硒等金属元素组成直接带隙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其对可见光吸收系数是所有薄膜电池材料(a-Si、CdTe等)中最高的,而原材料消耗却远低于传统晶体硅太阳电池,还与德国ALEO
SOLAR
AG公司合资生产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项目也开工建设,预计08年度将有3-5MW的产量,按照08年3月市场价格,预计可实现8000万元左右收入,约500万元净利润。
利润增长背后有“水分”
在我国行业中,纺织行业比全国工业更快恢复。2010年1-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同比增长了119.7%,高出纺织行业45.11个百分点。从纺织10个不同的子行业分析来看,不同子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盈利额均实现了较快的增长。其中,棉纺、丝绸、化纤、纺机行业的利润增速均在1倍以上,化纤行业增速则达到了86.45倍。
数据显示,在行业利润增加的绝对额上,2010年1-2月,纺织全行业利润额同比增长了97.48亿元,其中棉纺业、化纤业、服装业对全行业利润贡献比重分别为34.25%、23.84%、13.17%,位居前三位。具体来看,2010年1-2月棉纺业利润同比增幅达105.78%。
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到纺织业正在逐渐走出低谷,但这类高额的增长速度尚有着很大的水分存在。
统计显示,纺织服装行业64家公司2009年一季度净利润合计为15.06亿元,四季度为24.75亿元,而今年一季度净利润总额只有10.86亿元,同比下降29.13%,环比下降57.46%。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今年一季度的出口恢复导致了上市公司业绩大幅增长,但是这种高增长主要建立在2009年初出口大幅下滑后的较低起点之上,不可盲目乐观。海关数据也表明,我国出口商品的产品目前很少有涨价空间。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