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常务会研究西部大开发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_股票_证券_财经

国务院常务会研究西部大开发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

加入日期:2010-4-7 22:48:19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

  会议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在世纪之交作出的重大决策。十年来,在国家大力支持和西部地区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下,西部大开发取得巨大成就。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城乡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也为全国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会议强调,今后十年是西部大开发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必须以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核心,以科技进步和人才开发为支撑,进一步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强化支持,坚定不移地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一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优先发展教育,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要坚持把加强“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水、路、电、气、房和优美环境“六到农家”工程。

  三要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地位。加快交通、能源、信息、市政公共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针对西南地区工程性缺水和西北地区资源性缺水问题,合理建设一批骨干水利工程。

  四要构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屏障。着力推进重点生态区建设,巩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成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所有新上项目都要严把生态环境关。

  五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有序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发展能源工业,改造提升资源加工产业,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六要进一步加大西部重点区域开发力度。着力培育经济基础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重点经济区,形成西部大开发战略新高地,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扶持老少边穷地区脱贫致富,实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发攻坚工程。

  七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经济体制及社会事业领域改革,全面推进对内对外开放,提升沿边开发开放水平。

  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修正案(草案)》,决定该草案经进一步修改后,由国务院、中央军委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

  西藏板块大挖掘:矿业、藏药、旅游的幻想曲

  老少边穷出黑马。

  从海南到新疆,再到西藏。区域板块此起彼伏成为近来市场的焦点。

  西藏这块离发达地区最远的旅游和文化圣地,正成为股票投资者的“圣地”。不到20个交易日,多数西藏个股都有了30%以上的涨幅,这背后既有政策东风,也有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更是西藏本地上市公司产业整合的征兆所在。

  而从市场上看,西藏板块普遍价格不高,股性活跃,既有西藏旅游(600749)(600749.SH)时不时的凌厉攻势,也有西藏药业(600211)(600211.SH)的长线慢牛行情。

  另外,由于西藏上市公司基本丧失了融资功能,这使得它们的股本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流通盘最大的仅是西藏天路(600326)(600326.SH)的3.35亿股,加上上市公司数量较少,这让整个板块的炒作显得非常轻盈。

  产业整合机遇:西藏天路首吃螃蟹

  西藏板块一共只有9个上市公司,但由于五洲明珠(600873)(600873.SH)已经重组完成,*ST雅砻(600773)(600773.SH)、ST珠峰(600338)(600338.SH)的重组方主要资产均不在西藏,这样正宗的西藏板块个股仅余6只。

  新年以来,西藏板块纷纷异动,上周更是加速向北。特别是1月11日,西藏发展(000752)(000752.SZ)、西藏旅游涨停,西藏药业、奇正藏药(002287)(002287.SH)等涨幅都超过7%。

  异动的原因是1月8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这场由国家主席胡锦涛主持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做好西藏工作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事关国家安全,事关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和长远发展。

  由于之前新疆板块的异动,市场认为这是国家加大对西藏政策扶持的信号,西藏面临政策性机遇,而首先受益于此的将是藏药、矿业、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

  实际上,西藏自治区国资委也一直在积极推进国有资本向这几大特色优势产业聚集。

  记者了解到,西藏将组建建筑、建材、矿业、旅游、藏药五大集团,区政府在产业规划的制定以及各种政策上给予相应支持,制定出台“深化全区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并设立5亿元的产业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基金。

  在上市公司层面,西藏天路已经正在受益。去年10月14日,以西藏天路为资本平台的西藏建筑工业集团的成立,更为此次五大产业整合重组打响头炮。去年12月10日,西藏天路公告称,公司拟与华新水泥(600801)、西藏高争(集团)有限公司、西藏信托投资有限公司、山南兴业水泥厂以现金方式共同发起组建西藏建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其中,西藏天路拟出资6000万元,占新公司总股本的30%;华新水泥出资占新公司总股本的43%。对于上市公司西藏天路来说,更大的好戏还在后面,关于公司资产重组的话题使得其股价一直较高。

  矿业、藏药、旅游的幻想曲

  除了西藏天路,矿业、旅游、藏药领域的西藏上市公司也可能在未来的国资整合中获益。

  比较典型的是西藏矿业(000762)。目前,西藏已发现矿床、矿点及矿化点3000余处,涉及矿种102种。在已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的矿产中,有12种矿产居全国前5位、18种居前10位,铬、铜的保有储量更分别位列全国第一。西藏国土部门所作的《西藏自治区矿产资源对2010年国民经济建设保证程度论证》认为,西藏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在6000亿元以上。

  西藏矿业的大股东是西藏自治区矿业发展总公司,其已经和西藏山南江南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起组建了西藏盛源矿业集团公司,盛源矿业集团将是未来西藏矿产资源的整合平台。

  记者了解到,未来西藏自治区矿业发展总公司和西藏山南江南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将对各自资产进行整体评估,整合至该集团中,一旦完成资产的评估注入,西藏矿业的大股东将变更为西藏盛源矿业集团公司。这意味着西藏矿业将成为西藏国有矿业资产的一个重要平台。这可能也正是机构大举持仓西藏矿业的重要原因。

  实际上,即便不谈整合,西藏矿业的资源优势已经令人咋舌,其是西藏最大的综合性开发公司,拥有国内储量大、品位高的铬铁矿开采基地罗布萨矿,该矿占全国总储量的40%左右。铬铁矿作为我国的短缺矿种,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此外,公司控股子公司扎布耶公司拥有扎布耶盐湖20年开采权,扎布耶盐是超大规模锂、硼、钾等多矿种的盐矿床,属世界三大锂盐之一,位居世界第二。另外,还有市场传闻称,西藏矿业准备开发的资源还可能拥有200万吨铜矿与90吨金矿。

  旅游行业方面,西藏旅游是西藏唯一一家以旅游、文化传媒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公司开发的巴松错和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景区均表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公司和印度玛哈诗实业有限公司合资经营国际香客朝拜阿里西线有大量稳定的信徒客源。实际上西藏正在开发的旅游资源非常多,公司作为民营企业能否参与西藏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并因此获益还需要观察。

  藏药方面,由于西藏药业奇正藏药两家公司的控股股东均非西藏国资委控股企业,目前尚无法判断谁将成为此次藏药集团整合的资本平台。但是西藏药业目前的主营业务藏药市场不大,且主要业务为医药的销售而非自有产品的生产,公司股东也分两派势力,如果新凤凰城成为第一大股东,西藏药业有可能转向房地产;而奇正藏药虽然藏药业务非常不错,但不在主板上市,且才上市不久。

  区域经济机遇

  实际上,西藏的发展将是跨越式的,影响上市公司的不仅仅包括产业的重新布局,西藏本地经济的发展也将带动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

  以西藏天路为例,未来将形成传统的公路施工、水泥建材、有色金属开发三大块业务。以水泥业务为例,销售市场呈现供不应求局势,还一度出现断货局面,目前公司水泥产量大规模增长;有望获得很好的业绩;有色金属领域,西藏天路与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大队联合开发西藏冲江铜矿,矿区铜总资源量可达150万吨以上,金矿约90吨,具有较好的成矿潜力和找矿远景。总体来说,未来整合完毕后,西藏天路将充分享受西藏地区的长期投资增长潜力。

  生产啤酒的西藏发展,其超过99%的收入来源于西藏地区。公司是西藏自治区唯一一家啤酒专业生产企业,牢牢占据了西藏市场的龙头地位,目前在全国啤酒市场已经属于中等地位。(理财周报)

  政策“红利”引机构蜂拥而至 新疆板块2010受捧

  区域振兴之新疆

  从长吉图区域到黄三角区域,从海南旅游概念到长三角概念,从西藏到新疆,资本市场的区域概念就这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唯独新疆板块,自从登上浪尖以后,就一直没有离开,它边走边看,适时汹涌。

  新疆板块为何在2010年受到各方期待?券商、基金、私募看多者如此罕见?本周,本报记者经多方采访,告诉您一个真正的新疆板块。

  1月14日,新疆板块再次飞扬跋扈。天堑变通途,新疆板块的故事演绎得越来越顺畅了。

  自“七五事件”以来,北京一家石油设备公司的总经理周先生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去过新疆了,在此之前,克拉玛依油田是其公司战略的重点。去年年底,当他再次踏入新疆后,他发自内心地感慨:新疆地区的投资氛围已经变了。

  这种变化反应在二级市场,便是新疆板块的连续走高,市场已经开始认可这一板块。近日,关于国家扶持新疆地区政策的传闻成为媒体上的“常客”,而最新的消息称,国务院将在3月底左右召开“新疆经济发展专项会议”,新疆区域发展的系列新政也将届时集中出台。这便是新疆板块疯狂的“最高指示”。

  当然,面对着充满想象的政策,周先生选择继续到新疆“攻城略地”,他告诉记者,政策一定会为新疆带来巨大的投资价值。而持有这种观点的不仅仅是周先生一个人,几乎所有的投资眼光都聚集于此了。

  “新疆板块将是2010年一条重要的投资主线,国家一定会出台针对新疆区域发展的政策,这绝对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个板块。”中信证券(600030)研究所执行总经理于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新疆板块仍会受到追捧。

  热点中的热点

  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关于区域经济概念的炒作就是此起彼伏,从长吉图区域到黄三角区域,从海南旅游概念到长三角概念,从西藏到新疆,甚至眼下又爆出了广西、安徽等区域,然而,在所有区域概念中,新疆区域概念股最具资本市场王者风范。

  “今年,区域概念仍然会是资本市场中的热点,而新疆区域则会成为热点中的热点,即便经过了几轮洗礼,目前的新疆区域上市公司仍然还值得关注,因为国家会给新疆区域特殊的政策。”信达证券研究所总经理吕立新如是告知《华夏时报》记者。

  的确,市场上也已经开始对新疆区域政策有所预期了。去年11月,资金对于新疆板块的炒作开始启动。一切始于11月5日,国务院组成400人的考察团,赶赴新疆全面调研,调研成果形成报告上报国务院。随后的当月月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始讨论新疆区域振兴规划。随着消息的明朗化,市场炒作暂告段落。

  然而,市场还没有来得及喘息,自去年12月下旬以来,今年3月份的“新疆经济发展专项会议”又成为投资人一个新的预期。值此,资金对于新疆板块的炒作再次进入白热化阶段。西部建设(002302)、美克股份(600337)、天山股份(000877)均走出来连续拉升的行情.

  “新疆板块的政策迟早会来,新疆板块一定会有实质性的内容,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新疆板块会成为国家2010年政治经济发展的一个大战略。”于军这样告诉记者。

  12日,利好消息再次传来。路透社报道称,中国政府有关支持新疆发展的政策仍在讨论研究中,包括可能在新疆南北疆设立两个经济特区、给予企业税收方面的优惠及资源税改革在新疆先行试点等。

  机构扎堆新疆股

  新疆股的崛起绝非一兵一卒之力,机构资金的力量是其最重要的推手。

  对此,创世纪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叶荣添的解释最为直白:“政府今年大力发展新疆的决心就是资金最大的买入依据。新疆板块将会是炒作西藏概念后主流资金转战的另一大场所,因为今年政府基础建设的重点项目50%都必须靠新疆来拉动。”

  记者查阅新疆板块上市公司的资料后发现,超过三分之二的公司,去年三季度流通十大股东中有机构席位的身影,其中,中邮基金、华夏基金、海富通基金以及易方达基金更是多次出现。

  事实上,今年以来A股的表现并不完全尽如人意,指数在3200点附近的徘徊也使得投资者犹豫不定。然而,新疆板块却在不断走高,1月13日,大盘重挫,但仍有部分新疆股保持坚挺;1月14日,新疆板块内有交易的31只个股中,除2只个股微跌外,其余29只个股全部上涨。这其中当然少不了机构的支撑。

  中邮优势灵活配置基金经理李安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机构对于新疆板块的热度也是出于对政策的预期,因为新疆板块底子薄,弹性大,政策出台一定会对业绩有明显的改善,而机构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他告诉记者,目前已经有很多机构先后到新疆地区调研,“今年的新疆板块的确是比较热。”

  寻找“新疆”

  新疆板块的故事或许真的会如市场人士所预期的:就这样一直讲下去。

  曾有报道称,政府将对新疆企业扩大免税范围,并增加投资达2500亿-3000亿元人民币。而当正式的扶持政策没有出炉之前,投资者置身新疆板块后,最重要的还是寻找到对的公司。

  “新疆的公司实在是太多,不是业绩好、市盈率低的就是好股票,”叶荣添说,“进入新疆板块首先选择基金和路桥,其次实际控股股东要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或国资委等政府部门,因为新疆板块几乎可以说是政策股,政府控制的公司当然机会大。”

  “此外,前期炒的太多的不要介入,要选择一些去年炒作期间滞涨的股票,而一些新上市的股票也可以适时买入,不过买新疆股的投资者急不得,政策之于新疆可能不仅仅是一年,政策的持续性注定投资回报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不是瞬时暴利。”叶荣添补充说。

  中原证券研究所李俊建议投资者从政策导向、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以及兼并重组的角度去寻找投资标的,八一钢铁(600581)、新中基(000972)等是其多次提到的受益股。

  不过,在市场一片“吆喝”声中,新华基金投资总监王卫东建议投资者关注新疆板块中的水泥股和钢铁股的同时,告诉记者:“经过资金的炒作,新疆板块部分公司的估值水平已经明显偏高了,后市还是看政府真正的投资力度。”(华夏时报)

 


以上信息为博客会员、合作方、加盟会员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