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股市猛料 主力动向曝光_股票_证券_财经

今日股市猛料 主力动向曝光

加入日期:2010-5-12 8:01:26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目录:
  一、重要新闻点评
  上海楼市调控细则待拍板 保有税预期渐浓
  CPI创18个月新高 市场人士断言本周末加息
  全球救市行情一日游 沪指盘中破11个月新低

  二、主力动向曝光
  A股继续重挫 公募私募都做空
  机构抛售抗跌品种
  资金面失衡 调整格局短期难改

  三、今日股评家最看好的股票
  杰瑞股份、海螺水泥、华芳纺织

 

一、重要新闻点评


上海楼市调控细则待拍板 保有税预期渐浓

  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相继出炉楼市地方细则,市场目光聚焦向上海。本报从权威途径获悉,上海房地产地方细则对拟定的方案进行最后修订,快则本周即可以颁布,参与细则的一位上海市政府部门官员告诉本报,还要再通过政府办公会议拍板。5月6日,上海市政府召开了一场房地产会议,市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地方监管部门负责人,以及上海市相关领导人均出席了该场会议,对上海拟定的细则征求各方意见。
  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相继出炉楼市地方细则,市场目光聚焦向上海。
  本报从权威途径获悉,上海房地产地方细则对拟定的方案进行最后修订,快则本周即可以颁布,参与细则的一位上海市政府部门官员告诉本报,还要再通过政府办公会议拍板。
  5月6日,上海市政府召开了一场房地产会议,市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地方监管部门负责人,以及上海市相关领导人均出席了该场会议,对上海拟定的细则征求各方意见。
  本报获悉,上海细则中,除贯彻国务院国十条政策外,对于国十条留下的第三套房政策口子,上海或有可能对于第三套住房是否停止发放贷款,而这一条款,或对上海银行系统今年的业务形成冲击。
  在北京出炉每户家庭只能新购买一套住房之外,上海细则或有可能对这一条款进行变通,上海或允许每户家庭购买两套住房。
  这并不代表上海细则比北京宽松--北京不考虑家庭已有住房套数,每个家庭都可再新购一套住房。上海限购政策将把同一家庭房产套数考虑在内,如果该家庭已经购买了两套,则不能再购买新房屋。
  而对于上海正在研究的房产保有税,尚未确认有出台迹象,业内人士分析,北京深圳等之前研究试点房产税的城市,在地方细则中尚未体现,上海目前正处在世博开幕不久的关键节点,相对稳健的政策应该是主基调。
  保有税预期
  上海社科院经济与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陈维告诉本报,目前国十条政策市场尚未消化,政策的真实效果还需要一定时间体现,上海如果增加房产保有税这样的调控措施,将会是市场拐点的一个信号--其关键在于,地方细则均是阶段性政策,而房产保有税则是一个长期的新税种。
  中房信分析师薛建雄认为:要是出台住房保有税,大量投资者会将资金转移至其它渠道,那么楼市就会经历较长盘整期。
  上海目前所面临的土地稀缺问题,也逼迫上海市政府对这一新税种的研究不能放松。
  3月初,国土部对全国各省市派出30个调研组调查土地使用情况,在上海、国土部也分三个小组赴浦东、闵行、宝山等地进行调研。
  近日国土部调研报告显示,调研组认为,上海未来土地供需形势将更为严峻,随着经济的复苏,2010年上海市用地需求依然强劲,按近年用地速度计算发展空间不够,建议上海加大房地产持有环节成本,遏制投机需求。
  自国十条出台后,以任志强为代表的观点批评,政府此轮调控运动的是行政逻辑,而非加大供应的市场方式,依旧无法解决楼市目前供不应求的刚性需求,故对新政长期有效性表示怀疑。
  4月中旬,国土部就公布了全年18万公顷住宅用地计划。随后,上海市规土局公布了今年上海住房供地计划:供地1100公顷,虽比2009增加35公顷,但在今年土地供应中,70%为保障用地,推向市场的土地同时相对有限。
  而对于大批已经造好的商品房,由于投资客大举进入而导致的大量住房空置,其也与地产商的土地闲置一样,同样到了治理的关键阶段。上海市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2月末,上海商品房空置面积由2008年初的735.46万平方米扩大至1211.75万平方米,空置面积扩大了近一倍,其中商品住宅空置554.07万平方米。业内粗略估计,上海目前的商品房空置面积可能已超过1600万平方米。
  国土部调研组建议上海加大房地产持有环节的成本,遏制投资性需求,实际上就是把国土部建议地方政府,对其土地管理控增逼存思路的借鉴。业内人士分析。
  4月初,本报同时从上海房管局核实上海正在研究房产保有税事宜,房管局表示,房产保有阶段征税要经国家层面确定。而本报从上海一家地产商处了解到,他从银行系统的沟通中了解到,上海的银行行业中对保有税对其业务的冲击也颇为担忧。
  实质上就是物业税,陈维表示:上海应当审慎研究这一税种,楼市不单单是房地产,调控好了全民受益,药下猛了,恐怕过犹不及。
  下降趋势
  上海楼市的成交量受新政的冲击,已经呈现了持续4周大幅下滑。
  尤其是北京、深圳等房地产重地陆续出台了地方实施细则,给上海房地产市场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更多的猜想,在等待上海地方细则出台之时,观望和僵持成为市场上买卖双方的共同选择。
  中国房产信息集团数据显示,上海五一房展会前后两周(4月26日-5月2日和5月3日-9日),上海市新增商品住宅供应量分别为25.6万平方米和18.4万平方米。成交量仅为11.46万平方米和7.3万平方米。其中,供应量只相当于往年五一房展会前后三至四成,成交量只相当于往年同期二至三成。后者的7.3万平方米,为上海近五年来同期最低的一周。
  5月11日,上海银监局公布数据显示,4月份,上海房地产业贷款增加144亿元,个人住房贷款增加93亿元,两项贷款业务投放规模总体呈回落趋势。
  自国十条新政以来四周,上海楼市大幅度供过于求,已经使不少新上市的房源滞销,这一数值接近50万平方米。继恒大集团在全国曾一度打8.5折销售之外,上海地方开发商已经在加大促销力度,目前上海城西,新虹桥首府等多个楼盘打8.8折,一些成交楼盘的实际成交价竟已接近开发商原先报价的8折水平。
  中房信分析师薛建雄则认为,5月向来是传统楼市最热销的季节,如今成交量下滑8成之多,如果楼市持续低迷,开发商房源将越囤越多。随着调控措施的加快落地,楼市降价行情可能到来。薛建雄表示。。
  中财简评:保有税到底开不开,目前还有变数,不过马上就可见分晓了,若上海真的开征了保有税,则相信这不仅是上海地方政府的意图,更是最高层的重要意见,对房地产行业意味深长。


  
CPI创18个月新高 市场人士断言本周末加息

  疯狂菜价+高企房价助推 4月CPI涨2.8%创18个月新高
  国家统计局称属温和上涨市场人士断言本周末加息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4月房地产开发投资高达9932亿元,替代基建成为投资主力。
  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的经济数据显示,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同比(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从3月份2.4%上扬至2.8%,创下2008年11月以来新高。
  这一数据接近中国政府制定的2010年全年CPI涨幅控制在3%之内的红线。
  尽管今年以来央行已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至17%,但4月CPI的出炉再度触动了市场关于加息的敏感神经。有市场人士甚至称,不排除本周末加息的可能性。
  疯狂的菜价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昨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4月份CPI价格涨幅是一种结构性的上涨,不是全面上涨。因为其中,食品和居住两大类价格合在一起拉动CPI上涨2.6个百分点,占2.8%的93%,2.8%的上涨水平目前来看还比较温和,年内CPI涨幅控制在3%以内仍然是可能的。
  4月份,食品价格上涨5.9%,拉动CPI上涨1.9个百分点,其中鲜菜价格上涨24.9%,鲜果价格上涨16.4%。居住类价格上涨4.5%,又拉动CPI上涨0.7个百分点。
  受今年特殊气候影响,疯狂菜价助推CPI--从4月末到5月初,全国各地菜价一直居高不下,多地区菜价贵过肉价。更有报道称,河南大蒜身价在短时间内暴涨100倍,柴米油盐也涨声一片。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昨日也分析,推高4月份CPI的主角是食品,其中4月份蔬菜价格平均走高24.9%,蔬菜对物价提高的贡献超过90%。
  他建议吸取2006年猪肉价格上涨导致全局问题的经验,警惕个别商品导致的全局问题。
  姚景源预计,未来3个月CPI还会继续走高,尤其6、7月份去年同期的底数低,翘尾因素影响较大。
  盛来运认为,近期物价上涨仍存在很大压力,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来自于流动性还比较充足;二是从国外进口的大宗生产资料价格涨幅偏大;三是生产资料和燃料动力价格涨幅有所扩大,将加大生产成本的压力;四是翘尾因素的影响还在不断扩大,去年物价涨幅的低点是在二季度,走势是前低后高。
  他预计,随着翘尾影响不断消失,今年物价走势很可能是前高后低。
  下半年通胀较显著
  针对最新CPI数据,瑞穗证券亚洲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对早报记者表示,政府稳定通胀预期非常难,通胀水平在下半年将比较显著。
  沈建光认为,与以往不同,通胀面临面临长、中、短期三方面压力。本轮通胀周期为工资增长型推动,中期面临货币宽松的压力,短期内面临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高企的压力。
  接近央行的人士对早报记者表示,前4月的通胀水平较为温和,但年内通胀将持续面临压力。不过,若房地产调控政策执行到位,年内通胀压力不会太大。
  该人士称,通胀的形成机制可分为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在国际层面,目前世界经济恢复性增长对国际大宗商品的走势有一定支撑,同时大宗商品以美元计价,目前市场对美元指数的一致判断是走强。预计年内大宗商品不会出现2007-2008年那样大幅上扬的局面。在国内层面,实体经济的快速增长对物价构成压力。
  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则指出,4月通胀数据与大家预期的走势一致,不过由于房价未计入物价统计,当前CPI还不能充分反映真实的通胀水平。若宏观刺激政策不退出,按照目前的趋势,年内物价肯定会突破政府制定的控制在3%以内的目标。
  华生说,他期待年内宏观经济政策的退出,货币政策肯定要进行调整,应该加息。
  启动加息,解决负利率
  关于加息一说,沈建光提醒,4月份通胀数据表明负利率水平应引起当局重视,货币政策不应忽视负利率的影响。若短期的负利率是失业等临时原因造成,则货币政策可以容忍。但目前政府调控稳定通胀预期非常困难,因为本轮通胀预期是长期性的,包括了工资增长的因素,较难逆转。
  负利率是指通货膨胀率高于银行长期存款利率的情况。若以中国一年期存款利率为2.25%,减去4月通胀数值,则表示当前利率水平为负0.55%。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预计,随着CPI突破3.0%的警戒线,预计6-9月央行可能启动首次加息,年内最多加息1次。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马骏近日也表示,中国决策层应该及时通过利率调整,向市场传递出控制负利率进一步恶化的信号。
  在马骏看来,目前内实体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仍然是通胀和过热。预计5月CPI很可能超过3%,此后几个月还可能达到5%左右的高点,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有可能达到11%。
  中财简评:加息是肯定的,目前剩下的问题只是实施加息的时点,虽然A股对此已有预期,但即便央行真的出手,也不能诗作利空出尽。

 

全球救市行情一日游 沪指盘中破11个月新低

  史无前例的拯救计划未能持续提振投资者的信心。在经历了疯狂的星期一之后,周二全球股市重回跌势。
  周二东京尾盘,MSCI亚太指数大跌1.1%。地区股市普遍呈高开低走态势,其中,东京股市收跌1.1%,回吐了前一日的大部分涨幅,股指当天早盘一度大涨逾1%。中国香港股市收挫1.4%,恒指收报20147点;中国台北股市收跌0.7%。澳大利亚股市下挫1.1%。亚太地区其他股市也尽数下跌,跌幅在0.4%至1.1%不等。
  A股受外围股市隔夜大涨提振,上证综指高开1.8%,重新回到2700点上方,但好景不长,很快从高位回落,最低下探至2638点,终盘收报2647点,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下跌1.9%,整体走势极为低迷。金融、电子、环保、发电设备、汽车等板块跌幅均超过3%,而地产、商业、化工、钢铁跌幅均超过2%。
  值得一提的是,沪指盘中最低跌至2638点,创出近11个月以来的新低,这也打破了大盘近日有望构筑双底的预期。
  欧洲股市周二开盘后大幅走低,英、法、德股市分别跌1.7%、2.4%和1.3%。前一天大涨逾10%的西班牙股市周二盘中下挫4.5%。美国股指期货周二盘前大跌,标准普尔500指数期货跌幅一度超过1%。
  重新燃起的避险情绪也影响到大宗商品,国际油价周二欧洲盘跌逾1%,至76美元下方。黄金则重获青睐,一度大涨1.6%,站上1220美元。欧元重新走低,欧元兑美元周二盘中跌0.7%,至1.27附近。
  分析师表示,尽管欧盟和IMF联手织起了安全网,但投资人对于南欧国家长期债务问题的疑虑仍存,市场波动仍会持续。穆迪可能在未来数周下调希腊债信评级至垃圾级,也打击了市场人气。
  中财简评:欧盟7500亿救市只能是抱薪救火,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博客会员、合作方、加盟会员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