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行价调至1.6倍市净率 农行“A+H”冷启动_股票_证券_财经

发行价调至1.6倍市净率 农行“A+H”冷启动

加入日期:2010-5-31 8:00:47

  5月28日,农行IPO(首次公开发行)分析师研究报告定稿。按正常程序,该行A股首发申请在经过中国证监会发行部的预审之后,不日将正式接受发审委的审核,H股部分也将赴香港交易所聆讯。

  农行一位高层告诉本刊记者,“A+H”两地同时上市是既定战略,这一设想并未改变,农行依然在按照既定时间表备战。

  “我对农行IPO如期成功发行有信心。”在上述高层看来,这种信心源于对海外投资者的广泛接触,投资者对中国银行业最后一个大型投资机会兴趣浓厚。多位知情人士早前透露,高层已明确农行IPO时间优于其他大行再融资,7月被视为“窗口期”。

  不过,一位外资投行人士透露,就在5月26日召开的农行承销商会议上,因为对定价、配售等进展不甚满意,该行一位高层对在座的投行“大发雷霆”。

  一名农行A股承销商直陈,“国内基金现在普遍不情愿买”,有购买意愿的一家大型基金甚至提出只接受1.2倍市净率(每股价格 / 每股净资产)的定价,和农行管理层的心理预期差距太大。

  分析人士透露,定稿的分析师研究报告中,预期发行价的市净率略超1.6倍,市盈率约11倍。1.6倍市净率目前已成农行一降再降的底线。以农行当前约1.50元的每股净资产计,这相当于每股约2.50元的发行价。

  发行方和市场机构对价格的认知存在差异很正常,但农行所面临的估值争议如此受到关注,有关各方对发行价格和最终融资额的忧虑溢于言表,则有几层特殊原因。一是前几家大银行上市之路虽然成功,但也时常难以摆脱“贱卖论”的困扰;二是农行自身的价值不够透明,“三农”业务备受争议;三是在当前欧元区金融危机有蔓延之势的大背景下,逆势发行的前景不容乐观。

  尽管业界普遍预期官方将会通过多种方式力保农行IPO发行成功,5月27日,财政部也出台了有关“三农”业务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但多位资深业内人士均表示,市场的力量不可低估,“不要指望有救世主”。

  分析师的为难

  数位知情人士证实,5月28日并非市场盛传的农行A股“上会”之日,而是在当日完成“上会”前的必要一环,做出分析师报告。不过,一些参与其中的分析师感到左右为难,因为他们隶属于承销团队,是较早有机会聆听上市公司最新财报的人员,日后,他们的报告将会成为投资人的投资参考,而对农行的负面看法却使其难以着墨。

  除了同业比较的因素,市场投资者和分析师普遍对农行的“三农”业务边界划分和“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成效心存疑虑,担心“亏了也不知道亏在哪里”,认为农行的改革不够彻底,投资风险不容小觑。

  农村业务其实占农行的业务比重不过四分之一。而现在银行内外普遍的看法,是认为“三农”业务“不赚钱”。来自财政部和银监会的消息都称,目前,农行已经把县域业务都算做“三农”业务,这样“故事好说一些”,可以摇上“城镇化的大旗”。

  一位受访分析师表示无奈,他们所接触的投资者都缺乏强烈的投资意愿,如果采取包销制,承销商承诺在承销期结束时将售后剩余证券全部自行购入,压力太大。

  他表示,虽对农行持保留意见,但很难在农行IPO时出具“不建议购买”的报告,这将连累所在公司一起“承压”;但要违心大唱赞歌,也非所愿。

  这位分析师给自己选了两条路:一种是简要写一个报告敷衍了事,等到大跌之时,再做深度分析;一种是按照惯常做法,先把问题一步到位地说完,然后在农行IPO时给予相对正面的评级。

  一位投资银行家透露,去年一家著名美资投行的分析师,就曾发明了一种表达保留意见的做法,即在报告中高唱赞歌,而在会见投资人时则大谈反调,表示自己“身不由己”。

  他更透露,外资投行在熊市承销IPO发行时通常惯用三招。

  首先,在报价区间未定前,给管理层营造花团锦簇的氛围,及投资者兴趣盎然的假象,鼓励管理层尽早发行;其次,在分析师报告中,则把定价区间的下限定得尽可能低,吸引投资人入场,然后再拉高定价,但经验反复表明,通常最终的定价只会低不会高;第三,就是把公司管理层全力推向路演,此时当事人已经骑虎难下,无论定价高低,只得硬着头皮接受低价发行。

  他提醒,希望当事各方对市况及农行的基本面都要有清醒认识,不要过度沉寂于一些雾里看花的虚假繁荣。

  确实有参与承销的一位外资投行人士介绍,国外的预售情况较好,中东一个富商提出一次性出资几十亿美元认购。但5月后,受市况影响,海外投资者的购买热情稍有受挫。

  另一位外资投资人士表示,对一件投资品感兴趣,不见得一定会埋单,关键要看发行价格。他认为,投资意愿能够转化为有效的投资需求,恐怕要在揭开发行价区间的面纱之后,方能见分晓。

  调低定价预期

  “农行在私下接触一些投资者,报价是每股3元。”早在三四月间,就有市场人士如此透露。接近交易的知情人士称,农行现在每股净资产在1.5元-1.6元左右,因此彼时的报价意味着2倍市净率,这正是农行最初的心愿。

  随着市况的持续走低,知情人士透露,农行已几度调低了发行价格预期。农行高层原本表示,“市净率低于1.8倍,宁可等两年再发”,但近日,农行将发行定价预期再次调低至1.6倍市净率。这意味着农行的发行定价预期约在2.50元。

  一位外资投行人士透露,1.6倍的市净率定价是农行目前能够承受的最低限度,因为这几乎是目前中资上市银行中的最低水平。

  但市况难料,眼下整个全球资本市场整体相对低迷,汇丰H股的市净率甚至跌到在1.2倍。虽然因为金融业牌照受管制,中国商业银行有溢价,但目前二级市场价格也只有1.5倍到2倍的市净率水平。中行目前价格最低,H股的市净率约1.5倍。农行的定价想要高于中行,市场是否认可,依然是个未知数。

  参与农行IPO承销的一位分析师认为,要是市场太过低迷,不应排除延迟上市的可能。即使现在经过证监会预审,也只是上报一个大致范围的预发股数。

  不过,也有另一位农行A股承销商高层认为,现在的压价是机构的策略,“到时候认购的时候肯定都要抢。农行是机构投资者多多少少都要配置的。二级市场一下子买不了那么多,只有在一级市场买。”而近日A股的下沉,也有分析认为是公募基金在腾挪仓位准备认购农行。

  他指出,银行股的估值也应该参考的市盈率(每股价格/每股收益),而不是仅仅看市净率。现在银行股的市盈率平均在11倍左右,相对于2010年业绩的动态市盈率仅八九倍,是历史低谷,风险很小。对比50年期国债4%的票面利率,银行股对应的是约12%的收益率,是国债的3倍,但是农行每年的分红就有3%,还有二级市场和IPO的价差。他认为,农行的最终定价应该比中行略高,比工行、建行略低,“1.6倍的市净率应是合理下限”。

  参与农行IPO承销的一家券商分析师认为,按照市净率略超1.6倍发行压力较大。不过,他也预计,农行在上市后,每股收益被摊薄至0.26元左右,但每股净资产能抬高至1.80元,假设现在按1.6倍发,上市后有10%的溢价,发行后市净率也会自动降到1.5倍左右,和中行持平,应能为市场所接受。

  两地齐发未变

  农行管理层内部,仍对募资前景表示乐观。

  农行副行长潘功胜此前曾对本刊记者明确表示,该行在IPO之前,除社保基金能以净资产价格入股,农行将不再考虑引入其他战略投资者。目前农行正在洽谈的一般都是能接受IPO定价的基石投资者。所谓基石投资者,通常是指一些大型的机构投资者、知名企业或有影响力的富商。他们的投资承诺是对公司基本面和前景的肯定,能够给市场以信心。但同时往往也需要承诺锁定六个月到一年。接近农行IPO交易的有关人士透露,因为市况不好,农行给予的配售比例较高。

  农行有关高层没有否定传言中的买家中石油(601857.SH/00857.HK),仅表示一些有实力的投资者“表示了浓厚兴趣”。

  针对中投公司是否认购农行股份的市场传言,前述农行高层表称,中投符合基石投资者的资格,已经排除了关联交易之嫌,但是否会认购现在还不得而知。汇金公司为中投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前者向农行注资1300亿元人民币的等值美元,和财政部一起并列农行大股东。

  尽管市况堪忧、争议不断,甚至股东方也提出“不必这么急”,农行管理层仍希望尽最大努力确保既定的上市目标。

  农行上述高层告诉本刊记者,“A+H”两地同时上市的设想并未改变,不会出现市场所传说的农行将在A股率先上市。

  有关投行人士解释称,如果农行不能实现两地同时上市,那么既定的融资金额将无法实现。按照眼下市况,即便同时发行,其融资规模也可能大打折扣,缩水近三分之一。农行最初希望的筹资规模在300亿美元左右,但最终的融资规模要视发行情况而定。

  按照农行的既定策略,他们希望两地筹资规模各占50%。按照港交所的相关规定,投资者不可以同时在A股和H股同时购买一家公司的股票,以防止不当套利。不过,接近交易的权威人士透露,为确保发行成功,农行正力争打破这一惯例。

  接近交易的权威人士介绍说,如果国内与国外的承销情况差距较大,不排除推出回拨机制,来平衡A股与H股的供求,但是涉及外管局审批,操作相对比较麻烦。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