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国忠:长期负利率是地产投机泡沫真正源头
最近公布的国内经济统计数据,毫无疑问地反映了中国经济过热以及投机泡沫存在的状况。经济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官方统计的房价涨幅已经达到了两位数,而房地产业内人士则认为,房价涨幅已经超过了50%。房地产行业投资增长了三分之一。消费品价格的膨胀也可能很快达到两位数。
要避免陷入巨大危机,现在就需要采取决定性的政策。事实上,某种程度上的危机可能已经无法避免,但是如果现在还不采取补救措施的话,小麻烦就会变成更大的问题。
有传闻表明,地产投机泡沫在近期显著扩张,这一趋势在两会刚刚结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加速。北京、上海等主要地产市场都出现了量价齐升的局面。没人相信政府会让房价下跌。而结果就是,人们取完了存款、还要拼命申请贷款来买房,根本不管房价水平高低。这种现象与历次金融狂热中的最后疯狂并无二致。参照世界各国的案例,我们可以说,这种疯狂会让泡沫的规模显著扩大,结果很可能是灾难性的。20年前日本经历过这样的灾难,10年前是东南亚,而现在是美国。
最近颁布的地产调控措施本质上依然只是技术性调整,调控的对象是投机需求,但是这些跟以往的很多措施一样可以规避。另外,长期负利率才是泡沫产生的真正源头。如果这个源头没有被消除,地产泡沫在短暂停顿之后,还会发展到更大的规模。这种恶性循环只有在银行流动性不足时才会结束,到时候,普通家庭将不再愿意增加存款,转而乐于尽可能多贷款。事实上,最新的统计数据已经反映出这一苗头正在出现。?控制房产泡沫有两种最为有效的方法:第一,把利率调高到通胀预期水平以上;第二,提高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求。目前的利率已经低到了荒谬的地步,长期过低的利率势必导致地产泡沫泛滥、资源配置失衡,并最终导致金融危机。
不管统计数字给出怎样的解释,但事实上人民币升值很有可能是通过通货膨胀来实现的。证据包括:第一,出口商正在积极需求向国外转移生产能力;第二,中国的物价水平与国际市场相比非常之高。现在对于货币升值的预期很大程度上可能会是泡沫。人民币币值依然坚挺的原因,就是对国际游资来讲,中国依然是房价持续上升的国家。要解决这些不合理预期带来的问题,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解决国内的地产泡沫。所以说,提高利率可能会起到阻止一部分热钱流入的作用。
说到提高利率,中国应该避免谨小慎微的调整。现在转向紧缩货币的政策方向已经很晚了,如果初期行动再瞻前顾后,很有可能会被解读为决心不足,而导致情况进一步恶化。
考虑到当前银行业正在大肆融资,扩大贷款规模的局面,中国政府应该尽快提高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如果不这样做,贷款规模可能会在短期内再次飙升。
由于美国政府的坚决主张,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影响巨大,也确保了中国银行系统流动性的充足。目前的存贷比率是67%,贷款扩张还有巨大的空间。这种情况下向银行注资会导致银行面临更大的放贷压力。因为如果他们不这样做,银行股本收益率就会下降,银行高管的奖金也就面临下调风险。考虑到这些因素,政府应该把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下限上调到8%(现行标准是5%),并且给银行三年时间调整到这一水平。
较高的核心资本充足率是保障纳税人利益的唯一缓冲。中国各大银行的规模都可以说是大而不倒。所以一旦地产泡沫破裂,政府就得出面帮助银行进行资产重组,这些钱早晚都要算在纳税人头上。上次地产泡沫破裂是在1998年,当时的银行坏账占到贷款总额的40%。到这次泡沫破裂的时候,这一比例也会达到20%或更高。现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完全不足以补偿泡沫破裂可能造成的损失。银行应尽快补充资本,这种压力也会消减它们的放贷能力,减缓泡沫扩张速度,通过控制泡沫的规模,到泡沫真的破裂时,银行也可以减少一些损失。
美国的教训,对任何人来讲都是很好的反面教材。绝不能无视泡沫的存在,因为最终纳税人会为此付出惨重代价。像美国那样,等泡沫破裂了才去想办法善后是绝对不行的。中国必须采取果断行动,任何敷衍了事的做法都是不负责任的。(环球企业家)
中投:欧债危机比预想的小
中国主权财富基金--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监事长金立群昨日在北京表示,全球金融危机最严重时期已经过去,不过这场危机的影响或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他同时称,有越来越多迹象表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比预想的还要小,危机最终能得到解决。
但他也强调,目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还没有彻底解决,许多投资者都在研究观望危机处理的结果。他还表示,私募股权基金应该调整策略,寻求后危机时期的长期利润,此时全球金融市场尚未完全复苏,向潜在投资者的融资仍然比较困难。
此前,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汪建熙曾表示欧洲债务危机不会对中投的海外投资造成影响。对于中投今年的投资方向,当时汪建熙表示,虽然今年经济情况最为复杂,但中投会秉持积极、稳健的态度,认真分析市场,执行好资产配置的实施。
可见的是,随着欧洲债务危机的继续发酵,近期全球大部分市场持续大幅下挫,欧元的大幅波动和股市的走低促使投资者卖出黄金套现以弥补其他市场的损失。(东方早报)
潘石屹:此次调控为17年来最严厉
楼市新政后,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频频发表看法。日前,潘石屹在温州与投资客们交流时表示,此次调控为1993年来最为严厉的调控,政府把住房价格降下去的方向非常明确,所以投资者一定要看清方向。
在潘石屹看来,之前房地产市场经历过好多次宏观调控,包括出台国八条、国六条、新国四条等等,但是这些政策出台后,开发商往往看不清方向。而这一次的新国十条,不仅严厉,而且方向明确,就是要把房价降下来,降低楼市风险。
潘石屹还透露,SOHO中国将专注在写字楼和商业地产上,未来将有超过一半的投资投在上海。(上证)
顾铭德:股市需要维稳措施
在中国股市再次面临危机的时刻,作为负责任的管理层,应当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采取维护股市相对稳定的措施。这些措施主要有两点,其一放慢市场扩容速度;其二,修改股指期货T+0交易规则。这些措施能否阻止股价继续下滑,目前任何人都难以下结论。股市下跌的原因还有外部因素和其它因素。但是证券管理部门采取这些措施则表明对当前股灾的救市态度,负责任的行政作为。这些措施如果力度不够,管理层应当继续加大维护市场稳定的力度措施。提出上述建议的理由主要是:
其一,中国股市历来有高融资、少回报圈钱市特征。每次熊市,管理层都会放慢扩容速度,等到市场恢复信心之后再恢复新股发行。这个方法虽然具有中国行政特色,但十几年实践证明有效。当前,市场面临同样难题,农业银行、光大银行等要发行上市,已上市的银行类股票要再融资满足资本充足率,股指期货开辟后分流资金,新股发行制度又形成打新股专业户资金,股价下跌又使财富效应分流资金。凡此种种都强烈要求管理层暂停新股发行。我们实在想不通管理层在股价暴跌之际还坚持每周发7到8只新股的理由,这难道是市场化要求吗?中国银行系统的存款和储蓄再多,也不会无止境流向一个低回报高融资的无底洞圈钱市。证监会必须面对现实,纠正目前新股发行速度过快的非理性行为,否则沪深股市难以稳定。
其二,最近媒体上关于股指期货是否导致股价指数下跌的争论不断。笔者认为,只要面对现实,实事求是地分析股指期货在目前股市中的作用,就不难得出股指期货推动股价下跌的结论。股市资金向股指期货大规模分流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证监会确实想发挥股指期货套期保值功能,完全可以采取T+1的交易方式,大大降低股指期货的投机性,减少赌博性功能。否则,现货与期货不同交易规则,必然使一方交易活跃,另一方交易清淡,长期以往,后果不堪设想。
综上所述,沪深股市今年陷入熊市的主要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房地产新政宏观调控对股价有负面影响,欧洲主权债务信用危机也对股市有负面影响,银行业再融资也在分流资金。但这些负面因素不能成为管理层不作为的理由,管理层更应该放慢市场扩容速度,改进新股高价发行体制,改进股指期货游戏规则,减缓资金分流速度,减少一份股市下跌的负面因素,这样才能取信于广大投资者。 (金融投资报)
李志林:房产保有税摧毁市场信心
房产保有税就像印花税那样,已成为股市中造谣做空的工具,其阴影不除,股市休得安宁,故很有必要加以评说。
1、征房产保有税、物业税不符合法规。虽然西方国家征,但人家是连土地加房产都是私有化,而中国居民却只拥有房产权,并且有70年使用期限,若要征保有税,首先得将土地所有权也归私有,至少也应取消70年使用期限。奇怪的是,对此涉及到全国亿万家庭切身利益的大事,地方政府竟然可以越过全国人大,越过立法和民主程序,自作主张,自行其事,还通过媒体大张旗鼓地立标准,定税率,搞试点,法制意识之空白,令人咋舌。
2、何谓保有,很难定性。如果把人均30m2以外算作保有,请问,政府推行住房商品化以来,造过30m2一套的房子吗?如果把200万价值以上的房子算作保有,请问,北京、上海市区还有200万以下的房子吗?是否强行要他们搬到郊外?如果把拥有二套房、三套房算作保有,那么就会遇到一连串的问题:改革之初福利分的房怎么算?老人遗留下的住房怎么算?市区动迁补偿的多套房怎么算?年轻人婚前名下就拥有的父母房,在婚后合在一起怎么算?一个家庭虽拥有多套房但实际是让双方老人居住的多套房怎么算?在1998年通货紧缩时期防止卖不出去时响应政府促消费、扭通缩号召而买的多套房怎么算?不出租只为改善生活而轮流居住的多套房怎么算?军烈属、残疾人、从国外引进人才的多套房怎么算?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3、保有税有悖于投资自由原则。房产作为一种投资品,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人的传统理财产品。在市场经济时代,人们有了钱,或投资股票,或投资房产,或投资艺术品,或投资黄金,或投资实业,或投资股权,这都是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只要资金来路合法,投资渠道合法,交易合法,都应予以保护。如果今天规定二套房、三套房要征保有税,那么,明天是否可以规定拥有多少数量以上的股票、艺术品、黄金、实业、股权甚至人民币存款,也都要征收保有税?
4、新税种不能追溯以往。即便经正常法律程序后规定,要对富有房产征保有税,那么也应从新税法颁布之日起生效,对其后买入的富有房产征,而不能对以往的富有房产补征收,这涉及法律法规和契约的严肃性。若强行追溯以往,是指10年、20年的房子,还是包括50年、100年前的房子?是仅指中国人,还是包括外国人?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征收,那就有损于政府的诚信和公信力。
5、征保有税的公正性很难保证。如果以人均面积为准,那么,不同城市、不同地区、市中心与市郊的差别如何把握?如果以房子价值为标准,是以买入价计算,还是以市价算?市价又是以何时为准?由谁来评估?评估机构和仲裁机构由谁来组成?若因腐败、走后门、通关系而导致评估不公,势必激化矛盾,引发群体性恶性事件,危害社会治安。更多的情况是,为了避税,导致夫妻离婚、父子脱离关系、家庭解体的案例大量发生,影响社会的安定。
6、房产保有税摧毁的是整个市场的信心。流通性最好的股市,在从3181跌倒2870点基础上,因保有税传闻,又整整跌了400点,尤其5.17就暴跌了136点。房市尽管价格目前还扛着,但成交量大幅萎缩,有价无市,一旦征保有税成真,房价势必雪崩,不仅损害60个相关产业,而且将导致银行大量的坏账,葬送经济复苏的成果。在市场经济中,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宝贵。保有税固然可增加地方政府的连年稳定收入,但摧毁却是整个市场的信心。
7、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良方是降低面粉(土地)价格,抑制需求(控制贷款)、增加供给(在郊区大量造廉租房)、提高投机成本(对炒卖二套房、三套房者重收资本利于利得税)。否则,大城市,尤其市中心的面包价(房价)是降不下来的。
面对欧洲危机升级和美国危机二次探底,中国通胀风险将变成通缩风险,因此,对房地产的打压不能再升级,对房产保有税必须明确予以否定,股市才有宁日。(金融投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