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弹?反转?15倍PE下机构斗法_股票_证券_财经

反弹?反转?15倍PE下机构斗法

加入日期:2010-5-30 14:58:54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A股中期底部有待确认
  目前,一场关于A股底部的争论正在展开:是震荡筑底,还是二次探底?对此,市场存在较大分歧。我们认为,底部不是一个点位而是一个区域。即使未来出现下探本轮调整新低2481点的情况,也属于筑底过程的合理范围。
  比悟性:政策底发出信号
  从历史上看,A股市场的一些重要底部,往往伴随着利好政策的出台。不过,政策累积效应的显现有一个过程,因此,投资者认识政策底早晚,往往反映悟性的高低。
  信号一:调控面临两难。5月13日至14日,温家宝总理在天津调研时表示,当前国民经济继续回升向好,但国内外形势仍然极其复杂,宏观调控面临的两难问题不少,必须冷静观察、沉着应对,深入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全面落实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切实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温总理还强调,要防止多项政策叠加的负面影响。
  悟出道理:我国经济复苏从保增长阶段到调结构阶段,再到目前的两难阶段。宏调的方向不变,但力度和节奏发生了微妙变化,这就为股市修复提供了基础。
  信号二:中美慎重退出。5月24日至25日,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中美双方达成共识:刺激政策退出要高度慎重。与会中美部长们认为,从总体上看,目前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还不牢固,又有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的不确定性,所以,对于退出战略的时机选择一定要很慎重,实施的步骤一定要扎实稳健。
  悟出道理:中美经济刺激政策慎重、同步退出的概率加大,中国先于美国加息的可能性变小。
  信号三:楼市调控地方细则温和。一些地方楼市调控政策近期陆续出台。北京市率先推出的细则中最为严厉的要数限购令,即同一购房家庭只能新购买一套商品住房。青岛和深圳等地出台的细则没有明确限制家庭购房套数,但对三套房贷款问题都作出了规定,基本按照国家政策上限执行。相比之下,随后出台的广州、重庆等地细则更加温和,不仅没有明确限制家庭购房套数,对于三套房贷款也没有明确规定。
  悟出道理:各地出台的细则都遵照了新国十条定下的基调,虽然政策力度不一,但没有出现层层加码、互相攀比的情况。加之,楼市调控效果初步显现,各地楼市开始降温。由于股市远先于楼市调整,从过往经验看,楼市降温之日,便是股市升温之时。
  信号四:各部委纷纷维稳。本周央行在公开市场发行一年期央行票据,收益率连续18周锁定在1.9264%不变。同时,央行一周资金净投放量达到1450亿元,加上国库现金管理所投放的资金量,总额达到1850亿元,创下4月以来的天量,有助舒缓市场流动性压力;保监会上周以来三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保险资金投资政策的调整,内容包括股票和基金投资占比上调为不超过25%;本周正在发行的基金数量达到20只,其中偏股型基金高达15只。这比之前的每周十多只基金在发,再上了一个新台阶,机构资金扩容提速。
  悟出道理:各部委纷纷维稳,与2008年底的情况类似。一定程度上说明,管理层开始认同目前的点位,认同这可能是阶段性的低位。A股的历史表明,每一次重要底部的构成都与政策有关。
  比理性:估值底分歧犹存
  对估值底的判断,是一个最具理性分析过程,因此,投资者对估值底的分歧也最大。主要有三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估值底已经来临。目前,沪深300指数的2010年动态市盈率已经降至13.5倍,即使是静态市盈率,也仅有18倍左右,基本上处于历史最低水平。尤其是目前银行股的动态市盈率只有10倍,地产股的动态市盈率15倍左右,A股已经具有了吸引力。
  第二种意见认为,高估值与低估值并存。经过股市的连续下跌,A股已经有个股的股价低于上证指数1664点时的水平;但是依然有不少股票的股价已高于上证指数最高点6124点时的水平,像医药股中就有不少个股创出历史新高。所以,目前市场处于高估值和低估值并存的局面,离极限底部还有一段距离。
  第三种意见认为,估值底并不可靠。他们认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未了,国内紧缩政策预期依然存在,宏观经济增速已经触顶,上市公司自上而下的业绩下滑压力,促使各行业估值预期向快速下跌的股价靠拢。在这种逻辑支配下,2600点也许会是今天的估值底,但或许明天估值底还将继续向下移动。因此,估值底只具备心理作用,而非趋势性选择。
  我们认为,上述三种对估值底的看法,各有其合理性。然而,必须指出的是,估值底只有建立在政策底的基础上才有意义。其实,A股历史上,政策底与估值没有必然联系。1994年7月,证监会宣布三项救市措施时A股平均市盈率22倍;1999年5月,国务院批准实施《关于进一步规范和推进证券市场发展的六点意见》,由此引发了5.19行情,当时A股平均市盈率达45倍;2005年6月,首次启动股改试点,股指跌破一千点,证监会推出《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管理办法(试行)》救市,A股平均市盈率18倍;2008年10月,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上证指数暴跌到1664点,政府出台三大救市措施和4万亿政府投资计划时,A股平均市盈率13倍。由此可见,政策救市不受估值高低约束。政策底线,是国内外经济、社会、股市的综合体现。
  比耐性:市场底有待确认
  技术派认为,市场底最主要是技术面,也就是依据价量时空。
  上证指数从1664点到3478点,共涨了1814点,按照波浪回撤比例,上证指数回撤应在0.5、0.618、0.809三个位置出现底部。对应点位分别是2571、2356和2010点。因此,本轮调整新低2481点还不是底部,A股真正的底部还没有到来。于是,就有了二次探底之说,有人甚至看低到2010点。
  我们则认为,虽然政策底不等于市场底,或者说市场底往往探底更深,但这并不能表明政策底不可靠,恰恰是因为一些大资金更懂得政策底的可靠性、重要性,但由于利益驱动,或因为调仓换股的需要,他们通常有意砸破政策底,制造多杀多恐慌情绪,使普通投资者纷纷割肉出局。因此,市场底往往很残酷。于是有熊市不言底之说,有多头不死,跌势不止之说,有大家都认为的底不是底之说。
  应该注意的是,政策底发出信号后,股市初次反弹之后往往会出现回落,但底部却是不断抬高。即使出现二次探底,投资者对于手中估值合理的股票,也不用割肉出局。散户要勇于跟主力拼耐性,静候市场底的出现。(.证.券.时.报 .汤.亚.平)


  股市正处在阶段性大熊市中
  (股票)市场始自4月15日3181点以来的下跌,其实丝毫用不着大惊小怪,因为实质上它就是6124点以来的熊市延续。6124点到1664点是下跌A浪,1664点到3478点是B浪反弹,3478点到目前就是下跌C浪的过程。至于下跌大致目标点位,留待以后讨论。
  从上证月线图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2007年5月的成交额是截至当时沪市历史上的最大成交额3.97万亿元,该月收盘点位是4109点;到了2009年7月成交额被历史性突破,该月成交额达到4.8万亿元,收盘点位是3412点;到11月,月度成交额再次达到了3.9万亿,但11月的收盘点位却仅为接近3200点。我们都知道股市有一个谚语:量在价之先,但是在2009年11月后,月度成交额再也没有突破过3.9万亿,这样在月K线的量价关系上,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双头量对应着的双头价。
  月K线上的量价关系被活生生地摆在了大家的面前。要知道这样的月度成交额天量是在这样的供求关系下实现的:一、全流通条件下,限售股不断减持及新股扩容、流通市值较2007年成倍增长;二、4万亿国家投资和十万亿银行新增贷款的投放。所以,在市场上,尽管有了2009年7月份的4.8万亿的成交额,也仅仅是让上证综指摸到了3478点(收盘为3412点),较2007年5月仅用3.9万亿元就达到4100点尚有20%的差距,说明现在市场的规模已经和2007年无法相比了。
  再来看看以上证综指为基准的沪深两地流通市值的大致数据:2007年10月底,沪市收盘点位大致6000点,此时沪深两市的流通市值约为8.9万亿元;2009年7月底,沪市收盘大致在3400点,沪深两市流通市值约为11.6万亿;令人深思的是,2010年4月21日,沪市收盘在3000点附近,沪深两市流通市值已高达15.2万亿;2010年5月14日,沪市因下跌尽管收盘点位接近2700点,但沪深两市流通市值仍高达13.8万亿。上述数据告诉我们,由于限售股的解禁和全流通时代的到来,市场规模急剧膨胀,原来3.97万亿的历史最大月成交额可以让大盘上攻至4100点,而现在却只能上涨到3200点。可以设想当2010年年底,沪深两市真正意义上的全流通到来后,资金能够支撑的点位在哪里?5月14日,沪市收盘点位接近2700点,但此时的流通市值却比6000点时高出55%。换句话说,若按市值折算点位,目前沪市大盘点位相当于9300点。也就是说,当市场再不能获得银行十万亿的巨额新增贷款的货币投放条件下,市场只能向下。
  从长期均线来看,我们依然能够清楚地看到大熊市的延续。我设定的长期均线为:120天(半年线)、180天、250天(年线)。我先说一个均线大空头排列的概念:1。满足这三根长期均线全部向下行走;2。满足三根均线依天数有序向下排列(年线最上,180天线次之,半年线最下)。在沪市历史近20年的走势中,我发现共有4次出现大空头排列的市场大熊市走势,其延续时间(至下一次大牛市起点)为:1993年12月23日至1994年8月1日(所谓三大政策行情);1999年1月25日至1999年5月19日(所谓5.19行情);2001年10月18日至2005年6月6日(所谓股改行情);2008年6月18日至2008年10月28日(所谓金融危机救市行情)。依次是约7个月、4个月、42个月、4个月。特别强调的是:当长期均线呈粘合式大空头发散时(指三条均线几乎相交然后呈空头排列),股市的调整时间最长,如2001年10月至2005年6月。
  遗憾的是,本次股市的大调整在长期均线系统上即将出现长期均线粘合式大空头发散及排列的特征。截至5月21日,120天均线为3056点、180天均线为3040点、250天均线为3029点,以此测算,大致在6月1日,三条长期均线将呈现大空头粘合,沪市大盘将再次呈现出长期均线大空头排列状。从历史上看,当均线大空头排列出现后,至下牛市起步最少也得4个月时间,这是最乐观的自6月算起的调整时间的预测,最悲观的调整时间将延续至2013年下半年,当然,股市每年都会有反弹行情出现,但仅仅是反弹。
  如果在我所说的长期均线系统刚刚呈现大空头排列的条件下,中国股市就能走出一些人叫喊的大牛市,那将真是一件中国股市历史上具有颠覆性的事件,我将拭目以待。(.证.券.时.报)


  股市不会轻易走出低迷
  股市受美国股市大涨的影响,周五跳空高开,可是市场并没有做好反攻的准备,高开后没有实现高走,股市仍然在徘徊中摸索。
  股市走出低迷并不容易,目前政策的走向仍然没有确定,房地产能否实现软着陆现在有很大的疑问,对房地产市场是关爱还是严打现在意见也不统一。新华社的文章对地方政府的房地产政策极为不满意,从舆论导向的角度看,房地产的困境还没有结束,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到底有多大谁也说不清楚。同时,国务院对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进行整顿也不是什么利好,目前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投入,如果地方政府停止或者减少投入,依靠民间资本能否维持经济的快速发展还是一个大问号。基础设施的建设还要靠政府,而除了房地产市场对民间资金有吸引力之外,其它新型产业对民间资本的吸引力不足,经济转型并非那么容易,打压房市并不一定能够带来民间资本向产业资本转移,国有央企还往房市中挤,许多地王都是央企,让民营去投资费力不讨好的制造业,可能会有明显的效果吗?
  房地产调控的政策走向会影响到下一步股市的前进方向。因为对于房地产的调控政策反映的是对当前宏观经济的判断,货币政策是紧是松目前摇摆不定,一方面担心通货膨胀造成造成资产泡沫,同时,又担心紧缩的政策会让宏观经济增速受到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不能降下来,大发展小问题,小发展就是大问题,地方政府之所以加大投入就是为了保证经济速度的增长,否则社会矛盾会更加突出。
  另外,虽然美国、欧洲的股市都有所反弹,但是不能说明他们的危机已经安然无事,而且欧洲危机对我们的影响还需要评估,欧元汇率的大幅下挫对中国的外贸出口影响也非常巨大。
  所以,投资者需要观望等待,股市还会在目前的点位上左右徘徊。新一轮的行情需要积蓄力量,政策方向不定,宏观经济形势不明,股市的涨跌都是逗你玩。(.证.券.时.报)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