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振兴规划将出 基金热捧(附股)_股票_证券_财经

生物医药振兴规划将出 基金热捧(附股)

加入日期:2010-5-4 12:38:46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核心提示】有关生物医药产业规划正在研究制定中的消息在上一周就已经有过报道,近日据华夏时报消息显示,估计该规划8月份可能出台,这与前期相关报道相比,在时间点上更为确切。我们认为,生物医药产业规划的出台,并写入十二五规划,对该产业的发展无疑是具有催化剂的功效。

  导读:
  发改委正拟定生物医药产业振兴规划
  基金1季度热捧7新兴行业公司 盯梢医药生物
  医药指数屡创历史新高 一季度基金扎堆进驻
  基金一季度超配医药股比例增大(名单)
  基金集体潜伏医药牛股:悄悄的进村 打枪的不要
  国泰君安:政策持续倾斜 继续强烈看好行业荐15只医药股
  招商证券:高估值下四大角度精选医药股
  制药类、生物科技上市公司指标龙虎榜

  发改委正拟定生物医药产业振兴规划
  在新医改紧张推进之际,国内生物医药产业振兴规划又提上日程。
  由发改委牵头制定的生物医药产业振兴规划,正在紧张制定中。华夏时报报道,一医药行业负责人透露,振兴规划方案由发改委牵头,目前专家正在调研、讨论,2-3个月后会出台。
  该人士表示,国家十二五规划,将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这次生物医药振兴将纳入到十二五规划中,成为核心战略支持新兴产业之一,作为重点扶植发展的对象。
  4月21日,一参与方案制定的专家透露,方案现在还是在讨论阶段,最近召开了一些讨论会,一些企业也参加了,初稿还没有出来。
  此前,新医改已经引发医药行业整合,而生物医药振兴规划要求对医药行业实施更高的保障体系升级,特别是实施新版GMP认证,这将促使优胜劣汰,引发新的行业大整合。
  振兴规划待出
  据了解,战略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生物制造、信息网络、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预计年内国家将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生物医药振兴纳入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这意味着,国内医药行业将迎来国家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参与方案制定的该专家透露,方案主要是由发改委牵头,工信部、财政部、科技部等部委参与,近期陆续展开了多次讨论,研讨会也有一些企业参与。
  一证券分析人士也表示,十二五规划应该是在下半年开始做,明年初出来,但有些振兴规划可能之前出来。
  由于研发水平有限,我国制药企业生产的药品97%以上是仿制药,自主创新研发药品所占的比例相当小。国外研制一个新药需要8年的时间,平均花费3亿美元,而国内企业仿制一个新药只需几百万元,3-5年左右时间。
  低水平的重复仿制,让我国制药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难以有所作为。截至目前,国内未研发出一个能打入国际市场的化学新药;作为国粹的中药,至今也未有一个产品畅销欧美,这让国内医药行业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制定生物医药振兴规划,需要把生命科学前沿、高新技术手段与传统医学优势结合起来,研发适应多发性疾病和新发传染病防治要求的创新药物,形成以创新药物研发为龙头的医药研发产业链,大幅度提升生物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参与方案制定的专家表示,这次振兴的重点首先还是实现医药研发关键技术突破,创造出新药品。
  上述医药行业负责人表示,我觉得这次生物医药振兴规划比较突出的重点是有两个:一是升级;二是占领制高点。升级包括三方面:产业升级、产品升级和保障体系升级。
  占领制高点,就是要占领最新技术平台,国家将鼓励创新,在基因药物、遗传工程药物、酶工程药物研发方面,国家将给与资金和政策的扶持和支持。他续道。
  十一五计划国家就对生物医药企业给予专项资金支持,特别是抗肿瘤药和靶向药物,国家给予了大量的资金扶持。一医药企业人士表示。据其透露,生物医药振兴规划征询了江苏恒瑞、先声药业等企业的意见。而上述两家企业是国内领先的抗肿瘤药物和靶向药物研发生产企业。
  参与方案制定的专家表示,征询意见的企业也包括中药企业、化学药企业,国家将会加大对医药行业的投入,加大对新药研发的国家专项支持。不过由于规划尚在讨论中,具体将会投入多大资金,还没有明确。
  或促行业整合
  生物医药振兴规划尽管对医药行业是个利好,但是在如何制定落实方案上,专家、企业、部委还存在着分歧。要做的事情很多,工作重点还没最终确定下来,方案框架也没形成,初稿还没有出来。参与方案制定的专家表示。
  上述医药协会负责人表示,为了确保医药行业、产品创新升级,国家将会实施质量保障体系升级,其中将会实施更高更严格的GMP认证,达到国际上最好的特别是美国的水平。
  不过,该人士表示,这次新版GMP认证,不会强迫企业必须认证,采取自愿的原则,现在希望企业自己主动升级GMP标准。他表示,但是有条件的企业,必须强制执行GMP认证。
  之前,国家药监局预计新规范的实施,合规企业仅硬件投入就需2000亿~3000亿元。
  生物医药产业振兴规划的实施,推动保障体系的升级,也将推动医药行业的产业整合。国家药监局经过评估显示,新版GMP认证标准实施后,有500-800家企业通过不了,这将导致医药行业兼并重组和一些企业关闭。
  目前国内有308家中药注射液企业,其中160多家企业主动停产。国家药监局安监司一人士之前在一个会议上表示。
  鉴于此,国家药监局表示,此次GMP在目标产业整合的同时,也将慎重实施GMP认证。国家药监局安监司负责人此前表示,初步设想是,新建厂房和车间需要按照新GMP实行;基本药物生产企业要率先实施新版GMP;旧有厂房等改造将有2年左右的过渡期。
  但是这遭到医药行业的反弹。分步走给予过渡期,这是不可行的,上述医药行业负责人表示,基本药物都是一些普通常见药,风险小,应该是风险比较大的疫苗行业等率先实施新版GMP;目前疫苗行业出现多起质量安全事件,在实施新版GMP上,应该先行。


  基金1季度热捧7新兴行业公司 盯梢医药生物
  2010年4月22日,基金一季报公布完毕,据公告显示,股票类QDII基金一季度继续维持较高的权益类投资比例,在持仓上机构加重配置消费、医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等行业,而周期性行业遭减持和低配。
  据天相统计显示,基金一季度末股票仓位平均为81.95%,相比上个季度末下降了3.74个百分点。封闭式基金仓位平均下降6.1个百分点,股票型开放式基金仓位平均下降了2.86个百分点,混合型开放式基金股票仓位平均下降了3.84个百分点。
  有数据显示,行业配置中,基金进一步偏向新兴产业,在多个行业均有基金增仓的表现。据统计在新兴产业中,信息技术业、医药、生物制品行业为基金增仓的重点行业。
  基金增持华兰生物(002007)等个股
  华兰生物(002007)4月21日公布一季度业绩,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净利润2.06亿元,同比增长500%;基本每股收益0.57元。报告期内华兰生物(002007)获得多家基金增持。
  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汇添富均衡增长、融通新蓝筹、汇添富成长焦点、大成蓝筹稳健、兴业社会责任等6只基金合计持有5309万股。华兰生物(002007)表示,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主要依赖公司血液制品销量增加,以及公司控股子公司华兰生物(002007)疫苗有限公司甲流疫苗等产品。华兰生物(002007)的主营业务是生产、销售自产的生物制品、血液制品。属于新兴产业中的生物制药。
  在新技术行业方面,主要以LED产品为业务主的三安光电(600703)也倍受基金关注。根据公司2009年年报,去年三安光电(600703)实现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1.8亿元,同比增长246.11%;基本每股收益0.71元,同比增长153.57%。有分析人士指出,三安光电(600703)就是凭着去年的业绩吸引众多的青睐。
  据统计,基金去年第四季度,共持有三安光电(600703)1632.76万股,今年初,三安光电(600703)提出了高送配方案,式的基金等机构在二级市场上继续加码公司股票,公布数据显示,2010年1季度共有七家基金一家QFII持有三安光电(600703)共计5547.8万股。 (www.ccstock.cc)
  国电南瑞(600406)、金风科技(002202)、同方股份(600100)、东阿阿胶(000423)、国电电力(600795)等多家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均在不同程度上有基金增持的表现。
  增持主因产业结构调整
  方正证券基金研究员洪枫表示,现在从大环境来看,国家正在积极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这些新兴行业的上市公司容易从中得到发展,价值也容易得到提升。对比传统行,新兴行业的成长性更受到关注,而且从市场估值方面来看,中国已经走过了由轻工业转型重工业的道路,而现在重工业的已经达到了巅峰,很难再取得进一步的发展,相对估值比较低,而新兴产业现在的估值较高,作为基金公司,更愿意去持有这种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股票。
  我认为基金这样做调整,主要来自是宏观调控的影响,现在经常再说的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影响了基金的投资策略所以基金愿意去选择新兴产业进行投资银河证券的基金研究员李薇也这样表示,而且,从产业政策的调控上讲,国家有意的在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根据大环境的影响也促使基金作出这样的选择。
  她还说道:现在不论从新兴产业的公司数量、利润、营业额来看,投资新兴产业或许会得到更多的收益,只要这些上市公司能够达到预期的收益目标。对于基金选股这一块,从前散户的选股基本都是从技术上进行分析的,而现在不论基金还是散户,都是从价值中选股,这样能够保证自己的收益。
  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虽然新兴产业的前景很不错,但这一行业的投资机会要看管理层会出台多少针对政策,还要看产业发展和产业引导。在新兴产业概念股中,估值是缺乏依据的,因为它没有参照物。(证券日报)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博客会员、合作方、加盟会员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