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理由支持见底 史上最严调控政策下 寻找被错杀股_股票_证券_财经

六理由支持见底 史上最严调控政策下 寻找被错杀股

加入日期:2010-5-13 8:09:08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初战告捷 多方死守2600点心理关口
  昨日,沪深两市有惊无险,早盘股指双双跳空低开,上证指数最低下探至2604.20点,在将2009年6月1日的向上跳空缺口完全回补后展开反弹,盘中虽有反复,但在银行地产等权重股的合力作用下,最终微涨8点或0.33%,收报2655.71点。在5月10日就已将该缺口完全封闭的深证成指盘中曾一度击穿万点大关,之后总体走势与上证相仿,至收盘涨0.55%,收报10146.63点。个股方面,大龙地产、一汽夏利等5只正股涨停,黄河旋风、隆平高科等近60只正股跌停。
  基本面主要有4条重要消息CPI创18个月新高,M2增速连续5月回落;沪综指盘中创11个月新低,5月期指合约期现基差不足1点;上海楼市调控细则近日出台,房产税征收亦将启动;财政部拟提高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纽约股市大幅震荡等。
  近一阶段以来,市场震荡加剧,从4月15日至今19个交易日内,上证指数从最高3181.66点探低至2604.20点,最大跌幅达18.15%,但不少个股短期跌幅深达40%-50%,投资者市值损失严重。大盘会跌到哪里,什么时候可以进场,是当下最关心的话题。世基投资认为,当前看2600点或许是多方严防死守的区域,像权重板块的杀跌动能已衰竭至最低水平。若该点位守住则市场有反弹,若再被杀破,恐慌情绪的蔓延怕会再加速市场跳水。观察该点位得失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长城证券、广发证券等分析机构认为,上证指数弱势特征极为明显,急需护盘品种及转势的风向标出现,银行、保险的强势启动给与了市场信心,能否持续强势仍待观察。从市场结构看,蓝筹板块经过近半年的调整,估值优势正在显现,本周后两个交易日出现反弹的概率正在加大,蓝筹股有望成为反弹的源动力。不过,目前市场仍存在较明显的做空品种,主要是小盘股、小市值品种。虽然这些品种具有较高的成长预期,但估值压力较大。因此,近期A股市场仍处于挤泡沫的过程中,市场表现转强尚需一个过程,投资者操作上仍需保持谨慎。(www.ccstock.cc)


  六大理由支持大盘5月见底
  周三大盘创出近一年新低2604点后出现弱势反弹。四月份数据反映经济复苏进程仍然健康,总体符合预期,发生二次探底的可能性较小,近期不存在因经济过热和恶性通胀引发加息的忧虑。同时,在屡屡创出新低之后,大盘已经进入构筑底部区域且成功的概率较大,本月将出现年度低点。
  前半周大盘创出新低,是由于各方对数据解读差异,前期强势股出现分化后补跌与股指期货空头打压影响造成加速下跌态势,具体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主要经济数据出台,通胀压力加大,特别是CPI接近3%,引发市场对紧缩预期过度反应;二是扩容速度不减,农行等IPO和国际板筹建进度有所加快;三是中小板、创业板由于整体估值偏高,个股出现补跌跳水,拖累了指数;四是受巨额救援计划引发的乐观情绪消退,欧美、亚洲市场一日游行情令市场恐慌情绪未能完全消退,A股市场跟跌不跟涨的独立行情魔咒仍然无法打破;五是基金成为空军主力军团,据统计,322只偏股型开放式基金的平均仓位继续下调,一周主动减仓的幅度为1.84个百分点。
  经过大幅下跌之后,市场已经接近行情的底部区域,后期继续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较小,阶段性调整进入尾声阶段。
  首先,四月份CPI同比上涨2.8%,增速基本符合预期。因为4月份CPI上涨是结构性价格上涨,仍属于温和上涨,五月会处于政策真空期,央行不会依据一个月CPI的短期变动,就轻易运用加息工具,加息的时间窗口会推迟到三季度。
  其次,市场流动性仍然充裕。4月末人民币贷款增加7740亿元,基本符合贷款投放进度,信贷扩张势头仍然较强,市场流动性仍然充足。对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市场前期已有所反映,市场冲击也已逐步消化。
  第三,截至周二,两市共有39只个股跌破发行价,破发个股中有28只为中小板、创业板新股。同时,2009年以来宣布增发的公司中,有31家跌破增发价。在新股屡屡破发或者股价破净出现时,往往底部信号确定性较高,这是A股市场屡试不爽的参考。
  第四,在Bloomberg追踪的全球93个主要市场中,A股已成为今年以来表现第二差的市场指数,这与中国经济率先全球复苏的宏观背景极不相符。再加上目前大盘估值处于历史最低区域,金融股多数价格已经接近或低于H股,再度大幅下跌的理由并不充分。
  第五,近期出现了产业资本增持的信息,今年以来共27家上市公司发生过31次股东增持行为,4月30日至5月10日,已有6家上市公司大股东增持股份合计1741.43万股。虽然增持数量较小,但毕竟向市场传递出产业资本已开始出手的积极信号,大股东增持可视为是看好公司长期发展,已经基本认同目前的市场价值。
  第六,周四是重要时间窗口。从技术上看,大盘从3361点结束反弹,中长期下跌波动比率目标位下限是2605点,周三已跌到位。时间上看,2008年10月28日见底1664点,2009年8月4日见顶3478点,耗时189天。2009年8月4日至今是187天,到5月13日将出现涨跌时间周期对称的时间共振。
  综上所述,操作上建议短线关注市场反弹机会,关注周三率先反弹的银行、保险、地产等蓝筹股,以及前期超跌的被错杀成长股,如新兴产业中的技术创新、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个股。(中国证券报)


  股市虽跌,尚有五大因素值得欣慰
  今年的行情自从破位下跌以来,阴线比阳线来的更顺畅,反弹乏力,资金流出踊跃,即使在美国股市大涨而且经济数据也不错的情况下,还是走出了高开低走的长阴线行情。这让我们想起刚刚过去不久的2008年行情。
  2008年的行情长驱直入,跌跌不休,究其原因,无外乎三个:其一,挤泡沫;其二,国际金融危机;第三,宏观调控。现如今的市场环境与2008年有相似之处,只是级别和程度不可同日而语。今年的行情充其量是挤小泡沫,小的宏观调控,小的国际金融危机。所以,从幅度、时间和程度上应该会与2008年有本质的不同。但是下跌形式、心理预期、恐慌程度却相似得很。不仅如此,2008年的全年下跌与中国石油的表现也有着很大的关系,中国石油从48元一直跌到10元以下,对主板市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现如今,唯一被市场还比较看好的中小板却迎来了海普瑞148元的天价发行,上市很快就跌破发行价并带着中小板一起释放风险,如果中小板也在海普瑞的影响下展开挤泡沫行情,而主板又缺乏成长性行情的刺激,那么今年行情想有好表现,看来有点难度了。好在,今年的行情有几个特点还非常值得欣慰。
  第一、今年仍然处在抗击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而且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时期。因此,我们目前所处的环境很有可能是经济转型过程中的阵痛。既然是阵痛,时间就不会太长。第二,整体市场估值和2008年有着本质不同。现在市场的整体估值只有15倍左右,而且有些蓝筹股已经跌破10倍估值,所以,在安全边际的引导下,会逐渐吸引长线资金入场。如果中国再处在负利率的预期下,长线资金买入蓝筹股代替储蓄的意愿会增强,所以,蓝筹股的下跌空间最起码不会像2008年那样。第三,中国正在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既然是大力发展就会有政策支持,就会有资金投入,就会创造价值,相关的上市公司就会受益,市场就会存在热点活跃,人气就不会极端涣散。第四,房地产调控政策对很多行业虽然不是好事,但是房价下跌成了必然趋势,这样对消费市场的振兴是好事情。因为房地产问题占据了很多消费支出,如果房地产价格下跌了,就可以整体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更何况,如果资金从房地产市场撤出,股市很有可能成为他们的首选。第五,通胀预期越来越明显,通胀预期总比紧缩预期好。抗通胀虽然会迎来政策紧缩,但是大环境是通胀,通胀预期是有利于股市的,如果是紧缩预期,尽管会迎来政策支持,但是大环境还是紧缩,不利于股市。因此,今年是有很多有利因素的,只是我们如何去面对市场。
  从策略上讲,如果手中持有现金,最好的方式是等待市场出现止跌信号,最起码要等5日均线走平并翘头向上。而且当5日均线再次拐头向下时还需要做风险控制。因为市场可能存在我们不清楚的利空。对于手里持有被套股票,只能尽量的缓解痛苦了。所谓缓解痛苦只能是拿出部分仓位高抛低吸赚取股票了。如果股市在不断下跌,你手里的股票还是那只股票,但是数量越来越多的话,也是一个不错的结果。尽管这个做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市值会损失的结局,但是可以缓解市值损失给我们造成的痛苦。当然,前面的五大因素也会让市场不见得像2008年那样悲观,随时都有可能迎来转机,随时会让市场重新回到一个箱体震荡的走势中去。(新闻晨报刊)


  资金恐慌出逃或砸出短期底部
  昨日两市共有60只非S和ST股报收跌停,为本轮行情之最
  中小板综指近13个交易日跌幅近20%
  周三沪深两市股指双双低开,探底后震荡回升,收盘小幅上涨。前期暴跌的金融地产股,逐渐出现企稳迹象。而前期强势的个股跌势加剧。两市共有60只非S、ST股报收跌停,为本轮行情之最。展望下一阶段,权重股杀跌动能似有所衰竭,股指有望展开短线反弹。但就中期而言,鉴于国内外环境暂难看到转好迹象,投资者避险情绪仍然浓厚,大盘趋势并不明朗。
  市场避险情绪浓厚
  从昨日盘面来看,银行股和地产股出现明显反弹,整体表现强于大盘。截至收盘,A股市场14只银行股均有不同程度上涨,华夏银行、中信银行涨幅超过4%。而地产股的走势有所分化,大龙地产、金山开发涨停,天伦置业却出现跌停。
  收盘跌停的品种还是以前期强势的中小盘题材股主。如受益于通胀预期的农业板块,资金流出迹象非常明显,板块平均跌幅高达6.19%。新农开发、隆平高科、丰乐种业以及新赛股份报收跌停。而以新疆、西藏为代表的区域板块走势继续萎靡。新疆板块平均跌幅达5.85%;而西藏板块平均下跌也达到5.23%。此外,新能源板块也出现在跌幅榜前列,不少个股的跌幅超过了9%。其中德赛电池、风帆股份、方大集团、孚日股份以及江苏阳光跌停。
  综合来看,短期A股市场仍难摆脱弱势格局。一方面,大盘蓝筹股表现较强,既有消息面传闻的影响,也有前期超跌后估值合理的因素存在。另一方面,资金开始逐渐从中小盘题材股中撤退,有且战且退、逐步兑现获利的意愿,表明市场避险情绪仍然浓厚。
  宏观调控带来不确定性
  从刚公布的4月份宏观经济数据来看,虽然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进出口仍保持强劲增长,但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已经开始放缓。笔者认为,国内经济在由去库存化复苏到加速复苏之后,由于新的经济增长点仍没有出现,在国内地产市场的严厉调控与信贷政策的收紧下,延续了五个季度的经济复苏开始进入小周期的末端。从年内来看,预计宏观调控下的国内经济增长势头或已见顶,未来一段时间增速将明显放缓。
  而另一方面,实际的通胀压力开始逐步显现。当前,国内物价仍处于上升通道,各种新涨价因素和翘尾因素导致通胀压力继续增大。而随着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以及国内资源性产品改革的深入,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将主导PPI上行并逐渐向CPI传导。笔者预计二季度国内CPI增速将接近4%,实际的通胀压力将会显现出来。
  综合来看,国内经济开始进入增速放缓、通胀压力加大阶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经济的复杂性给管理层的决策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调控力度以及调控时机的把握显得尤其重要。一方面,在经济增长开始减速的背景下,地产调控的严厉程度又前所未见,需要一段时间对政策效果进行观察;另一方面,实际的通胀压力即将出现,政策又必须有一定的前瞻性,这样才能有效地管理好通胀预期。此外,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率可操作空间越来越小,而如果国内加息,如何防止大量套利资金的进入也是一大难题。
  市场忧虑难以根本缓解
  对A股市场而言,经济的复杂性带来政策调控的不确定性,使得投资者担忧情绪进一步蔓延。一方面,从经济层面来看,实际通胀压力将逐渐加大,紧缩政策有望进一步加强,而伴随着国外主权债务危机以及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市场担忧经济出现二次探底。而另一方面,从A股市场自身来看,上证指数自跌破年线以来,杀跌动能不减,前期箱体形态已被打破,技术上将继续向下寻找支撑,市场开始担忧熊市的到来。
  投资者的担忧是压制当前A股市场的最主要因素。展望下一阶段,A股市场的内外环境仍然难以看到明显转好的迹象,短期的利好作用似乎也相当有限,投资者的担忧情绪难以得到根本缓解,大盘中期趋势并不明朗。但就目前而言,权重股的杀跌动能似乎已有所衰竭,个股超卖明显,市场随时会出现强烈反弹。对于短线投资者来说,在控制好仓位的前提下,逢低可适当参与一些反弹。 (证券时报,中原证券)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博客会员、合作方、加盟会员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