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股指期货不是A股兴奋剂
即将推出的股指期货,成为不少研究机构看多大盘的主要原因。然而,光大证券研究所却指出,股指期货并不是A股现货市场的兴奋剂。
在沪深300股指期货呼之欲出之际,光大证券研究所通过实证发现,股指期货的推出不会改变现货市场的运行方向。光大证券通过日本和韩国等金融市场上股指期货推出前后现货市场的有关数据,从现货市场指数走势、现货市场波动性、流动性和成分股溢价等方面的实证结果表明,股指期货推出前后每个国际金融市场股市受到的影响各有不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股指期货推出前现货市场的态势。除了韩国市场外,其他国际金融市场推出股指期货之后,现货市场指数一般都有一个上升的阶段,经过这个阶段以后便会急剧下跌,而且下跌的幅度很大。推出股指期货后总的趋势是先有一年多的时间处于上升阶段,然后开始下降,下降的时间各地区有所不同,但一般下降的幅度很大,基本上超过了50%。
从现货市场指数成分股看,在股指期货推出前,成分股确实享受了一定的溢价,期间获得了阶段性的上涨 。股指期货推出后,可能是市场的原因,也可能是前一阶段溢价过大,导致标的指数的超额收益出现阶段性下跌,但长期来看,标的指数并不受其期货影响,其走势和超额收益主要受自身估值影响。(上证)
股指期货前涨后跌规律会否重演
股指期货渐行渐近,而股指期货推出会对A股市场走势产生何种影响?《sohu》统计发现,周边及国际主要市场股指期货推出前,指数大多上涨,而推出后则出现一定调整。
与A股市场走势最为相关的香港恒生指数期货于1986年5月推出。虽然推出之时港股处于牛市途中,但推出前恒指顺势突破创新高,推出后调整长达两个月。台湾综合期指在1998年大熊市中推出,推出前指数仍在上涨,推出后则出现大跌。
从国际其他资本市场看,日经225期指于1986年的牛市中推出,推出前指数延续牛市行情上扬,但是推出后指数出现小跌。韩国KOSPI200期指推出于1996年5月,当时韩国处于熊市行情,但是推出前市场却因股指期货的推出而大幅上涨,推出后重返熊市。
标普500期指推出之前,市场同样上扬,推出后却出现了下跌。但是长期牛市也随后到来。德国DAX期指在1990年的牛市中推出,推出前一年市场走势强劲,推出后一年走势趋弱。金融时报100期指推出前小涨,但推出后却小幅回调,其后连续17年牛市。
对此,时富金融指出,股指期货上市前现货市场会上涨,但股指期货上市后,现货市场将下跌;同时,股指期货的上市将使当时的股市形成中期头部,日经225指数、KOSPI 200指数、台湾加权指数,头部出现在股指期货上市前的10天、4天、1天。恒生指数头部出现在期货上市后的1天;第四,股指期货推出后,股市的长期趋势不会改变。
时富金融称,股指期货上市前,机构为了取得指数的话语权,会将手中的持股调整到大盘蓝筹股,进而推升指数。上市后,为了操作股指期货,必须准备一笔保证金,所以会卖出一部分股票筹得现金,进而造成指数下跌;最后,投资人观望,交易趋向保守。这些现象在以上几个海外期货市场都曾经出现。
对于A股市场在股指期货推出之后可能会呈现什么样的走势,时富金融表示,A股市场仍是新兴的不成熟市场,股价涨跌不完全取决于上市公司业绩,投机气氛较浓,投资行为短期化,系统风险相对较高,并且无法通过分散投资进行回避。股指期货能够使投资者通过期货和现货的组合投资来对冲无法分散的系统风险。在可预见的将来,投资股指期货的主要是机构及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博弈游戏。
2006年10月,上证指数突破了自2004年4月以来形成的大圆形底部,走出了一波波澜壮阔的牛市,至2007年10月最高涨至6124点。当我国股指期货推出之后,机构将腾挪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套期保值,A股市场可能不会再出现像2006年那样的单边上涨行情,更加不会出现像2001至2005年那样的单边下跌行情。
股指期货上市六大猜想
今日15时30分,位于上海浦东的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中金所)将迎来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股指期货上市启动仪式。此时,距离中金所挂牌成立已经过去了整整43个月。启动仪式一周后的4月16日,股指期货将在中金所正式交易,20岁的A股也将从此告别没有做空机制的单边市。作为承担着稳定市场功能的重要工具,股指期货这个中国资本市场的新生事物究竟会给A股带来哪些影响?未来资本市场又将如何演绎?诸多悬念依然萦绕……
猜想一:政策市身影逐渐淡化
政策调控历来与中国股市相伴而行。虽然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一直都在淡化A股市场是政策市的形象,甚至在涉及各方利益得失的新股发行环节取消了窗口指导,而实行新股市场化发行,但政策市的身影一直在投资者脑中:每一轮政策利好的释放,往往能点燃市场热情、引发投资的热潮;同样地,当上证指数始终在3000点附近徘徊不前时,投资者对货币政策的任何风吹草动也变得异常敏感,股市也往往会来个急转直下。而股指期货的正式登场,有望改变这种现状。
迄今为止,全球股指期货发展已走过四分之一世纪的历程。美欧、日本、新加坡、韩国及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区目前都有股指期货交易。从世界各个资本市场运行来看,股指期货推出后股市政策干预性将有所降低。此外,作为配置和化解风险的市场,股指期货还将成为资本市场的均衡力量。
九鼎德盛分析师肖玉航表示,股指期货的推出完善了做空机制,看空、做空与看多、做多的机构对决将鲜明体现,而政策干预的减少,将使得A股市场最终向其合理估值运行。
业界主流观点认为,股指期货不会改变股市的长期走势,股市主要取决于宏观经济发展状况、企业盈利能力等这些扎根于实体经济的基本面因素。而单边市的终结,将使得我国股市运行更加接轨宏观经济走势。
不过,国泰君安证券销售交易部金融工程负责人蒋瑛琨对记者表示,虽然股指期货可以为投资者实现避险、套利等目的,但它并不能改变投资者的心理、情绪等因素,而目前A股市场出现政策市主要是由于投资者心理变动而引起的,仅凭股指期货很难使股市摆脱政策市阴影。
值得注意的是,当政策出现变动时,股指期货反而会出现明显波动,这可以体现在成交、持仓、操作策略等很多方面。她强调。
猜想二:大盘股难迎风起舞
股指期货推出的消息曾让不少业内人士感到欣喜:股指期货以沪深300的一篮子股票作为交易标的,因有配置需求,因此短期内市场资金必将从中小市值个股流向大盘股。
然而大盘股的春天能否真的来临目前仍有分歧。
蒋瑛琨表示,大盘股能否走出一波喜人涨势,主要还是看它的估值水平,像银行、保险等目前估值偏低的板块,未来可能有比较好的上升机会,而估值偏高的个股则不会出现大的行情。
光大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潘向东认为,目前宏观数据的亮丽只是一种货币和财政扩张政策之后的虚火上升,而如果决策当局在二季度不加大调控力度,未来中国经济就将面临外困内忧:人民币升值和贸易战以及输入性通胀压力的外困;调控犹豫和政令不通以及房地产面临体制性改革的内忧。而无论调控与否,其实,从中短期来看,股票市场都将缺乏宏观基本面基础之上的上涨动力,也难以指望在这种状况下,大盘股仅仅依靠股指期货推动飞扬起来。他说道。
申银万国研究所分析师对大盘股未来涨势也持谨慎态度,作为标的证券,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的推出都将增加对大盘股的需求,但短期内还难以充分表现。而目前的经济和政策环境处于复苏期和结构转型期,震荡恐怕仍然是今年的主基调,大盘蓝筹股有估值修复的动力,但走出大行情的经济基础仍不具备。
更重要的一点是,推动大盘股需要比小盘股大得多的资金量,而目前的市场流动性想要满足这一点显然很困难。几乎所有人都认同:相对于中小盘股票动辄五六十倍甚至更高的市盈率,大盘股的市盈率是偏低的,甚至低于大盘股的历史平均市盈率水平。但现实却是:小盘指数频创新高,大盘股却不温不火。
光大证券研究报告称,目前股市的流动性已经不支持大盘股的大幅上涨,而将来较长一段时间,股市流动性总体趋势是往下的,IPO、再融资、大小非解禁等引起的股票供给却是增加的,市场流动性仍将维持偏紧现状。
猜想三:期指、券商概念股涨势超大盘
早在股指期货要推出的消息传出以来,A股市场中的期货、券商概念股便不时上演炒作行情。
股指期货将提升期货公司在金融业的地位,有助于期货公司向多元化经营模式转变。各大券商也将凭借股指期货拓展业务空间。
国金证券预计,股指期货推出初期,期货经纪业务收入(含IB业务和期货子公司的收入)对券商净利润的增厚幅度为3%-4%;从长期来看,增厚幅度有望达到8%-15%。另有业内人士测算,2010年股指期货将为券商行业带来57.6亿-63.4亿元的增量业务收入,同时对券商行业利润增长贡献2.4个百分点。
然而,我国股市一直流传着利好兑现就是利空的说法。融资融券试点发布后,券商股就曾因为利好兑现而连续下跌。就在昨日,期货、券商板块跌幅居前,券商股更是出现了明显的资金流出格局。博众研究分析师吕思莹认为,融资融券推出后,券商股的受关注程度远低于融资融券开启前,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给券商股带来的刺激在前期已有所消化,近期券商股整体机会不大。
虽然股指期货推出对券商股、期货概念股有一定支撑作用,但具体个股走势还需要看市场整体交易情况、佣金收入、业绩构成等诸多因素,单凭股指期货业务,很难使股价大幅上涨。蒋瑛琨提道。
猜想四:特殊法人年内入市期指
3月15日证监会曾发布《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股指期货指引》征求意见稿,明确了证券投资基金参与股指期货的程序、比例限制、信息披露、风险管理、内控制度等事项。但截至记者发稿时,基金准入细则仍未公布。如此看来,基金很可能搭不上股指期货4月16日的头班车。另外,由于监管部门集体失声,保险、阳光私募等特殊法人机构何时才能踏入期指市场,目前仍是未知数。
从海外股指期货经验来看,特殊法人机构往往在股指期货市场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数据显示,在股指期货推出后的五年内,台湾地区的286只共同基金中就有109只参与了股指期货,参与比例达到了38%左右。如果算上其他金融机构,台湾地区的股指期货市场基本也是以机构为主。
根据我国目前的股指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最低50万元的准入门槛已将绝大多数中小散户投资者拒之门外。显然,无论从资金状况、分析能力还是投资渠道,特殊法人机构都更适合股指期货市场。
在江苏苏物期货总经理夏穗宁看来,股指期货推出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各类投资主体都拥有了对冲系统性风险的手段,证券市场中的每个资金实体都要主动或被动地参与股指期货。
对大机构而言,借力于其对宏观、行业、公司基本面的研究能力,以及资产配置和风险控制方面的经验,会在市场中树立更大的优势;对强风险偏好的套利和投机性投资者来说,配合融资融券,高杠杆买空卖空成为可能,投资精英有望借此获取高额回报,他们的套利行为将使市场更加有效,估值水平趋于合理。夏穗宁进一步说道。
申银万国期货研究中心负责人曹忠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特殊法人机构获批开展股指期货交易的事情应该在今年内就可以解决,QFII投资期指可能会比基金公司还要晚一步。
猜想五:期指上市之初交投难活跃
距离股指期货交易仅有一周时间,而开户进展仍然不温不火。截至4月6日,股指期货的开户数量达到了4300户左右,其中商品期货投资者占主力地位,不少以资产管理公司名义注册的非阳光私募也纷纷开立了期指账户。而基金、QFII等重量级选手仍未参赛。股指期货上市初期,是否有足够的流动性是当前市场关注的焦点。
中金所研发部负责人张晓刚表示,市场不必担心上市初期的流动性。股指期货市场投资者都是经过认真学习和培训的,对产品认识深刻。而且也有一定资金规模,能够保证股指期货初期的流动性。
曹忠忠则表示,仅依靠目前的IB业务大户和商品期货投资者,股指期货上市初期不会太活跃,因此期指推出初期的波动幅度会很大,增加了投资者的操作难度。
据统计,我国现货市场存在的系统风险比国外成熟市场平均高出10%-20%,机构投资者的避险需求较旺盛,机构投资者一般有大量现货投入需要套期保值,且可以运用先进交易手段套利交易,将风险转移出去,通常散户来充当投机者承担市场风险,成为市场润滑剂。但初期由于大量中小投资者排除在外,同时限制境外投资者,从而使现货保值业务因为难以找到承担风险的投机者而不能将风险转移出去,套期保值者相对过多,就会降低市场流动性。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对记者说道,股指期货上市之初不会太活跃,也不会不活跃。但有总比没有强,我们更希望股指期货能够顺利降生,健康成长。
股指期货即将登台亮相,会不会有部分投机资金转向更加灵活的期指市场,从而导致现货市场活跃度降低?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这种情况在中国出现的可能性比较小。一方面由于股指期货目前设定的门槛比较高,所以真正进入股指期货的资金一开始并不太多;另一方面由于目前中国股市规模已经非常大,股指期货应该还是会促进股市流动性的活跃。
北京邦和财富研究所所长韩志国谈到,投机资金从股市中分流不是很容易。之前股市中的投机资金都在权证市场中,现在这些资金都在炒作创业板股票。由于炒作习惯和较为固定的获利方式,这些股市的投机资金不会轻易离开股市。另外,由于在股指期货初期参与交易的资金较少,不会形成多大的规模,这样就无法吸引大量的投机资金去期货市场博弈。
猜想六:期指市场被操纵
1995年的3·27国债期货事件让我国尚处于襁褓中的金融期货夭折。股指期货推出后,股指期货标的沪深300指数会不会也遭到一些机构人为操纵?
胡俞越表示,股指期货被人为操纵的可能性极小,现金交割、交割时强行平仓的制度决定了期货价格向现货价值的必然回归,想要操纵期货就必须操纵现货,而机构同时操纵300只股票的难度太大,不是说任意几个机构就能够完全操纵。
金鹏期货公司副总经理喻猛国透露,目前为止,没有发生过成功操纵股指期货的先例。他认为,股指期货的现货基础是整个股市大盘,不是单个的小盘股票,没有任何大户能将全部现货都买到自己手中,任何机构甚至机构的联合都很难撼动其走势。此外,期货市场的合约生成机制与证券现货不同,它的数量可以随交易量而变动,从一定意义上讲,是无限多的,任何庄家都不可能拿足。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提出了不同观点。光大证券研究所金融工程分析师刘道明认为,沪深300指数存在被短暂操纵的可能。测算结果显示,目前阶段,不高于5000万元的资金足以使得沪深300指数短时波动一个指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