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轰炸 谢国忠:穷人赌场_股票_证券_财经

郎咸平:轰炸 谢国忠:穷人赌场

加入日期:2010-5-26 18:22:36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导 读:
  郎咸平:轰炸三部曲
  桂浩明:大象态度决定反弹行情命运
  曹仁超:内地牛市已开始 不信中国泡沫论
  叶 檀:欧债骗国人 抑房价与加息必居其一
  尹中立:欧洲债务危机根源及启示
  中 金:大盘将继续筑底
  麦嘉华:美股半年再泻15%
  谢国忠:中国股市已成穷人的赌场


  郎咸平:我们要当心了 美国人是这样搞垮日本的
  这是我在东方出版社的新书--《郎咸平说:新帝国主义在中国2》的内容节选,现奉献给大家。在我前两篇博文说过了美国对日本的轰炸三部曲之后,请问你如何感想?想必各位已经看到了或者感觉到了,彼时华尔街和美国政府对日本的做法,与今日他们对我们的做法是何等惊人的相似!这也是我不断劝导我们的官员和企业家,要好好研究日本经济衰退的真正原因(感兴趣的各位可以读一读野口悠纪雄的《日本的反省》和辜朝明的《大衰退》)。

  好了,我请问你,美国究竟是如何逼迫日本就范的呢?日本可不太好对付,日本人很狡猾。那美国人又是怎样最终做到让日本开放金融市场呢?
  各位,当时美国要求日本开放它的农业和服务业。但是日本人很难开放农业和服务业。以农业为例,因为部分日本议员的议席是按照一个选区农民的数量确定的。城市化之后,农民变少,但是这种选举制度的实质并没有改变。农民的声音左右了政策,迫使日本政府很难开放农业。举个例子,日本政府对农业的补贴是很古怪的:政府统一从国际市场上购买廉价小麦,以高价在国内市场出售,再用挣来的钱从农民手里高价购买大米,然后平价在国内市场上销售。实际上,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净进口国,而且是美国粮食最大的进口国。读者可能觉得很奇怪,日本政府何必这样瞎折腾呢?日本农民的利益受到保护在于它有一个叫做农协的半官半民的基本组织,这个组织用选票做武器,威逼利诱政府给他们优惠政策,然后用各种优惠政策做武器,威逼利诱农民们抱成一个团以统一的价格在规定的市场上购买农业生产设备和资料,出售农产品(000061)。如果政府开放美国农产品进口而伤害到日本农民的话,其必然结果就是内阁倒台。此外,日本的服务业也很难开放,以零售业为例,日本的零售业有一个《大店法》,它限制大超市的数量,这就使外资很难进入日本的零售业。
  美国人难道不知道日本无法开放农业和服务业吗?美国人当然知道。既然知道,那为何又要求日本人开放呢?这就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声东击西策略。本来美国人想跟日本人要的就是金融市场开放,却拿日本的农业和服务业说事。美国人当然知道,日本这套农协制度在那里,谁伤害了农协的利益谁就得下台,所以,美国人偏偏先对农业问题纠缠不休,实际上早在20世纪80年代纠缠日本的制造业问题之前,70年代末美国就要求日本开放进口美国的牛肉和柑橘。等到日本人说,这样吧,我们各退一步好不好?美国人就说,好呀,那我不逼你开放农业了,你给我开放金融吧。
  日本人没办法,所以只有开放金融业。那么,日本人是怎么同意放开金融业的呢?因为日本人信心膨胀,觉得自己是举世无双的财阀体系,大的银行背后都有大的企业集团,大的企业集团下面也都有大的银行,同样,什么保险公司、证券公司都是有大财阀背景的。比如,美国《商业周刊》对世界上的商业银行做了排名,前五名竟然都是日本的银行。在这种虚幻的排名影响下,日本人感觉特别良好,像我们今天的中国人一样,因为我们四大银行在全世界也是高居前几名。但是我们和日本人所不知道的是,金融大战靠的是水平,而不是排名。这方面,我们和日本一样差劲。
  当然了,美国人说服日本人还是相当有一套的。美国人搬出来日本开放金融市场的三个理论,我们发现这三个理论和一些所谓的学者,比如陈志武,在中国兜售的理论也都差不多。
  第一个是金融发展有利于经济,所以必须放宽监管。美国人就吹牛说我们美国华尔街这套上市啊、企业债的融资模式,比你们日本传统的模式有更高的效率。甚至就是炒股票,我们的也比你们的更有技术,背后都有计算模型的。所以,你应该开放给我加入你的交易所,允许我开展投行业务。此外,美国还分析日本的财阀模式,美国人说什么呢?说你这个都是内部自己胡乱定价,怎么能有效率呢?其实,这些听起来很有道理的话只是用来忽悠日本人的,美国人真正想干的事就是希望日本放松监管,允许引入一些日本人不懂的金融产品,以便美国人上下其手大赚一把。
  这些理论日本人听起来觉得相当有道理,于是就答应让美国的财政部和日本的大藏省对接起来搞一个机构--日美间日元美元委员会。而且非常巧的是,日本的大藏省本来只是负责对内财政预算和审计的,跟我们的财政部一样,里面一个外交人员都没有,也没有太多懂国际金融的人,在此之前从来不直接参与对外谈判的,他们根本搞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
  直接影响是什么呢?举例而言,1984年4月,放松对日本国内投资的限制;1984年12月,对外国金融机构开放包销日元债券业务;1985年4月,批准创新的金融产品;最后1987年10月5日,大藏省实施一连串的金融自由化措施,其中包括最重要的融资融券。
  第二个是平衡理论。美国人说,你看看美国从日本买了很多东西,所以,日本得到了巨额外汇储备。但是这个储备没有用来买美国东西,反而被用来购买美国国债。太多钱买国债,肯定影响了国债的价格和利率,这样不就搅乱了美国的经济和金融秩序了吗。如果你日本人不愿意改革汇率,那么,你就多买点美国东西吧。可是美国也不产铁矿石,也不产石油,好不容易农业和服务业都搞得不错,你还都不开放。那么,你就多买点美国的股票、房地产、金融产品吧。日本人非常听话,1989年9月27日,索尼收购了美国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股票;10月31日,三菱宣布收购洛克菲勒中心的地产项目。那么,美国究竟卖了什么金融产品给日本呢?这个就是1988年卖给日本人的股指期货,1989年再度卖给日本人的股指期权。
  第三是金融发展关涉国际竞争力,所以必须坚持对外开放。而且美国人话说得非常漂亮,1983年11月11日的《日本经济新闻》事后披露了一个谈判细节。日美经济的中心支柱应该向金融、服务等领域转移,在这些领域里美国的竞争力超群,发达国家中只有日本有希望成为这样的国家,所以,美国敦促日本早日开放资本市场,以便日本未来也得到充分的回报。你看看这个概念--日美经济,比现在的什么G2概念还亲密无间,简直不分彼此了,而且俨然一副分享成功经验的老友之谈,就像我们的有些无知学者热谈的中美国概念。具体来说,美国人透过日美间日元美元委员会撰写了一篇长篇报告书,在日元的国际化、国内利率的自由化、金融市场的多样化、国内外市场的一体化和信用秩序等问题上给日本提供了全方位的咨询意见。
  直接影响是什么呢?1983年7月5日,日本最大的券商野村证券和美国投行摩根士丹利达成合作意向设立投资信托公司,随后在1984年的3月25日真的把公司成立了,但是日本大藏省就是不批准。作为补偿,日本大藏省1984年批准了摩根士丹利成立东京分行,并且授予了证券业务牌照,但是这时候因为摩根士丹利还不是交易所会员,具体交易还要透过日本的券商交易席位来操作。
  更难以想象的是交易所会员准入,因为这意味着美国金融炒家就可以直接进入日本股市上下其手了。可是,1985年11月29日,东京证券交易所竟然就批准美国摩根士丹利和美林证券等六家外国证券公司加入,随后在1986年摩根士丹利就一马当先正式开始了证券交易,更在1987年和1989年先后获得日本第二大和第三大证券交易所--大阪交易所和名古屋交易所的会员资格。其中大阪交易所的角色最重要,因为股指期货和股指期权就是在这个股市交易的。为什么说难以想象呢?因为这本来是触动日本政治体制的问题,要知道,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本来有一个政治捐款基金会,这里面的资金都来自于各个交易所会员,而日本的《政治资金规正法》是明确禁止外国来源的捐款的。这么棘手的事情,竟然这么迅速解决了,除了高层明确支持,还能有什么原因?实际上,日本内阁大臣的确是把日本证券局的负责人藤野公毅直接派到华盛顿来解决这个问题了。
  要知道,这些还只不过是跟日本券商在交易所里竞争的机会,而不是抢夺投资客户的机会。随后在1987年,摩根士丹利首先获得了这个资格,成立了摩根士丹利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这样摩根士丹利就可以在日本发售和管理基金,用日本人的钱来玩弄日本股市。到这个阶段华尔街基本获准全面进入日本的金融市场操作金融工具。
  轰炸三部曲第一部曲融资融券、第二部曲股指期货/期权和第三部曲华尔街获准进入日本操作于是完成。现在就等着美国人来炸毁日本的泡沫了。

 


  桂浩明:大象态度决定反弹行情命运
  本周二出现的股市震荡,与外部因素干扰有关。但是连续几天来大盘股的相对弱势表现,还是很值得人们思考,尤其是在研判后市时,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体系。毕竟,在大盘股弱势不改的情况下,即便后市出现不少操作题材,但是指数上涨空间以及整体性盈利空间都会比较有限,股指期货的空头格局也可能会得到进一步强化。

  5月份以来,股市震荡很大,如果从结构上分析,很容易发现具有这样的特点:在股市下跌过程中,大盘股相对比较抗跌,而中小盘股则跌幅相对要大得多,有人将这称之为中小盘股补跌。按理,此刻如果股市出现反弹,那么应该是大盘股充当先锋。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在反弹出现时,又是中小盘股比较活跃,而大盘股则显得平淡许多。从上周末到本周初,股市有从低位启动的态势,上证综合指数从最低位算起,最大反弹幅度已经有8.02%,而同期申万大盘股指数则反弹了7.73%,中盘股指数的反弹幅度是10.37%,小盘股指数则达到了12.62%。显然,大盘股走势不但要弱于中小盘股,而且也弱于大盘。

  前期大盘股比较抗跌,这大家都能够理解。主要是因为很多大盘股股价已经很低了,具有估值方面的优势,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存在相应的吸引力。特别是一些大盘股的价格已经回落到当年指数在2000点乃至1600点时候的价位,就自然会引起稳健型大资金的高度关注,导致买盘增加。但是,为什么到股市出现反弹时,这些较早就显露出企稳迹象的品种,却是上涨无力呢?这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
  首先,尽管现在很多大盘股的价格的确很低,有的股息率已经超过了银行存款利率,但是人们基于对未来经济运行格局存在变数的思维,只愿意逢低吸纳而并不愿意推高股价。今年一季度,宏观经济表现良好,企业利润提高,这也是大盘股获得支撑的基础。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随着调控的深入,经济增长可能会减速,这就使得未来一阶段大盘股的业绩也会显得不那么稳定,因此现在要大举做多大盘股,条件就不是太充分。

  其次,今年的宏观调控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收缩银根为主要手段的,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市场资金面紧张。对于大盘股来说,它的上涨需要比较多的资金推动,如果没有了资金方面的优势,大盘股要有行情是很困难的。这一点,在去年下半年就已经有所反映,现在则集中体现出来了。显然,不解决这两个问题,大盘股就很难在反弹行情中充当主要角色。

  一段时间来,市场围绕大盘股展开过不少讨论。先是在股市上涨时,人们探讨大盘股滞涨的现象,期待市场出现风格转换。后来股市跌了,又探讨在中小盘股出现补跌时,大盘股能否提前企稳,引领反弹行情出现。再后来,就是现在,当股市从低位展开绝地反击时,想像会不会出现一波大盘股引领的上涨行情。但是,从前两天的反弹行情来看,大盘股似乎仍然明显偏弱。而到了本周二,股市出现调整,这个时候本来反弹幅度就不大的大盘股,甚至还处于相对弱势之中。看来,大盘股的这种弱势,已经远远超出了阶段性的范畴,也不是什么市场风格差异现象,而是有着更为深刻的市场背景。

  当然,投资者都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如果没有大盘股的有效启动,那么股市是不可能出现真正的系统性上涨行情的。对于近期股市的走势,人们关注甚多,主要是着眼于政策环境是否发生变化,进而引起系统性行情。但客观地说,大盘股的无所作为,不但使得行情演绎十分脆弱,而且明白地提示出,市场现在并没有一个可以形成较大行情的条件。

 


  曹仁超:内地牛市已开始 不信中国泡沫论
  答案要看上证指数能否守住2500点。我相信内地牛市已开始,去年8月至今回落只是牛市一期调整,并否定中国泡沫论
  九年盛衰周期不复存在
  我发现经济周期十分有规律,都是七年繁荣期后,两年衰退期;例如1968年至1973年;1975年至1981年;1983年至1989年;1991年至1997年。但之后的经济周期却变得十分混乱,例如1998年9月至2000年3月,只有十九个月繁荣期;2000年3月至2003年5月回落期为时共3年。2003年3月至2007年10月只有4年半繁荣期,到2008年11月止的回落期则只有13个月,2008年11月至2009年11月上升日子共一年……。过去九年的盛衰周期不复存在。香港经济已进入高原期(共15年),然后再进入回落期。一个大循环共55年到65年,有时无论你如何精明都无法逃避风险,因为人是不能胜天。

  通胀短期而言并不可怕,只有长期才可怕。我们不应因为担心温和通胀而作出错误投资,例如1980年1月在850美元一盎斯时买金、1990年1月投资日本股票、2000年1月买科网股、2007年10月买美国金融股、2009年1月买美国政府债券。

  沪指能否守2500点决定
  目前最大争议是去年8月4日上证指数由3478点回落,到底是熊市还是牛市一期调整?亦即是说,从2008年10月28日1664点开始上升,到底是熊市结束,还是熊市一期结束后的反弹(即2008年10月至2009年8月上升是熊市二期)?这方面的答案要等候上证指数能否守住2500点去决定。我相信内地牛市已开始,去年8月至今回落只是牛市一期调整,并否定中国泡沫论。最后谁对谁错,由股市走向决定(因没有人是先知).
  世上没有必赢的投资
  如要投资成功:1。自己作决定,不要盲目相信投资专家或股票经纪;2。学习管钱;3。大部分离岸产品皆没有投资价值,但有少数例外;4。大部分结构性产品皆隐藏风险,如自己不了解少沾手为佳;5。不要期望证监可以保护你,证监的作用有如警察(贼过之后,警察才出现),在你被打劫之时,警察往往不知在何方;6。不作投资不会死人,盲目投资却可以死人。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