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江苏省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顾为东
重组势在必行
六家外贸企业应成一艘超级航母
□ 本报记者 许洁 江苏报道
改革开放30年来,江苏的开放型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各项指标都走在全国前列。应对金融危机,江苏在全国率先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政府加大力度进行重组,而且把6大省级外贸企业重拳出击,进行了重组。顾卫东院长是此次撰写江苏省六大贸易企业重组研究报告的核心人物。其接受了《证券日报》记者的专访,从江苏区域经济发展方式以及江苏贸易企业的经营方面畅谈了此次重组的深厚背景和战略意义。
《证券日报》:请问此次江苏加大企业重组的背景是什么?
顾为东:在去年3月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开放型经济遭受了比较大的冲击,进出口受到了很大影响。自2007年对外依纯度突破100%以后,外向型经济一直是江苏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但是金融危机以来,正是这一经济结构给江苏经济发展形成较大冲击。因此,江苏要思考如何在新的形式下发展江苏开放型经济,于是省政府就让我们研究一个战略性的课题。题目就叫《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新战略》,其中包括一份研究报告7.5万字,一份咨询报告1.2万字。
我们通过研究发现,改革开放30年来,江苏的开放型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各项指标都走在全国前列。特别是1981年,江苏打破坚冰、解放思想在昆山成立了第一家外资企业,接着我们又挟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东风,在1992年大规模开展外向型经济,使得我们的经济与经济全球化相吻合,把我们的经济体系融入到全球的产业链中去。这为江苏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在经济结构方面、经济发展的理论和管理方面,从国际舞台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另外,江苏是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之一,1%的土地。6%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4%左右的GDP。最近8-10年来引进的外资一直占全国的25%左右。
《证券日报》:经济危机是否是此次重组的外在动力?
顾为东:去年经济危机后,我们思考过去那种以要素投入、资本投入、资源投入拉动经济发展的模式是不是可以持续?在经济总量比较小的情况下,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完全可以用这个模式,但是这个阶段过去后,我们就需要思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这次金融危机给了我们一个契机,我们提出如何使危机成为一剂清醒剂。趁这个机会来全面落实中央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中央领导指出,江苏要在全国率先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于是省委省政府加大力度进行重组,而且把这6大省级外贸企业的重组作为贯彻中央对江苏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来抓,重拳出击。促进了这次重组的发展。
《证券日报》:这次重组,其内因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顾为东:江苏在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时候,江苏就一直以轻工业为主,丝绸、纺织、服装、鞋帽、家具、礼品等等成为过去的一个主流,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这几家外贸公司并没有及时转变经济结构,还是以这些产品为主。
但江苏经济已经从轻工业(初期)进入了重化工业(中后期)了,江苏经济结构已经有突破发展,但是外贸企业还是停留在过去的那种模式和商品。因此对江苏的工业经济发展没有起到量的带动和促进作用。
目前这些外贸企业都存在产业雷同的情况,而且都是以资本投入、原材料投入和综合性的要素投入来拉动经济发展,都是属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占据了省级资源,这些企业都是江苏龙头外贸企业,经过几十年的打拼,从几百个甚至上千个外贸企业中打拼出来的。他们现在已经厅级化了,到了这个层面,从市场是整合不了的,所以必须政府层面进行整合。
我认为这既是贯彻落实中央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精神,形势发展也必须走这一步,并且这是江苏内在体制与机制改革的一个突破口。
《证券日报》:此次重组的关键是什么?
顾为东:整合以后关键一点就是要打造优势品牌,过去是主营业务重复雷同,投资方向分散,产业层次不高,面对全球化的国际市场,面对金融危机以后很多国家兴起的贸易保护主义,靠这几家公司各打各的旗,各吹各的号已经难以发挥优势了。不利于形成品牌,改变结构。也容易被各个击破。
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涉及到的对外贸易近两年来的价格是迅速下降,第二传统的纺织服装等等在国际市场上规模一度萎缩,进一步挤压了江苏传统纺织服装业的利润空间。
而且他们同业竞争很严重,过度竞争导致江苏外贸企业总额看上去很高,但是利润都很薄。同时资金充裕,投资分散。
另外,他们在贸易上着眼于产业链的低端产品,主要侧重于招标采购和外贸代理,外销主要是服装、原材料贸易等产业链的低端产品。所以说,内销赚了辛苦钱,外销也赚了一点辛苦钱,但是人家贸易壁垒、反倾销的官司不断缠身,回避也无法回避,所以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省级外贸企业偏重追求进出口额的绝对数字,把效益就放在后面了。
《证券日报》:请顾院长谈谈重组后的外贸企业的未来前景吧?
顾为东:在世界经济学的字典里,没有厂长这一说,只有厂商这一说,就是说商人和企业家是合二为一的。但是在国内是严格分开的,厂长就是厂长,商人就是商人。但是江苏也有一个创举,叫无商不活,无功不富。现阶段怎么把企业活起来,如何去国际大舞台发展,如何从轻工工业为主的进出口,建设为把先进装备制造基地的高科技产品推到世界舞台上去,江苏进行了一番探索,结果引进来很成功,但是走出去成功的不多。究其原因就是企业家很死板,而商人很活跃。这二者并没有很好结合。
怎么结合?千军万马的重装备工业要走向世界,要有船要有桥,我个人认为这桥这船就是这些外贸企业。
过去我们进出口是叫快艇式的进出口,叫“船小掉头快”。而现阶段必须多元化发展,要建设航母舰队,要有补给船要有潜艇护航等,才能去世界大舞台遨游。
所以整合这6家企业后,其中有3家上市公司,可以改变主营业务雷同、避免过度竞争、投资分散,挤压合理利润空间的局面。这三家应该紧跟江苏经济结构的调整,实现从江苏制造-江苏创造的转变。因此他们重组后要成为一座桥梁,他们熟悉外面的情况,有很好的渠道。
通过金融危机,要把江苏的商贸体系和工业体系进行有效结合,江苏创造的产业产品要能通过这些贸易公司走向世界。江苏省政府并不是看中了这几家贸易公司的几十亿或者上百亿的贸易额,而是要起到四两拨千斤,要把江苏从净资本输入大省变成资本净输出大省,要起到蝴蝶效应。而这几家外贸企业重组就起到了江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性的导向作用。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