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加息之争渐趋一致 资产泡沫和通胀风险增大_股票_证券_财经

央行加息之争渐趋一致 资产泡沫和通胀风险增大

加入日期:2010-4-3 9:24:26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导读:
  三学者新晋货币委员会 央行加息之争渐趋一致
  货币政策维稳 4月仍以数量调控为主
  央行称主要经济体今年逐步退出宽松政策
  央行:资产泡沫和通胀风险不断增大
  央行:稳步推进国际板准备工作 制订配套规则
  央行预测美元2010年反弹 宏观经济面有喜有忧

  三学者新晋货币委员会 央行加息之争渐趋一致
  两年一次的货币政策委员会金融专家调整,因新增了两个专家名额,从而备受关注。
  3月29日,央行公布了新一届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组成人员名单,货币政策委员会原委员樊纲离任,周其仁、夏斌和李稻葵三位学者进入,成为新一届委员。
  作为货币政策咨询机构,委员会中经济学家名额的意外增加,改变了原来的一种微妙平衡,也让市场对货币政策的预期产生了微妙改变。
  三位新晋委员的言论和学术背景,不免成为研究和预判下一阶段货币政策走向的依据。对此,三位新委员有更深刻的认识,自任命公布一周以来,媒体记者们很难再接通他们的电话。李稻葵的秘书告诉记者,对于李稻葵而言,现在对媒体谈一些问题不太合适。
  扭转一边倒?
  货币政策委员会中专家学者权重的增加,被认为是央行决策独立性和客观性增加的强烈信号。本周,第一次有三位专家委员参加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会后公告虽然简短,且大多数表述均沿用旧话,但依然被认为有口径上的微调。
  会议强调,要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总量适度增长。其中合理充裕和适度增长就和前期央行的相关表述不同。这一变化被认为是新晋专家委员的观点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法国巴黎证券(亚洲)董事总经理陈兴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就表示:周其仁的观点可能会有一些作用。周其仁的观点比较强硬,一直认为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已经做得过量、过头了,现在应该下决心退出,陈兴动表示,其实有相当一批学者都是持这样的观点。
  对于合理充裕和适度增长,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的理解是,信贷要防止走向畸形化和机械化两个极端。也就是说,既要避免去年出现的总量过大、头重脚轻、结构畸形的情况,也要防止过于机械地强调3322式的投放,进而导致信贷投放不足,进而引致实体经济失血的局面。
  郭田勇称他的这种意见在3月24日央行召集专家就有关货币政策进行研讨时,已经得到了央行领导的认同,因此例会公告中出现合理充裕和适度增长的表述并不奇怪。
  对于央行货币政策专家委员一变三和央行召集专家讨论会,郭田勇认为,这是增加专家学者在货币政策领域的话语权,使有关货币政策的讨论观点更多,更加全面。而以前的货币政策委员会设置,有关货币政策的讨论容易一边倒,更多的是出于政府部门的考虑。按照以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规定,委员组成包括央行行长、副行长二人、发改委副主任一人、商务部副部长一人、财政部副部长一人、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证监会主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行长二人、金融专家一人。
  郭田勇说,过去都是各个部门的领导人聚在一起,主要代表的是政府部门的利益和观点,很容易产生趋同性,而学者比较超脱,可以站在纯经济学的角度考虑问题。陈兴动则认为,来自政府部门的委员每个人都有一个比较大的研究团体在支持,他们并不是一个人,都是代表着所在的部门,如果三个专家进入委员会,经济学者有更多的意见可以带入,在货币政策委员会内部的发言声音也应该会稍微强一些。
  加息之争趋向一致
  三位专家委员履新后的第一次例会公告,并没有涉及到备受关注的加息问题,这一度被理解为利好。但是按照新委员夏斌的话说,公告中没有不代表没有讨论。
  事实上,此次货币政策委员会新晋三名专家委员,曾被解读为加息呼声可能占上风。因为三位委员中,周其仁与李稻葵此前都暗示过,不排除通过加息来退出刺激政策。
  比如李稻葵就曾指出,中国加息最主要的参考变量是通货膨胀水平,假如未来CPI在某些月份超过3%,就有可能加息。二季度我国有可能加息,加息时点不会完全比照美国来。就在上周,他还曾表示过,他个人认为货币政策既要考虑资产价格,也要考虑贷款规模,对于中国来说更是如此。
  除了李稻葵,周其仁更是被认为是比较坚决的退出派,他认为中国应该非常主动地实行有步骤的、坚定的退出政策,让经济回到可靠的增长的基础上来。相对李稻葵和周其仁,夏斌则要温和得多,此前他曾经表示过,是否加息应综合考虑通胀以及利差等因素。
  虽然三位专家的表述不尽相同,但是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三人还都属于比较支持加息的学者,他们在货币政策委员会话语权的增加,可能使加息呼声进一步加强。
  郭田勇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虽然在央行组织的专家讨论会上,大家对加息的看法不尽相同,但是由于物价上涨和资产价格泡沫等压力,大家对是否需要加息的看法逐渐趋向一致。
  因为毕竟在物价、资产泡沫等因素下,加息还是有必要的。郭田勇表示。而考虑到经济复苏背景下的企业承受能力,他提出了非对称加息。(.华.夏.时.报 .吴.丽.华)

 

  货币政策维稳 4月仍以数量调控为主
  3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0年1季度例会公报发布。与去年4季度的货币政策例会相比,此次公报的表述口径略有变化,在信贷的均衡投放前加上了相对二字,并将引导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转为适度增长。就目前市场最为关心的加息、汇率等热点问题,此次会议却并没有给出明确信号。
  专家表示,1季度央行政策例会的主基调是仍以稳为主,未来货币政策还将以数量调控为主,其中就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等工具。短期而言,央行加息概率较小。
  3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了2010年第1季度例会。会议特别强调,要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货币信贷总量适度增长,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努力做到信贷资金的相对均衡投放,促进全年货币信贷调控目标的实现。今年的货币信贷控制目标为M2预期增长17%左右,全年新增贷款7.5万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就此前市场最为关心的加息、汇率等热点问题,此次会议却并没有给出明确信号。此次例会的一大亮点,是货币政策委员会三位新晋学者委员周其仁、夏斌和李稻葵都参加了例会。据了解,3位学者均主张采用加息这一比较激进手段。
  根据之前制定的目标,全年通胀定在3%水平。数据显示,受食品价格波动,今年2月CPI曾超预期地达到2.7%。3月CPI数据公布在即,是否会对未来流动性收紧给出一丝指引?目前,市场普遍预期3月CPI可能落于2.5%~2.7%之间。
  主要依靠数量调控
  4月2日,《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了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博士。她认为,货币政策委员会扩容学者是一件进步的事情,有利于信息对称同时也提供了更多不同角度的信息。不过货币政策委员会是咨询委员会,并非决策委员会,不能单方面决定货币政策走向。
  左小蕾表示,目前的货币政策是比较宽松,但和去年相比就是适度宽松,和金融危机前相比则是非常宽松。比如去年信贷投放是9.5万亿元,今年则计划全年新增信贷7.5万亿元,但金融危机前则仅有4万亿元。如果今年信贷投放还延续去年的量的话,加上经济又在增长,很可能会推动通胀。
  对于央行是否应采取加息,左小蕾持谨慎态度。她认为,应密切关注二季度情况。加息与否的一个条件是经济是否过热。若经济已过热,从而带动大规模投资与货币投放。在光靠常规数量调控不起效时,就应该采取加息;但若经济并未过热,使用加息只是增加了资金成本,对控制信贷投放、粮食价格增长等就不是特别有效,也并不特别敏感。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CPI超预期,很大程度上是由翘尾因素引起。如果像外界所言简单采取加息,是不能解决上述翘尾因素的。
  左小蕾指出,未来货币政策还将以数量调控为主。其中就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等工具,正是这些工具使央行在调控流动性时特别有效,而采用利率工具反而可能控制不了。预计央行4月仍将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而一旦流动性过剩,银行钱太多的话,存款准备金率也可能上调。
  加息预期渐行渐远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则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1季度央行政策例会的主基调是仍以稳为主,因提出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其中就可能包括如控制信贷规模、窗口指导、调整资本充足率等。不过短期而言,央行加息概率较小。预计2季度央行仍将延续较大力度的公开市场操作来调控流动性,而年内则有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空间。值得注意的是,2季度CPI可能会超过3%的目标水平,届时央行可能会采取一些反通胀手段,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就可能是其中之一。
  李迅雷特别指出,加息与否不仅要看国内经济状况,也要兼顾国际社会举措。在中国是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基调下,如果贸然加息可能引起一些国家的争议。但如果美国都加息了,说明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就很小,届时中国可以放心根据自身情况加息。
  目前,加息的前兆--1年期央票利率连续保持不变。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认为,1年期央票利率水平是否可能变动,将取决于三点:国内通胀是否得以控制,其他经济体利率水平是否有所变动以及国内经济复苏是否企稳。
  本周各大市场利率走势也反映加息预期并非箭在弦上。数据显示,本周上证国债指数与上周持平,收报124.28点;企债指数收报138.4点,微跌0.03%。另外,银行间债券市场整体收跌,中短期利率产品则普遍收跌。
  就在人民币加息预期渐行渐远之际,另一个金砖四国成员国印度已率先拉响加息的号角。据悉,印度央行上月19日宣布加息,分别将回购利率和反向回购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提高至5%和3.5%。
  【关于信贷】
  信贷相对均衡投放操作空间加大每经实习记者张长颖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1季度例会,与去年4季度货币政策例会的口径稍有不同,在信贷的均衡投放前加上了相对二字。对此,长江证券研究所所长张岚先生指出,相对二字是针对前期严格按比例操作的信贷投放而言,给予货币当局更大的操作空间。不一定严格按照比例逐月投放信贷额度,而是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货币当局灵活调整。这将对央行的流动性管理和窗口指导提出更大的挑战。
  另一方面,货币政策例会表述中,将引导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转为适度增长,也令市场揣测信贷政策会否收紧。央行副行长朱民近日表示,过往年初首季的新增贷款都是较多的,但今年3月将首次出现增长放缓。不过,据银行人士透露,3月份前20天,信贷规模就已经超过了4000亿元人民币。有市场人士认为3月份新增贷款量与2月份相近,大致在6000亿至7000亿元人民币。
  大同证券研究员刘云峰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可以看出今年1季度存在巨大的信贷投放冲动,因此2季度初央行有可能延续1季度严厉的窗口指导和信贷额度管理。而随着各种政策效果的逐步体现,2季度末至3季度的调控任务可能会相对放松。央行的信贷投放会更加考虑实体经济当时情况的要求,进行一些灵活的调整。相对均衡的政策描述,就为这种流动性调节空间的加大埋下了伏笔。
  【关于公开市场】
  4月份到期资金略减回笼基调将继续每经实习记者张长颖
  今年3月,资金回笼量井喷,创近两年来单月新高。据WIND资讯统计显示,3月央行净回笼资金量达6020亿元,相当于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从工具选择上看,3月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对于3月期工具的使用大大增加,包括3月期央票和91天正回购,3个月期央票发行量频创历史新高。短期限工具的大量使用,有利于未来到期资金量的均衡,但也导致二季度公开市场仍面临较大到期回笼压力。截至3月末,6月份到期资金量已跃升至7800亿元,在年内各月到期量中暂居首位。
  统计显示,4月份到期资金量为7010亿元,较3月的7760亿元减少约一成。央行本周(3月29日~4月4日)公开市场仅有600亿元央票和正回购到期,较上周大幅减少。本周央行共计发行央票1250亿元,并进行了980亿正回购操作。全周净回笼1630亿元,回笼力度已有缩减。
  分析人士预计,2季度公开市场操作将以温和回笼为主,此外,不排除因利率上行预期加重导致回笼受阻,再度启用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回笼的可能性。
  本周发行的1年期央票收益率,已收益率已连续第11次持平于1.9264%。但多家机构均认为央票利率上行的压力正在逐步累积。中银国际预计,央票发行利率于4月下旬再度面临上行压力,或将于2季度末触及1年定期存款利率水平。
  【关于汇率】
  商务部重申:当前汇率没有被低估每经记者江旋实习记者张长颖
  今年3月份以来,人民币汇率频繁承受来自美国的压力。4月2日,商务部副部长陈健在第六届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后对记者表示,人民币汇率当前并未被低估,中国政府会根据自己的情况负责地、自主地决定。对于近期备受关注的人民币压力测试,陈健表示,中国随时都要测试经济的各个层面,这并不意味着有任何动作。
  当前世界经济的主要问题在于整个经济失衡,失衡的根本点在于某些国家经济政策的错误。这是由产业结构、产业分工和国际货币管理失衡造成的。陈健指出,有人把汇率问题抬得那么高,确实不是很有道理。
  陈健重申,中国汇率当前并没有被低估,中国政府将根据自己的经济和实际货币情况自主决定,不应该有人对此说三道四。
  2日,中国美国商会同期发布2010年商务环境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华美企的信心较去年有所反弹。逾五分之四的(82%)企业表示今年比去年更为乐观。
  中国美国商会会长孟克文表示,人民币汇率问题不在会员企业最关注的十个问题之中。调查显示,其他议题如:市场准入、透明度、知识产权保护等对在华美企更为重要。
  尽管官方一再表态,但民间仍有人民币升值预期。长江证券研究所所长张岚告诉《每日经济新闻》,从基本面来看,人民币的确存在低估,他判断人民币汇率在2季度甚至四月上旬就会有所松动,但升值幅度也不会太大。(每日经济新闻 杨可瞻)
  

此信息共有2页   [第1页] [第2页]  


以上信息为博客会员、合作方、加盟会员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