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I增幅扩大至6.8%维持高位或成常态_股票_证券_财经

PPI增幅扩大至6.8%维持高位或成常态

加入日期:2010-5-12 12:12:52

  每经实习记者 胡岩 发自北京

  国家统计局昨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工业品出厂价格延续大幅攀升势头,4月份PPI同比大幅上涨6.8%,比3月扩大0.9个百分点。

  4月PPI涨幅较大,表明通胀压力比较大。从分项数据看,涨幅较高的主要集中在能源和原材料领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振荡走高,导致PPI大幅攀升,尤其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2.0%。工业品涨价狂欢背后,是真实需求的复苏。

  华泰证券钢铁行业分析师罗炜分析,全球经济复苏,特别是中国复苏势头比较明显。总体来看,2010年铁矿石供应仍有些紧张,预计全年价格继续处于高位。通常而言,下游行业需求在二季度都比较旺盛。到5月,钢材价格仍然有上涨的可能性,届时,下游产业的压力可能就会大起来。

  铁矿石之外,包括能源、有色金属等在内的大宗商品都呈升势。在国际大宗品价格的冲击下,输入型通胀压力在不断升温中。从效果上看,工业品价格的走高更多体现在PPI上。

  长江证券分析师白羽表示,原油期货价格虽然一直在稳步攀升,但目前的价格还是底部。由于美国欧洲经济复苏缓慢,国际原油市场还没有出现疯狂炒作迹象,更没有恐慌性买盘出现,预计这种情况将在下半年发生。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国际油价上涨传递到国内有个时间的滞后期,油价增速对PPI的滞后影响在2个月后达到最大。

  如果上述预测成真,则意味着下半年国际油价将突破目前桶均75~85美元的价格区间。由此我国成品油价格将再次步入上涨通道中,PPI维持高位成常态,通胀压力会越来越大。

  另外,最近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深化能源价格改革。从决策层面看,发改委表示对未来几个月油价上升不看好,因为3~5月是原油消费的淡季,而对刺激政策何时退出的担忧,影响到市场对未来油价上升的预期,因此短期内油价不会出现较大的波动。

  对通胀的忧虑将成为近期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的最大阻力。林伯强指出,市场对通胀的担忧可能超出想象,如果提高成品油价格,经济将面临更大的通胀压力。各方对“涨价”二字如此敏感,有可能阻碍成品油调价步伐。

  在PPI向CPI传递问题上,白羽认为,从心理预期上看,PPI的走高对推动CPI的上扬是有压力的,不过,考虑到在传导环节上还存在着诸多阻碍,不可能非常通畅,所以这种传导的影响很难具体测算。

  因此只能说,食品价格上涨对CPI作用的体现已经到了一定阶段,今后非食品因素特别是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对CPI上扬的推动作用应会越来越大,PPI这种走高的趋势还会继续持续下去。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信息为博客会员、合作方、加盟会员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