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登上国家战略位置(受益股)_股票_证券_财经

文化产业登上国家战略位置(受益股)

加入日期:2010-5-7 12:50:59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读:
  文化产业登上国家战略位置 市场规模达8000亿
  我国文化产业结构调整要明确五项任务
  去年市场规模达八千亿 文化产业今年将迎重大机会
  13家中央文化企业被认定转制 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三类企业获实质利好好
  招商证券: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指导性文件出台 传媒行业荐4股
  传媒板块:行业步入发展黄金期 重点关注3只股
  中投证券:关注积极应对融合与变革的公司 推荐传媒行业6股
  第一创业:三网融合促使行业变革 新投资机会 看好4只传媒股
  文化产业受益股一览

  文化产业登上国家战略位置 市场规模达8000亿
  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6日联合发布的《文化蓝皮书:2010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指出,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国内外市场规模大约为8000亿元人民币。
  报告认为,2009年堪称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转型之年。国际金融危机凸显了文化产业的特殊优势,文化产业已经登上了国家战略性产业的位置。
  报告指出,数字化和网络化进展迅猛,新媒体新业态开始唱主角。2009年,在3G等概念的推动下,手机网民一年增加1.2亿,达到2.33亿人,占整体网民的60.8%,手机上网已成为中国互联网用户的新增长点。
  《文化蓝皮书》指出,2009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在这一规划中,首次明确提出创意产业,并把它置于优化文化产业结构、需较快发展的重点文化产业门类之首。
  《文化蓝皮书》指出,2009年,国内演出市场并没有因金融危机而萎缩。整体来说,演出的总供应量不断增加,观众的需求量也有所增长。
  据新闻出版总署统计,虽然受到金融危机冲击,中国新闻出版业2008年仍保持持续增长、稳中有升的态势。报告认为,2010年被称为出版业的改革决胜年,中国出版业的发展将在2009年改革全面深化的基础上,基本完成全国出版机构的企业化转制。国有民营合作将成出版重点。
  《文化蓝皮书》指出,2009年有线电视用户预计达到1.74亿户,比2008年增长了6.10%。其中,数字电视用户达6199万户,占全国有线广播电视用户的35.63%,比2008年增长 36.94%,这是自2006年发展数字电视用户以来,增幅最大的一年。
  报告指出,电影产业方面,2009年中国故事片产量达456部,居印度、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三位。(.中.新.网)
 


  我国文化产业结构调整要明确五项任务
  昨日,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在北京发布《文化蓝皮书:2010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文化蓝皮书》认为,我国文化产业结构调整要明确五项任务,今后5-10年是文化产业和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重大机遇期,有关部门要制定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政策。
  《文化蓝皮书》主编之一,文化产业发展总报告执笔人张晓明指出,2009年产生了中国动漫第一股广东奥飞,充分显示出市场对文化产业化发展趋势的认可。目前国际前沿的研究认为,文化创意产业与一系列相关产业关联度越来越高,产业边界越来越模糊,以至于需要在做文化产业的统计时,不仅要将文化产业本身列入统计,而且应该将相关产业中与文化创意有关的个人及其产值列入统计,才接近于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这表现出将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政策进行整合的明确取向。
  《文化蓝皮书》指出,文化产业是一个转型中的产业,自身也面临重大的结构调整任务,必须从转变发展方式中获得新的推动力和增长空间。《蓝皮书》认为,我国文化产业结构调整要明确5项任务:一是调整产品结构,既要满足消费需求更要满足生产需求;二是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关键不是做大规模,而是促进竞争和鼓励创造;三是调整所有制结构,形成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四是调整技术结构,要有一个合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要求的、多层次的技术结构;五是调整区域布局结构,在全国统一市场环境中合理配置产业资源。
  《蓝皮书》提出,为使我国文化产业具有可持续发展和内生性增长性质,需梳理产业政策,完善政策衔接,充分利用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期。
  为此,《蓝皮书》建议,首先是要完善文化产业的振兴政策。文化产业面临发展方式转型和结构调整的任务,还需要在已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选定的重点产业中进一步形成更为具体的结构调整型政策,对于产品结构、组织结构、所有制结构、技术结构、以及区域结构等对于提升发展的质量效益的重要问题予以充分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其次要制定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政策。再次是要关注文化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衔接政策。将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城镇化的基本战略组成部分,为此而制定相关政策,既是出于打造现代城市生活环境,也是出于发展低碳、绿色产业需要,是极其必要的。此外还要高度重视文化产业与外贸出口政策的衔接。要利用国际市场创意产品进出口迅猛增长的形势,特别是利用我国在创意产品市场上已经形成的优势地位,合理处理文化产业的外贸和内需关系,将文化产业作为新的出口增长点看待,使用出口导向产业相关政策加以鼓励。(证券时报)

 

  去年市场规模达八千亿 文化产业今年将迎重大机会
  社科院6日发布的《文化蓝皮书:2010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指出,去年我国文化产业国内外市场规模大约为8000亿元人民币左右,今年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将给文化产业带来重大机会。
   蓝皮书主笔人、社科院文化产业研究所副主任张晓明表示,我国宏观经济在金融危机的推动下正在加速转型,这将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重大需求,作为第三产业中最具代表性的服务业,文化产业对于国家宏观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对于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有重大意义,也有重大机会。
   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上,蓝皮书提出,下一步有关部门要完善文化产业的振兴政策,制定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政策,关注文化产业与城市化发展的衔接政策,并要高度重视文化产业与外贸出口政策的衔接。
   在分析去年文化产业发展特点时,蓝皮书指出,总体来看,传统业务基本平稳,趋于停滞,新兴业务特别是增值性的业务增长迅速。
   具体到三大传媒部门上,从广电行业来看,付费数字电视发展比传统的广播电视要快得多;从电信行业来看,移动电话比固话发展迅速得多;从网络的角度来看,手机上网发展速度极快。从出版行业来看,数字出版总量也在去年第一次超过纸介出版。
   张晓明认为,下一步,广电行业将联手电信行业在市场化改革方面迈出步伐,尽管中间还有一些博弈,但这个发展趋势不可避免。

  


  13家中央文化企业被认定转制 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财政部5月6日消息称,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宣部关于转制文化企业名单及认定问题的通知》规定,学习出版社等13家中央所属文化企业已被认定为转制文化企业。
  13家转制中央文化企业为学习出版社、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人民文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美术出版总社、中国美术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三联书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现代教育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以上13家中央文化单位将按照《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政策规定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自转制注册之日起免征企业所得税。有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文化单位转制为企业,自转制注册之日起对其自用房产免征房产税。 (.财.政.部)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三类企业获实质利好
  近日,央行会同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九部委联合发布文件,要求金融加强对文化产业振兴的支持。
  文件强调,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发适合文化产业特点的信贷产品,金融机构要完善授信模式,根据文化企业的不同特点,积极探索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融资租赁等贷款品种。同时,要扩大文化企业的直接融资规模,推动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另外,保险机构可开发适合文化企业特点和文化产业需要的保险产品,文件还明确指出,中央和地方财政可通过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给予贷款贴息和保费补贴。另外,财政还应支持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目前,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已着手启动,该基金由中央财政注资引导,吸收国有骨干文化企业、大型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认购,重点扶持我国演艺娱乐、动漫游戏、影视制作和发行放映、出版发行、文化会展、网络信息传媒等传统和现代文化领域的发展。
  国信证券传媒行业分析师陈财茂分析,这些政策将对文化产业上市公司产生实质利好,具体而言,更积极的信贷支持政策将有利于有线电视行业的升级改造,宽松的再融资政策有利于出版发行类公司进行整合,而保险以及财政支持,有利于降低影视制作等内容创意产业的风险。(.重.庆.晚.报)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博客会员、合作方、加盟会员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