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股市猛料 主力动向曝光_股票_证券_财经

今日股市猛料 主力动向曝光

加入日期:2010-5-12 8:01:26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二、主力动向曝光

 
A股继续重挫 公募私募都做空
  
  在欧盟财长会议决定设立7500亿欧元的危机应对资金后,周一欧美股市普遍出现报复性暴涨。就在市场预期A股在外力撑腰下会有所表现时,昨日A股市场却依然以暴跌来回应,大盘跳高开盘,却高开低走、全线下挫,盘中跌破前期2639低点,再创今年新低,深成指离万点大关也仅百点。两市基金指数亦高开低走,终盘沪指下跌1.27%,深指下跌1.31%。其中,沪基指失守4200点关口,续创近7个月以来新低。
  王亚伟杀跌基金减仓375亿
  明星基金经理王亚伟上周疯狂杀跌。德圣基金统计显示,王亚伟管理的华夏策略的仓位从83.02%大幅下降至60.83%,主动减仓21.40%。华夏旗下另一只基金华夏精选仓位也从90.79%下降至65.51%,主动减仓24.81%。
  根据浙商证券测算,322只偏股型开放式基金(不包括指数型基金)的平均仓位上周继续下调,比前一周下降2.41%,达到78.41%。剔除市值波动的影响,基金整体主动减仓,主动减仓幅度为1.84%,其中主动减仓的基金占比52.52%。目前股票型基金规模约12911亿,混合基金7462亿,总体减仓1.84%意味着上周基金减仓375亿。
  最新统计显示,仅有17%的私募基金看多后市,52%的私募基金仓位在三成到七成之间。而各类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继续下降,均不足80%。华夏、博时、南方等一线基金旗下都有基金继续减持。
  市场连续暴跌,使私募基金对后市多保持谨慎态度。据好买基金调查,57%的私募基金认为后市继续震荡,有26%的私募基金看空,仅有17%的私募基金看多。
  私募的谨慎心态直接反映在持仓策略上。52%的私募基金仓位在三成到七成之间,对市场保持中性态度,9%的私募仓位在三成(含)以下,有39%的私募仓位在七成(含)以上。在持股集中度方面,57%的私募基金公司持有股票数量在10~20只之间(不含),35%的私募持有不超过10只股票,9%的私募持股数量在20只或以上。
  公募口头看多实际做空
  据德圣基金的数据显示,主动型股票基金平均仓位为76.17%,相比前周下降2.06%;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仓位70.19%,相比前周下降2.48%;混合型基金平均仓位63.97%,相比前周下降1.88%。
  即使上周二股市小幅反弹,不少基金仍选择进一步降低仓位,说明对短线风险仍较为敏感,国联安、海富通等旗下基金减仓最显著。此外,华夏、博时、南方等一线基金公司旗下都有基金继续减持,其中王亚伟管理的两只基金近两周内有大幅减仓迹象。
  然而部分公募基金在口头上却表示看多,如国投瑞银表示,经过持续调整,市场的系统性风险正逐步得到释放。华富基金也认为,市场目前定价和表现隐含着对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如果指数再度大幅走低,对战略投资者而言,可能意味着机会的来临。


机构抛售抗跌品种
  
  周二沪市公开信息中涨幅居前的是广钢股份、宝钛股份和中孚实业。广钢股份,公开信息显示国泰君安成都北一环路营业部大单介入,短线关注。宝钛股份,早上封住涨停,午后打开,公开信息显示,机构专用席位三席介入一席卖出,财通证券绍兴人民中路营业部也积极介入。该股为国内钛材加工业的绝对龙头,机构游资共同关注。
  中孚实业,公开信息显示,周一介入的两家财通证券旗下营业部卖出,渤海证券上海彰武路营业部仍大单介入,前期下挫幅度较大,应是游资寻求超跌反弹机会。
  沪市跌幅居前的是好当家、中航重机和华仪电气。好当家,中金公司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和一席机构专用席位均大单卖出,买方包括一席机构席位在内的资金承接有力,但短线趋势走坏。中航重机,机构专用席位交投活跃,一席机构席位卖出,两席机构席位买入,但卖出更凶猛,暂时规避。华仪电气,连续两日跌停报收,中信金通证券台州市府大道证券营业部卖出量超过买入前5名的买单总和,光大证券宁波解放南路小幅介入。
  深市公开信息显示涨幅居前的是韶钢松山、*ST威达和华茂股份。韶钢松山,该股开盘不久即封涨停,与广钢股份系关联公司。公开信息显示,西藏证券旗下两家营业部大单介入,一席机构专用席位卖出,应是游资寻求反弹机会。*ST威达,公司整改复牌后连续5个交易日直封涨停,昨日前五席均为净卖出。华茂股份,游资积极介入,一席机构专用席位卖出。
  深市跌幅居前的中科三环和新大洲A,都是机构专用席位大单净卖出,规避为宜。
  

  
资金面失衡 调整格局短期难改

  货币政策紧缩、扩容速度不减、融资压力不小、大小非减持增多
  周二,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等均创出本轮调整新低,且上证指数紧随深成指后尘也跌破了去年8月的调整低点。这也意味着本轮调整并不仅仅是针对去年9月份以来市场反弹的修正,调整级别可能更大。
  基本面上看,周二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四月份经济数据。四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8%,增速比3月份小幅回落0.3个百分点。4月CPI同比增长2.8%,创18个月以来新高。4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涨6.8%,涨幅比上月扩大0.9个百分点。应该说,经济数据总体还是不错的,市场虽然有加息的预期,但CPI的增幅与市场的预期基本一致,经济数据方面并没有远超预期。
  而在外围市场上,周一出现了近期少有的大涨。前期,穆迪发出或将对葡萄牙主权评级下调的警告,使担忧主权债务危机蔓延的市场情绪失控,全球金融市场纷纷重挫。但在欧盟联手救助的影响下,欧美股市周一均出现大幅反弹。应该说目前外围环境也还不时很坏,经济数据并未远超预期。
  因此,A股市场的下跌更多还是来自于内因。笔者认为,短期市场下跌的原因更多是来自于资金面的失衡以及公司价值的回归。
  上周,央行发行3月期央票140亿元,3年期央票1100亿元,货币调控仍在继续。而根据相关报道,农行递交H股上市申请,光大银行等发行上市的消息也令市场不安。同时,新股发行速度并未改变,而存款准备金的调整则意味着货币紧缩政策并未发生改观。此外,通胀压力渐显,市场对加息的担忧加重。央行近期发布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通胀的潜在压力值得关注。4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2.8%,控制房价上涨的压力依然较大。加上CPI的上行压力依然,市场也担忧央行会通过加息也遏制通胀。周二的下跌也是对加息担忧的反映。
  相对紧缩的货币政策,新股发行速度不减,潜在融资压力依然较大,大小非减持动力增强。这些因素均显示短期市场资金供求关系有失衡的趋势。同时,如果市场继续调整,将可能引发投资者对于基金的赎回。这也将导致市场出现新的做空动能,这是需要在近期密切关注且引起注意的风险。
  单纯从技术走势来看,由于上证指数已跌破年线,加上关键技术支撑均不堪一击,市场已经进入中期调整格局。同时,房地产利空尚未得到充分释放,后市政策面仍有较大不确定性。一些高估值板块仍有继续调整的压力,短期市场做多信心不强。因此,市场短期即使有所反弹,反弹的高度也将较为有限。此外,股指期货推出后,一些仓位较重的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利用股指期货做空,而加入到现货杀跌的行列中,这也需要引起投资者高度注意。
  操作上,在市场环境不稳定前参与反弹仍需谨慎,建议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对于高估值板块需要警惕。近期中小板、创业板以及题材股加入杀跌行列,对于前期涨幅巨大的高估值板块需保持警惕。二是适当关注一些抗周期品种,如医药、零售、食品饮料等。三是对于热点题材如黄金股的炒作等则以短线操作为宜。此外,目前市场上银行股板块估值水平最低,后市大盘的止跌回升也需要银行股等蓝筹股的带动,投资者不妨关注银行股走向。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博客会员、合作方、加盟会员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