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入市比例放宽 A股和股基投资升至20%_股票_证券_财经

险资入市比例放宽 A股和股基投资升至20%

加入日期:2010-5-26 8:15:52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险资也被坑了一把 解密600点暴跌背后疑点
  主流投资者并未强烈看空,不停的在暴跌后组织抵抗,但是空头却显得异常强势、冷静而有步骤
  本轮暴跌是莫名的。在理财周报在上海资本圈的交流中,几乎所有人都被如此走势打懵了。见面寒暄之后的第一个问题是,你看到多少点?
  当理财周报记者与某基金公司高层交流时,对方问:你看到多少点?
  2300点。
  你已经是很乐观的了,基金界不少人看到2000点,甚至1800点了,差不多都在看空,都在忙着减持。
  与理财周报相熟的一位知名技术派人士在5月20日下午收盘后,给翘首以待的圈内朋友们扔出的,是这样一句话,目前方向不明,各人自己裁决。
  而一位著名阳光私募老总在与理财周报交流时,也只能暂时用黄金分割定律去测算到底该跌到哪?第一道防线2380。
  另一位声名鹊起的阳光私募领袖在2600点毅然加仓,他本身的仓位很高,一直是相对多头,反正是赌了。

  四大疑团
  一些不可思议的疑团,仿佛得不到解释。

  第一大疑团是,本轮暴跌为何如此有规律而丝毫没有反弹空间?
  这一回暴跌太奇怪了,我们都认为至少会有一次反弹机会的,但是就是没有。上述私募基金老总感叹说。

  更为特殊的是,这样不反弹的暴跌,又不是连续性暴跌,而是很规整的复制着大阴线%2B连续小阳线%2B大阴线的模式,很多人都认识到,这一暴跌形态完全不同于7·29的连续暴跌,也不同于2008年的标准熊市阴跌。

  这说明主流投资者并未强烈看空,不停的在暴跌后组织抵抗,甚至抄底,但空头却异常强势、冷静、有步骤。

  那么,由此衍生的第二大疑团是,究竟谁是做空的始作俑者?
  业内甚为不解的是,本轮暴跌,似乎没有赢家。因为传统意义上的国家队保险资金,也被扎扎实实的坑了一把。

  在两家险资之间,原来人们总以中国平安(601318.SH)为风向标,不过据理财周报了解,现在更多资金更看好中国人寿(601628.SH)的资金,因其对高层信息似乎更敏感。

  但此轮暴跌,都不灵了。上述基金高层人士说。

  据悉,中国人寿超过100亿资金应在2700点左右就已入市,中国平安更早一些。但市场并没有丝毫转好迹象。

  要说保险资金3100点做空,2700点就转手抄底,这种可能性非常小。也就是说,保险资金本次也显得较为被动,他们肯定不是率先做空大盘的力量。上海一家基金公司投研人士说。

  而数据测算表明,基金仓位在暴跌初期并没有太大变化。而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与总流通市值之比目前已经降到10%,基金整体影响力在减弱。

  不少市场人士无奈之下会把矛头指向股指期货,但理财周报通过与期指交易重要主力的交流,基本否认了这一可能,《八大理由佐证期指非股市下跌元凶》,也可作参考。

  那么,还有什么力量有如此当量?上述私募老总认为,可能有海外资本的撤出。数据显示,4月19日当日做空的基金老大是上投摩根中国优势基金,减仓幅度达16.5%。而另有人士认为,不排除一些信息灵通规模庞大的隐形资金。

  同样,衍生出第三大疑团,本轮暴跌为何无任何一家机构有效预警?
  7·29暴跌,让机构们记住了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中金早在去年4月就唱空,虽早但也算有所预警。

  不过本次大跌,据理财周报与券商界和基金界沟通,没有任何一家机构事前明确预警。若从压垮大盘的地产行业看,则唯一持续看空地产板块的,似仅有长江证券(000783.SZ)苏雪晶。

  而此前,主流券商对2010年大盘上4000点很乐观,只有陶冬领衔的瑞信做出了保守评估。

  一些传统强势的机构此前对调控政策毫无所知,这很值得玩味。上述私募总裁说。

  第四大疑团,为何现在很多蓝筹的市盈率,甚至比场外PE还低?
  一位横跨一二级市场投资的阳光私募总裁在msn上明确挂出:又到了PE时代。但同时他仍然满腹狐疑,为什么市场还要提供这样的机会,而屠杀却仍没有停止的迹象?据悉,在近两日的部分机构之间的电话会议中,这一现象被密集的提到,典型行业如银行、钢铁。事实上,银行低估论一度达成市场共识,但却没有做成一波像样的行情。

  这只能说明,传统行业的估值体系发生了问题,市盈率这种东西,已经失效了。上述基金公司高层说。

  而这一失效也说明,旧产业模式及衍生的市场估值模型正在发生终结。

  这是强制性的暴跌
  那么,到底如何看待本次大跌?。

  其本质已经不仅仅是一些资金的做空问题,种种迹象表明,已上升到某些国家战略高度,不得已而为之。

  21世纪的前10年,一定要为以后的经济发展预留出健康的空间,所以这两年一定会强制调控,这一次市场超预期的杀跌,就是一次强制性暴跌,跟拆迁一样。上述非阳光私募基金总裁说。这里面隐藏着非常大的博弈,这个性质一般人理解不了。所以我认为这两年都没什么大行情。
  而地产不跌,市场不涨亦已成为大量券商和基金的基本认识。

  既然是下决心打压地产,那就没有反抗余地了,现在新兴行业其实有些公司也很好,只是规模上都不足以撬动大盘。一位著名阳光私募老总感叹。

  不过从短期看,产业资本在慢慢出手,与2008年9月份类似,可能就意味着有两个月左右的筑底过程。

 

  策略迥异 险资三巨头持仓脸谱
  A股市场在4月15日以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烈下跌,而寄望于投资盈利的险企自然很受伤。三大保险巨擘的投资风格迥异,受伤程度自然也不一而足。

  随着上市公司一季报披露完毕,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三家保险巨头也在上市公司十大股东中频频出镜,虽然不能巨细无遗,但对于三巨头的投资脉络略窥一斑。一季度,中国平安对于前景最谨慎,青睐农、林、牧、渔业、食品饮料等通胀抵御型品种;中国人寿则最为乐观,对金融地产痴心不改;中国太保则试图左右逢源,对机械、仪器等业绩恢复明显的中游领域更感兴趣。

  平安抗通胀
  5月10日,央行发布的《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一季度,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2%。5月11日,统计局公布4月份CPI数据为2.8%,通胀阴影越来越浓。

  一些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逐步显现,强化了通胀预期。央行明确表示。

  上海一位券商研究员表示,从中国平安出现在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东的情况分析,很显然,其策略已经偏向抗通胀类型的个股。虽然地产股以前也曾被视为具有保值功能,但在房价高企的情况下,这一功能也消失殆尽。

  资讯的统计,截至一季度末,中国平安持仓位列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东之列的食品饮料公司有,承德露露355.3028万股、金健米业199.995万股、安琪酵母516.8939万股。

  其他农、林、牧、渔行业的持股则包括,平安人寿持有圣农发展188.2987万股、亚盛集团830万股;平安财产则持圣农发展134.7505万股。

  在商业零售方面,平安人寿持有银座股份457.4341万股;同时,平安人寿在餐饮旅游方面则有西安旅游147.92万股;平安财险持有湘鄂情29.995万股。

  上述个股中,除了安琪酵母是原来便持有,一季度增持90.60万股外,其他个股均为新进。

  此外,与2009年末的持股情况相比,中国平安已经退出盐田港、海马股份、晋西车轴、重庆钢铁、杭钢股份等周期性更强的个股的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

  消费品、商业零售等领域历来是价格弹性最低的领域,也是在经济不乐观之实仍有足够现金流保护的行业,重点布局防通胀显示平安以稳为主的投资策略。也许投资富通的深刻教训平安的投资仍然更关注风险。

  而这种策略的改变给中国平安也带来的好处也显而易见。自4月16日大盘开始急剧调整以来,承德露露、安琪酵母、湘鄂情等个股均走赢大盘。

  国寿做多金融地产
  中国人寿对金融地产的信心依然乐观。

  早在上市公司2009年报的十大重仓股中,以中信证券、建设银行、民生银行以及万科A等为代表的金融地产股就占了8席。

  截至一季度末,中国人寿以及大股东中国人寿保险集团持仓位列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东之列的名单中,仍然持有深发展A6350.44万股未变、东北证券200万股、民生银行95942.28万股、海通证券4137.14万股、华泰证券319.00万股、光大证券386.97万股。此外,上市公司中国人寿以及集团公司的一款保险产品更是重仓持有中信证券58644.92万股。上市公司旗下的两款保险产品也共持有工商银行71015.42万股。

  与2009年末相比,除了已经淡出西南证券的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外,海通证券、华泰证券、光大证券等都是新成为十大流通股股东。

  在地产方面,中国人寿也是重兵囤积。在一季度末,其持有万科A17712.15万股、深振业A360。万股、招商地产1140.56万股、莱茵置业107.15万股、东华实业493.63万股、金丰投资139.53万股等;与2009年末相比,其进入十大流通股东的地产家数在增加。

  在一季度,中国人寿对万科A、招商地产分别减持了700万股、559.45万股;此外,中国人寿旗下的两款保险产品也对云南城投减持了477.85万股。不过,中国人寿保险(集团)的一款产品却大举增持516.73万股,成为第四大流通股东。

  如果经济能保持高速增长势头,金融地产势必是增速最快的领域,在这些方面的投资布局凸显了国寿的乐观态度。但在市场暴跌之际,却又因为激进而受伤最重。

  整体而言,在一季度的时候,国寿估计在股票上的配置比例已经从15%下降到10%左右。某上市券商保险研究员分析,不过,随着地产新政的密集出台,中国人寿重仓地产的代价仍然相当大。

  以其新进十大流通股的东华实业为例,一季度末,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红-个人分红-005L-FH002沪产品新进493.63万股,占流通股比例为1.71%,位居第三大流通股东。不过,自从4月1日以来,该公司股价已经跌去36.12%。该保险产品持有的金丰投资状况同样糟糕,已经跌去35.06%。

  太保频繁打新
  中国太保的持股显示,其在一季度末共持有14只机械、设备、仪器等制造领域个股,持股数量比2009年报中的8家有大幅上升。持股数量较大的有,中国北车5828.66万股、中国西电2488.88万股、沈阳机床1250.73万股、云内动力770.83万股。

  紧跟机械、设备、仪器后头的是化工领域个股,由2009年末的3家增至6家,其中持仓较多的有,南岭民爆509.03万股、兴发集团1292.89万股、中国玻纤340万股。

  这主要看好中游领域的缘故,如果经济按正常的轨道,机械设备仪表、化工等产业在这一阶段会有显著复苏表现。上海一家基金公司机械行业研究员说。以沈阳机床为例,其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16.20%。

  如果宏观经济没有2次探底,由机械行业复苏而带来的投资机构至少会持续一两年,如果经济过热,可能机械设备需求会更火。上述基金研究员如是认为。

  上海一位券商自营部人士表示,相比金融地产,机械、化工等中游领域至少是个不太差选择,这些领域尤其是没大炒过,还是很有机会的。

  显然,太保的观点既不过于谨慎,也不算激进。在投资上的布局思路与其在保险行业上的中庸之道一脉相承。

  而在资本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中国太保在打新方面却是频繁出动。

  截止到5月10日,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中国太平洋财险公司、中国太平洋寿险公司一共参与119次首发新股配售,远高于中国人寿的28次和中国平安的76次。

  资讯的统计,中国太保在累计申购动用资金方面高达18.18亿元,累计获配投入资金为2.52亿元。

  现在二级市场的投资收益是降下来了,而中长期的债券收益率又没有明显的上升。另一方面,太保在一季度的保费收入增速是56%,这个增速是非常快的,手里这么多闲置的资金,会面临资产配置方面的压力,所以就会转向更为保守的打新股。上述上市券商保险研究员分析。(.21.世.纪.经.济.报.道 .刘..振盛)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