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与韶钢 广钢集团重组迈出实质步伐_股票_证券_财经

宝钢与韶钢 广钢集团重组迈出实质步伐

加入日期:2010-5-11 6:45:15

  已停滞近两年的宝钢集团与韶钢集团、广钢集团的资产重组终于迈出实质性步伐。在挂牌近两年后,由宝钢控股的广东钢铁集团正与广东省政府一起,紧锣密鼓地谋划广东钢铁业发展的百年大计。

  5月10日,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召开“广东淘 汰钢铁产能1500万吨暨实施500万吨广钢环保迁建湛江钢铁项目媒体通气会”,省发改委主任李妙娟介绍,所谓广钢环保迁建,即广东省按照国家“等量置换”或“减量置换”、“不新增钢铁产能”的产业政策要求,在广东省内淘汰1500万吨落后钢铁产能,同时将广钢整体迁建至湛江,在湛江建设一个500万吨的精品钢铁基地,产品定位为广东急需的汽车板、家电板等高档碳钢板材,项目总投资约350亿元人民币。

  不破不立。在国家淘汰高能耗过剩产能的产业新政背景下,广东省政府此番钢铁调整,可谓是在产能过剩、结构性失衡以及节能减排等多重矛盾之下,既达到产业升级目的、又盘活湛江项目的一次巧妙举措。

  先淘汰、再置换

  “如这个方案顺利实施,广东钢铁产能占全国钢铁产能的比重将从3.7%降到2.3%,降幅达38%。”李妙娟在媒体通气会上说。“这样做,我们的钢铁规模虽然小了,但我们的钢铁质量和水平提高了。这是符合国家《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及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精神的。”

  据广东省发改委副主任王中丙透露,早在2008年3月,国家在批准湛江钢铁基地项目开展前期工作时,就将宝钢重组韶钢广钢、淘汰落后钢铁产能、实施广钢环保迁建,作为建设湛江项目的3个必要条件。而这个三个必要条件,也恰恰切中了目前钢铁产业的行业性痼瘤。

  事实上,淘汰落后钢铁产能,既是国家的要求,也是广东自身发展的需要。经济总量占全国的1/8的广东,年消费钢材超过5000万吨,但本省钢材产能仅约2600万吨,占比不到全国的1/25。其中,广钢、韶钢合计产能仅1050万吨。

  “广钢和韶钢,一个处于大城市中心,一个处于北部山区,长期以来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因此,广东钢铁业一直在寻找从内陆到沿海布局发展的机遇。”王中丙说。

  然而,广东巨大的钢铁市场空间,令一大批小钢厂应运而生。广钢、韶钢等骨干钢铁企业的发展却因而受到挤压。

  2007年,广东省曾分三批组织专家对省内钢铁企业逐一进行现场核查,探明全省共有小钢铁企业238家,大都分布在粤北地区,使用产业政策明确限制的小电炉和国家严令禁止的中频炉生产。这些小钢厂普遍没有除尘设备和污水处理设施,吨钢耗电600度以上。

  针对这种状况,2007年,广东省成立了由常务副省长任组长,分管工业的副省长任副组长的广东省钢铁工业结构调整领导小组。当年12月,广东省政府与国家发改委签订了《关停和淘汰落后钢铁生产能力责任书》;紧接着,广东省政府与有淘汰任务的12个地级以上市政府签订了《关停和淘汰落后钢铁生产能力责任书》,将淘汰落后产能指标层层分解。

  据广东省发改委提供的数据,近两年来,广东已淘汰上述小钢铁企业的产能1000万吨。在此基础上,广东钢铁集团将淘汰广钢350万吨产能、韶钢150万吨产能,广东全省合计淘汰钢铁产能1500万吨。

  迁建或为自救

  按照广东省政府的部署,此次广钢迁建湛江,定义为“环保搬迁”。一方面,这是广东淘汰落后钢铁产能的成果;另一方面,也是广州城市发展的要求使然。

  一位广钢员工告诉记者,广钢白鹤洞厂区位于广州市中心,地处“广(州)佛(山)同城化”结合部,但由于广钢的设备已相对老化,整个工厂对广州市的环境保护工作造成很大压力。而广州市即将举办的2010年亚运会,也令广钢搬迁势在必行。

  事实上,这不但是广东省调整产业结构和广州城市发展的要求,也是宝钢为摆脱在湛江钢铁项目上进退两难的局面,携手广东有关方面采取的自救行动。虽然早在两年前,国家发改委就已批准湛江钢铁项目可以开展前期工作,但至今未获准生证。

  据宝钢集团副总经理、广东钢铁集团公司总经理、湛江钢铁工程指挥部总指挥赵昆透露,截至2010年3月底,湛江钢铁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44亿元,此外,湛江市为钢铁基地项目配套的鉴江供水枢纽工程、茂湛铁路、湛江疏港公路、东海岛迈旺至东简220千伏供电线路工程、东海大堤两侧辅道工程等项目也已开工建设,总投资达160亿元,实际完成投资已超过10亿元。这为湛江500万吨精品钢铁基地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广东省政府和宝钢的计划是,迁建项目建成投产之日,便同步关闭广钢白鹤洞基地的钢铁生产线。“我们不会在国家《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规划期内形成产能。”赵昆承诺,“在三年左右的过渡期间,宝钢集团和广东钢铁集团将加大对广钢的扶持力度,确保广钢及相关企业正常运营。”

  据记者了解,广钢关停之后,其在广州市荔湾区的138万平方米临江土地,将被打造成一个高档商业社区或者金融区、商务区。广钢原有的6000多名员工,将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一部分人员将到湛江继续从事钢铁主业相关工作;一部分人员分流到冷轧精品基地、南沙物流产业园等广钢集团新增项目;另一部分人员分流到广钢国贸等四大非钢企业。

  “我的钢铁”网研究中心主任汪建华认为,这样做一举两得:“一方面,严重污染城市的旧钢厂搬出了城区,广州的钢铁产业得到升级换代;另一方面,湛江优越的深水港资源和宝钢的前期投入以及国家已经批准的环保条件将获得充分利用,湛江项目因长时间停滞而产生的种种不稳定因素也随之消除。”

  结构重组同步推进

  由于两年前的那次重组没有一步到位,2009年底广东省政府决定,正式启动以广东钢铁集团为主体的实质性资产重组,广东钢铁集团开始按照母子公司模式对韶钢集团、广钢集团实施管控,并以此推动广东省淘汰落后钢铁产能、实施广钢环保迁建的计划。

  “现在,我们的人财物都由广东钢铁集团统一管理。过去,公司领导是广州市委组织部任命,现在已由集团任命。”广钢股份的一位高管说。

  据赵昆透露,目前,宝钢集团与广东省、广州市国资委已就实质性资产重组的关键事项达成共识,具体操作细节正在磋商之中。“经过相关决策程序之后,我们将按规定向社会公众披露相关信息。”此次广东钢铁业实质性重组,广钢的迁建无疑是吸引人们眼球的一大亮点,但此番重组也给韶钢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同日媒体通气会上,广东钢铁集团副董事长、韶钢集团董事长余子权向记者罗列了韶钢与宝钢重组的一系列好处。通过合作,将有利于广东钢铁业专业分工,韶钢与广东钢铁集团其他成员可产品互补,打造钢铁精品基地;同时还可利用宝钢的技术优势,实现传统产品换代升级;并利用集团的铁矿石、煤炭等资源集中采购体系,优化韶钢资源采购渠道,降低成本。

  “宝钢作为中国钢铁行业的龙头,具有先进的管理和技术,进入宝钢大家庭,对韶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余子权说。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信息为博客会员、合作方、加盟会员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