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立阳:2600点下是捡钱良机_股票_证券_财经

胡立阳:2600点下是捡钱良机

加入日期:2010-5-10 18:20:11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李志林:大盘股下跌背后是市值泡沫原因
  一说到股市泡沫,人们总是首先想到创业板泡沫、中小板泡沫、中小盘股泡沫、题材股泡沫、高价股泡沫,而很少认识到大盘股的泡沫。这是因为:
  根据上交所网站5月4日公布数据,4月底2871点收盘点位上,各项平均市盈率为:沪深两市主板分别为21.67倍和30.52倍,中小板和创业板分别为44.18倍和67.91倍,沪深300指数仅15倍。结合首季上市公司利润同比增长64.1%,中国股市估值已与国际成熟股市接轨,应该没什么泡沫。为何估值最低的大盘股却一跌再跌、经常暴跌呢?我认为是大盘股的市值泡沫在起作用。
  1.上市的贪大超洋,埋下了市值泡沫的祸根。如工行、中石油、神华、中铝等,堪称世界第一的规模,但管理团队的能力和水平却远远落后,一旦原先的垄断利润得不到继续,成长性就逐年递减,加上每年没完没了的再融资,使市值泡沫更大。
  2.某些以次充好、高价发行的大盘股,市值泡沫更大。近半年来,有11只大盘股破发,均是净资产仅几角、不符合《公司法》上市条件、靠特批放行、并以几十倍市盈率高价发行的劣质股。一上市,市值泡沫就迅速破灭,并像瘟疫一样腐蚀整个大盘股的肌体。
  3.大小非减持,捅破了大盘股的市值泡沫。2007年下半年大盘股最风光时,流通比例仅30%多,6124点的流通市值也只有10万亿元。但今年5月6日2740点时,指数减少了56%,但流通市值却是14万亿元,加上创业板,盘子比当时增加了近50%。那是流通比例增加到75%以上和扩容6800亿元的缘故,一个股市变成了2.5个,其市值泡沫的破灭必然导致股价连下台阶,与H股接轨。持大盘股者在股改时获得的10送3股的对价只能如数归还。
  4.市场资金面无力承受大盘股的市值泡沫。发达国家用了一二百年达到的市值规模,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仅用20年就做到了。但老百姓平均收入仅是人家的几十分之一,银行和国企资金不准入市,指望13亿人积攒起来的储蓄再能入市,实在困难。现基金资产占流通市值的比例由原先35%-40%降为15%,其中持大盘股的比例不足15%,根本无力像以往那样在大盘股中抱团取暖,只能争相杀跌,转到高成长的小盘股中寻找避风港。随着年底大小非解禁、流通比例超90%,以及扩容不断进行,大盘股的市值泡沫还将缩小。这都是近几年来罕见的扩容大跃进和高价发行大盘股所惹的祸。5.调结构、抑过剩,暴露了大盘股市值泡沫的真相。中国的大盘股,除金融、地产外,绝大多数属于国务院抑制的九大过剩产业之列,在以往经济发展以粗犷型、劳动密集型为主的时代,其高能耗、高污染、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的弊端,被拉动GDP所掩盖。如今在国务院强调要用铁的手腕淘汰落后产能之下,其庞大的市值就成了结构转型的牺牲品,市值泡沫必然破裂。
  6.抑制房价一连串新政,对银行、地产的市值泡沫造成巨大冲击。银行股和地产股是大盘股群体中最大的一对孪生兄弟。抑制房地产的需求,不仅重创地产股,也直接殃及银行股,还间接影响近50个行业,影响了除高科技、医药股以外的大多数板块。正因为此,人们近期才看到了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都未曾出现过的大盘股和指数飞流直泻式的单边下跌。
  7.股指期货加速了大盘股市值泡沫的破灭。媒体原先曾一再宣传:2008年中国股市之所以从6100点至1600点单边下跌,就是因为没有股指期货。但眼下事与愿违:股指期货开设半月,股市就单边下跌至今。其中虽有期货T%2B0打败现货T%2B1交易制度不对等的原因,最主要的还是,期指是以市值泡沫最多的大盘股为标的,在供大于求时,做空总是对的,何况期指还有资金放大6.5倍的杠杆作用,大盘股的市值泡沫岂有不破之理!
  鉴此,要想止住大盘单边下跌,维护股市稳定,管理层必须充分认识大盘股下跌背后的市值泡沫及其成因,在年内大小非还将大量解禁的大扩容压力下,应放缓新股尤其是大盘新股的扩容节奏,尤其是明确国际板今明两年内不予推出,给市场休养生息的机会,使股市主要为发展新兴产业服务。


  潘石屹:物业税不可能马上出台 各方面阻力大
  面对号称史上最严厉的楼市调控,房地产界的精英们大多保持了沉默,他们是否真的无话可说呢?本周三,2010政变地产系列观察与解读首场论坛--房少?钱多?限购?楼市何去何从论坛上,业界大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中原地产华北区董事总经理李文杰等聚集一堂,对楼市调控新政发表了各自的精彩言论。
  限购
  肉少要多养猪还是少吃肉?
  对于新政中最具争议的话题--限购,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发表了精彩的演讲:大家都知道目前房子少不够用,那是不是肉少了就限制大家吃肉呢?猪肉少了的情况下,政府是不能限制大家吃猪肉的,而是应该告诉大家学会养猪,所以我认为政府为什么不增加供给呢?不增加供给而是选择冻结,那政府是否还想让大家改善住房呢?
  中原地产华北区董事总经理李文杰则认为,这个限购的措施不一定会让房价下降,他预测这次调控不会让房价下降很多,真正的目的是遏制上涨,最终房价还是应该回归到合理的价值区间,至于这个合理的价值区间在哪里?现在还不好预测。任志强认为,新政坚持的时间越长,交易量就会下降得越厉害,因为只有交易量下降,房价才会跌。交易量下降到一定时,开发商现金流不够了,就开始降价。
  供地多少
  是否像撒胡椒面?
  任志强提出了目前土地供给不足的问题,对此,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表示赞成:任总谈到了问题的实质,北京的问题就是一定要增加土地供应。昨天我向领导汇报的时候,就说上海在刚刚过完节的时候推出一个大的土地计划,叫做预挂牌。而北京供地跟撒胡椒面一样,一会撒一块,撒出来一块就出现一个地王。
  对此,李文杰则持相反观点,他认为这个月开发商拿地的热情降温很快,一方面是前面已开过盘的现在价格怎么办?还不能降价,因为一旦降价,之前买房的业主就会出现问题;另外新开盘的项目也有一个定价问题。今年房地产企业对价格下降的认识是一致的,所以一些公司的公报出来显示,一季度就完成了全年预计目标销售额的一半,但是剩下的三个季度它也完不成剩下的一半,今年能达到六七成就很好了。遇到这种情况,开发商自然不敢贸然去拿地。
  供地方位
  大都在密云平谷?
  同样对于土地供给,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的观点是供地增加了,他举例说今年一季度,无论新开工面积还是房价涨幅,确实在淡季超过了预期,他认为政府还是想加大供给,全国18万公顷这个数字已经报出来了,从供给这个层面看,土地供给还是有所增加。
  可是任志强却进行了坚决的反驳,他拿北京来举例,北京的供地大都在密云、平谷,放地放得再多也没人去。所以你要看地放在哪,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好的地不管在困难的时候,还是不困难的时候都是好地,就算是2008年最低谷的时候,好地照样有人买,但不好的地就没人买。
  救市
  政府一定救开发商?
  这一次面对严厉调控的论坛上,各位嘉宾却频出妙语,显示了幽默的一面,而曾号称要做地产界章子怡的潘石屹自然更加出彩,他曾预测中国的开发商跟政府的关系会在2008年底进行一次大的调整。可是政府以及银行对开发商却心慈手软,当年,所有的贷款没有一笔不延期的。有几个地方政府还出台红头文件说开发商欠地方政府的出让金半年之内不用交了。他特别讲到了一位大开发商的例子,我记得2008年底的时候,我见过一个非常大的开发商,他跟我说他们的资金状况非常差,最后他表示地方政府不能不管我们,一定会救我们的。潘石屹说道:当时我都笑出来了,你是一个上市公司啊,你财务指标不好,银行、地方政府为什么会救你?他却说不可能让我这样大的房地产公司过不下去日子吧。当时我还笑了。但等我回到北京来,真的给他延了。
  潘石屹说自己那时候曾经预测有一些开发商要倒闭,然而他承认现在回想成了一个笑话,最后地方政府也支持,银行也支持,让开发商全都活过来了。这就是东郭先生和狼,把狼给救过来了。他语出惊人。
  网友们最近在热议的物业税也是本次论坛的焦点之一,不过,任志强一句话就给否定了:我觉得现在讨论物业税根本没有必要,因为完全不可能实行,现在光研究物业税就不止七八年了,1993年我们就研究过这个物业税。到现在多少年了,早着呢!
  巴曙松说出了自己在研究物业税的过程中的困惑,物业税增收的对象是什么呢?他比较了中美两国的例子,在美国,土地是个人的,房价不断在涨,所以要收税。而中国土地现在是国有的,购房人只租了70年不到,如果收税,那房产这一部分是折旧的,并不值钱,而土地这部分增值那是国家的地,国家怎么还找购房人征税呢?另外,巴曙松曾请教过一个社会学家,社会学家说不能随便实行这个税种,因为中国这个社会稳定的基础是家庭,如果政策激烈就把稳定的这一块打乱了。他说,本来家庭好不容易攒钱买了房子,安稳了下来,如果每个月都折腾物业税,那就很不稳定了。
  潘石屹表示,自己研究了两年多的物业税,反对的声音也特别大,最后他才看到物业税实际上是杀伤力特别强的税种。比如,日本的房价一开始也是高得不得了,想了各种办法不行,最后就出台了物业税,一出台物业税,20年日本的房价就没上去,所以物业税的杀伤力是非常大的。潘石屹说:股票市场也有好多基金经理,房地产界别的事情不问,老问我物业税什么时候出台。尽管他们说物业税马上要出台了,我觉得不太可能,因为阻力太大,来自各个方面的阻力都很大。


  夏斌:楼市调整将持续2-3年
  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在8日举行的第六届金融改革高层论坛上表示,房地产调控的方向是对的,而且效果正在显现。此轮政策调控并非短期打压房价的举措,而是纠正房地产市场扭曲发展的长期政策。
  夏斌认为,不能把房地产市场作为一个资产市场进行扶植,一定要把房地产市场调整到以消费品为主导的市场,以非完全市场化的手段来保障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同时通过抑制投机房,把房地产市场引导到买房为了消费的道路上,市场才能稳定下来。但是由于房价暴涨积累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不仅需要房地产调控政策,还需要其他的配套政策和制度建设。基于中国的现实基础,这个调整将持续两到三年。
  此外,夏斌还指出,房地产调控也要注意一些问题。在金融政策方面,不能允许各个商业银行互相竞争制定首付比例,首付比例应该根据居民5年、10年甚至20年的收入增长预期来定。在投资引导方面,国家应该鼓励老百姓将高储蓄投资实体经济,国家要坚定不移的抑制投资投机炒房。在财政配套政策考虑方面,在讨论物业税和保有税的同时,为了打击投资投机,交易所得税应该更加重点考虑。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博客会员、合作方、加盟会员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