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潘石屹:一线城市地产泡沫日趋严重
李志林:期待股市的人间四月天
左晓蕾:人民币被低估的理由站得住吗
叶荣添:大资金正在下手一类股
央 行:经济热度继续回升
龚方雄:大涨就要开始了!
许小年:货币超发严重 加息会伤及股市 房价将继续暴涨
潘石屹:一线城市地产泡沫日趋严重
SOHO中国(00410.HK)董事长潘石屹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3月以来,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的房地产销售再度升温,房价上涨明显。以租售比衡量,目前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正日趋严重。
潘石屹指出,租售比是衡量房地产投资回报率的重要指标。近5年来,由于供需失衡引致房屋销售价格相对租金水平的过快上涨,住宅和商业物业租价比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一线城市住宅物业自2008年以后,便开始逐渐出现泡沫倾向。他认为,房价飙升主要原因是供地太少、房地产商囤地,加之最近政府释放出未来土地的供应量会更少的信号,这无疑会造成市场紧张并形成恶性循环。
据统计,从2005年到2009年,北京居住物业租价比分别为6.42%、6.11%、4.83%、4.59%、3.81%,其他一线城市租价比走势大体相同。一线城市住宅租售比已低于5年以上个人住房贷款利率。
潘石屹表示,房地产市场能否恢复理性的状态,主要取决于政策。其中,土地政策需要全面调整,以有效增加土地供应量,打击囤地。另外,招拍挂制度也应该变革,减少拍卖,多用暗标方式;同时防止量身定做式供地。
李志林:期待股市的人间四月天
过去的第一季度,美国股市涨幅创12年之最,欧洲股市涨声一片,连日本股市都创了2008年10月金融危机前的新高,唯独经济增长最好的中国A股,却以-5.2%的负收益成为全球表现最差股市。
那么,4月的股市能否像自然界那样,呈现人间四月天的生机勃勃春景呢?我认为可能性很大。
1.4月份基本面上的不确定性有所排除。3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增长55.1%,比上月高3.1%,已连续13个月在50%以上,表明中国经济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市场十分担忧的加息,由于上月国家发改委和统计局官员称,3月CPI将有所回落,一季度CPI平均涨2.5%以下,加上温总理在两会上强调要防止中国经济的二次探底,近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依然强调坚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预计4月10日发布的3月份经济数据中性偏好,4月份加息的可能性几乎可以排除,这将有利于4月股市的春生行情。
2。股指期货推出前后,大盘股和指数会上一个小台阶。虽然股指期货不会改变股市原有的运行态势,但从管理层在第一季度破天荒发行90只新股的扩容节奏看,目的是在股指期货推出前,将股指压制在一个不高不低的位置。这样,可防止期指单边做多或单边做空状况,实现期指平稳着落、股市相对稳定的态势,以体现推出股指期货的必要性。鉴于目前股指仍在去年底3277点之下,股市便有上一个台阶进行箱体振荡整理的需求。
3。年报和一季报同时发布,使股市的投资价值进一步明朗化。从目前已公布年报的1000多家上市公司看,2009年业绩大致增长20%,3100点的动态平均市盈率在22倍左右,这是历史上少见的低估值。而4月底前公布完毕的一季报,还将锦上添花,引发市场对动态市盈率仅18倍的丰富想象,从而激励场内外资金积极做多。
4。从市场各方的利益看,需要发动一波一年一度的吃饭行情。去年年底3200点上方看好创新高跨年度行情的基金大量建仓,社保基金增仓155%,看好今年上半年指数至少涨10%。大多数投资者至今仍处在套牢状态。管理层为了让农行在6月份顺利上市和沪市能发行大盘新股,也迫切需要4月份有一波稍微像样的春生行情垫底,才能满足各方利益。因此,最近高盛号召国际资本抄底中国股市。
5。市场的主流热点已经形成,有利于拓展赚钱效应。一季度在指数调整的情况下,主力在五大主流热点中完成建仓。即:符合国家战略和政策取向的新兴产业--七大门类的高科技股;为迎接上海世博会而应运而生的上海本地股;为适应国家经济调结构、抑过剩、转方式需要的并购重组股;符合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区域振兴股;以及高成长、高送转的小盘绩优股。历史表明,主流热点一经形成,各类资金就奋勇介入,不达到疯狂阶段(沪市成交2500亿元以上)或整个市场泡沫急剧放大阶段,热点是不会轻易转换的。而4月份将是这些热点充分迸发的时段,个股行情精彩纷呈,强烈的赚钱效应将有效吸引人气和资金,从而形成上半年的高点。
6。技术面支持股市振荡上扬。近一个月股市已攻克了60天线(3080点)、半年线(3118点)和20周线(3127点)。沪市成交量也由前期1000亿元左右放大到1500亿元的级别。虽然近期面临冲击3200点时的波段反复,但振荡向上的态势已形成。一旦有效攻克,那么4月份冲破去年底收盘指数3277点也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但是,在全流通比例达70%以上、扩容压力巨大、基本面不确定性仍在、流动性偏紧、3200点上方套牢盘压力重重的情况下,4月股指虽然会上台阶,但是人们也应珍惜来之不易的股市人间四月天,即依然要坚持今年前3个月市场达成共识的炒股不炒指、看大做小、抑大扬小、抑旧扬新,千方百计地抑制爆炒大盘股,抑制指数快速上涨,加强小盘股的业绩意识、新兴产业意识和成长性意识,坚持打超限战,坚持波段操作,坚持以个股跑赢大盘,把握住人间四月天这一上半年股市最佳的机会。
左晓蕾:人民币被低估的理由站得住吗
在人民币是否被低估了这个问题尚未讨论清楚之前,就来谈现在升值还是将来升值,小幅渐进升值还是一次性大幅升值,不在压力下升值,要由中国主导升值等问题,恐怕都欠妥当。而从经济学理论上看,因为前提被忽略,人民币被低估的结论,有太多的偏颇和误判。无论如何,应先理顺内部的价格体制,然后再来确定汇率的价格。
美国施压人民币的理由是,人民币低估并带来一系列全球贸易的扭曲。而中方则有部分观点认为,中国应升值,但是不能在压力下升值。也有观点认为,人民币从长期来看有升值趋势。但是笔者认为,在人民币是否被低估了这个问题尚未讨论清楚之前,就来谈现在升值还是将来升值,小幅渐进升值还是一次性大幅升值,不在压力下升值,要由中国主导升值等问题,恐怕都欠妥当。而对人民币币值,国内外有很多的计算和分析判断,我想对部分结论提一些问题,供大家参考。
首先,所谓顺差大,则汇率低估。这是国际贸易中的一个理论性结论。在美国有关人民币汇率的听证会上,四位经济学家中有三位没有提出具体人民币低估的计算,但他们也认为人民币低估了,不排除美国贸易逆差是他们判断的重要根据。像数学定理一样,经济学的结论,也都有前提假设。顺差大与人民币汇率的结论与顺差大与一般汇率结论是不同的。最值得提出的问题是,第一,中国的顺差是全球化大趋势下,制造业全球性大转移下形成的,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的堪称规模之最的转移;第二,中国这样一个具有超大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国家,具有几乎吸纳半个世界的正在全球转移的制造业的能力,而中国仍然是低端产品出口占主导地位。第三,恰在此时,美元本位必然导致的虚拟经济膨胀,使得超前消费的失衡的发展方式也达到极端过度的程度,制造了吸纳全球出口扩张的巨大的消费市场。在这个史无前例大背景和大环境下,简单套用在完全不同的假设与完全不同的形成机制下的顺差大则汇率低估的结论,不是很偏颇么?
其次,所谓劳动生产率提高,汇率应升值。这也是经济学的结论,但前提是,劳动生产率提升,如果所有的成本,包括劳动力成本,要素成本,资源成本,环境成本,社会成本等等,都随着得相应调整。
在中国,劳动力成本近期才开始有所上升。也就是劳动力比较优势近期才有了结构性的变化。而且,由于中国的要素价格机制,资源价格机制,还有企业的其他社会成本,一直存在扭曲。应该承认,这些扭曲的机制对出口产品的价格有影响。如果把汇率看成出口产品定价标准,按照一般定价的原则,应先算成本,再定价格。所以,没有理顺国内的成本,就提升汇率,汇率作为价格可能是一个新的扭曲。理顺要素价格体制以后,人民币汇率被高估都有可能。现在美国,欧洲许多商品比国内的同类商品便宜,已是很多人的经历。
所以,无论如何,只有先理顺内部的价格体制,再确定汇率的价格,否则,内部改革的空间就没有了。这对中国的工人和企业都不公平,也不符合定价的基本原则。
有人提出用升值来逼中国企业调整结构。笔者认为,用理顺价格机制的改革来逼企业调整,可能更合理。
第三,所谓模型计算结果证明,人民币低估。模型和量化结果,在很长时间以来已成评估经济学学术论文的第一重要标准。但是作为升值政策的决策依据,作为把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的依据,就很难说有多少道理了。
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彼德森咨询公司的Freg先生是唯一做了计算的经济学家。他的结论是人民币被低估40%。另一篇由两位美国教授与一位日本研究员合作的论文的结论是,用2006年的数据得到的人民币汇率低估的结论是统计不显著;用2008年的数据计算人民币汇率低估10%;但没有任何结论说明人民币汇率与美国逆差有任何关系。如果加入序列相关,计量结果显示统计不显著。统计不显著,就是没有通过统计检验的标准。
笔者在此不想做对与错的评判,其实也没有对错的问题。关键是,不同模型有不同的假设,有不同的数据处理方式,得出不同的计算结果。所以不论是什么大家,大师,大学者,还是全球权威机构的模型结果,只能作为政策决策的参考而不应成为决策依据。彼德森咨询机构的40%的结果,当然也不能成为把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的依据。
实际上,有研究人员整理了讨论均衡汇率计算的论文,发现有上千篇论文在讨论这个问题,结论是没有合适的方式准确计算均衡汇率。
第四,研究方式也会产生误导。比如,最近克鲁格曼教授的计算,假设人民币低估后,中国在资源利用,通胀,经常项目所遭遇的很多问题,并对国际社会造成负面影响。不错,中国存在要素价格不合理问题,有必要加大改革力度,但却不是因为人民币汇率低估造成的,这个因果关系不成立。如果理顺这些机制,人民币汇率未必是低估。
另外,什么样的汇率机制最优,也是没有定论的。没有任何理论证明自由浮动的汇率是最好的。好多年来,香港总是被列为全世界最自由的经济体,而香港到现在还是货币局制度。能说香港是汇率操纵妈?汇率制度一定要根据经济发展的情况相匹配。泰国当年的危机,就是因为国内经济和金融体制并没有与金融资本的完全自由流动相匹配。
也有观点在讨论所谓同时在美国升值压力下升值的日本模式和德国模式。笔者要说,现在不是讨论应按照哪种模式升值的时候。不论是失败的日本模式还是成功的德国模式,都不是中国现在的选择。因为日、德当年都已位居发达国家之列,人均GDP超过3万美元。中国今天人均约3000美元,7.2亿的农民人均收入刚刚超过5000人民币。我们要有自知之明,需要给7.2亿农民的发展留下空间。我们自己不能继续城乡剪刀差的发展思路。
至于人民币长期应升值的讨论,也是有很强的假设条件的,即中国经济能在现有条件下持续增长。但是包括能源,低碳,环境等在内的环境约束,已有了很大不同,因此,在一切条件不变假设下的计算结果,也就无法成为一种必然的结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