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称将竭力维稳 人民日报再度发文_股票_证券_财经

证监会称将竭力维稳 人民日报再度发文

加入日期:2010-5-14 8:15:27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扩容对股指影响有限 新股发行节奏宜由市场决定
  多发新股到底会不会导致股市崩盘?扩容究竟是不是大盘暴跌的主要原因?A股市场成立二十年,这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之后,扩容对股指影响不大的观点逐渐开始占据上风。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影响股市涨跌的核心因素是估值,发新股对大盘的影响偏中性;若从长远的角度考虑,没有新股的市场死水一潭,新股发行会给股市注入活力。
  新股扩容影响股指仅心理作用
  新股发行会导致股市下跌的说法最早源于A股的政策市年代。投资者不愿花心思研究上市公司基本面、而更习惯于研究所谓的政策来判断股市的涨跌方向。所有政策之中,新股发行节奏被认为是相当重要的一条。
  我们的判断是这样的。牛市里所有的股票都会涨,一般这时候新股也会不停地发出来。等到连发几个大盘股后,股市多半就见顶了;反过来,熊市里所有的股票都在跌,这时候新股发行节奏会明显放缓,如果有一段较长的时间不见新股发行,大盘多半也就跌不动了。江海证券上海武东路营业部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大户告诉记者,身边很多投资股票的朋友多年来基本上都是这么判断的。理由很简单,每发一只大盘股,就有一批存量资金被吸走,新股发多了股市肯定跌,什么时候新股停发了,底部很快就会到来。
  事实上,政府通过行政手段人为调节股市涨跌的最终结果只能是扭曲市场,而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早已成为过去时,为什么还有投资者愿意将新股发行与股市涨跌挂上钩呢?业内人士指出,很大程度上,这属于一种心理作用。
  是不是只要新股停发,股市就会大涨呢? 光大证券投资银行部总监沈奕表示对这种观点并不赞同,今年2月、3月没见到新股停发,但股指依然上涨;4月份扩容压力没有明显增加,股指却大幅下挫,两者之间联系不大。
  实证研究表明,新股扩容对股指的影响实际上不存在必然的相关性。 招商证券投资银行总部资本市场部谢至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针对IPO与股市涨跌的关系,他曾多次作过相关性分析,结论就是无必然相关性。
  对于二级市场来讲,我们觉得新股扩容是把双刃剑,市场好的时候,新股扩容会助推市场发展;市场低迷的时候,新股扩容确实会对二级市场造成打击。谢志超认为,由于融资功能的表现一般会滞后于投资功能的表现,因此投资者往往感觉是新股扩容造成了股指的下跌,把责任都归咎于市场扩容。事实上,股指的下跌归根结底是上市公司估值的下降,而影响公司估值的根本性原因是上市公司预期报酬率的高低,预期报酬率高的上市公司享有高股价,预期报酬率低的公司估值就会偏低,综合表现为股指的涨涨跌跌。
  投资者应该客观看待市场扩容对市场的影响,应从整体性和根本性原因着眼予以把握。当然,市场扩容对二级市场短期走势的影响还是存在的,这好比如人生病了又给其抽血,会加重病情是一样的道理。
  发行节奏市场控制
  虽说股市的下跌不应把矛头指向新股扩容,但过高估值的大盘股上市后,拖累指数下跌的现象也确实存在。
  大盘新股计入指数后,如果其股价下跌确实会拖累股指下跌;但反过来,如果其股价上涨,那么对于股指的影响就是正面的。 兴业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东表示,并非只要发大盘股就会导致股指下跌,而是发市盈率畸高的大盘股会拖累股指。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在新股发行市场化的背景下,应该坚持的原则就是:只要企业愿意上市、并符合上市要求,市场投资者愿意申购,股票能够发得出去,就没有行政干预的必要。
  财富里昂证券投资银行董事总经理郁浩认为,不必过于担心发新股会导致股指下跌,新股发行未来应该常态化。
  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方向肯定没有错,必须坚持市场化发行。 郁浩表示,市场化发行,不仅仅是指定价市场化,发行节奏同样要市场化。发多少新股不由人为控制,而应该依靠市场的力量自发调节。
  即便是破发,也不应该人为控制发行节奏。 光大证券投资银行部总监沈奕认为,在海外成熟资本市场,破发是很正常的现象。如果为了不破发而控制新股供给,必然导致新股的高市盈率发行。
  兴业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东表示,谈及新股发行以及市场扩容,不能仅仅从供给角度单方面来考虑,更应该从需求角度,也就是从二级市场投资者队伍扩大的角度来考虑。让市场的供需得到动态的平衡,才是市场化改革的最终目标。
  郁浩表示,股票供给多了,高市盈率发行的现象就不会出现,发出高市盈率大盘股的可能性也会降低。
  让更多的企业上市,投资者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可以有更多优秀的公司供投资,更多企业上市使市场供求更加趋于平衡,估值更加趋于合理,投资者可用更便宜的价格投资。如果由于供给受限而人为维持市场高估值,长期来看是对投资者的不负责任,也是对资本市场未来的不负责任。 杨东认为。(上证)

 

 

  汇金增持传言盛行 银行股全线飘红
  继前一交易日助力大盘小幅报涨之后,昨日金融板块的32只个股中,除了华夏银行一家平盘报收外,其余个股全线上涨。其中,传出平安高管进驻消息的深发展A以3.15%涨幅领衔,银行类指数整体上涨1.41%。看来四大银行融资规模获批的消息并没有影响银行股的反弹。
  银行股止跌挺大盘
  昨日,银行股承接前一日尾盘弱势反弹动能,延续活跃态势,除华夏银行外个股全线翻红。截至收盘,深发展A上涨3.15%排在首位。随后的北京银行涨幅也超过3%,交通银行涨2.95%位居第三。从资金流向上来看,主力资金明显青睐银行板块,银行业全部成交中的资金流入达58.3亿元。其中,深发展A流入近亿元,交通银行流入7893.00万元。
  实际上,由于宏观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和对银根紧缩、银行坏账风险提高等不利因素的预期,银行股在这轮大跌中一直充当着领头羊的角色,从4月15日至5月11日,银行类指数累计下跌12.76%,和地产股一道拖累同期大盘。今年4月15日至5月11日,沪指累计下跌16.38%,深成指累计下跌19.36%。
  但这种状况在5月12日和5月13日出现了明显转变。本周三,虽然沪深两市创下本轮调整的新低,沪指一度跌至2600点附近。但随着银行股为代表的权重股两度明显上抬,大盘最终以小红盘报收。而昨日银行股的强势,再度力推大盘上扬,沪指全天上涨2.06%,收复2700点;深成指上涨2.67%,也暂时和万点大关拉开距离。在此带动下,两市个股全面飘红,下跌个股合计不过百余家。
  汇金增持传闻甚嚣尘上
  最近市场明显有阶段性见底征兆。一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银行股现在表现比较强,大家都在猜测背后是不是有国家级的机构在出手。这确实也是当前市场上比较盛行的看法。
  其实,如果从目前的基本面情况来看,似乎找不到明显对银行股有利的因素。
  一方面,国家正在不断出台政策打压过热的房地产市场,而且针对的主要是需求方。受到房价下调、房贷风险上升的影响,银行面临着坏账增加的风险。另一方面,在前期放贷力度较大的影响下,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出现明显下降的趋势,为此,四大行近期也提出了数千亿元的巨额融资计划,且据传这些计划已经被国务院批准。对于容量有限的资本市场而言,如此规模的再融资,加上即将IPO的农行,均形成不轻的分流压力。
  这种形势下,银行股却偏偏还在上涨,这样的现象让投资者不得不怀疑:谁在背后接盘?
  诚然,银行股目前估值已经不高,据申银万国预计,上市银行对应2010年和2011年的平均PE为11.6倍和8.9倍,PB则为1.85倍和1.6倍。此外,目前市场处于十分低迷的阶段,以工行为例,其本月12日的收盘价为4.56元,昨日则为4.58元。而在去年10月12日,工行的股价还在5元左右,当时便公告称汇金于近期增持本行股份3007.36万股,拟在未来12个月内以自身名义继续在二级市场增持本行股份。
  有这样的先例在前,市场猜测汇金正在继续出手增持也非空穴来风。
  而历数汇金过去数次增持的情况可以发现,在汇金表态增持后市场往往随着银行股的上扬而企稳,走出一波阶段性行情。到底此次银行股的上涨背后推手到底是否为汇金,而如确为汇金其举动是否仍能起到护市之效,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新快报)

 

  人民日报月内再度发文:A股为何连续下跌
  4月中旬以来,上证综指跌幅近18%,深证成指下跌22%,跌幅远大于近期全球主要股市
  深受房地产调控政策和加息预期影响
  4月中旬以来,沪深股市在经历了半年多的振荡整理后,开始加速破位下行。以4月15日高点计算,上证综指从3181.66点一路下跌到5月12日的2604.20点,最大跌幅超过18%。房地产股所占权重较大的深证成指跌幅更大,达22%。我国A股市场跌幅远大于近期全球主要股市。
  股市之弱在5月11日体现得尤为明显。5月10日,欧盟通过了针对希腊债务危机的巨额援助方案,当天欧美股市纷纷大幅反弹,将此前的跌幅吃回大半。但第二天A股仅仅略有高开,很快又开始下跌,当天还创下了调整的新低。
  市场为何会出现连续下跌?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认为,多重因素导致股市的连续调整,但目前来看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对房地产的调控。因为这一轮经济的复苏和股市的复苏,房地产的拉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目前市场对于房地产调控的底线和最终目标还不能准确把握。地产相关产业链市值占比很大,调控也会影响到人们对钢铁、水泥、银行等相关行业的判断。
  有投资者之前猜测,调控房地产会促使资金从楼市流向股市,从而促进股市上涨。我认为,不存在这种情况,因为一般而言两个市场关联度很大,而不是相互替代的跷跷板关系。李大霄说。
  此外,货币政策逐渐由过度宽松到适度宽松常态化回归,今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已3次上调,市场对于加息的预期也一直存在。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下,股市的流动性不免紧张。而境外市场的剧烈波动,对A股市场投资者也会产生心理层面的影响。
  股指期货,振荡下跌的放大器?
  4月16日推出的股指期货,使A股市场有了做空机制。在股指期货推出的第二个交易日,A股市场即出现大跌。此后,期指与现货指数双双快速下跌。有投资者认为,股指期货的推出是股市下跌的原因。
  投资者李先生说,在市场形成下跌趋势时,参与股指期货的人可以开股指期货的空仓,等待股指下跌后平仓获利,甚至不排除有人通过抛售所持股票促使股指下跌的可能。这相当于股指在下跌时,又被一股力量推了一把,速度肯定会更快了。
  事实上,推出股指期货后,股市出现下跌,在海外市场上早有先例。统计显示,海外主要市场的股指期货上市前后,大多形成了股票现货市场的中期头部。美国股市在股指期货上市之后的几个交易日开始下跌,欧洲一些市场在股指期货上市当日即见顶。亚洲一些市场上也在推出股指期货后不久形成了头部。不过,从海外市场的长期运行情况看,股指期货作为一种避险工具,并不能对股票现货市场的长期趋势形成实质性影响。海外市场的这种先涨后跌现象,与市场的羊群效应和投机氛围有关。
  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总经理郑学勤说,股指期货的主要功能并不像许多人所说的,是为投资者提供了股市下跌也可以赢钱的机会。它的主要功能是为投资者提供了寻求保护的工具。有了这样的市场,投资者就不必通过抛售股票来避免可能出现的亏损。他认为,目前我国市场的股指期货交易,无论就交易量、持仓量和参与者而言,都只能说是建立起了一个市场的骨架。它还达不到对股市起实质性影响的规模。
  市场人士分析,股指期货上市以来,虽然成交金额看起来很大,但考虑到保证金交易和 T+0交易的特点,这样的成交金额是被放大了。实际上,目前股指期货市场仅两万左右的参与者,几百亿元的保证金,与A股市值20多万亿元的总市值相比,还微不足道。所以,如果认为股指期货是股市下跌的主因,就相当于蚂蚁绊倒大象,股指期货的市场能力基本上不可能主导这波长时间大幅度的下跌。当然,这次下跌也提醒人们,如何加强对做空交易的监管,进一步完善股指期货的相关制度。
  真正的市场底何时会出现
  经过这一轮下跌后,5月13日市场出现较为强劲的反弹。市场是已经见底,或者仅仅是下跌途中的反弹?
  中信证券研究员卻峰表示,短期内市场有个业绩底和估值底。据他们测算,即使以最悲观的预期来看,2010年净利润同比增速下调至15.8%左右,按动态市盈率下调至15倍,对应上证指数也在 2410点左右。不过,他也认为,估值的底往往是事后判断,真正的市场底何时会出现仍取决于市场预期和经济预期的变化。
  就政策面的预期,中信建投分析师刘献军认为,4月份经济数据尤其是居民消费指数(CPI)数据公布后,有两个现象值得投资者注意,一是CPI虽然创新高,但其幅度低于大多数人的预期,二是在CPI数据公布后,市场上关于加息的声音反而大大减少了。这至少能说明,在结构性的通胀数据下,经济局面将更加复杂,此时央行对使用加息手段将更为慎重。
  李大霄说,股市下跌,从根本上说是整个市场资金出现失衡。股市中总是有钱要进来,也有钱要流走,但流走的快过流入的。在这个问题上,如果有关方面能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大股东能够进一步增持社保基金、保险基金、公募基金提高入市比例等等,多方开拓市场资金来源,使得融资速度和引资速度相匹配,就更有利于市场的稳定。(人民日报 许志峰,刘佳)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博客会员、合作方、加盟会员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