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伟逃亡 叶荣添:一股必涨_股票_证券_财经

王亚伟逃亡 叶荣添:一股必涨

加入日期:2010-4-8 16:52:20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导 读:
  叶 檀:为股指期货推出绣上金边
  皮海洲:独董专业户是制度的杯具
  任志强:80后切勿浪费青春
  王亚伟:仓位不足80%,胜利大逃亡
  李志林:抓住人间4月天
  叶荣添:新疆股必大涨!
  谢国忠:去美食广场吃饭,价格都提高了20%
  花 荣:顺应天时借势人和


  叶檀:为股指期货推出绣上金边
  4月8日下午3时30分,股指期货上市启动仪式将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举行。4月16日,沪深300股指期货首批四个合约也将迎来首个交易日。
  推出股指期货,说明中国坚决地向美式金融市场迈进了一大步。从长期来看,股指期货开启中国资本市场的多空对决的新时代;从短期来看,股指期货的推出会加剧市场的非理性表现,使政策对于市场的干预越来越深,中国证券市场可能成为非理性市与政策市的叠加。
  对于股指期货应该保持足够的冷静,不必寄予过高的期盼,也不必给予过高的评价。股指期货既不能减少市场的内幕交易,也不能减少投资者的非理性交易,更不能使中国证券市场的新股发行与退市机制更为合理。实际上,股指期货是外用药,并非针对中国证券市场的精准外科手术。
  股指期货会加剧市场波动。
  任何一种金融衍生品并非天生具有平抑市场波动、价格发现等功能。据统计,全球股指合约70%以上是投机合约,10%左右是套利,剩下的才是套保。这说明在期货零和市场中,大家博弈的是对手方的错误,而不是价格重新回到理性轨道。以商品期货市场为例,铝、螺纹钢等库存堆山填海,价格照样节节攀升,供求关系退居其次,大家博弈的是央行的货币政策究竟是宽松还是紧缩。正因为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杠杆作用与非理性,股指期货的新规才慎之又慎。
  中金所层层设卡,绕卡而过仍然络绎不绝。据报载,一些私募已经陆续开通股指期货账户。虽然有规定,股指期货的单个账户最大持仓不得超过100手,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些私募以个人名义开上百个账户并非难事。这与笔者听到的情况吻合,私募基金大多不愿放弃利用杠杆单边做多、做空与T+0交易的机会。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股指期货是大赌棍上的赌桌,满足了大资金所需,而普通投资者只能在二级市场进行现货交易。截至4月6日,股指期货的开户数量达到了4300户左右,开户数量呈现明显的增加态势,今后还会上升。5000个开户数已经足够,我国的大宗商品期货市场,主要做市者就那么几家,照样做得风生水起。
  股指期货有杠杆作用。12%仅是最低的保证金比例,交易所有权对此进行调整。再次调整的结果是,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近月和次月合约比例为15%,远月合约为18%,如果考虑期货公司还会再加点,客户保证金比例最终可能达到18%~20%,也就是说大致为5倍左右的杠杆比例。50万的资金,如果是15%的保证金比例可以做三手,20%的保证金可以做两手。现在的沪深300指数在3300点左右,按规定1点300元,沪深指数涨跌100点完全在私募基金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可以通过上午做空、下午做多等办法,来回赚取点位。
  在一个不能完全做空、没有真正意义上多空基金、杠杆比例不能达到10倍以上的市场,进行套保赚取微小的差价得不偿失,除了上交手续费之外,没有其他好处。所谓套保套利等,不过是为股指期货的推出绣上了一层金边。
  从笔者了解的情况看,大部分会进行单边的多空赌博,而不愿意进行套利或者套保。一个很简单的办法是,大资金进行杠杆卖空20%的股指期货,而后买入70%或者80%上涨势头良好的中小盘股,甚至直接申购新股。这是最简单的对冲办法,在货币流动性还算充裕的情况下,大盘指数下行,中小盘股上涨机会居多。
  此处的监管关键是能否看住股指期货的账户资金。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可以通过银证通等方式自由地来回腾挪资金,一个打新股、有充足资金的股指期货投资者是否会受到同样优待,避开监管,将股指期货账户中的资金拿来进行现货投资?极有可能。
  对于参加股指期货的大资金来说,最大的风险是政策风险。比如,由于股指上涨过快,监管层加快了大盘新股发行的节奏,或者加快了再融资的步伐,或者社保基金做多而不允许指数点位大幅下跌。此时参与股指期货的民间资金会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去年中国大宗商品的收储,直接改变了金属期货市场的走向,使做空者全军覆没,就是前车之鉴。
  股指期货显现了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雏形已成,其走向取决于中国现阶段的金融技术手段、监管力度与政策参与力度。预计在出台之初,会呈现非理性状态,交易活跃度不会成为问题。由于中国信用体系不佳,由于社保基金等大型金融机构必定与民争利,因此,到后期市场参与度可能大幅下降,成为半死不活的市场。
  对股指期货大唱赞歌,或极端悲观都无必要,事实上,现阶段任何金融品都会在政策的指导下,在狭小的空间内寻找最大的溢价空间,体现出最大的非理性。创业板、风险投资等,莫不如此。

 

  皮海洲:独董专业户是制度的杯具
  最近,随着几家问题公司的曝光,独董专业户王开田亦浮出了水面。根据4月7日《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在刚刚过去的3月份,身为南京财经大学副校长兼会计学院教授的王开田,集云海金属、南纺股份、苏州恒久、科远股份、网宿科技独立董事,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科带头人,中国会计学会理事、江苏省会计学会副会长、南京市总会计师协会副会长、南京市人大代表暨南京市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等众多职位于一身。
  中国上市公司引入独董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维护上市公司整体利益,尤其要关注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但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独董基本上沦为了花瓶。而之所以沦落至此,王开田给出了答案。
  首先是一人多职,独董根本就无暇关心上市公司事务。根据《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的规定,独董原则上最多在5家上市公司兼任独立董事。问题是独董基本上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在此基础上要兼职做好5家公司的独董,这可能吗?而且,一些独董由于是社会名流或某方面的权威专家,各种社会兼职名目繁多,这些人根本就没有精力来关注上市公司的日常事务。如王开田作为南京财经大学副校长兼会计学院教授,本身就应该有很多日常工作。而且王开田还在社会上担任着很多的职位,他忙得过来吗?我们应该注意到,独董专业户王开田,其担任独董的相关公司,总是问题不断:不久前,苏州恒久因专利门倒在上市前夜;创业板公司网宿科技因为挂牌的去年四季度即亏损,被质疑通过粉饰业绩包装上市;3月11日开始招股的科远股份,也因为负债等问题被质疑存在诸多成长隐患。
  其次,上市公司醉翁之意不在酒。上市公司选聘独董,并非让独董来监督公司的经营管理,维护中小投资者权益,而是另有用意,有的甚至将独董的选聘作为一种公关手段。如据知情人士透露,王开田之所以备受上市公司推崇,就是因为其在江苏省会计学会的权威地位。
  其三,独董大都由大股东或上市公司主要高管所推荐,自然也不能违背大股东或主要高管的意志,独董的命运甚至与大股东或公司主要高管的命运紧密相连。如今年3月,王开田从网宿科技辞职,同时辞职的还有公司董事、总裁彭清。这二人之间是否关系密切,也许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了。
  由于从网宿科技辞职的第二天,王开田又以独董的身份出现在科远股份的招股说明书上。这就是说,不管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是否完善,也不管中小投资者权益是否受损,王开田的独董之路仍然一片光明。而这恰恰是独董制度的杯具。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博客会员、合作方、加盟会员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