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破净现象再现 四大困惑 征收资本利得税领衔_股票_证券_财经

A股破净现象再现 四大困惑 征收资本利得税领衔

加入日期:2010-4-28 8:11:46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沪指创半年新低 破净现象再现
  AH溢价率降至6.52%,负溢价个股增至11只
  昨日A股再度大面积下挫,上证综指已连跌4天,并创出近6个月收市新低,年线、半年线、月线、周线等长短期均线全线跌破。值得注意的是,破净现象再现,安阳钢铁4.27元的收盘价已低于每股净资产4.37元。
  昨日,两市约八成半个股下跌,各大行业指数无一上涨。军工、机械等指数跌逾3%。受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建材、建筑和工程等房地产相关行业股票均大幅下挫。权重股持续疲弱,保险股、信托股全线下跌,银行股无一上涨。受国际油价自高位回调影响,中国石油昨日再跌2.3%,最近8个交易日中有7日收跌,累计跌幅近一成,中国石化走势与之类似。金融股、房地产产业链和石化双雄的表现拖累大盘。
  中小市值股和活跃题材股的火热势头明显受压,中小板指数跌2.71%,创业板平均下跌2.91%。同时,创业板新股上市后连续强势上涨的局面得到逆转。上周三上市的次新股金利华电、华谊嘉信、南都电源均跌逾9%,显示短线活跃资金的风险偏好开始转向谨慎。不过,场外资金入场之势也未减。A股新增开户数连续第二周出现增长,持仓账户数亦连续两周创历史新高。
  昨日沪深300指数最大跌幅一度达3.48%,收盘仍跌2%。股指期货收盘前跌幅收窄,主力合约IF1005跌幅达2.67%,跌幅大于现货,为上市以来第二大日跌幅。
  统计显示,以安阳钢铁为代表的钢铁、房地产行业部分上市公司股价已经纷纷回落至每股净资产附近。在股价相对每股净资产价格溢价最低的前10家公司里,有7家为钢铁公司。分别为安阳钢铁、华菱钢铁、河北钢铁、马钢股份、宝钢股份等。地产行业的金融街、天房发展、北京城乡,以及造纸行业的晨鸣纸业、华泰股份距离破净也已不远。
  受A股大跌影响,昨日香港恒生指数收跌1.51%,印度、韩国、澳大利亚等市场主要股指跌幅均在0.2%以内。由于A股弱于海外市场,AH溢价指数再次刷新自2008年9月份以来的逾一年半新低,溢价率降至6.52%。A股对H股负溢价的个股达11只,以金融股为主。其中招商银行、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交通银行、海螺水泥、中国神华、工商银行的A股对H股折价均在10%以上。(证券时报)


  破净股再现 钢铁地产或成高发区
  已经消失多时的破净现象再现。这种现象,可能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钢铁、房地产、造纸等行业的上市公司当中。
  昨日,安阳钢铁破净,4.27元的收盘价已低于其2009年年报中的每股净资产--4.37元。据记者统计,以安阳钢铁为代表的钢铁、房地产行业部分上市公司二级市场价格已经纷纷回落到每股净资产附近。
  实际上,自2008年底至2009年8月份左右,破净的情况已经逐步被消灭。而在流动性的盛宴过去之后,类似于钢铁这种复苏状况并不乐观的行业,又不得不重新面对破净的尴尬局面。
  在股价相对每股净资产价格溢价最低的前10家公司里,有7家为钢铁公司。分别为安阳钢铁、华菱钢铁、河北钢铁、马钢股份、宝钢股份等。房地产、造纸等行业的公司也出现了股价逼近每股净资产的情况,地产行业的代表性公司为金融街、天房发展、北京城乡等,造纸行业的晨鸣纸业、华泰股份距离破净也已经不远。
  就破净危险最大的钢铁行业而言,产能过剩和原材料涨价显然是两大核心问题。分析人士认为,受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钢铁行业受冲击较为严重,产品出口受阻,而国内钢铁产能过剩问题严重,市场竞争格外激烈;另一方面,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的压力再次压缩了钢铁企业的利润空间。在这两大因素的影响下,除了估值较低,分析师们似乎很难找出看好钢铁公司的理由。而房地产业,则更多受制于政策调控带来的不确定性。
  每股净资产被称为股价的最后防线。其理论意义是,纵然上市公司倒闭清盘,股票的财务账面价值就是每股净资产。在海外股市,一旦股票跌破净资产防线,极易发生公司并购行为或者股份回购行为。在我国,国有股场外转让价格的底线,就是不能低于每股净资产,显然,每股净资产值是有特定含义的,并非仅是一个抽象的指标而已。
  不过,投资者也不应盲目认为未破净的公司就安全。比如,部分房地产公司每股净资产虽然很高,但是这些公司未来面临房价下跌风险,甚至当房价下跌幅度过大时,会进行计提准备。另一方面,在市场极度低迷的时候,破净现象会大量、长期存在,二级市场价格远远低于每股净资产也是常有的事。在极度低迷的2008年底,有数据显示,股价跌破每股净资产的公司一度超过200家。(证券时报 颜金成)


  股市四大基本面困惑 局部征收资本利得税领衔
  4月26日,沪深股市再次上演一次暴跌行情,这已是股指期货推出后的第二次大幅度的暴跌(4月19日上证指数跌幅4.79%;昨日上证指数跌幅为2.07%,盘中最低跌至2866.34点,一度刺穿2900点整数关,最大跌幅3.43%)。早在股指期货推出之前,就有一种观点认为,蓝筹股的估值已经趋于合理,推出股指期货将促使机构配置蓝筹股,大盘可能向上突破。两次大跌之后,所谓机构要配置蓝筹股的说法不攻自破。
  在4月19日市场大跌时,认为是虚惊一场者大有人在。也有媒体开列出了所谓的七大利空,其中包括金融海啸第二波、房地产被调控、QFII出逃、保险公司砸盘等等。随后,七大利空的版本不断翻新,二套房贷认定标准根本性颠覆、农行三季度上市也列入其中。4月26日,又有建行再融资、加息预期增强、央行发750亿1年期央票 、国资委加大监管央企非主业投资、险资骤然减仓、当周解禁2200亿股创3个月新高、打压房产政策还会出台、股指期货5月合约交割日临近等八大利空版本出笼。
  笔者不否认前述这些利空因素的影响,但之所以大盘在股指期货上市之后出现方向性转折,根本的还是前期炒作过度。2009年,在一系列利好政策刺激下,股市基本上是单边上行;到8月4日,上证综指创出3478点的阶段性高点。
  如果单单出于对信贷投放力度调整,或者说流动性调整的担忧,A股市场的走势不至于太差。问题是,我国股市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面临的挑战不单单是共性问题,还有很多个性问题。在大家讨论信贷投放问题的同时,很多因素都裹挟在其中,很容易加大市场的波动程度。
  而与此同时,政府为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而推出的相关举措,又被炒家借用为推高股指的理由。2010年2月以来,融资融券、股指期货以及创业板扩容等,都被过分渲染为利多加以炒作。而当这些所谓利多的利用价值贬值后,股指回调是必然的。
  尽管笔者个人是一个坚定的多头,但同时,也最看重基本面的深刻变化。笔者认为,中国股市最大的基本面变化是资本利得税开始在局部征收。2009年12月3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个人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所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决定自2010年1月1日起,对限售股期满的个人持股者征收20%所得税。这是一个很大的政策变动。
  这个政策的后续效应还没有完全显现,我们可以继续观察。但至少,这一政策使得A股持有人的两个阵营更加分明:一个是从二级市场获得股票的阵营,一个是从一级市场获得股票的阵营;前者卖出不交个人所得税,后者卖出要交个人所得税。任何一个市场参与者,他追求政策的边际效应都是必然的,笔者很担心,一旦解禁期满,限售股持有人抛售股票的动机会比过去更强。
  是否如此,我们可以继续观察。这是基本面中的第一个困惑。
  第二个困惑来自于宏观经济政策。早在去年7月,就有人主张退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笔者个人很不赞成轻言政策退出。不过,是否退出不是单一因素决定的,一是不少影响政策制定的人士惟美联储的马首是瞻,美联储唱什么,就跟着唱什么;二是中国经济由于结构性的原因,动辄出现过热,导致决策极其困难,逼得政策制定者采取刹车措施。
  所以,尽管由于经济企稳回升基础尚不牢固,央行等部门迟迟不敢对加息等事宜表态,但由于房地产市场的异军突起、扰乱了人们的预期,讨论加息已经是不得已的事了。我认为,既然有加息的预期,则越早加息越有利于稳定公众的预期。
  再如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发生近期如此大的转折,是被逼出来的。在去年7月份时,我们还预见不到房地产会演变成今天的险象。如果近期针对投机炒房的措施达不到目的,很有可能继续加重筹码。
  第三个困惑来自股市自身改革。我国股市制度建设亟待加强,推出创业板、股指期货等,既是制度建设,也是改革措施。而改革之初,往往是说好话多,说坏话少。由于股市文化上的缺陷以及监管上的不足,我国股市借改革恶炒的情形屡屡出现。这次推出股指期货也是如此。
  其实,机构投资者配置蓝筹股,根本用不着等到股指期货推出之时。在起伏不定的A股市场上,配置蓝筹股的时机比比皆是;同样,在2006年之后,沽出蓝筹股的时机也不缺乏。成熟的机构投资者进退之间,完全不是像市场上揣测得那样机械,而是要策略得多(参见证券日报2010年4月6日《解析社保基金十年投资路线图》)。
  笔者认为,多数机构不需要为了股指期货而急匆匆配置指标股。因为它们手中本来就有配置。所谓为了股指期货而配置指标股的说法就是炒作烟幕,完全经不住推敲。
  股指期货的主要作用是充分反映信息,使估值更真实。但我国股市的信息传导机制本身就存在不足,所以股指期货可能不能较快地发挥这个作用,而更可能被炒作。当前股指期货更像是作为一个炒作品种而存在,积极效应尚不明显。第四个困惑来自国际上,一是人民币汇率之争,二是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
  看待人民币汇率之争,不应只看到政府间的博弈,更要看到不同利益主体对全球经济预期的差异,以及他们对于各经济主体之间利益关系变化的判断。汇率之争一时还不会停止,这直接影响着国内股市的预期。
  而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指的是美国金融危机并未完结。即使美国经济不出现所谓的二次探底,其经济指标回落也存在必然性。现在,还很难说美国完全渡过了危机,至少,修补金融危机中暴露的漏洞还需要时间。否则,美国政府就没有必要通过金融改革,对一些既得利益者进行利益调整。像高盛公司突发丑闻,并非偶然。
  美国股市目前依然涨势如虹,其是否就完全合理,值得研究。我认为有出现较大回调的可能,一旦兑现,将对国内股市带来不大不小的压力。
  除了上述因素,一些偶发因素也对股市心态造成扰动。这些偶发因素有时可能就是一个看似普通的消息。
  前述四大困惑不可能一时间消除,而是需要一个过程,这就制约了股指运行的空间。鉴于前期股指已有相当大的涨幅,在众多期待兑现之时,进行必要的消化,有必然性。(证券日报)

此信息共有3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以上信息为博客会员、合作方、加盟会员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