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罗斯:大举招兵买马,紧盯A股
5月17日消息,索罗斯基金近月已积极在港招兵买马聘请基金经理,同时已在包括申银万国(3.37,-0.02,-0.59%,经济通实时行情)在内的中资券商开户。
据港媒报道,被视为国际金融大鳄的索罗斯(George Soros),今年2月来港出席讲座时,仍对旗下基金在港设办事处一事三缄其口,但原来索罗斯基金近月已积极在港招兵买马聘请基金经理,同时已在包括申银万国在内的中资券商开户。
安排神秘 未披露基金规模
早前有报道指出,索罗斯基金将会从纽约调任两名基金经理来港坐镇,包括曾任Tiger Asia对冲基金公司董事总经理的James Chang,于去年11月加入索罗斯基金,另一名基金经理则为已加入索罗斯基金服务9年的Dai Jixin。
除自己人 外,原来索罗斯基金亦属意招聘香港基金界人才,以加强对本地市场的掌握。
来自基金界消息称,自今年初以来,索罗斯基金透过猎头公司及纽约基金界的网络,在港招聘熟悉中、港市场的基金经理,加入其香港的办事处。
有了解招聘事宜的消息人士形容,索罗斯基金的香港办事处的按排极为神秘,未有向应聘者披露有关人手数目、基金规模等详细,并且不是在索罗斯基金办公室,而是另外安排临时会面地点。
据悉,该基金已经与不少基金经理会面,当中包括有逾10年经验的香港本地长仓基金经理,以及有纽约工作经验华籍基金经理等。
除筹备香港办事处成立后的人手安排外,索罗斯基金亦已在中资行开户,准备香港办事处开业后投入运作。
传开户申银已半年
有证券商消息表示,索罗斯基金已经在包括申银万国在内的个别中资券商开户达半年之久,间中也有进行港股买卖,惟交易不算太频密。虽然消息人士不愿透露其具体的投资股份,但表示名单仅限于港股,没有进行A股买卖。
但值得注意的是,中资背景的申银万国,有经营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业务及股指期货业务的牌照。内地传媒早前对于索罗斯来港设办事处一事甚为关注,其中一个论点是目前正值股指期货推出的初期,忧虑被视为金融大鳄的索罗斯可能有所动作。
其实索罗斯基金在中、港活动早已有迹可寻,市传基金去年以Soros Fund之名,无限价入飞认购龙湖地产(00960)的新股上市,而上周阿里巴巴(01688)亦自爆 获索罗斯青睐,成为其第三大流通股东。
不过,一切猜测可能言之尚早。基金界消息称,近日仍不时听闻索罗斯基金在市场上招聘的消息,故相信招兵买马的行动仍在进行当中,香港办事处仍未开始运作,即使有建仓一类交易活动亦可能是透过纽约的索罗斯基金亚洲(Soros Fund Management Asia)进行。
谢国忠:刺激副作用 2012年或许危机就会到来
2010年一季度,各主要经济体都出现了强劲的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将全球GDP增速提高至4%。
2009年年初,我曾预测,尽管大多数人都如履薄冰,但他们其实也都在想,等到年底一切都会好的。我想,在这场危机存续期间,世界各地的决策者宁可接受刺激过度带来的副作用,也不会刺激不到位。于是刺激就真的过度了。
目前世界主要经济体,如美国和英国,预算赤字都达到了其GDP的十分之一,欧洲和日本的赤字相当于美英的一半。世界各国利率都接近零。如果考虑刺激过度产生的效果,全球4%的经济增速根本是小菜一碟。
美国经济再次依靠消费回升,它的增长所依靠的更多是储蓄率的下降,而非收入的增长。也就是说,泡沫存续期间的戏码再度上演。但是,美国的房地产市场仍然低迷。未来的资产收益根本无法支持储蓄率下降。
数据掩盖了经济疲软的真相。与政府财政赤字的蹿升相比,居民收入的增长微乎其微。美国家庭部门净资产已折损了约10万亿美元,近期股市上涨阻止了其进一步下降。但这是由于刺激政策带来的乐观的经济前景。该势头是否能够保持下去,目前尚不清楚。
居民房屋赎回数据的痛苦表现,反映出美国经济的主要问题。2009年,美国全国取消抵押品赎回权率达到了历史最高值--280万户,占全美家庭总数的2.2%,而2010年,显然这一数据还会继续攀高。
尽管房价已下跌30%,但相较GDP和平均工资,美国的楼价仍然很高。美国住房价格可能还会下跌30%。这一切并未出现,是因为美联储一直维持零利率,同时通过收购全国抵押贷款总额的十分之一,降低抵押贷款利率。
这基本上相当于靠政策手段,防止恶性回潮或正常化。问题是,这种做法能否改变长期趋势--我怀疑不行。这么做可能的结果就是加剧通胀,然后提高工资以追赶上升的楼价。接下来的问题是,美联储能否只增加通胀,而不引起人们的恐慌,从而导致另一场危机。
一季度东亚经济体GDP都呈现了强劲的增长:韩国GDP从去年开始增加了7.8%,新加坡增长了7.2%,澳大利亚的增长率也达到了2.7%,中国的GDP增速更是达到了两位数。几乎所有的经济体,都将其增长复苏归功于由美国消费和中国投资增长带动的出口增长。
与过去惟一的差别是,中国的投资组合中,房地产项目支出远大于基础设施支出。这让整个经济更加脆弱。各地方政府仍然十分关注经济复苏的持久力,非常不愿意提高早已很低的利率。
尽管通货膨胀似乎在各地都加速增压,但大多数政府想强调的是,通货膨胀水平仍然偏低,经济活动水平还没有高到使通胀增速的地步。试图通过刺激重现高速增长,只会带来通货膨胀。一旦通货膨胀导致人心惶惶,将出现快速紧缩,从而引发另一场危机。2012年,或许就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