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盘中跌破2800点 短线反弹是否可期_股票_证券_财经

沪指盘中跌破2800点 短线反弹是否可期

加入日期:2010-5-5 12:42:30

  股指连日下挫,市场不断出现新低。沪指早盘曾一度跌至2795点,再创近7月新低。盘中各板块出现分化,券商、期货、保险、地产持续疲弱,有色金属今早也再入下跌行列;农业、电子信息、医药走强。盘中个股涨跌各半。

  今日早盘由于市场尚未完全消化央行上调准备金的利空影响,加之美股暴跌,沪深两市开盘再度双双低开,股指在保险、地产拖累下,创出年内新低。接近尾盘地产股企稳回升带动股指有所拉升。

  截止午间收盘,上证综指报2802.24点,跌33.04点,跌幅1.17%;深成指报10796. 7点,跌164.08点,跌幅1.50%;沪深300指数报2979.08点,跌40.37点,跌幅1.34%。

  地产板块今早跌势不减,低开后持续低位攀升,接近午间尾盘,板块指数出现拉升,带动股指小幅反弹。目前板块跌幅超过1.4%。

  农业板块两日来积极上涨,八成个股红盘,福成五丰早间已经强化四封死涨停。新赛股份、新五丰、隆平高科、农产品逐级上攻,涨幅均超4.0%。

  今日区域概念再现生机,受此新一轮最大规模对口援疆的消息推动,新疆板块逆势上涨。盘中仅三只个股下跌。

  个股方面,硅宝科技、超图软件、华谊兄弟等创业板个股今早表现突出。

  消息面看,沪深两市已有583家上市公司对今年上半年业绩进行了预告。预报显示,有272家预增,73家预盈,其中有20家公司连续三个季度增长,报喜公司占业绩预告公司的六成。

  ----------------------------

  短线反弹可期 空间难以乐观

  五一期间央行年内第三次公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受此影响周二A股市场再度缩量调整,依然维持探底格局。我们认为,短期加息预期弱化,股指波动区间有望逐步收敛,两市阶段筑底格局有望形成。而对投资者而言,需要耐心等待趋势反转的时机,激进的投资者则可以在严控仓位的前提下,持有成长性良好、技术面上有中期均线支撑的强势股。

  股指走势方面,上证指数的重心下移并未停止,但在连续4个交易周的持续下跌中跌势已有所弱化,股指在近2个交易日盘中的下跌速率初显收敛态势。同时,4月中旬以来的2个下跳缺口也增加了股指技术反弹的要求。不过,由于市场缺乏信心支持,盘中反抽力度依然偏弱,如上证指数周二盘中高点2862.55尚未能有效触及5日均线的压制位置。综合看,政策偏空因素的困扰有所消退,但缺乏新增资金入场,使得市场目前仍不具备向上大幅推动的驱动力,因此随后可能存在的反弹空间极为有限。

  盘面观察,拖累股指的最大做空力量依然来自于房地产板块。尽管上周地产指数连创新低之后跌势趋缓,且在下跌过程中明显缩量。但在昨日市场中,不少地产股再次遭遇杀跌,10多只个股跌停报收,地产指数跌幅超过了5%,即使是部分业绩有望持续增长的地产类上市公司,也不断被错杀在情绪宣泄的抛售行情中。尽管我们认为,房地产板块在筑底阶段未完成前不宜大幅建仓,但不能否认的是,持续下挫的房地产板块再度下行空间已经较为有限。此外,上周末汇金对三行再融资的支持表态,对于随后市场信心的稳定有一定帮助。近期一线权重股能否探底成功值得期待。

  同时,市场估值体系的重新搭建,仍需要大、中小市值品种结构性调整交错修正来完成。昨日,前期强势的医药、传媒、电子等中小品种再度活跃。如受发改委拟定生物医药产业振兴规划消息影响,医药板块在周二异军突起。前期市场下挫中医药指数调整力度较为有限,多数医药类上市公司2009年年报及2010年一季报业绩稳定增长,支持相关上市公司未来股价具备提升空间。以往行情中,此类防御性板块的相对强势也同时是市场整体弱势格局的表征。此外,以信立泰为首的中小盘股能否完成中期调整,再度带动成长股盘中轮动,也将成为随后市场再度活跃并促成筑底行情完结的主要因素。

  操作上,自股指期货开启以来,两市盘中指数的波动幅度明显加大,这对于短线把握交易性机会带来一定难度。因此在市场没有形成明显的趋势性投资机会之时,我们仍不建议投资者在早期筑底阶段较多介入。板块方面,建议可少量参与尚处于中期均线之上的电子、食品、农林板块中的强势品种,以及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小的煤炭、医药行业。(西部证券)

  又见“破发”“破净” A股见底信号?

  四月下旬以来,大盘一轮猛烈的单边下挫令A股市场重新步入下行通道。与此同时,市场上“破发”、“破净”现象也相继出现,昨日,创业板新股宁波GQY、数码视讯上市第二个交易日即跌破发行价,创下创业板历史上最快破发记录;而安阳钢铁、华凌钢铁收盘股价跌破每股净资产。“破发”、“破净”究竟是见底信号,还是熊市先行指标?不少分析师认为,随着结构性泡沫的破灭,“破发”现象将继续在高定价的中小盘次新股中蔓延,而周期性板块还有可能继续调整,市场重心将逐步下移。

  “破发”、“破净”卷土重来

  昨日,宁波GQY和数码视讯创出了创业板新股上市最快“破发”记录。上述两只股票于4月30日首发上市,在创业板炒作氛围整体退潮的大背景下,首日表现明显透出“凉意”,宁波GQY和数码视讯首日双双高开低走,涨幅分别仅5.02%和4.04%。而勉强浮于发行价仅一天,昨日,上述次新股均以超过6%的跌幅低开,开盘即双双击穿发行价。此后股价持续低位震荡,直至收盘,宁波GQY收报62.55元,较发行价折价3.77%;数码视讯收报57.76元,较发行价折价3.57%,成了创业板历史上最快失守发行价的个股。

  除上述两只创业板股票外,其他不少次新股近期也都出现了“破发”或逼近“破发”边缘的现象。统计显示,4月以来上市的次新股近期正集中面临“破发”风险,以昨日收盘价计算,创业板次新股中瑞思创、数字政通、安诺其,中小板次新股联发股份、长青股份,较发行价涨幅都在10%以内,这意味着,这些股票在一个交易日内就可能击穿发行价。

  在次新股密集破发的同时,在熊市里随处可见的“破净”现象也在昨日出现。安阳股份、华凌钢铁收盘股价跌破每股净资产,折价幅度分别为0.86%和7.42%。此外,长春经开、河北钢铁、马钢股份也都徘徊在“破净”边缘。

  调整幅度超过1月份

  此轮大盘的下挫行情不禁让人联想起今年1月下旬开始的阶段性调整,从上证指数K线图看,两次调整形态较为类似 。统计显示,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的调整中,上证指数在11个交易日中累计跌幅达11.1%,而自4月15日以来,截至昨日,上证指数在13个交易日内累计下跌11.3%,调整幅度已超上一轮。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一轮调整中,也一度出现过次新股密集“破发”的现象,并在大盘股中国一重上市首日“破发”中达到高潮。有趣的是,那之后大盘却企稳反弹,出现了一轮中小盘股疯狂上涨的行情。

  这不禁让人联想,新股上市后迅速“破发”以及“破净”股票的出现,是否是下跌见底的信号呢?采访显示,多数分析师并不认同这一观点。上海证券策略分析师蔡钧毅指出,在目前市场化的新股定价体系下,此前随着二级市场创业板和中小板的价格不断的上涨,询价机构给予最新发行的新股价格就相对比较高。由于新股定价和上市之间存在时间差,一旦市场呈现调整格局,在顶峰时发行的定价就成了相应的高价,这些“生不逢时”的新股上市后跌破发行价就在所避免。

  新股是否“破发”与二级市场整体走势关系紧密。蔡均毅认为,中小盘全局性行情已经基本结束。此前创业板行情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供求关系不平衡的刺激,随着新股不断上市,市场容量逐步扩大,行情演绎的主要动力将由供求关系走向基本面。短期看,在前期结构性泡沫破灭的背景下,中小盘次新股“破发”的现象还可能持续。

  而对于“破净”现象,他认为,钢铁股破净并不代表市场出现投资机会。“历史上钢铁股一直是‘破净先锋’,目前钢铁股的整体估值距离历史最低还相距甚远。”他指出,在流动性收缩和部分行业政策尚未明朗的背景下,周期性板块还会继续调整,中期市场还将处于相对偏弱的状态。在宏观经济和政策的博弈下,大盘走势可能表现“胶着”,但整体市场的活力将会明显下降。(上海证券报)

 


以上信息为博客会员、合作方、加盟会员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