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山系”套利四千万出逃天润发展_股票_证券_财经

“兆山系”套利四千万出逃天润发展

加入日期:2010-5-23 10:09:43

  湖南证监局调查其资本运作迷局不了了之

  本报记者 张玉香 北京报道

  在天润发展(002113.SZ)重组未果的情况下,潜伏已久的 “兆山系”能够在重组暂时未果的公告出来之前事先脱逃,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而另一奇迹则是,天润发展重组消息刚一出来,兆山系就 早早进场。“兆山系”时机选择非常到位的“一出一进”,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对此,天润发展似乎并不愿表态。“他们和我们没有关系。”5月20日,天润发展投资部人士只作出如是回答,便匆匆挂断电话。

  “兆山系”出逃迷局

  天润发展的一纸公告,为其重组一事蒙上了一层阴影。但是,潜伏在里面近半年的“兆山系”成功出逃,或许为最后的结局给出了一个答案。

  5月18日,天润发展发布公告称,由于湖南省国资委对于岳阳市国资委协议转让湖南金叶肥料有限公司(下称“金叶公司”)股权一事意见不明确,因此天润发展重组金叶公司一事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而就在此公告发布的前几天,天润发展的重要股东“兆山系”及其一致行动人套利后成功出逃。而这还要从天润发展的一份“乌龙”公告说起。

  5月14日,天润发展发布公告称,5月13日公司收到兆山新星集团有限公司传真函件,兆山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4月15日到5月13日共卖出天润发展643.253万股,占天润发展总股本的5.43%。

  就在兆山系股东减持期间,天润发展的股价随之一路走低。其中,4月15日,其开盘价为13.30元/股,此后其股价一路下行。到5月13日,其开盘价为8.47元/股。5月13日当天及5月14日,公司股票略有上涨,此后继续下行。

  公告的“乌龙”之处在于对于兆山系增持时间的错误表述。5月14日,公告将兆山系增持时间表述为从2009年10月至2009年1月。

  5月20日,天润发展对于这处明显的错误进行了澄清。20日公告表示,兆山新星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俞林林、李定忠、金德林,从2009年10月起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系统增持天润发展股份,截至2010年1月11日,累计持有公司893273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7.54℅。

  “兆山系”增持时间点的选择非常不错。2009年9月,公司开始谋划重组一事。10月,“兆山系”开始增持公司股票。当时,“兆山系”增持的成本大概在7-8元/股。

  事实上,2009年由于“兆山系”违规增持,曾经遭到湖南证监局的调查,但是事情直至现在依然没有结果。

  而当本报记者就“兆山系”为何能够如此准确地找准买卖股票的时机时,天润发展证券部人士并未作答,只表示兆山集团与天润发展并没有关系。

  毋庸置疑的一点是“兆山系”由此获利颇丰。如果按照2009年10月9日的开盘价7.10元/股作为增持价,以2010年4月13日当日的开盘价13.30元/股作为减持价计算,兆山系所减持股份的获利最多达3980多万元。

  没有结局的重组故事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在天润发展的重组中,兆山集团曾经一度是其绯闻对象,但最后公告变成金叶公司。

  2009年9月28日,天润发展公告表示,岳阳市国有资产管理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将控股持有的湖南省金叶肥料有限责任公司64.74℅的股权转让给天润发展。对此,还需要岳阳市国资委、湖南省国资委以及中国证监会等机构的审批。

  早在今年3月4日,湖南省国资委便给出了答复。答复中表示“原则同意岳阳市国有资产监督委员会派出的股东代表在湖南天润化工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内部决策程序审议收购湖南金叶肥料有限责任公司64.74℅股权的议案上投赞成票”。

  “由于湖南省国资委的态度不明,我们一直试图与其沟通,但是直到现在依然未果。”天润发展证券部人士表示。该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从3月份该回复下来,直到现在沟通一直在进行中,但无任何实质进展。一直进行的资产评估、审计工作也已经暂停。

  这或许与天润发展本身的情况以及金叶公司的状况有关。上述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天润发展上市本身就先天不足。

  “当时也是为了国企甩包袱,才促成了天润的上市。”该人士说。天润发展上市之初,便有消息称,该厂生产线已经停产两个月。当时湖南省证监局特意去做了调查。天润发展给出的解释是设备进行正常年度大修。

  而从2007年上市至今,其利润可谓急转直下。据其财报显示,2007年当年,其净利润有2000多万,到了2008年,其净利润骤减至400多万。2009年则亏损7000多万。

  一位分析人士曾经表示,金叶公司生产的肥料是靠传统的统购统销模式进行销售的,整个公司缺乏市场化的运作。这次收购中烟公司承诺的保护期为3年,3年后的金叶公司命运如何,无法预知。

  最令人费解的是,这样的两家公司重组,其结果将如何,更加难以预料。或许湖南省国资委的态度不明确也缘于此。

  

  ST黄海“国退民进”遭二股东减持

  注入民营矿业公司低于预期,复牌后跌破增发价

  本报记者 田延茂 山东报道

  5月10日,ST黄海(600579.SH)复牌,股价迅速跌破增发价,丝毫不见止跌迹象。恰逢二股东青岛市企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公告累计减持5%股份信息,市场极为不解。

  减持计划始于艰难时

  5月14日,ST黄海发布公告,公司第二大股东青岛市企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累计减持1278万股,占总股本的5%。由于目前ST黄海正值重大资产重组关键时刻,青岛企业发展的减持动向颇受关注。

  据记者统计,青岛企业发展最早于2008年8月4日开始减持。在长达近两年的时间里,ST黄海发布了四次公告,均未提及青岛企业发展减持的原因。

  一时间,市场有诸多疑问。

  5月18日,青岛企业发展公司的张部长对记者表示:“在二级市场减持黄海股份是正常的业务,没有什么原因。在黄海改制之前,我们就制定了减持计划,计划减持5%以后就不动了。”关于套现资金的用途,张部长表示:“抛的不多,没多少钱。”据记者统计,若按照简单的均价计算,青岛企业发展减持1278万股合计套现五六千万元。

  据记者研究发现,青岛企业发展开始实施减持计划时,正值ST黄海经营最艰难的时候。当时ST黄海实际控制人是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旗下的中车集团,背靠特大央企,并未给公司经营带来多大益处。相反,2008年度,公司巨亏3亿元,还出现了资产被强制拍卖、股权冻结等影响投资者信心的事件。到今年3月底,ST黄海的资产负债率高达95.90%,几近资不抵债。

  据记者了解,青岛企业发展还是澳柯玛的控股股东。去年7月16日澳柯玛公告称,自2008年4月1日至2009年7月15日,青岛企业发展累计减持341万股,占澳柯玛总股本的1%。

  目前,青岛企业发展公司还持有ST黄海808万股,占比3.16%。若重组成功,青岛企业发展将降级为三股东。

  “国退民进”开场遇冷

  ST黄海5月8日公布重组预案。根据该预案,重组将包括资产置出与资产注入两部分。资产置出是指,现实际控制人中车集团以1.5亿元购买黄海全部资产及负债,同时承接原ST黄海的所有员工和业务。目前,ST黄海已经展开债务重组。在2010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ST黄海计划向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支付3764.8万元,以免除7629.6万元的债务。该提案全票通过。

  资产注入是指,ST黄海向青岛齐华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内蒙古齐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目前,该部分资产评估值为12.9亿元,交易价格为7.95元/股,ST黄海将支付约1.6亿股。

  为保证重组完美成功,双方约定资产置出与资产注入同时进行,互为条件,为整体方案不可分割的部分。其中任何一项交易不能实施,另外一项交易自动终止。

  若重组顺利完成,则ST黄海将由轮胎企业变身矿业企业,也将由央企控股的国有企业变身民营企业。

  对这一巨变,市场并不买账。ST黄海曾因重组于4月8日开始停牌,停牌前收盘价为8.98元。5月10日,ST黄海复牌并跌停。5月20日,ST黄海收盘价为6.52元,与停牌时相比下跌27%,即使与7.95元的重组价格比,也下跌近18%。

  与ST黄海相比,武汉塑料因重组于3月17日停牌,并于5月5日复牌,也处于大盘下跌时期。按5月20日收盘价13.96元计算,武汉塑料逆市上涨18%。

  同样是重组题材股,为何武汉塑料可以逆市上涨,而ST黄海却大跌?万国测评谢祖平认为是因为重组方案低于预期。他表示拟注入的资产成长性欠佳,且矿产品以及化工产品价格变动也使得拟注入资产的盈利能力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相比金岭矿业、凌钢股份等,该股并不具有明显的估值优势。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信息为博客会员、合作方、加盟会员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